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临终前,雍正赐死一人,让乾隆稳坐江山60年,自己却背负千古骂名

临终前,雍正赐死一人,让乾隆稳坐江山60年,自己却背负千古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26 更新时间:2024/2/4 18:19:42

中国历史浪潮滚滚,上下五千年黄河和长江的水不知道养育了多少代人才到达了我们今天。

推开这本长长的画卷,我们能看到大禹指挥治水时坚毅的身躯;能感受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雄才伟略,更能瞧见李世民站在长安城楼上指点江山。

每一段历史都带着他们的传奇,每一段传奇都有着许许多多沁人心脾的故事,因为它们的存在,中国才能在时代更迭中屹立不倒,华夏文明才能源远流长。

多产皇帝康熙

提到中国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算是极其珍贵又漫长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期经历了无数个朝代,变换过千百个君王。

秦始皇嬴政建立的秦朝算是开,而在历史上具有同样的意义的要数结束这段中央集权制的清朝!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爱新觉罗姓,从努尔哈赤开始野心勃勃向中原进攻时,到皇太极正式在北京建立国都。

再到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诏书为止,清朝在中国的土地上存活了268年!现如今康熙、雍正、乾隆三世所带来的盛世的场景还一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康熙帝是第一站,他是清朝建国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顺治帝的三阿哥,但是这位康熙帝从小的经历并不同其他皇子那样幸运。

他的母亲只是一名庶妃,顺治帝基本上都不看她一眼,然而在顺治帝去世一年之后也撒手人寰,在短短的两年间他失去了自己的双亲。

所幸的是他的皇祖母孝庄皇太后非常的喜爱他,常常给他讲述祖父建国立业的故事,令康熙从小就以祖父为榜样,对他的教育也是极其严苛。

康熙从小也是发奋图强,从五岁就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学习治国安邦之道,后又精通军事骑射,一股正道之气在他身上俨然而生。

从1662年即位之后,废除圈地政策,削平三潘,亲自带兵收复蒙古,为我们打下这千年基业。

在他的治理下,中国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他在位六十一年,共孕育了35个儿子,算是我们历史上最“多产”的皇帝。

同时,由于他自己生活习惯十分自律所以对他的儿子们要求也是朝督暮责,比现在高考生的生活还要艰难,但是也正是每日辛苦的生活,他的儿子们都非常优秀。

除了一早就被立为皇太子的胤礽之外,还有精通书法、骑射的三子胤祉、“八贤王”的八字胤禩、“敬谨廉洁”的十三子胤祥等等

但是最终康熙帝去世之后,却是出身最卑微的四阿哥胤禛得到了皇位,年号“雍正”。

雍正帝的“心狠手辣”闻名世界,对于立储之事他精心经营多年,本来想依靠太子胤礽,但是后来太子废位。

而当时八皇子的风头正盛,无依无靠的他知道必须要靠自己才能争得一番天地,于是他开始有意接近当时无儿无女的孝懿仁皇后,发奋学习。

雍正的狠辣

在其他皇子都在到处拉拢党羽之时,他默默地跟随着康熙帝到处征战,体察民情,让本来不受关注的他,成为父亲身边的得意干将。

他声称自己为“天下第一闲人”从不流露自己的争储之心,然后在背后偷偷联系年羹、隆科多等人。

后来又向康熙揭露八皇子、九皇子等人暗自拉拢朝廷命官的消息,让皇帝逐渐对他失去信心,从而自己脱颖而出。

康熙帝曾说道:“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二十岁封为贝勒,三十一岁升为雍亲王,一步步建立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1722年康熙帝去世,雍正力排众议一举登上皇帝的宝座。他手持天下大权之后,趁着青海平叛的成功将原来同自己争夺皇位的皇子们直接圈禁并且除去宗籍,朝中拥护他们的势力也被一网打尽。

