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凌迟”多残忍?刘瑾被凌迟3357刀,袁崇焕只剩一副骨架

古代“凌迟”多残忍?刘瑾被凌迟3357刀,袁崇焕只剩一副骨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3/12/25 12:43:24

“凌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古代法律制度及其惩罚措施,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演变与发展。自夏朝开始,就应经出现了有关刑法的记载,我国法律制度的正式建立是在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开始注重法律的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章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定,巩固统治。秦朝延续了商鞅的《法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更新形成了《秦律》,并在《秦律》的基础之上颁布了《九章律》。这些法律的编撰对后世的法律的编撰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到了唐代,建立了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法典,为如今的我们提供了非同一般的参考价值,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刑罚作为法律的伴生物,是法律执行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各朝各代的刑罚也有着改进与延伸。夏朝到春秋战国便有五刑。五刑顾名思义便是五种刑罚,这五种刑罚分别是:莫、劓、剕、宫、大辟。到了汉朝时期,认为五刑过于惨剧人寰,开始对刑罚进行改革,这一变革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形成了笞、杖、徒、流、死新的五刑体系,而这一体系一直为后世所沿用,直到清朝灭亡才停止了新五刑的使用。

而各朝各代除了五刑之外还有种各样残忍的刑罚,例如明太祖对于贪官污吏便常常使用“剥皮”作为刑罚,到最后还发展成了“活剥”。再例如“腰斩”“五马分尸”、“鱼鳞剐”等等惨绝人寰,毫无人性的惩罚措施,这些措施往往使得犯人在受刑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刑罚所带来的痛苦,也可以说是生不如死,这么看来许多剧本之中常用的砍头反而显得不痛不痒。而和鱼鳞剐相类似的便是“凌迟”,“凌迟”可谓是处罚之中最残忍的一种手段,若是说其为众多刑罚之首也不为过。

就拿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刘瑾来说,刘瑾作为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曾经也是考权谋之术为自己谋得一个良好前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当他所做的事情败露之后,被皇帝以逆反的罪名,处以极刑。这个极刑便是“凌迟”。据相关资料记载,行刑的人将在刘瑾清醒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将他身上的肉割下,并且保持着刘瑾的神志,用各种药物吊着刘瑾,避免其断气,历经三天,刘瑾身上被砍了3357刀,最后一刀结束,刘瑾早已是一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模样。这三天的场面有多残忍,受刑的人有多痛,足以想象。

如果说刘瑾受刑是活该,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好人的话,那么同属于明朝的袁崇焕受“凌迟”更是在觉得愤懑不平。同时为袁崇焕所受的痛揪心。袁崇焕可谓是一心为国,在崇祯二年还成功击退了皇太极的侵犯,可因为朝内有魏忠贤对其不满上奏弹劾他,外敌皇太极未除去这一心头大患采用反间计,离间袁崇焕与明思宗之间的信任。在这内外夹击之下,袁崇焕一颗忠心换来凌迟这一场酷刑。一颗赤诚之心在宣判那一刻便已死,一腔热血流尽,只剩下一具白骨,而那一身的血肉被割离,成为了奸邪敌人的“胜利品”。正因为“凌迟”这一项刑罚过于残酷,毫无人性,晚清时期众人抗议,要废黜凌迟。

光绪三十一年,这个迫害了众多受刑者的惩罚终于被废除,“凌迟”终究成为史书之中的一片笔墨,这残酷的刑罚终于离世人远去。千百年后的今天,刑罚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的人道,更好地服务于法律,而不是破坏法律。如今,了解这些刑罚如何产生,如何消失,再结合其相应的朝代,能给我们许多的示,这些启示同时也是一种警示,吸取前人的教训,不要让前人的错误再发生在如今或者未来的我们身上。这也是某种意义上上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苏史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时有24位王爷,却只有5人支持朱棣,真实原因让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靖难之役哪来的兵,靖难之役朱棣经历的困难,靖难之役谁可以击败朱棣

    靖难之役开始阶段,朱棣可谓是如履薄冰,前途一片渺茫,明明其余王爷也有被朱允炆削藩收拾的,他们难道没有加入到朱棣队伍中,其余的王爷到底都在做什么呢?支持朱棣的有5人在靖难之役前,总共有24个亲王,其中包括燕王朱棣、废周王朱橚、楚王朱桢、废齐王朱榑、蜀王朱椿、废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宁王

  • 明朝庞大的东林党,为何在清朝消失了?不好意思,游戏规则变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东林党的真实情况,明朝东林党事件,怎么评价明朝东林党

