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娶庶母人所不齿,王昭君嫁给儿子却名垂青史,这是为何?

曹丕娶庶母人所不齿,王昭君嫁给儿子却名垂青史,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1 8:15:47

比如,作为建立魏国、结束东汉末年北方地区长达几十年战乱、还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这一新型人才选拔制度的帝王,曹丕不仅没有因此流芳千古,反而因为违背伦理,私下迎娶自己的庶母而被世人唾弃,进而遗臭万年。而西汉时期出塞的昭君改嫁“儿子”的行为,却使其得以名垂青史。

这些都要基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二者的出发点和事情的性质来做分析。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自春秋战国起,北方的少数民族就趁中原大地烽烟四起之时趁机入侵中原,大肆掠夺。而最早与古中国发生关系的,除了北狄就是匈奴了。

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从而形成了匈奴部落联盟。而后来的匈奴国,也是以此联盟为基础,融合旁边的部落及一些小国建立起来的。

匈奴一直过着逐草而居的生活,为了抢占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中原的进犯。而二者也因为各自实力的变化,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保持着或求和或对抗的姿态。

秦朝土崩瓦解之后,中原再次进入割据混战的局面,故没有人对匈奴的侵略采取防御措施,而是一味放任匈奴在边境掠夺。这导致匈奴的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增长,有了后来汉高祖刘邦在平成被围困七日的事情。

为了使匈奴退兵,刘邦不得不贿赂匈奴阏氏,并开始与匈奴和亲。自此,汉匈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两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不断加强。

但这样带有妥协性质的政策,在暂时缓解汉匈之间军事冲突,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的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匈奴的侵略欲望。汉文帝即位之时,匈奴开始侵入河南地区,进行大肆掠夺,因大汉帝国出现内乱的缘故,匈奴只受到了部分打击而非全力镇压。

期间,汉匈二族又恢复了和亲,并在不久后因匈奴再一次入侵汉境而使汉匈关系进一步恶化。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匈关系正式破裂,两族开始了大战。

终武帝一朝,汉兵深入大漠,穷追匈奴二十余年,才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匈奴“自单于以下常欲有和亲计”,后来的昭帝和宣帝更是趁着匈奴内乱之际,多次战胜匈奴一族,使其实力大为下降。

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顺于汉朝,北匈奴郅支单于则被迫西迁,并为汉朝官兵所杀。

后来,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重新统一了匈奴,使得汉匈之间大规模的冲突基本停止。而为了表达对汉王朝的感激,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达汉长安朝见汉元帝,主动提出愿意做汉朝女婿,使汉匈关系和上加亲。

这就有了昭君出塞一事。

昭君嫁“儿子”

可以说,这个时候呼韩邪单于的求亲,与之前汉室为平息边患、被迫“和亲纳贡”不同,是匈奴降低身份的一个举动。

这对于汉王朝来说,是一个好事,所以汉元帝很快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在后宫征求外嫁的宫女。而王昭君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因自愿请嫁而在日后得以名标青史的。

而凭借美貌使得大喜过望的呼韩邪单于当即承诺愿意确保汉王朝上谷以西至敦煌的边塞安宁,是王昭君为汉王朝做出的第一个巨大历史贡献。

而在随呼韩邪单于达到塞外生活之后,王昭君又凭借其博大的心灵和倾城的美貌感化了呼韩邪单于和匈奴民族,用自己宝贵而灿烂的生命,使汉匈两族得以维持长达50年的友好相处关系,这是她做出的第二个巨大历史贡献。

而事实上,出塞的两年后,王昭君萌生过回归汉王朝的念头。当时她的丈夫呼韩邪单于已经去世,按照匈奴的婚俗习惯,她必须转嫁呼韩邪单于前妻之子为妻,这对出身中原、又备受中原婚俗影响的王昭君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她上书汉朝皇帝,请求回归。

