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主要讲一代帝皇宋仁宗的爱情故事,却不缺乏朝堂斗争。
宋仁宗赵祯虽然很仁厚,却不是被任何人随便捏的软泥,而是一位将家事、国事、天下事做到成竹在胸的君主。
宋仁宗的腹黑超乎想象。
比如吕夷简自以为看透了帝心,投其所好,殊不知帝心难测,即便采纳他的建议,也要恩威并施敲打一翻;
再比如以范仲淹为首的正直言官大义凛然进谏,想“利用”皇帝成全自己的千古名声(范仲淹估计没这想法,但是架不住手下有这想法的人),宋仁宗干脆顺水推舟,你不是要名声嘛,给你,但是官就不要想了,直接贬官顺了他们的意。
朝堂虽险恶,赵祯却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足以说明宋仁宗不仅仅只有仁厚,还有腹黑。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的热播剧《大明风华》,里面也有一位仁宗朱高炽,也是一位仁厚且腹黑的君王。
对一代大帝朱棣这样的父亲,那是又蠢又怂;对自己的妻子,却是又爱又怕;对自己的儿子,那是又宠又严;对待自己的两个心机叵测的弟弟,那是血浓于水又互相伤害。
虽然《大明风华》没有过多的说明朱高炽的执政能力,却从几个侧面描写了朱高炽的厉害。
比如永乐帝抓太子属官的时候,朱瞻基看到锦衣卫都到太子府来抓人了,朱瞻基看不惯老爹的唯唯诺诺,质问他为什么就不能有尊严地活着,能不能不要这么怂,又问他为什么不去替那些被抓的太子府的属官说说情。太子朱高炽却说自己去说情的话,反而是害了他们。
太子朱高炽在太子属官被抓这件事上一直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在比如朱高炽曾经告诉过自己儿子朱瞻基,在靖难之役的前夕,兵器都是在家里制造出来的,为了掩盖打造兵器的声音,朱棣在王府里面养了很多鸭子,一天到晚在王府里嘎嘎嘎地叫着,这群嘈杂的鸭子既降低了监视人员的警觉性,又掩盖了打造兵器的声音,一举两得。
那时候,朱高炽意识到最可怕最易变的就是人心,朱棣不仅仅是父亲,还是一代英主,他的心思更是不可以猜测度量,只有怂,才能生存的下去。
古今中外,凡是一代英主的皇帝,太子很少能得到善终的。秦皇的扶苏,汉武的戾太子,唐宗的李承乾,宋祖的赵徳昭,康熙的胤礽都不得善终,明太祖的朱标、乾隆的永琏早夭,而朱高炽不仅得到了善终,还成为一代仁宗的美名,不可为不厉害。
宋仁宗、明仁宗都是仁宗辈的,他们之所以被称之为仁宗,不是因为他们软弱好欺负,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有智慧的人心机手段都不缺乏,只是平常不怎么用而已。
仁不代表软弱,怂不代表懦弱,有时候这也是一种保护色,即保护自己,也能不伤害别人。
但是如果有人作死,这些仁厚的君主的腹黑心机手段也能让人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