其中八皇子、三皇子、十皇子、十四皇子等等兄弟都惨遭毒手,饱受折磨最后不得善终,只剩下一个十三皇子能够保全性命。

他在政务上的处理方式更是简单粗暴,在他上位之后其实朝廷上基本已经开始步入腐朽,官员贪污腐败。

雍正一拿着权力就直接肃清奢靡之风,建立军机处加强中央统治,令那些啃噬朝廷俸禄的老鼠无处可藏,但是也是因为他的细致认真,处理方式粗暴,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残暴和刚愎自用的印象。

他生性多疑,情绪阴晴不定,当年追逐他一同打下天下的年羹尧、隆科多等人,因为怀疑他们拥兵自重,从而威胁到自己的权力,最终被先后赐死。

并且大兴“文字狱”文人墨客稍有言语不当就会神秘失踪,颇有当年曹操“奸雄”之风范。

弘时之死

他心机深重,爱玩弄权术,但是又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所推出的“改土归流”“废除贱民”等措施令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不仅加强了中国的军事统治还大大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发展。

看似残暴的背后,其实每一个决定都是有他自己的章法,这一点也体现在立皇储的事情上,根据前朝的经验,为了再次发生手足相残的景象,雍正帝当即废除了“立长子”为太子的传统,设置“秘密立储”的制度。

他在去世之前为了能让四子弘历能够安心登上皇位,竟下令秘密的处死一个人,这才赢得了后来六十多年的“乾隆盛世”。

这个人是谁,竟能让雍正再次狠下杀手?他就是雍正帝自己的三子爱新觉罗·弘时。

在弘时出生之前雍正还有两个儿子,但是都没能长命,因此弘时就成为了那个最有希望立为太子的皇子。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弘时在学业上和政事上都没有太大的建树,资质平平,在他的衬托下反而四皇子弘历的天赋叫人眼前一亮。

弘时觉得自己的地位有所动摇,心中很是慌乱。这时当年跟雍正抢夺皇位的“八贤王”出现,开始教唆弘时在朝中逐渐拉拢自己的势力,他表示自己将无条件支持弘时。

然而,弘时的变化都看在雍正帝的眼中,他如此多疑的性格怎么能瞧不出来胤禩的目的。

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在平时有意无意地提醒弘时,让他把关注点放在学业之上。

自己也在私下偷偷地关注四子弘历,并逐渐地教给他政治上的方法,像是心里已经定下他为皇储的事情。

但是弘时不但没有遵从雍正的建议,反而越来越变本加厉,他自己也感觉到了父亲的目光已经不在他身上。

但是他并没有靠自己的实力争宠,反而雇佣杀手想要秘密刺杀弟弟弘历,所幸的是他的计划并没有成功,这件事情还被捅到了雍正帝的耳朵里。

雍正帝知道后非常心痛,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也要步当年他的后尘,这一次弘时的罪行天下人皆知,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办法再包庇。

他问了“受害人”弘历的看法,弘历虽在为哥哥求情,但是说得却是“不想让皇祖母与父皇为难”之类的话,弘历心里自然清楚雍正是不会轻易放过弘时的。

最终在李卫等心腹的建议下雍正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之由,将其立刻同当年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除宗籍、圈禁。

最令雍正深恶痛绝的是八王爷胤禩的参与,他将自己的儿子当作他再次翻盘的棋子,一旦得逞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自己努力多年的成果将会落入他人之手。

为了将来没有后顾之忧,他将弘时刺死在牢狱之中,而八王爷其他党羽也没能逃过一死。“虎毒不食子”但是为了政权的巩固,他的儿子也是不值一提,可见雍正帝做事是如此的“稳、准、狠”。

其实以弘时的资历,他怎么能斗得过聪明机警的弘历呢!只不过是雍正提前为他铺平了道路而已,不用他亲自动手。

1735年的一个清晨,58岁的雍正突然在圆明园被宣布驾崩从病重到去世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小时,一切都是那么的措不及防,但是接皇位之人早就秘密的定下,继承者正是四皇子弘历,也就是之后的“乾隆”。

后来,乾隆在中国做的丰功伟绩也被大家所熟知,控西藏、占新疆将中国的版图扩大到最大的程度,将“康乾盛世”推到了最高峰,人民安居乐业。他在用事实向众人证明雍正当年的决定是正确的!

