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龙八部》的打草谷是怎么回事?宋朝老百姓的噩梦

《天龙八部》的打草谷是怎么回事?宋朝老百姓的噩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59 更新时间:2024/1/23 14:11:27

乔峰来到辽国,协助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平定了上京的楚叛乱,官拜南院大王,受封楚王。一天,乔峰和阿紫出城打猎,发现了一大队辽国官兵从南边过来,马后缚着许多俘虏,像是打了胜仗回来。乔峰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并没有发生交战。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辽国军队 “打草谷”回来。

什么叫打草谷呢?这是指辽国军队打着放马的借口,到处去劫掠,作为军饷。这里的“草”,是喂马的饲料;这里的“谷”,是士兵食用的粮食。合起来称为“草谷”。

你也许会问:难道辽国不给军队提供军饷?恭喜你,回答正确。《辽史·兵卫志上》记载道:“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也记载道:“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劫掠人民,号为‘打草谷’。”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赵延寿。赵延寿是后唐的一名将领,还迎娶过后唐明宗嗣源的女儿兴平公主,贵为驸马,官至枢密使。936年,赵延寿在与辽国军队作战时,被后者打败。赵延寿随即投靠了辽国,先为幽州节度使,随即升迁为枢密使。

枢密使是掌管军事的宰相。一次,赵延寿请求辽太宗耶律德光给军队拨付军饷,耶律德光爽快地回答说:“我们这里没有军饷的说法。”

没有军饷,军队靠什么养活?不要慌,一切由打草谷搞定。很快,赵延寿就熟练地掌握了辽国的传统办法,派出军队外出,以牧马为幌子,轮番抢劫,来补充军饷。

辽国为什么会采取打草谷这种方式来补充军饷?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

我们知道,辽国位于北方苦寒之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产方式相当落后,农业经济极为薄弱,也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一句话:太穷了。在这种情况下,辽国是没有办法养活一支常备武装力量,也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军队出去劫掠,“自给自足”。他们一方面劫掠财物,另一方面劫掠劳动力,这些都属于辽国急需之物。

辽国初期,在设立军队编制时,就预设了打草谷的功能,“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打仗、打草谷、守营铺,大家各司其责,保证不乱套。

辽国军队打草谷,最初是不限对象的。他们打过后唐,打过女真(金国),打过朝。打到后来,后唐灭亡了,女真崛起了,因而打草谷的对象主要成了宋朝。

在《天龙八部》里,这队打草谷的辽国军队,“马背上放满了衣帛器物,牵着的俘虎也有七八百人,大都是年轻女子,也有些少年男子,穿了都是宋人装束,个个哭哭啼啼”,很明显,是从宋朝的地界打回来的。

辽国军队喜欢到宋朝境内打草谷,一是因为宋朝军队实力不强,二是因为宋朝较为富裕。对于宋朝的老百姓(特别是居住在边境附近的宋人)来说,这就意味着一场场噩梦。

毫无疑问,辽国军队每一次打草谷,都伴随着暴力劫掠,以及各种破坏,“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以沟壑,自东、西南畿及郑、滑、曹、濮,数百里间,财畜殆尽”,从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被辽国军队俘获的宋人,往往沦为辽人的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最后死于异国他乡,尸骨不得还乡。

《天龙八部》里提到,除了辽国军队到宋朝境内打草谷,宋朝军队也曾经到辽国境内打草谷。其实,宋朝军队实行募兵制,官兵都有俸禄,后勤保障系统也很完善,根本就没必要冒着风险去辽国打草谷。而且辽国是马上民族,逐水草而居,如果宋朝军队要去打草谷,必须深入内部,对于缺乏骑兵的宋朝军队来说,几乎是得不偿失。

打草谷是一种野蛮的军饷补充形式,弊端太多,后来连辽国皇帝都觉得这种办法不能继续搞了。耶律德光就曾经说:“我有三失,宜天下之叛我也。诸道括钱,一失也;令上国人打草谷,二失也;不早遣诸节度使还镇,三失也。”耶律德光认为,打草谷是自己犯下的3个错误之一,导致民心背离,引发叛乱。

从耶律德光开始,辽国逐渐建立了后勤保障体系,使得打草谷现象慢慢少了。然而,打草谷现象并没有绝迹,始终有一部分辽国官兵在行军作战时采用打草谷来补充粮草。

更多文章

  • 宋朝到底有多富?别看他们的军队很弱,人家经济还真的没话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军队编制一览表,宋朝军队真的很厉害吗,宋朝真实的军事水平

    根据一本名叫《世界经济千年史》的记载,宋仁宗时期的宋朝GDP换算成现在的世界货币美元达到了惊人的2600多亿,根据网上能找到的统计数字,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我国的GDP才只有679亿,所以,可见当时的宋朝到底有多富了,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超级有钱,而且这是GDP总量哦,分给每个人的话,人均

