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鬼李贺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时无人对出,宋朝才有了下联

诗鬼李贺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时无人对出,宋朝才有了下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4/3/2 20:36:19

唐朝,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朝代。盛世年间,政治昌明,文化大繁荣,一时之间才人辈出。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仙”李白潇洒一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圣”杜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后有“蜡炬成灰泪始干”和“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小李杜”。这中间还有一位李姓诗人有着“诗鬼”之称,也同样在诗坛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位诗鬼李贺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时无人对出,宋朝才有了下联。

李贺出生于唐朝唐德宗贞元六年的河南。其祖上是唐高祖的八叔李亮,算得上是皇室宗亲的后代。但到他这一代,早已是家道中落,甚至称得上贫困潦倒。人穷志不短的是,他们依旧在乎自己的“高贵”血统,李贺诗中就多次提及自己的身世。不过,李贺虽对自己有着皇室血统的身份颇为在意,却没有在官场仕途上多下功夫,而是选择了游历人间用诗句书写人生。

李贺在年幼时期就已经靠着绝世文采名满京城。早就对此有所耳闻的韩愈和皇甫湜在其7岁之时登门造访,一心见识一下神童的风采。韩愈给李贺出题,让他就眼前之景即兴作诗一首。没想到,李贺不仅即刻成诗一首,洋洋洒洒写下九十四字,而且文采斐然,直惊得韩愈和皇甫湜感叹果然是神童。年少成名的李贺,面对日渐衰落的唐朝,无心在官场上与人同流合污。

他常带着自己的书童,骑着一匹瘦马,游历全国。随心随性作诗一首,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样的性子与风格与前人李白很是相似,没有束缚地去游历去感悟,作下的诗也是更多缥缈的事物,想象力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不过不同的是,正处盛世的李白,诗中更多的亮色,美如仙境,而李贺大概是因身处中唐到晚唐的转变时期,战乱渐起,诗中更多是浓重的颜色,“如鬼如魔。”

那句“黑云压城城欲摧”,就像是仙侠剧中魔军来袭的场景,画面感十足,让人如临其境,感觉空气稀薄难以喘息。这也难怪人们把他们尊称为“诗仙”、“诗鬼”,从他们的诗中就可见一斑。能在唐朝的诗人中脱颖而出,还拿得“诗鬼”名号的人,定是名诗佳作无数。单是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把人间真情用天作比,有了真情的天也会老去,感叹人间真情之伟大苍天亦不可比。

不仅用法绝妙,更是朗朗上口,引得后世文人频频引用吟诗作对,至今还一直会出现在各文艺作品中。唐朝的诗文发展也随着唐朝盛世的不再而停滞不前,战乱频起,百姓流离失所,人们温饱尚难解决,何谈吟诗作对。所以这一名句,直至唐朝灭亡,也无人对出。直至宋朝建立,百姓安定下来,再次文化昌盛。

词作成为宋朝的一大文化特色。很多文人对前朝诗作感兴趣。常引用一句名诗在自己词中,并对出下一句。甚至会多人引用同一句,彼此之间暗中较量。“天若有情天亦老”在宋代被很多人作词作对。其中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一首《减字木兰花》中,“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把这胜了苍天的感情写作了离愁,细书了离别的伤感,愁思百绕,离恨千转。

词句优美,却没有对仗。之后,诗人石延年在作对相赠友人之时,终于把这千古绝句对出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天”对“月”,“有情”对“无恨”,不仅是在文辞上对仗工整,更是在情感上完美对应,有了人意的月亮如果无恨也能一直圆满。不过,人们耳熟能详的完整一句还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真情不再拘泥于是否易老,而是既知前路沧桑,也要大步往前的一身正气。气势宏大,胸纳百川。不足三十载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波澜壮阔意义非凡。李贺五岁作诗,七岁成名,为后世留下佳作无数。那充满画面感、富有想象力的诗作,是他特有的风格,让人读来一眼便看出是“诗鬼”所作。

参考资料:

《雁门太守行》

更多文章

  • 临死前吴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大哥,从来都不是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江和吴用有多坏,宋江吴用真有其人吗,吴用对宋江的评价

    可是想着死去的大哥,以及众多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吴用已经对生活失去希望,准备上吊自尽。临死前,他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梁山真正的大哥一直都不是宋江,而是他自己——吴用。屡考不中,落草为寇。在上梁山前,吴用只是地方上的一个私塾。他博学多识,满腹经纶。吴用本来想成为朝廷的一名官员,但当时皇帝重用高俅,高俅

