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就有很多关于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故事,尤其是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一个疏忽,就可能让一匹千里马为他人所用,甚至最后严重威胁自己。刘备在三国时期,算是人才收割机,伯乐的典型代表人物,可是他还是有老马失蹄的时候,因为刘备的一时疏忽,一个鬼才一怒之下转投曹操,最后成为刘备后世的心腹大患,实在可悲可叹。
今天所说的这个鬼才名叫陈矫,是三国时期一个十分优秀的后勤管理人才,最开始此人一直等待伯乐前来认可自己,可是先等来孙策,陈矫觉得孙策不是自己想要的伯乐,也就不管孙策怎么请他出山,他都婉言拒绝。
孙策之后,袁术也去请陈矫出山辅助自己,可是陈矫一样觉得袁术并非自己愿意忠诚的君主,因此也就残忍拒绝了对方。原本千里马都是等待伯乐的,为何陈矫这匹千里马如此挑剔呢?主要原因是在他心中,已经有一个合适的君主人选,就是这个人一直还没有前来寻找陈矫,让他心里实在慌张。
岁月总是催人老,刘备一直没有请陈矫出山,看来陈矫只能自己出山去找一下刘备了,所以后来陈矫在得知自己老友陈登所在地正是当时刘备所在的徐州,陈矫就专门去拜访自己老友陈登。
实际上这次陈矫出山的目的表面上是去拜访陈登,实际上也是想去多了解一下刘备,最好是能够有机会让好友引荐一下,这样是最好不过的事情。陈矫一切准备就绪,前往徐州,在与老友陈登喝酒谈论之间,他得知陈登对刘备的评价很高,自己对刘备这个君主的肯定之情以及渴望之情更加浓厚。
聊天结束之后,陈登似乎也明白了一些陈矫的意思,就专门带陈矫去会见刘备,希望在此次见面之后,刘备能够请陈矫出山,并且重用陈矫。可惜这次见面陈矫十分伤心,因为刘备并没有特别关注他,甚至连请他出山的意思都没有。
要知道所有优秀人才都是有脾气的,陈矫当然也一样,他觉得刘备就是看不上自己,而自己年岁已去,要是不抓紧时间建功立业,最后可能只有后悔莫及的份了,因此陈矫在陈登的引荐下见了曹操。
曹操对陈矫十分重视,可以说是求贤若渴,最后陈矫被曹操的行动所感动,决定跟随曹操,成为曹操麾下一员为曹操建功立业。
有了陈矫之后,曹操更是如虎添翼,尤其在曹操去世之后,自己子孙后代继续开创事业,司马懿成了曹魏的顶梁柱,陈矫专门管理大后方,是最佳后盾,司马懿只管前方英勇杀敌,不需要考虑后方有没有什么危险,因此战斗力迅猛,打得蜀国落花流水。
我们再反观蜀国这边,刘备死后,诸葛亮负责北伐大业,可是诸葛亮没有扎实的后勤管理,再加上阿斗当时与诸葛亮思想并不一致,朝廷当中还有很多其余势力虎视眈眈,诸葛亮作战的同时还要随时担心大后方会不会出问题,根本就是顾此失彼,想要取得胜利,更是难上加难。
换言之,此时因为有了陈矫在曹魏中的辅助,才让蜀汉这边的诸葛亮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是当时刘备不要一时疏忽错过陈矫,如今的情况自然也就会完全不一样,可能刘备也只能在九泉之下悲哀后悔了。
自古以来,人才对于一个君主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人才辅助,君主可以减多少很多麻烦,自己还能全心全意去做想做的事情。倘若君主很能干,但是手下没有任何贤能之人,最后这个君主也会直接累垮,对国家建设毫无用处。
刘备一生还是很英明,只是到了后期,自己麾下人才济济,也许刘备也就对自己广招人才的想法产生一定疏忽了吧,正是因为这个疏忽,直接导致原本一心想要投靠刘备的鬼才陈矫一怒之下转投曹操,这一转变,让蜀汉后期后患无穷,受了陈矫多少罪,只有刘备后代知晓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