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封神,五胜五十万的阴晋之战,究竟如何打的

吴起封神,五胜五十万的阴晋之战,究竟如何打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50 更新时间:2024/1/19 9:47:36

公元前412年,齐鲁交战,两方实力悬殊!

鲁穆公想起了帐下贤才吴起,却因为吴起妻子为齐国人,而心生忌惮,面对主君的怀疑,吴起悍然杀妻,成了鲁军主将,进而在后续的战争中大败齐军。

[var1]

(齐鲁争锋)

原想建功立业,却不曾想,在讲究颇多的鲁国成了另类,备受排挤!

圣人故里的鲁国,讲究太多,而吴起杀妻举动,无疑让他声名狼藉,免职,老板横死,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让吴起明白。

鲁国待不下去了,无奈的吴起,只能远走他乡,去了求贤若渴的魏国。

那个时候的魏国,上有明主魏文侯励精图治期,中有丞相李悝变法改革,正是选贤任能的好时节。

大才吴起的到来,无疑补齐了魏国最后的短板,带兵之人。

识人卓绝的李悝用一句: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过也。

给吴起打了一出免费的广告,眼见相国如此言语,睿智的魏文侯决定放胆任用吴起,任命他为魏国大将。

[var1]

(时来运转委以重任)

这待遇,让在鲁国备受冷遇的吴起,感恩涕零之余,也不由多了奋斗之心。

整日里和军士混迹在一起的他,以身作则选拔士卒,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将接近100的统率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通过一系列军政改革,给初生的魏国带来了一只绝世强军:魏武卒。

[var1]

(第一只职业军:魏武卒)

厉兵秣马两年后,吴起带着这支精锐部队,不断发起了对秦国的攻击。

公元前409年到公元前408年,吴起胜利不断,先后攻克秦国五座城池,无奈的秦军只能退守洛水,筑城防御,整个河西都成了魏国地盘,吴起也顺理成章成了魏国河西郡守。

河西对秦魏两国而言,战略位置可谓非常重要。

这条黄河出河套一路向东,转弯间形成的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草场密集,产马颇多,交通便利,勾连南北!

成秦魏战略必争之地。

秦国想扩张,需要拥有河西,东出以争天下。

魏国想扩张,统一需要河西,做攻秦根据地。

河西之地,关乎两国战略事态和后续发展,不得不争。

[var1]

(河西归属决定格局)

由此,才有了秦简公时带领秦军的多次反攻,和临死时不安心的嘱托。

这嘱托犹如此,时刻提醒新继位的秦惠公,莫忘河西。

于是上台之后的秦惠公,也时刻不忘河西归属,连续发动了三次河西攻防战,却次次落败。

一次次失败,让秦惠公决定孤注一掷,决定反击。

公元前389年,50万秦军集结,秦国全军出动,浩浩荡荡而来,直奔魏国前线重镇阴晋城。(陕西华阴东)

拿下阴晋,就等于封绝了魏国西扩的路径,获取了秦国进攻中原的据点,获取了战略补给基地。

三重意义,让秦国志在必得,反观魏国,也是如此。

针尖对麦芒,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倾国而来的秦惠公志在必得,驻守飞地在外的吴起,也踌躇满志。

这仗如何打?吴起陷入了深思!

以逸待劳,是魏军的优势,魏武卒精锐是魏军的致胜法宝!

至于兵力,50万对5万,没得比。

[var1]

(决战阴晋)

既然如此,那就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吧!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秦军,吴起决定坚守阴晋城,望着城外连成一片的火把,还有城内的点点星光。

他心潮澎湃,默默念叨着:这才是男人的战场啊。

凭借坚城固守的魏军。

明面上:不断用箭矢消耗秦军的兵力和锐气。

暗地里:却在默默筹谋、

只见他留下守城将士,交代了固守要诀,就亲自率领手下精锐的魏武卒,静悄悄地埋伏在秦军看不见的侧翼,观察秦军的漏洞,等待合适的时间。

这一等就是一晚上,天边初明,经历一夜奋战,正在迷糊状态的秦军,一个个睡眼稀松,眼皮耸拉,昏昏欲睡。

这松散状态,在秦军进攻号角响起后,终于发生了变化!

