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死因争论不休,殊不知早有史书载明,仅八个字,看完恍然大悟

岳飞死因争论不休,殊不知早有史书载明,仅八个字,看完恍然大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72 更新时间:2024/1/25 9:18:57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的大名在我们心中都如雷贯耳,他一生所建的功业是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的,无论是在对抗金兵时做出的贡献,还是带领岳家军收回失去的土地,都显示了他的实力。这样一位爱国将领,他应该受人爱戴,然而他却受人陷害,结局至今都满布疑云。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好将领,蒙冤而死的例子在历史上也不少见,岳飞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古往今来,能和岳飞相比较的人,却几乎没有。对于他扑朔迷离的结局,太多人都在研究和解释了。有这么一个说法,那就是岳飞被秦桧陷害,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由头死在了风波亭,不过这件事到了现在,又有更多的人给出了其他的结论。目前来看,认同者较多的观点有三个。其实抛开这三个观点不论,人们对岳飞的死因一直都争论不休,殊不知其实在史书上早就已经记载得明明白白了,仅仅八个字,让人看完后恍然大悟。我们先来讲一下三个大家公认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有一定的史学依据的。

首先是第一种看法,这个观点较为务实,它是以宋高宗我的视角来分析岳飞冤死一事的。当岳飞在抗金的战争中不断胜利时,他口中所高喊的口号是“迎回徽宗和钦宗”,而这样的口号虽然并无大错,但若是深究起来,还是有点不合时宜的。因为当时是宋高宗当政,而身为自己的大臣,岳飞却并没有考虑到宋高宗的感受。尽管这两位前皇帝是必须要迎回来的,但这就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岳飞是宋高宗的部下,他首先应该考虑宋高宗的立场,所以这个口号不该由自己提出来,而应该交给宋高宗来;二:由于徽宗和钦宗都是前皇帝,在对两位前皇帝的安置上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对于宋高宗来说,岳飞只是一个用来保护南宋不被侵犯的将领,他没有秦始皇那样一统天下的气魄,只想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而岳飞却和他不一样,岳飞内心是有着大抱负的,单从他在《满江红》中写的:“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便可以见得,岳飞心存天下,他想要的是让金兵节节败退,从而一步步将失去的土地收回,以达到光复华夏的目的。宋高宗和岳飞两人的想法,一守一攻,可谓是南辕北辙,完全背道而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飞显然很难再生存下去了,这也就有了后来的秦桧设计陷害了。而《说岳全传》中也有此言:“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所以岳飞的死是注定了的。

其次是第二种看法,众人认为宋高宗不信任岳飞,所谓“功高震主”,手握兵权的岳飞自然不会被宋高宗完全信任。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宋高宗的问题,历朝历代以来,皇帝都有着多疑的性格,只是宋高宗经历过兵变,所以他多疑的性格就尤为明显。在宋高宗遇到兵变事件时,也是靠着韩世忠等人才得以让王朝复辟的,这就让宋高宗很是多疑。再加上岳飞的个性过于刚直,让宋高宗有一种难以管理的感觉,若是岳飞不满于朝廷,那么宋高宗对其是毫无办法的。岳飞曾经多次因为赌气回到了庐山,而这也相当于再三挑战皇帝的权威,这样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的嫌隙就更深了,这也是两人的关系愈加疏远的原因之一。而岳飞最终被处死,想必是让后世人都惋惜的一件事了。

最后便是第三种看法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岳飞太过幼稚,由于金人选择立宋钦宗的一个儿子做傀儡皇帝,以此来干扰南宋的制度。岳飞也建议效仿他们的做法,并且他主张立宋高宗的养子,这件事其实是犯忌讳的。我们都知道,自古立储君都是由皇帝决定的,而大臣如此做法,便是藐视皇权了,在皇帝还没有发话前,自己若是替其做了决定,便是要杀头的大罪了,对此,张戒表示,越界的后果就是被处死。

结语:而这三种看法似乎都有些模棱两可,这也是为何岳飞的死众说纷纭的原因。但其实史书中已经写明了理由,那就是金人以谈和为筹码,要挟宋高宗将岳飞杀掉,并且还告知了八个字:“必杀飞,而后和可成”,这也就是为何宋高宗愿意杀掉这样一代功臣良将的原因。他的目的只有和平,而非光复,为了金人承诺的和平,他只得将岳飞处死了,而岳飞之死也就变成了史上最大的冤案了。

参考资料:

《满江红》

《说岳全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四侃史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什么不杀死柴家的孤儿寡母、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和柴家关系,赵匡胤为什么到死都不立太子,赵匡胤怎么夺得柴家天下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涌现出了一个个大名鼎鼎的枭雄武人,其中就包括两个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其一是15岁上战场、身经百战的郭威义子柴荣,其二就是单骑破阵的赵匡胤。两人相识时,一个29岁,一个23岁,都想在这乱世里建功立业,两人惺惺相惜,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谊。10年后,33岁的柴荣当上了