  • 如果宋仁宗有个儿子活下来继承他的皇位,宋朝历史会不会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的宋仁宗有亲生儿子没有,宋朝的宋仁宗是谁生的,宋仁宗在宋朝的地位

    仁宗一生共有三儿十三女,长子赵昉(1037年6月24日-1037年6月24日),宋朝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长子,生母为宋仁宗俞德妃。赵昉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初九日生,出生即逝。次子赵昕(1039年—1041年),字最兴来,东京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仁宗赵祯第二子,母为苗贵妃

  •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王安石变法涉及了哪些方面,宋朝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宋朝王安石变法是为了什么

    作为影响到宋朝命运的王安石变法,它的形象也在历史学家的心目中变得很尴尬,支持的人认为他是伟大的变革,不支持的人认为它割裂了宋朝的命运。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王安石变法,但聊的不是他的对与错,而是聊到他的另一面貌,因为在这一场变革运动中,宋朝的知识分子也被割成了两段。北宋军队按理来说这于国于家都

  • 朱元璋的一个“穷习惯”,当了皇帝后也不改,妃子们非常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是跟自己的出身有关,虽然他对朝廷官员动手,但是百姓却一个都没有动。不仅如此,在政策方面,也是尽可能地让百姓受惠。除此之外,他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卓越的成就,历史上的种种优秀事迹被后人传诵至今。朱元璋的祖上都是农民,本来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到了朱元璋这一代,他的家人有不少都被饿死

  • 明朝最长命的驸马,历经八个朝代,熬死了7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也是非常器重赵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辉的父亲远征时战死了。所以朱棣让赵辉继承了他父亲的官位,同时赵辉也是一个美男子,朱棣甚至将自己的妹妹宝庆公主嫁给了他。宝庆公主作为朱元璋的女儿,明成祖为什么有权力这样做呢?首先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宝庆公主不过是个四岁的小孩子,朱棣刚即位不过也才八

  • 明朝的第1次科举考试,中榜的居然有一个老外,他还自称中文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第一次科举全是南方人,明朝科举的四个阶段考试过程,明朝科举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外的疑惑根据明朝史料记载,在公元1371年明朝当时的内部统治已经基本稳定。而且元朝统治者已经被赶到了草原地区,此时朱元璋也就想着是时候选一批人才来治理国家了。而当时朱元璋手下的文官数量实在太小了,很难形成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所以当时为了选拔一定的人才,朱元璋也就开始了科举选拔。根据明朝的相关史料记

  • 从《清平乐》韩琦羞辱狄青,看宋朝武将的地位有多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琦逼死狄青,清平乐韩琦羞辱狄青,清平乐韩琦嘲讽狄青哪一集

    韩琦、文彦博、富弼等人正在把酒言欢,狄青来了。狄青来是为了给自己的老部下焦用求情,称焦用是“立过军功的大好男儿,是朝廷的良才”,请求韩琦放过他一次。韩琦傲然回答:“狄枢相,琦自小只知,东华门外状元唱出者,才是大好男儿、栋梁之才。”韩琦所说的“东华门外”,是有典故的。东华门是宋朝皇城的东门,东华门外是

  • 朱元璋为何要恢复残忍的殉葬制度?翻开史料,或许是这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殉葬制,朱元璋恢复殉葬的目的,谁废除了朱元璋殉葬

    明太祖朱元璋一直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再造者,史上最爱民最惜民的好皇帝。诚然,就昊童个人而言,朱元璋确实是担得起这两个称号。但问题在于,如此伟大如此优秀的明太祖,又为何要在临死前恢复血腥且残忍的,殉葬制度?备注,以下内容为昊童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提一句,没有恢复,只是继承)其一,前朝影响明朝的前身是元朝,

  • 滥杀无辜,朱元璋当皇帝做过的那些恶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是否是滥杀功臣,朱元璋杀得最冤枉的人,谁被朱元璋杀得最惨

    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崩于西宫,终年71岁。他死前立下遗嘱,令所有没有子女的嫔妃全部殉葬,“伺寝宫人尽数殉葬”!皇宫内的女人哀嚎声震天。其中有38人被强制从死,其她主动自杀。这38人具体怎么死的,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最大的可能是为保全尸,被勒死。据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因为有朱元璋

  • 五代十国纷争繁乱,赵匡胤是用哪些办法集中权力,建立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是什么时候建立宋朝的,宋朝赵匡胤简介,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的顺序

    且说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很长时间的分裂和动荡时期。五代中每一个王朝都寿命短暂,但每一个王朝的来历都是后来者居上、领兵攻下前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才得以确立新的政权。其实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也是这么多禁军将领的其中一人,深知兵权的重要性,也深知兵权不是唯一可以巩固权力的东西。于是在他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