  • 明朝的饥荒,父亲找女儿借粮食,被女儿150文卖给屠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饥荒历史上真实故事,明末饥荒事件,史书对于饥荒的描述

    自古以来,粮食问题一直是天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古代而言,由于落后的生产力,粮食产量极低,老百姓一年忙到头,收获到的粮食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个朝代做到了每个人都能吃饱肚子,就能算是盛世。而且粮食的生产从来都不是稳定的,如果哪一年爆发了天灾,必然会导致粮食欠收,还有可能会出现饥荒,人在饿极了的情况下,

  • 北宋灭南唐有多壮观?实力碾压之下,一切兵法奇谋都是行为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是如何灭掉南唐的,北宋是怎样平定南唐的,北宋打南唐用了多久

    战争不仅仅是冲杀夺城,而是优秀的指挥官们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打出一场绝对有艺术感的战役。就像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一样,这种战役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更是可以名垂千史,成为一代佳话。可以说每一场战争当中,都少不了许多参谋、将领在后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但是正所谓打仗就是在拼一个国家的经济、人口等全方位

  • 朱元璋最恨的姓氏,男人世世充军,女人代代为奴,是何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何姓,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是什么姓

    姓氏,是每个人都有的。姓氏这种说法,其实在母氏社会就已经存在。《左传·隐公八年有言》——“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中国所存在的姓氏有很多,有的甚至还没有被大家所熟知。姓氏算是家族的一种传承,但有的人却因为自己的姓氏而遭到朱元璋的痛恨。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作为明朝的皇帝,朱元璋的

  • 朱元璋于一寡妇家避难,临走前寡妇害怕怀孕,朱元璋的做法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叮嘱子孙,朱元璋落难用两滴乳汁救了朱元璋,朱元璋临死前大喊六个字

    中国封建王朝的存在是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见证,也是中国历史上绚烂的一笔,每一次的王朝更替与文化革新都是一次新旧更替,其中掺杂着鲜血与智慧。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历史就像一则又一则意味深长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精彩,有些乏味,有些绚烂有些却暗淡。自古帝王多薄情,身边总是有形形色色的美女,只是真正做到只爱

  • 成吉思汗只将精锐部队留给托雷,而不传位于他?不是想就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托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死后托雷怎么样,铁木真为啥不传位托雷

    而且拖雷更是为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幼子守灶”,嫡幼子哦托雷是成吉思汗名义上的继承人,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成吉思汗死后,托雷便是新大汗。临终前更是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留给了托雷,也就是就是成吉思汗中央兀鲁思的六十多个千户,托雷可以说是众兄弟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位。那么成吉思汗在临终之

  • 朝代顺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为何有宋朝却只字不提辽、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朝代顺序表,宋辽金朝代更替,夏朝到宋朝的朝代更替图

    但正是因为有着历史记载,所以我们知道他们建立并没有那么太平。就拿其中宋朝来说,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它的时局都是处在大分裂的动荡时期,金国、辽国先后的参入割据,相互瓜分了大部分的土地,且并没有人能做到统一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样的情况陆陆续续的持续了三百多年,一直到有了元朝交替才终于告一段落。那么为何

  • 元朝覆灭后,朱元璋如何处置10万蒙古女子?这办法比杀了她们还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将中国从蒙古人手中夺回,中国再次成为汉冷统治的国家。汉族人民松了一口气,眨眨眼看着他们周围的蒙古人,他们终于等来了自己人统治的时代,汉族人民再也不用在蒙古人面前畏畏缩缩、低人一等了。蒙古人有一条规则:如果蒙古人杀死汉人,只要赔一头驴;但如果汉人胆敢杀死蒙古人,那就要惩罚这个人的整个

  • 河南81岁老人自称皇室后人,相貌酷似朱元璋,家中有圣旨冰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老人拿龙椅证明朱元璋后人,河南农户家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祖传明太祖画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夏商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周公兴礼乐御天下,到秦始皇成为第一位皇帝开始,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伴随着朝代更替不断向前发展。各个王朝或长或短,由纷争四起到一统江山,从兴盛王朝走向衰败,而后又被新的王朝所取代,历史更迭往复不断。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们往往都是拥有超凡的才智与过人的胆识,但在

  • 赵匡胤随口作了半首诗,400年无人敢续,朱元璋:如此简单我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擅长将自己所见的景物核心与心中的情感写成诗作,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也就造就了多种诗歌流派,各有各的特色,又因为诗人的心境不同,又出现了感情复杂的创作风格。从最早的西周到百年前的清朝,诗歌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在各朝各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繁荣。古代诗词在唐宋时期有了较为出彩的发展,这个时期,未必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