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嘉庆皇帝抄和珅的家时,发现他的家产价值之高比得上大清财政十五年的收入。因此,民间也有“和珅一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也正是权力和财富使得和珅越来越膨胀,乾隆死后痛恨和珅的嘉庆立马将他投入监狱,这期间嘉庆曾去看过和珅。
本来是想听“第一贪官”和珅如何悔过,但和珅却从容地向嘉庆暗示,自己并非天下第一“贪”,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原因的。
那么,和珅是如何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的呢?他所谓的贪污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家道中落,门荫入仕
和珅出生在清朝乾隆十五年,他是满洲正红旗人,而且祖上世袭爵位,家境富裕。但他三岁时母亲难产去世,九岁时父亲病故,失去父母保护的和珅和弟弟和琳,差一点就被争夺家产的亲戚们赶出家门。
多亏了父亲亲信和一位偏房姨娘的帮助,两人才能顺利长大成人。长大后的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年少时考进了官学咸宁宫,而且熟读四书五经,这也为他的发迹奠定了基础。
这一点也和影视剧里不学无术、常常被纪晓岚羞辱的和珅完全不同。十八岁时,直隶总督冯英廉将自己的孙女冯氏嫁给了和珅,原因无非是看出和珅的前途无量。
情场得意的和珅第二年就去参加了专门为八旗子弟举行的科举考试,但却名落孙山。但就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和珅的落选也是情理之中。
那时,虽然参加科举的八旗子弟大多目不识丁、游手好闲,但他们的家人多是权贵,靠着贿赂考官让自己的孩子中举。
就这样,和珅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官场。不久,在冯英廉的推荐下,和珅被选中到乾隆身边的“仪仗队”中当差,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可以接触到乾隆帝,一但得到垂青,就能飞黄腾达。
一次,乾隆帝打算出行,但是却找不到伞盖,乾隆帝引经据典责问身边的护卫。众护卫不知如何回答,只有和珅用史书中的一句话回答乾隆,乾隆很惊异,又问了和珅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和珅对答如流。
就这样,和珅赢得了乾隆的好感,和珅也是一路晋升,也开始了他自己的传奇之路。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点点地陷入了无底的深渊之中。
自从和珅被乾隆提拔后,他一路从御前侍卫升职,到了乾隆末年,已经到了领班军机大臣的位置。可以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不可否认的是,和珅很有才华,处理政务井井有条,而且记忆超群。
每当乾隆询问政务时,他不但能对答如流,还能梳理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而且,作为皇帝近臣,和珅对于乾隆的喜好脾气了如指掌,有时候甚至能在乾隆帝张口之前把事情办好。
众所周知,乾隆帝的爱好之一是吟诗作对,为了讨好乾隆,和珅就在这方面下功夫研究,而且水平也是很高的。对于乾隆爱慕虚荣、讲究排场的事,和珅也是百般奉承。
在他的建议下,乾隆决定效仿康熙巡游江南,但与影视作品不同,历史上的这次巡游应该不是体谅民生,而是一次奢侈的旅游。在建造游船以及安排各地官员迎接乾隆的过程中,和珅趁机中饱私囊,铺张浪费,结果却让乾隆很满意。
这样利于公职贪腐受贿的事情,和珅不知做了多少次,而且在自己升迁过程中,他也是设计除掉了和自己政见不合的官员,一步步走上了登顶“清朝老二”的地位。
受贿贪污,排除异己
在他担任侍郎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安明的小官给和珅送礼,想要得到升职。和珅拒绝了礼物,但是他还是向朝廷推荐了安明,安明因此对和珅百依百顺,行尽阿谀奉承之事。
和珅也尝到了甜头,逐渐开始收取贿赂肆意妄为。不料,安明因犯罪被告,朝廷内的文官们便以包庇罪状告和珅,但他的线人提前急忙上书撇清关系,这才免了牢狱之灾。
和珅从此变得谨慎小心,同时也对文官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三年后和珅迎来了机会。乾隆四十五年,云贵总督李侍尧被举报涉嫌贪污,乾隆下旨命和珅等人查办李侍尧。
并无头绪的和珅,对李家总管动用刑罚,逼迫他供出了李侍尧的贪污证据,李侍尧也只能认罪。破案有功的和珅再次得到晋升,升任御前大臣,而且在李侍尧入狱后,他私吞了绝大部分财产。
朝廷内部分大臣看到和珅深得乾隆喜爱,屡次晋升,纷纷开始巴结和珅,和珅也禁不住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开始拉帮结派。
同年,和珅充任四库全书总裁。他利用自己评定藏书的权力,开始以“私藏逆书”等罪名大兴文字狱。
反对过他的官员们惨遭陷害、家破人亡,同时为了收敛更多的钱财,和珅开始插手民间贸易。对于不听从自己的富商,和珅便编造罪名将他抓捕,再没收财产。
等到乾隆帝第六次南巡时,和珅动用关系,商人和各地官员纷纷拿出钱财物资。最后,这次南巡竟没有花费国库一分钱,乾隆帝大喜。自此,和珅的势力达到顶峰,逐渐做到了领班军机大臣的位置,乾隆帝也对他越来越信任。
嘉庆登基,赐罪自尽
等到乾隆年迈时,说话已经十分不清晰,听力也衰弱了不少,可朝廷内外,只有和珅能听清他的意思。于是在上朝时,和珅和嘉庆分立乾隆左右侍奉,乾隆说话时,和珅附身倾听,然后再转告给大臣们。
和珅便利用君臣之间难以交流这点、操控朝政,嘉庆和大臣们即使知道和珅在故弄玄虚,也敢怒不敢言。对于官员们,出言质疑便会惹火上身,而嘉庆此时朝廷内也是孤立无援,自然也不敢反对。
但他对扰乱朝纲、贪腐舞弊的和珅早已经痛恨到骨子里,直到嘉庆四年,已经退位成为太上皇的乾隆驾崩。嘉庆皇帝亲政,派和珅主持发丧,然而半个月后,嘉庆就突然宣布和珅“二十条罪”,并下旨抄家。
最后,他从和珅的家中抄得白银八亿两,以及众多文物藏品,大致可抵得上大清财政十五年的收入。嘉庆得知数目后大惊,并主张凌迟处死和珅,最后还是念在和珅对清朝有功,在收监和珅五日后,改赐和珅白绫自缢。
至此,乾隆时代最得宠的贪官和珅倒台,少年得志、颇有文采的落得这样的局面也很让人可惜。值得一提的是,在和珅被囚禁期间,嘉庆帝曾去狱中探监和珅。
面对曾经父亲最器重的大臣,他的心情一定很复杂,也许是惋惜,也许是为自己、为社稷除了一害而感到痛快,总之一君一臣交谈了很久,而内容也不得而知。
在这个过程中,嘉庆说和珅是大贪官,然而和珅却反驳天下第一贪并非自己,他之所以贪污并非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乾隆。那么,这话又从何说起呢?
原来,乾隆多次下江南、修建园林、好大喜功(战争)等,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如果他不贪污,皇帝又怎么有钱花呢?而他作为皇帝的管家,如果皇帝没有钱,首当其冲的便是自己。
更多的时候,乾隆默许了这一行为,因为很多事情都需要和珅的财力支持,而且还要用和珅的钱办事。听到这里,嘉庆皇帝也无话可说,但作为皇帝的嘉庆只能把民生的衰落归罪于和珅,哪怕他已经知道了真相。
那么说到了这里,谁才是最贪的那个呢?或许真不一定是和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