    从1604年顾宪成正式重新建立东林书院开始,到南明政权灭亡为止,东林党人在明朝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这种以“师生”、“同学”、“同乡”的身份互相勾连的团体,最终成长为一个极其庞大的势力。但是在清军统一天下之后,就很难看见东林党人再出来搅风搅雨,这些自诩为"清流"的人在清朝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为何东林党人

  • 张居正告诉你,想要驾驭“小人”,这4点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居正人生感悟,张居正三句话教你轻松驾驭小人,张居正如何对待小人

    一旦遇到这样的“小人”,你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轻则利益受损,重则名声受损或者生命受到威胁。既然“小人”有这么恐怖,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其进行防治并且驾驭呢?明朝时期的首席大臣张居正从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了这4个很不错的方法,分别是“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忍容奸,以力除奸”,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谈

  • 朱元璋问女子“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回答4个字,被迫成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我们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定要仔细思考方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曾出现过皇帝问下属“天下什么东西最大”的事情,分别是两个皇帝问出的问题,其中一个皇帝得到了满意回答,另外一个皇帝则没有得到满意答案,因此很生气,将回答4个字答案的女子直接强迫成为自己儿媳,这个皇帝就是朱元璋,关于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不

  • 明朝奇案:小偷协助县令,钻床底,发现别有洞天,破获寡妇杀夫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长大后,陈忠到了婚配年龄,因为陈忠勤劳肯干,母亲马氏勤俭持家,这时候家里也算是小有资产。于是娶了一房娇美可人的媳妇金氏,陈忠对她那叫一个百般宠爱。次年就生下一对龙凤双胞胎。羡煞旁人。可惜陈忠福气薄,结婚才过七年,就生了一场怪病,一命呜呼了。而他们刚满六岁的小女儿楚儿突然间患了失语症,无法说话。成为了

  • 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宋南宋跟哪两个朝代很像,南宋和北宋相似的朝代,北宋和南宋之间存在的朝代

    当然了,除了这些特殊并且漫长的时间段之外,其实在北宋与南宋更替的时候,中间短暂的时间内也曾出现过一个特殊政权,甚至有人将这个特殊政权称之为一个短暂的朝代,它究竟是什么样的有趣朝代呢?北宋灭亡北宋是赵匡胤从周世宗柴荣儿子柴宗训手中黄袍加身夺过来的,原本北宋初期,也算政治稳定,天下太平并且繁荣富强,可是

  • 秦桧后代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前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桧跪在岳飞的墓前跪了多久了,秦桧为何要跪在岳飞的墓前,关于岳飞秦桧的诗句

    只不过人们为其筑铁像不是为了供奉他,而是要让他生生世世跪在抗金英雄岳飞面前,为他当年的无辜谋害行为而赎罪。因此,秦桧等人在岳飞墓前跪了千年,受尽日晒雨淋,遭到每个来参拜岳飞的民众的唾弃和厌恶,成了真正的千古罪人。当然了秦桧遭到这样的奇耻大辱都是他的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人们恨他卖国求荣,恨他对岳飞的

  • 《大明风华》孙若薇和男人出海去了,看看明朝皇帝真正的白月光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风华孙若微改遗诏,大明风华孙若微和朱瞻基大婚之夜,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什么要骗朱瞻基

    这一段,不管是历史框架,还是人物塑造,都做的非常不错。笔者以为《大明风华》导演改邪归正了,哪知道来个了孙若薇和徐滨一同出海?这是啥意思?这结局是准备被网友喷死?历史上的孙若薇和朱瞻基是青梅竹马,彼此之间互相喜欢欣赏。虽然朱棣仍然立了胡善祥为皇孙妃。但是朱瞻基一直在为扶正孙若薇而努力着,待爷爷朱棣和父

  • 史上第一奇书《山海经》中的内容究竟有几分可信度?司马迁看后说了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三大奇书之山海经,司马迁评论山海经,司马迁山海经经典语录

    [var1]司马迁查阅了无数珍贵典籍才写成了《史记》一书,可以说是什么样离奇的文章应该都看过,但是唯独对《山海经》一书讳莫如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本书着实太过于离奇。就连司马迁也认为里面的内容太过于奇特,无法拿来作为参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马迁这句话其实就已经否定了《山海经》的真实性。[var1

  • 这位皇帝被戏称是穿越者, 比勾践、韩信还能隐忍, 为权势不惜杀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比勾践还能忍的君王,比勾践还厉害的帝王,他穿越后成为最能打仗的皇帝

    [var1]历史上最著名的外戚就是西汉的王莽了,他的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这个王政君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把持后宫长达61年的时间。她娘家的叔伯兄弟全都位极人臣,王氏一族出了九个侯爷,五位大司马,可以说是西汉第一显贵世家。年轻时的王莽素有贤名,在朝野之间的名声非常的好。他二十四岁开始入朝为官,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