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91 更新时间:2024/1/22 10:48:26

作为影响到宋朝命运的王安石变法,它的形象也在历史学家的心目中变得很尴尬,支持的人认为他是伟大的变革,不支持的人认为它割裂了宋朝的命运。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王安石变法,但聊的不是他的对与错,而是聊到他的另一面貌,因为在这一场变革运动中,宋朝的知识分子也被割成了两段。

北宋军队

按理来说这于国于家都是好的,但是对于当时宋朝的环境来说却非常的尴尬,宋朝处在一个风尖浪口之中,北方的游牧民族日渐强大,而且契丹有逐渐由游牧向农耕转化的趋向,再加上北方失去了长城沿线的防御体系,所以整个宋朝非常的危险,使得环境犹如一叶扁舟逆流而上,如果不前进那就只有后退和死亡。当年宋太宗宋太祖这些军人出身的统治者还在的时候,国家还能够发动一两次的战争,在高粱河之战中打得轰轰烈烈,但是后来的政治中,基本上没有参战的军人入主中央,于是宋朝的政治开始堕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宋朝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应对北方的威胁,国家养着近百万的常备军队,庞大的军费开支让宋朝绝望。紧接着为了分权制衡,保证国家稳定性,文官集团的人数大得吓人,于是官员的开支又成为了宋朝的一大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宋朝已经变成了一个肢端肥大症的胖子,他每走一步都感觉非常的艰难,而后面又有一个追杀他的游牧民族。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变法后文臣集团走向分裂

在这种空前的失败之下,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感觉到了绝望,所以他们也干脆加入了传统的知识分子当中。而有的知识分子在改革之中则是生出了一种更加强烈的反抗意识,他们想要摆脱自己的阶层,将要为国家而彻底的与传统知识分子决裂。这些人就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激进的改革派,他们意识到了,传统的士人集团是祸国祸民的存在,他们的稳固性让国家寸步难进,而这一切虽然当前没有问题,但未来肯定会导致宋朝亡国。因此他们提出的口号,与其沉睡而死,不如改革而生。

王安石画像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安石等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直接彻底的与传统知识分子决裂,他们彻底毁掉了原本的国家制度,推行一系列的新政变革。这种改革力度之深刻影响到了宋朝的每一个政治体制,从最开始的第1层的青苗法,到更加深层的经济军事改革法,再到后来的整个政治体制的官僚改革,王安石无所不用其极对整个政治体系来了一个刮骨疗伤一般的手段。很明显王安石这种做法彻底的推翻了传统读书人阶层要的稳定政治,而且他这种改革的积极性,让原先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都开始反对。

王安石画像

宋神宗画像

正因为如此宋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太多的读书人的担当,那些有血性的读书人,要么被当作王安石给干掉了,要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踯躅不前。后来的宋朝历史就变得非常的尴尬了,所有的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存,所有的读书人在危机之中选择了退却,即使有李纲这样的人物,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低调下去。所以后来的宋朝历史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了,武将集团抬不起头来,文人集团彻底失去了担当,这样的王朝实在是很难有复兴的机会。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一个“穷习惯”,当了皇帝后也不改,妃子们非常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是跟自己的出身有关,虽然他对朝廷官员动手,但是百姓却一个都没有动。不仅如此,在政策方面,也是尽可能地让百姓受惠。除此之外,他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卓越的成就,历史上的种种优秀事迹被后人传诵至今。朱元璋的祖上都是农民,本来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到了朱元璋这一代,他的家人有不少都被饿死

  • 明朝最长命的驸马,历经八个朝代,熬死了7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也是非常器重赵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辉的父亲远征时战死了。所以朱棣让赵辉继承了他父亲的官位,同时赵辉也是一个美男子,朱棣甚至将自己的妹妹宝庆公主嫁给了他。宝庆公主作为朱元璋的女儿,明成祖为什么有权力这样做呢?首先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宝庆公主不过是个四岁的小孩子,朱棣刚即位不过也才八

