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平乐》宋仁宗真的只有仁吗?历史上出名的仁宗都是比较腹黑

《清平乐》宋仁宗真的只有仁吗?历史上出名的仁宗都是比较腹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47 更新时间:2024/1/26 3:36:10

这部主要讲一代帝皇宋仁宗的爱情故事,却不缺乏朝堂斗争。

宋仁宗赵祯虽然很仁厚,却不是被任何人随便捏的软泥,而是一位将家事、国事、天下事做到成竹在胸的君主。

宋仁宗的腹黑超乎想象。

比如吕夷简自以为看透了帝心,投其所好,殊不知帝心难测,即便采纳他的建议,也要恩威并施敲打一翻;

再比如以范仲淹为首的正直言官大义凛然进谏,想“利用”皇帝成全自己的千古名声(范仲淹估计没这想法,但是架不住手下有这想法的人),宋仁宗干脆顺水推舟,你不是要名声嘛,给你,但是官就不要想了,直接贬官顺了他们的意。

朝堂虽险恶,赵祯却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足以说明宋仁宗不仅仅只有仁厚,还有腹黑。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的热播剧《大明风华》,里面也有一位仁宗朱高炽,也是一位仁厚且腹黑的君王。

对一代大帝朱棣这样的父亲,那是又蠢又怂;对自己的妻子,却是又爱又怕;对自己的儿子,那是又宠又严;对待自己的两个心机叵测的弟弟,那是血浓于水又互相伤害。

虽然《大明风华》没有过多的说明朱高炽的执政能力,却从几个侧面描写了朱高炽的厉害。

比如永乐帝抓太子属官的时候,朱瞻基看到锦衣卫都到太子府来抓人了,朱瞻基看不惯老爹的唯唯诺诺,质问他为什么就不能有尊严地活着,能不能不要这么怂,又问他为什么不去替那些被抓的太子府的属官说说情。太子朱高炽却说自己去说情的话,反而是害了他们。

太子朱高炽在太子属官被抓这件事上一直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在比如朱高炽曾经告诉过自己儿子朱瞻基,在靖难之役的前夕,兵器都是在家里制造出来的,为了掩盖打造兵器的声音,朱棣在王府里面养了很多鸭子,一天到晚在王府里嘎嘎嘎地叫着,这群嘈杂的鸭子既降低了监视人员的警觉性,又掩盖了打造兵器的声音,一举两得。

那时候,朱高炽意识到最可怕最易变的就是人心,朱棣不仅仅是父亲,还是一代英主,他的心思更是不可以猜测度量,只有怂,才能生存的下去。

古今中外,凡是一代英主的皇帝,太子很少能得到善终的。秦皇的扶苏,汉武的戾太子,唐宗的李承乾,宋祖的赵徳昭,康熙的胤礽都不得善终,明太祖的朱标、乾隆的永琏早夭,而朱高炽不仅得到了善终,还成为一代仁宗的美名,不可为不厉害。

宋仁宗、明仁宗都是仁宗辈的,他们之所以被称之为仁宗,不是因为他们软弱好欺负,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有智慧的人心机手段都不缺乏,只是平常不怎么用而已。

仁不代表软弱,怂不代表懦弱,有时候这也是一种保护色,即保护自己,也能不伤害别人。

但是如果有人作死,这些仁厚的君主的腹黑心机手段也能让人痛不欲生。

更多文章

  • 他是明朝第3位铁血帝王,仅次于朱元璋朱棣,若再狠一点便无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最有骨气三位帝王,明朝最勇猛的帝王,明朝最牛的皇帝朱棣

    虽然说正是因为这种气质导致了它最后的灭亡,但毫无疑问这能够引发无数少年的热血向往之情,而这种气质显然与大明朝那一些铁血的帝王密切相关。虽然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真正强大的铁血皇帝很少,在驱逐暴元的明太祖朱元璋与横扫北元的明成祖朱棣之后,就基本是没有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朱元璋与朱棣之后,明朝还有着一

  • 常遇春儿子,朱标妻弟,朱元璋捧他20年,他却装死金蝉脱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之子朱标之死,常遇春之死朱元璋痛哭,朱标与朱元璋的父子之情

    说起大明王朝,其实我们最耳熟能详的皇帝还是朱元璋这个人,朱元璋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确实是十分传奇,毕竟是从贫困的民众逆袭成为皇帝的第1人,他不仅后天努力,而且还有很好的运气。之所以说他是一位运气好的人,主要是因为他在起义的过程中麾下有许多得力战将,没有他们朱元璋不可能有登上皇位的一天。这些战将中最主要的