  • 元朝的皇陵一个也找不到、明朝的无一被盗、清朝的满目疮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有皇陵吗,元朝皇陵被发掘了几个,元朝皇陵找到了没有

    而这里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相比清朝的皇陵,元朝的皇陵一个都找不到、明朝的皇陵无一被盗。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是皇陵,为何区别这么大呢?我们先来讲讲元朝的皇陵,元朝是由蒙古族人所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所以他们组汉人所遵循的“入土为安”的生气观不同,他们追寻的是“回归自然”,所以元朝的皇帝在死后会被送回故

  • 13岁皇帝看上舅嫂,屠尽头舅嫂全家,最终将西夏推向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呢,虽说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还是要遵守基本的伦理道德的,毕竟一个连伦理道德都不管的,那与秦二世、隋炀帝这样的暴君又有何区别?说到底“人要脸、树要皮”,人生在世,别的可以不要史书上关于自己的名声还是需要顾及的。就如唐玄宗李隆基,他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想必大家都更熟悉,但杨贵妃一开始并不是唐玄宗

  • 宋江引以为傲的“押司”,换到如今是啥官职,说出来难以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的押司身份,宋江为何自称是第一名押司,宋江做的押司是什么

    当年,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心中对此不公的待遇愤懑不平。他从小就怀抱着的躇踌满志让他不甘心就这么获罪了,于是心中的豪情纵横不得抒发只能作下一首“反诗”,表明自己从小就饱读诗书,如今也有了一些谋略之才,但只能像收起爪牙的猛虎一样盘踞在荒郊。他的内心对发配到江州充军是愤怒不平的,才会有等到自己沉冤得雪之时一

  • “靖康之变”后,被俘虏的宋徽宗,在金国竟还生育了6子8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靖康之变徽宗被俘虏到哪,靖康之耻宋徽宗死得有多惨,宋徽宗被俘虏到哪了

    我们今天暂且不论这些笔记史料的真实性,就宋徽宗“在金国生了六子八女”一事,聊一聊宋徽宗在历史上是一个出了名的风流皇帝,据史书记载,宋徽宗有封号的妃嫔女官便有100多人,没有封号更是达500多人。甚至连被古代“十大名妓”之一的李师师都与他有染,不用像素多说,这一组数据便可见宋徽宗的放荡不羁。但是,欠下

  • 包拯出殡之日,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抬出,从此盗墓贼定下个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包拯出殡之日视频,包拯遗体在哪安葬,包拯下葬的样子

    包拯作为监察御史,一生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包拯对于权贵,从来都是不同流合污,坚持自我,最终,包拯成为了北宋名臣。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有许多人会作奸犯科,危害社会。但是也会有许多的清廉之官,他们在工作的过程里,可以做到不受到金钱的诱惑,一直坚持洁身自好,他们虽然总会被同行打压,但是他们仍然会坚守本心

  • 宋朝一女婴出生时不哭不闹,父亲带去寺庙,高僧:她不该来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一女婴不哭也不笑,宋代弃婴塔,宋朝高僧名单

    李密的《陈情表》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篇非常感动人的作品,因为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描写出来的亲情也很动人,一个普通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是非常艰难了。但是李密能够成功的长大,和他的祖母有着很大关系,正是因为祖母一把年纪了仍然关心他呵护他,才能有后来的李密。人

  • 杯酒释兵权:为啥他们愿意交出兵权?因为赵匡胤断了他们的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只要是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都听说过那场著名的酒宴,诗中所说“陈桥风云变,东海鳞波卷。情剑断山河,杯酒释兵权。”指的就是这场盛宴,这场盛宴也向我们展示了赵匡胤做事的滴水不漏程度,断绝了所有人的后路。而此酒宴就发生于赵匡胤登基后的第2年,在公元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七月的某日晚朝散之后,赵匡胤下

  • 宋朝“懒”诗人苏麟:一首诗只写出两句,而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苏麟写的一首诗,宋代诗人苏麟写过哪几首诗,苏麟个人简历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达到空前绝后,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宋朝十分注重文化的发展,因此在宋朝时期大量文人志士出现于此。有号称“东坡居士”的苏东坡,“六一居士”欧阳修,“易安居士”李清照等等,他们的作品令人铭记于心。在宋朝还有一位以两句诗而出名的诗人,被称

  • 诗鬼李贺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时无人对出,宋朝才有了下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诗鬼李贺深度解析,唐朝李贺最好的诗,李贺形容友情的诗

    唐朝,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朝代。盛世年间,政治昌明,文化大繁荣,一时之间才人辈出。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仙”李白潇洒一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圣”杜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后有“蜡炬成灰泪始干”和“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小李杜”。这中间还有一位李姓诗人有着“诗鬼”之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