[var1]

(魏武卒)

这一日,可是总攻时刻,那容得睡美人站立。

骑着高头大马的秦军主将,游巡秦军一圈,叫醒无数秦人,让他们严正以待。

随后不久,战鼓起,军歌唱,盾阵出,攻击阵列开始汇聚,在鼓点间奏中,缓缓向前,向前,再向前。

守城的士卒,看着城下缓缓移动的方阵,弯弓乐弦,静等时机。

弓弩手骑射,箭雨呼啸而来,遮天蔽日,步兵开始冲锋,骑兵蓄势待发。

守城将士,严正以待,找寻掩体同时也在不间断反击。

云梯上密密麻麻上爬的身影,和城头上紧张布阵的身影交相辉映,将阴晋城染成一片血红。

火油配合着呼喊,那是坚守的决心。

云梯配合着嚎叫,那是攻城的勇气。

决心和勇气的对撞中,老秦人奋勇当先,新魏人,视死如归。

战斗持续了一早上,三番攻城,四轮准备,阴晋城依旧没有陷落。

[var1]

(坚城阴晋)

正午阳光,照亮了大地,也让疲惫的秦军,更加疲惫。

早已在侧翼隐藏,等待多时的吴起,终于等来了最佳的时机。

只见魏武卒军阵中,传出阵阵鼓点声,听闻鼓点的阴晋城中,也响起了呼应声。

鼓点和鼓点联动,乐章美丽之余也摄人心魄。

疲惫的秦军,窥见了鼓点中的杀意,也看见了远处那由远及近的烽烟。

慌乱的他们,起身迎敌。

冲阵的魏军战车,疾驶而来。

一辆,两辆,三四辆,战车源源不断,好似数不胜数。

[var1]

(战车滚滚而来)

一场围城战,在吴起精妙算计下,成了魏国反杀的突袭战。

随战车疾驶而来的,还有无数的箭矢和锐利的长矛,在秦军尚未有列阵的人从中,纵横驰骋。

反应过来的秦军,终于布好了阵列,开始了反击,数量庞大的秦军,稳住阵脚,终于开始了反击。

而突袭的魏军战车,犹如感知到威胁一般,缠斗不久,就立马掉头。

临走时,还不忘丢盔弃甲,速度也比来时要快得多。

眼见敌军逃离,秦军哪有不追的道理,缴获了战旗的秦军,高呼抓吴起,一个个嗷嗷叫地冲杀上前。

早已杀红眼的秦军,不顾退兵的号令,一个个成了敢死队。

魏军,也一个个如同忠实的演员,演绎着什么是丢盔弃甲,什么是溃退逃亡。

[var1]

(秦军悍勇非常)

一切就如吴起算计的一样,秦人啊,勇则勇矣,却蠢。

追击的秦军,步步紧逼,步步落入吴起预设的战场。

那是一处斜坡,斜坡之上一排重步兵早已严正以待,他们用盾组成阵列。

盾牌之后,则是密密麻麻地重装魏武卒。

得,遇见精锐了。

秦军终于停下了乱糟糟的脚步,看着眼前这陌生,却充满肃杀感的敌人。

可秦军停下了脚步,魏军会停下吗?答案是不会!

吴起站在指挥车中,挥舞令旗,旗动人动,人动阵动,五人为组,五组为群,五群结阵,步步向前。

魏国三军迈着几乎同样的步伐,疾驶而来。

由战车军组成的中军,指挥车上吴起不断发出各色军令,配合着整个战场的走势,规划自己的部队。

受命的所有部队,在令旗号令下,用整齐划一的步伐,还有默契的配合,诠释吴起的战术。

[var1]

(职业军的觉悟)

所谓的职业军,就是如此吧?

面对职业军魏武卒,散乱的秦军,陷入了慌乱,不知所措中。

万箭齐发后,秦军应声倒地,战车冲锋中,秦军纷纷毙命,不怕死冲阵的,在武卒盾阵面前,止步不前。

疯狂的战车,撕咬着冲向盾阵,刚刚打开豁口,却被长矛刺成了刺猬。

面对这样的军容,搏命成了秦军唯一的选择。

可搏命,要是能成,又如何会有封神之战的成功?

犹如战争机器一样的五万魏武卒,就这样步步前行,犹如绞肉机一般,将散乱的秦军碾压。

碾压过后,是一地的尸首和剩余心存侥幸的秦军。

[var1]

(尘埃落定,吴起赢了)

他们期待着,等待着,等着这群身穿重甲的怪物们,精疲力尽。

然而,这期待落空了,这等待徒劳了。

早已在严格训练中,强健过体魄的魏武卒,看不出丝毫疲惫。

长刀所向,战车冲锋,毫不停歇地进攻,终于冲垮了秦军的神经。

50万大军,陷入了慌乱困顿之中,进而升腾起求生欲望,随后,大溃退开始了,兵败如山倒。

漫山遍野的老秦人,开始后退,跑得比兔子还快。

可惜的是,他们依旧跑不过习惯了负重行军的魏武卒。

吴起在战车高呼,建功立业,在此时,冲啊。

冲杀过后,河西之战结束。

原本兵力悬殊,不可能获胜的战役,却胜了。

5万对50万,十比一!

