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将腐败刻在骨子里的贪官,获罪抄斩才是大势所趋,那么为何乾隆却一直保着和珅的性命呢?不过在乾隆去世不到一个月,嘉庆便将和珅抄家,受到了百姓的一片赞誉。
结果世事难料,嘉庆虽然没有服从乾隆的临终嘱托执意斩杀和珅,但是却也在15年后悔不当初,这又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大贪官和珅
和珅出生于一个相对不错的家庭,结果在幼时母亲便因难产去世,随后父亲也因病去世,和珅和弟弟差点因此流落街头。贫寒落魄的生活并未打击到和珅,反而让他有了更大的决心,立志考取功名。
他每天读书都十分刻苦,还精通多个民族的语言,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珅早年也小有坎坷,参加科举落败,不过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在乾隆跟前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后,自此仕途也顺畅起来。
那时的和珅还是一个为官清廉的好官,身为侍郎的他曾多次收到安明的贿赂,而和珅一次也未曾接受,始终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办案,还曾查办总督李侍尧的贪污案件。
一次次的功绩让和珅成为御前大臣,不过李侍尧案件也成为了和珅贪污的转折点,李侍尧被查办后,和珅前去清点他留下的财产,见到满屋子的金银财宝大为震惊,并且也产生了欲望。
随后和珅便和一同办案的大臣贪污了大笔的钱财,不劳而获的感受让他顿时飘飘然,初心也逐渐被蒙蔽,此后办理案件时就开始默默地收受贿赂。
而和珅在明面上也做出了一番功绩,年纪轻轻便在朝廷中身居要职,巴结奉承的人也越来越多,和珅一概接受,为自己笼络了不小的势力,几乎无人可以撼动。
他的这些行为也引起了朝中其他大臣的不满,很多大臣联合上书他的罪行,但和珅却狡猾地为自己洗脱了罪名,并且暗中开始反击那些与他作对的大臣。
各种无中生有的罪名盖在一些文官身上,导致他们含冤而死,整个科举制度也被和珅所把控,只要向和珅上礼,等待自己的就是飞黄腾达,但要是没有贿赂,只会被毫不犹豫的除名。
和珅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不断地铲除异己,朝廷中无人敢与他作对,在乾隆年迈之时,和珅则直接把控大权,甚至被称为“二皇帝”,嘉庆就像一个空壳皇帝,身边多数都是和珅安插的奸细。
一介贪官落马
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和珅的行为是对皇权赤裸裸的挑衅,乾隆容忍着他贪得无厌的行为,但是嘉庆却不会,嘉庆需要将朝堂的权力握在自己的手里。
乾隆在位时,嘉庆便已经对和珅处处不满,自己虽然贵为太子,却处处受到一个大臣的掣肘,无时无刻不想处置和珅。直到嘉庆四年时,乾隆去世,危险的气息也逐渐向和珅袭来。
乾隆去世不到半月,嘉庆便开始处理和珅,下令彻查和珅的贪污行为,直接进行抄家,可以说不留丝毫的余地。嘉庆原本想要将和珅凌迟,但是却被刘墉阻止,毕竟和珅是前朝大臣,此种做法难免会伤了其他大臣的心。
最终,和珅在家中自尽而亡,而其他臣子也避免了连坐。和珅在朝为官多年,所牵涉的势力不是一时可以撼动的,如果连坐处理,恐怕会导致朝廷内部动荡,而嘉庆刚刚登基,势力也会建立,必须要稳固朝堂局势。
嘉庆在和珅家里共计抄得白银八亿两,这是平民百姓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的银两,就连朝廷每年纳税所得也仅仅七千两,各种金银财宝几乎可以和国库相比。
而且这些也仅仅是银两,和珅名下还有很多的不动产,包括铺面、土地、字画和古董,这些财产如果折现恐怕也有上亿两,足够和珅祖孙后代好几辈肆意挥霍。
在查抄和珅的家后,这些财产也都被嘉庆充归到国库,毕竟整个国家的资金消耗是非常大的,于是便有人戏称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十五年后追悔莫及
嘉庆掌握这些上亿的财产后其实极为开心,国库立马多了不小的资产,他也开始推行各种政策,想要建立一个盛世。然而,盛世又哪是那么容易的,皇帝要操心的事情非常多。
后宫数百位妃子、前朝大臣和各地方的官员都需要俸禄,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再加上战争的爆发,银两就像流水一样只出不进,何况解决一个和珅就可以万事无忧了吗?
当时,满清的朝廷内部的腐朽已经十分严重,和珅落马了,但还有其他大臣在暗中行贪污受贿之事,完全没有得到遏制。乾隆时期,和珅贪污受贿人人知晓,难道乾隆会不知道吗?
乾隆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珅确实贪污不少的金银,但他上供的金银也是不小的数目,足以让国库充实,这也是乾隆放任的原因。
如果没有和珅的进贡,那么大清朝的国库恐怕早已成为空壳,毕竟和珅没有影响到乾隆的权力,甚至可以处处讨他欢心,从各处搜罗宝贝献给他,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乾隆自然也不会去处置他。
因此乾隆才会在临终前提醒嘉庆不要动和珅,但嘉庆并没有服从,一条白绫结束了他的生命。时间来到15年后,清朝东南海爆发农民起义,朝廷却没有金银去支撑打仗,嘉庆此时也开始后悔莫及。
话说,如果和珅没有被嘉庆皇帝所杀,或许以他的“手段”能够稳定大清朝的财政不至于亏空的那么严重,这便是和珅“搞钱”的能力,也是乾隆皇帝看重他的一点。
简单来说,和珅其实是一个极富才华的人,读过的书非常多,精通四书五经,早期和珅为了讨好皇上还学习了不少知识,诗词书画样样都不在话下,从他留下的诗集当中便可以窥得。
可惜的是,他在利欲当中迷失本心,从一个为官清廉的大臣变成了一个贪污腐败的贪官,如果他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大臣,恐怕也能成就一番功绩。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和珅不值,因为他是乾隆的“代言人”,他所作的一切其实都是乾隆在指挥,和珅只是一个替罪羊罢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