  • 宋代这位宰相绵里藏针,比奸臣还奸,用小人手段整小人非常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代姓顾的宰相,宋代四大奸臣排名,宋代时期最著名的奸臣是谁

    首先封建社会在政治制度上是要领先于世界的,从秦始皇统一开始,就对原本分散的各个国家的制度做了大换血,并且在之后做了统一规定,为后世朝代的制度制定了模板,所以后面数千年的制度变化都是以这个为依托的。当然古代的环境限制性极强,严格的等级制度就意味着手段尽出和残酷无比的惩罚,这种情况在古代基本都是心照不宣

  • 朱元璋挖个“坑”,胡惟庸往里“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回京城杀胡惟庸,朱元璋假意让位胡惟庸,朱元璋为何放任胡惟庸胡作非为

    朱元璋的履历大家都很清楚了,他是从乞丐逆袭,一直到帝位,而在他驾崩之前,为了为皇孙坐稳帝位,把跟他一起打江山的亲信都带走了,可见这老朱其实是真的心狠手辣,再说又有哪个帝王不是踩着尸体过来的呢,但就是这样的人,他又怎么能容忍作为宰相的胡惟庸在朝上肆无忌弹,更长达7年之久呢。胡惟庸当上丞相之后,可谓是一

  • 明朝对火炮的各种玄幻名字,让人大开眼界,原来错怪了正德的中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的火炮有多厉害,正德年间的火炮,明朝三眼铳被什么取代了

    虽然唐宋时期就有了原始版本的火箭,热兵器的发展也一直在向前发展,但是热兵器的发展的确是明朝才有长足进步的。因为游牧部落重视火器是从蒙古部族开始的,元世祖忽必烈就非常重视火药和火炮。两宋时期虽然辽金也很强大,但是它们包括宋朝在内都没有真正意义上重视火炮。而蒙古部族对一切可以提高战斗力的玩意都非常重视,

  • 历史上包拯真是清官吗?考古队员进入墓室后,发现盗墓贼留的8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真实历史上的包拯,历史上的包拯办理过的大案,历史中有包拯这个人吗

    这句歌词是来自1993年台湾华视的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讲述的是宋仁宗年间,开封府伊包拯的故事。包拯因为官清廉且不畏强权被百姓情切的称呼为包青天。而在真正的历史上有这号人吗。答案是有的,包拯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出生于今安徽合肥地区,也就是古庐州地区。他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

  • 明代皇帝的半个母亲、半个妃子、半个保姆的特殊角色——乳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代皇后与妃子复原图,明朝14位皇帝的妃子,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帝乳母

    后宫是封建社会专制君主的妻妾嫔妃们所居住的地方,而且后宫各种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完善。周制,后宫设内官以赞内治。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之。到了明清代,后宫制度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稳定且有效的制度,包括嫔妃等级、册立皇后、册封嫔妃、选秀女

  • 太后想吃鱼,秦桧送几条烂鱼过去,事后才知:秦桧的政治智慧高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桧死后得到了什么惩罚,秦桧与孙秦矩的关系,关于秦桧见利忘义的故事

    官场之上,秦桧是一个特别能够拿捏的人,很多事情都做得非常巧妙,主要得益于他博览群书,吸取了许多的智慧。比如有一次他的孙子要去科举,为了能够使他的孩子金榜题名,他需要去贿赂主考官。可是明目张胆的去和他说会落下口实,也会让别人发现,所以秦桧想了一个办法。首先他通过关系知道了主考官的名单,但是任命还没有下

  • 浅议北宋皇子更名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皇子的称呼,北宋的皇子真的短命吗,北宋皇子一般怎么称呼

    姓名是一个人的识别代号,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形成的一种区别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标志。姓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因为有了姓名,人们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记录。中国有句古谚叫做“君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意思是做人要光明正大,坦坦荡荡,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更改姓名。但就在我国北宋时期,就出现过很多皇子改名

  • 明朝天启大爆炸之谜:5000斤的石狮子被卷走500米,还消失很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代天启大爆炸事件,明朝天启灵异大爆炸因果解密,明朝天启年间爆炸原因

    之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准确答案,主要原因就是这场史无前例的天启大爆炸,实在存在太多“诡异”的事件,不管是爆炸前、爆炸中还是爆炸后,都存在很多神奇的事情,让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合理解释。爆炸前在大爆炸发生的前一年以及爆炸发生的当年,实际上都已经出现了很多“诡异”的自然现象提醒大家,只是当时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