  • 明朝的第1次科举考试,中榜的居然有一个老外,他还自称中文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第一次科举全是南方人,明朝科举的四个阶段考试过程,明朝科举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外的疑惑根据明朝史料记载,在公元1371年明朝当时的内部统治已经基本稳定。而且元朝统治者已经被赶到了草原地区,此时朱元璋也就想着是时候选一批人才来治理国家了。而当时朱元璋手下的文官数量实在太小了,很难形成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所以当时为了选拔一定的人才,朱元璋也就开始了科举选拔。根据明朝的相关史料记

  • 从《清平乐》韩琦羞辱狄青,看宋朝武将的地位有多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琦逼死狄青,清平乐韩琦羞辱狄青,清平乐韩琦嘲讽狄青哪一集

    韩琦、文彦博、富弼等人正在把酒言欢,狄青来了。狄青来是为了给自己的老部下焦用求情,称焦用是“立过军功的大好男儿,是朝廷的良才”,请求韩琦放过他一次。韩琦傲然回答:“狄枢相,琦自小只知,东华门外状元唱出者,才是大好男儿、栋梁之才。”韩琦所说的“东华门外”,是有典故的。东华门是宋朝皇城的东门,东华门外是

  • 朱元璋为何要恢复残忍的殉葬制度?翻开史料,或许是这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殉葬制,朱元璋恢复殉葬的目的,谁废除了朱元璋殉葬

    明太祖朱元璋一直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再造者,史上最爱民最惜民的好皇帝。诚然,就昊童个人而言,朱元璋确实是担得起这两个称号。但问题在于,如此伟大如此优秀的明太祖,又为何要在临死前恢复血腥且残忍的,殉葬制度?备注,以下内容为昊童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提一句,没有恢复,只是继承)其一,前朝影响明朝的前身是元朝,

  • 滥杀无辜,朱元璋当皇帝做过的那些恶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是否是滥杀功臣,朱元璋杀得最冤枉的人,谁被朱元璋杀得最惨

    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崩于西宫,终年71岁。他死前立下遗嘱,令所有没有子女的嫔妃全部殉葬,“伺寝宫人尽数殉葬”!皇宫内的女人哀嚎声震天。其中有38人被强制从死,其她主动自杀。这38人具体怎么死的,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最大的可能是为保全尸,被勒死。据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因为有朱元璋

  • 五代十国纷争繁乱,赵匡胤是用哪些办法集中权力,建立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是什么时候建立宋朝的,宋朝赵匡胤简介,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的顺序

    且说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很长时间的分裂和动荡时期。五代中每一个王朝都寿命短暂,但每一个王朝的来历都是后来者居上、领兵攻下前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才得以确立新的政权。其实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也是这么多禁军将领的其中一人,深知兵权的重要性,也深知兵权不是唯一可以巩固权力的东西。于是在他发起

  • 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阳明人生做事三个原则,王阳明做事的成功心法,王阳明的职场规则

    但是在大明正德朝的职场生态里,王阳明的状态是一个“只知道死干活”的“救火队员”。虽说王阳明的入仕方式也没有和别人不同。也曾是弘治年间进士出身,也担任刑部主事。但因为上书救戴铣,而得罪了权监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丞,半路差点还被灭了口,若不是王阳明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可能就牺牲在了电视剧的第一节

  • 明朝的这个组织,连东厂都惧怕它两分,朝廷官员见了都要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有几个人不怕东厂,史上最神秘的明朝组织,明朝军事机构设置

    说到明朝的特务机构,肯定最熟悉的就是东厂、西厂、锦衣卫这些组织机构了,影视作品中的这些特务机构,权势很大,而且这其中的争斗也是很复杂的。不过明朝还有一个组织,比这些特务机构更加可怕,明朝的这个组织,连东厂都惧怕它两分,朝廷官员见了都要下跪。这个机构就是内行厂,内行厂的出现是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之后的了。

  • 明代古墓棺中惊现活体蟑螂,之后又发现“瑞士手表”真是古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古墓惊现瑞士手表真相,古墓发现瑞士表,古墓发现的诡异物件

    这不,在广西就发现了一座十分独特的古墓,主要是墓中的棺椁是用“三合土”密封起来的,这还不算什么,之后竟然在古墓中还发现了一块“瑞士手表”。令各大专家惊叹不已。在古代是没有水泥的,而修路和建地基都需要十分坚硬的材料,所以“三合土”是最好的材料,然而“三合土”用在古墓中这还是首例。因为“三合土”的结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