吴起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仰天长啸,我赢了。

[var1]

更多文章

  • 因为爱姬被人摸了一把,楚庄王得了一员大将,更成就了自己的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许姬为什么不追楚庄王,楚庄王伐郑,楚庄王樊姬爱情故事

    现在,影视作品给我们一个感觉,即:古时候君臣的宴会肯定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场景,他们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秦始皇的生活条件并不比民国时期的长工好,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辛。当时,即使是楚国的贵族,也很难吃上肉、喝上酒。平日里,他们都是一天吃两顿饭

  • 四川经历了什么?先是张献忠屠川,后是康熙宣布“湖广填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湖广填四川资料,揭秘湖广填四川真相,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是哪年

    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解决问题时会根据具体情况计划。这样针对性的做法十分明智,时至今日也值得我们去学习。01曾有一个鲁国人想去越国卖鞋子,被人劝阻,这

  • 唐刀十分轻便,而且杀伤力很大,为何宋朝武将都不愿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刀四种样式,宋朝唐刀图片,唐刀为什么到宋朝没人愿意用

    在中国历史之上,兵器的发展,足以称得上历史发展的缩影,其中刀和剑是大家最广为熟知的兵器,在武侠小说甚至是武侠游戏之中,这两种兵器都算得上是最为经典的武器。其中在刀的类型之中,有一种名叫“唐刀”的冷兵器,唐刀在外形上非常像是剑,但它依旧还是被称作刀,如果非要说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一种如同剑一般纤细的刀。

  • 明朝的走私大王, 因为管不住手下沦为海盗头子, 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明朝初期要严禁茶马走私,明朝著名走私集团,明朝时期的大海盗

    自从明太祖时期,明朝朝廷就实行了“海禁”政策。实行这个政策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是因为小鬼子倭寇长期骚扰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当时的日本处于战国时代,各个军阀混战不休。一部分争斗失败失去地盘的武士就流浪到了明朝的沿海地区,这帮流浪的武士靠着武艺高强,经常聚众劫掠明朝边境,甚至连朝廷的押运队伍都敢抢劫。所

  • 福建出土16岁贵妇墓,发现最薄短裙,专家:误解了宋朝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代墓葬出土图片,福建古墓出土全过程,考古福建宋墓

    人们对于宋朝女性的认识,向来都是比较刻板、保守的。但是,实际上宋朝女性在日常生活当中,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压抑。在1975年10月,福建出土了一座宋朝16岁贵妇的古墓,发现了一件史上最薄短裙,解开了宋朝女性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专家们在看到古墓中的文物后,才知道误解了宋朝女子。1975年10月,在福州

  • 他是宋朝起义军首领,因水浒传出名,起义后期写下这首忧伤的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水浒传中出现的宋军将领,水浒传时的宋朝名将,水浒宋朝将领

    今天小佛闲来无事翻出《全宋词》读,竟看见了宋江所写的《念奴娇》,细细读来,也是让人感触颇深。宋江是宋徽宗时期活跃在山东、河北一带的起义军首领,据说这支起义军战斗力强,游走十个郡都没有官军是他们的对手,后来遇到张叔夜,被张叔夜设下的伏兵击败,宋江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兄弟们投降朝廷,而这首词正是宋江起义后期

  • 宋江为何非要铁了心招安?看看宋朝官员的待遇,换你也这样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在梁山上一时之间过的快活,但是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以宋江的心机来说,肯定要未雨绸缪给自己规划一个大好的前程,更何况在当上梁山首领之后,宋江手下有大把的筹码可以和朝廷谈判。梁山上把宋江视为大哥的那些好汉,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成了宋江和朝廷谈判的本钱。那么,投靠朝廷究竟有什么好处?能让宋江放弃龙头老大的

  • 司马光砸缸,被救出的那个孩童是谁?老师可不会轻易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小男孩是谁,司马光砸缸被救的孩子该怎么感谢,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之后怎么样了

    很多人从小就听说过这个故事,等到后来更是学过司马光的很多文章,但是却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他在七岁时候救出来的那个孩子是谁!这也是老师可不会轻易告诉你的事情之一了。故事从司马光的名字开始说起,他之所以名为“光”,是因为在他出生的那一年,父亲司马池当时在河南光州的光山担任县令,而他也正是在光山度过了美好的

  • 苏轼被友妻赶出门,愤然写下此诗,让一个成语火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被友妻赶出门,苏轼成语大全,苏轼的怀妻诗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子惧内的原因通常有两个,要么是因为特别宠爱妻子,无论任何事都处处忍让妻子。要么就是因为妻子太过于凶悍,使得男子一点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一般来说,男子惧内都是后面这个原因居多。例如宋朝时的陈季常,他惧内就是因为妻子太过于凶悍了。陈季常本名陈慥,季常是他的字,所以人们也叫他陈季常。他是

  • 他本是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只因做了此事,至今跪在岳飞墓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和岳飞同时代的抗金将领,岳飞抗金真实事迹

    很多人认为秦桧一出现就是奸臣,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一开始的时候他是坚定的主战派,并且极有才能,然而在金国住了几年以后就成为了坚定的主和派,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他是在威逼利诱之下给腐蚀了。而张俊虽然与秦桧一起跪在岳飞的墓前,也是后人眼中的大奸臣,但是这种人性转变的途径却明显不同。张俊出身很普通,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