但在中原不被理解、认为是有违人伦的继婚制度,在匈奴人看来是有利于血脉延续的方式,所以匈奴人不但不觉得奇怪,反而是觉得非常正常。

所以当时即位的汉成帝考虑到大局,还是决定要无视王昭君的个人意愿。因此,他不仅没有答应王昭君的请求,还要求她要遵照匈奴的习俗,改嫁给她的“儿子”。

所以,王昭君改嫁“儿子”一事,不仅有事先拒绝之举,后更是为了国家大义而委曲求全。这样的大节不仅不能为后世而唾弃,反而要备受众人的称颂。

曹丕娶庶母

而与王昭君改嫁“儿子”是出于国家大义考虑不同的是,曹丕娶庶母是为了一己私利。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但因哥哥曹昂在宛平之战战死沙场的缘故,曹丕就成为了曹操的嫡长子。

曹操一生中有记载的儿子就达25位之多,其中最令他感到满意的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和曹冲。除了比较早死去的曹昂、曹冲之外,剩下的曹丕、曹彰、曹植三人均为武宣卞皇后所生,也即为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武宣卞皇后一共为曹操生下了四个嫡子,其中四子曹熊和二子曹彰分别因为体弱多病、自请为将的缘故,陆续退出了继承人的竞争,这就逐渐形成了曹丕、曹植两人争夺的局面。

而曹丕作为嫡长子,本身就在这场竞争中具备了较高的优势。再加上他在军事上袭承了父亲的英雄好战,在政治处理上也显露了沉稳的风范,而得到了保罗贾诩、司马懿在内的很多大臣的明确支持。这些都加重了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而嫡三子曹植仅有杨修的支持,又因为两人均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缘故,在很多方面都要落后于曹丕集团。这也是后来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断了曹植念想的原因。

而曹丕尽管在父亲曹操去世后,顺利继任了丞相、魏王之位,并最终受禅登基,建立魏朝,心中也还留有对曹植的忌惮,以及对曹操的记恨。

前一种心理不难理解,后一种心理则是源于之前曹操对他的冷待。那种不管表示多优秀,总是不能成为其最关切的儿子的心情,一直对曹丕造成心理上的冲击。这就有了后来曹丕挑战父权,迎娶庶母的举动。

因为曹操临死之前同意自己小妾改嫁,并将其全部遣散回家,且曹丕将这些庶母纳入后宫是私下进行的缘故,在一段时间里这件有违人伦的事情都没有被人发现。

直到卞太后在他生病之际前往探病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件事情,并大骂他是禽兽不如的东西。而事情败露之后,曹丕也在遵循儒家文化、讲究人伦道义的世人中坏了名声。

小结:

曹丕娶庶母和王昭君嫁“儿子”,看似都是违背伦理的举止,但因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点和性质不同,而受到了截然相反的评价。

可以说,前者为一己私利而遗臭万年,后者则因为国牺牲而名垂青史。

更多文章

  • 刘阿斗在诸葛亮临死前说了些话,诸葛亮才恍然大悟,原来阿斗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临死才发现阿斗真的不傻,诸葛亮对刘阿斗的三个建议,为什么诸葛亮不废阿斗

    诸葛亮以及天下很多人都觉得刘禅确实就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不仅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而且还比较傻,事实上真的如此么?直到诸葛亮临死之前,刘禅说了一些话,才让诸葛亮恍然大悟,这个家伙原来并不傻。至于这段历史如何,且听我继续道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离不开让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也许我们今天会觉得,三

  • 如果你觉得人生太苦,不妨去读一读曹操,他的这3个优点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觉人生实在太过于辛苦,从而总有一些消极情绪来面对人生,也许这种情绪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真的人生太苦,因为比起曹操的遭遇,我们的很多处境并不能算什么。有人说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我觉得确实言之有理,不信我带你一起看看曹操的这3个优点。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美化一些英雄形象,可是在

  • 吕后与萧何合伙收拾韩信的时候,韩信的亲兵为什么没来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何为什么和吕后合谋害死韩信,韩信和萧何吕后,萧何帮助吕后除掉了韩信

    韩信之死,表面上是吕后所为,实际上这就是一场有预谋的借刀杀人,幕后主使,必然就是刘邦,为何这样说呢?想必我们深入了解一些当时的情况,就会恍然大悟了?只是有人还有疑惑,为何韩信那么厉害,被诛杀的时候却没有亲兵去救他呢?公元前196年,陈豨谋反,刘邦本来打算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去小试牛刀进行平叛,可是吕后哭

  • 汉武帝赏赐数十车酒肉,霍去病为何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晚年想起霍去病,李广和霍去病谁更强,昭君和霍去病的关系

    可是霍去病得到汉武帝的几十车酒肉赏赐之后,却没有拿来分给自己的士兵们吃掉,而是放在一旁一直到臭掉为止,很多人都觉得霍去病此举,大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嫌疑,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么?霍去病的出身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需要先了解一番霍去病这个人,只有了解清楚了事情的主人公,我们再去研究

  • 秦始皇颁布的一个决策,让中国领先世界2000多年,至今人们仍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在军事上做出的贡献,秦始皇一生的三大贡献,秦始皇做过哪些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人类文明的国家之一,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帝王将相、仁人志士,他们推动历史的车轮不停向前。而秦始皇嬴政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他所实施的一系列决策和措施对于历史的进步极具作用。时至今日,后世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依旧毁誉各半。毋庸置疑的是尽管

  • 项羽俘虏了刘邦老婆吕雉之后,关了2年零4个月,为何没霸占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和项羽背后的女人,项羽和吕雉谁的岁数大,项羽最爱的女人不是虞姬而是吕后

    当时吕雉年仅36岁,而且长得也算是风韵犹存,按照古代战场上的规则来看,此时吕雉就是项羽的一个俘虏,他完全可以借机霸占吕雉,为何在2年零4个月的漫长时间里,项羽没有这么做呢?项羽的人格不允许他这么做想必对秦末乱世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对项羽的美名是知晓的,项羽虽然在战场上的手段可能残忍了一些,比如

  • 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要是换成项羽,受伤的将是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比较好奇,匈奴既然这么厉害,那么要是换成楚汉争霸中的霸王项羽去迎战匈奴,情况会如何呢?其实毫无疑问,要是换成项羽,受伤的将会是匈奴。项羽本人的实力所在关于项羽的雄心壮志以及从小就有着霸王之心,我们说过太多次,就姑且不再赘述了,今天就来深入分析一下项羽在战场上的表现,尤其是项羽最经典的两场战争:

  • 汝阳民间故事空桑树救刘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秀土门庵被救的故事,刘秀与桑树的传说,民间小故事刘秀

    汝阳民间故事空桑树救刘秀汝阳县杜康村杜康河边有一株国家一级保护的古老树木,老的半个树身干裂,而腹中又是空心。而这棵空心桑树不但是杜康发现酒的树,而且后来还救过刘秀。相传,王莽时期,刘秀起兵反莽,被王莽追杀,被老桑树救了一命。一天,刘秀被王莽追得人困马乏,口渴难受。到了杜康村桑树涧,实在走不动了,就在

  • 刘备有1个鬼才没有用,最后鬼才生气投靠曹操,让蜀汉后世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最突出的谋略,刘备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故事,刘备临死前最狠的一次

    在我们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就有很多关于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故事,尤其是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一个疏忽,就可能让一匹千里马为他人所用,甚至最后严重威胁自己。刘备在三国时期,算是人才收割机,伯乐的典型代表人物,可是他还是有老马失蹄的时候,因为刘备的一时疏忽,一个鬼才一怒之下转投曹操,最后成为刘备后世的心腹大患

  • 历史上“最诡异”的战争:刘秀不到2万人马,却战胜王莽43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最诡异的一场战役,刘秀历史著名事件,刘秀最可怕的战役

    比如说昆阳之战就是这样,当时刘秀仅仅不到2万人的军队,居然直接将王莽43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关键关于这场战争的描述,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信就让我跟你分析一下。昆阳之战在历史上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最典型战争,双方分别是号称“穿越者”的王莽,还有想要兴复汉室的刘秀,当时王莽率领号称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