雍正在位十三年,不公平的是他遇见了一个长寿又勤政的父亲,并且自己的兄弟们都很优秀,在这样的环境下,毫无根基的雍正不得不练就一身“铁石心肠”。

也正是他的粗暴果断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十三年内没有一天松懈过,更为中国挑选出来更优秀的继承者,成为“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这更是天下人的福音!

更多文章

  • 临终前乾隆嘱咐嘉庆别杀和珅,可惜他不听,15年后嘉庆追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临死前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乾隆临死前到底希望嘉庆杀和珅么,乾隆死后嘉庆便杀和珅的原因

    作为一个将腐败刻在骨子里的贪官,获罪抄斩才是大势所趋,那么为何乾隆却一直保着和珅的性命呢?不过在乾隆去世不到一个月,嘉庆便将和珅抄家,受到了百姓的一片赞誉。结果世事难料,嘉庆虽然没有服从乾隆的临终嘱托执意斩杀和珅,但是却也在15年后悔不当初,这又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大贪官和珅

  • 临死前,和珅与嘉庆有一番秘密谈话,揭露了大清朝首贪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晚年对和珅的评价,嘉庆问和珅为什么贪那么多,从和珅之死看嘉庆的政治智慧

    最后嘉庆皇帝抄和珅的家时,发现他的家产价值之高比得上大清财政十五年的收入。因此,民间也有“和珅一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也正是权力和财富使得和珅越来越膨胀,乾隆死后痛恨和珅的嘉庆立马将他投入监狱,这期间嘉庆曾去看过和珅。本来是想听“第一贪官”和珅如何悔过,但和珅却从容地向嘉庆暗示,自己并非天下第一“贪

  • 两江总督在家吃了3年白菜,雍正得知此事后,为何却将他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治贪手段,雍正时期有个总督吃了三年白菜,雍正年间的两江总督

    李卫一次次通过自己的计谋惩治他们,得到雍正的重用。话说,李卫前前后后查办了数位贪官,两江总督唐文尧就是其中之一,有意思的是,当时百姓们还曾谈论唐文尧天天在家吃白菜的事情。不料,雍正发现真相后却勃然大怒,直接判处他满门抄斩,这又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严惩贪官污吏历史上每朝每代都少

  • 封神演义:妲己靠着纣王身上说怀孕了,纣王不信仔细一看慌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子虚发现妲己怀孕,封神演义妲己怀孕临盆,妲己一直侍奉纣王为何没有怀孕

    《封神演义》正在热播中,在最新的剧情终中,纣王再次被妲己迷惑,竟然对比干痛下了杀手,比干终于无法忍受纣王怀疑自己的衷心,最纣王面前挖出了自己的心,比干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纣王都闷闷不乐,纣王虽然不喜欢比干,但是毕竟还是自己的亲叔叔,纣王的心中还是有些愧疚。妲己看出了纣王的心事,这天夜里,很久不入后宫

  • 岳飞妻子曾跟人私奔,但他接下来的这一行为,却赢得了美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死前妻子说了九字,岳飞的妻子为什么跑了,南宋对岳飞的妻子有多狠

    所以宋朝虽然文学作品非常多,但是当时的将领能够善终的却非常少,岳飞就是其中一位。关于岳飞还有一个小故事,他的妻子曾经跟人私奔,但是他在知道后不仅没有将其问罪,反而还派人给她送了银子。 妻子红杏出墙 岳飞是我国古代非常出名的一位将领,现在在地方还保留着他的祠堂,他也是忠义的代表者,尤其是最后他的死法让

  • 朱棣能继位最该感谢朱元璋清洗名将?他最该感谢的是这1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对朱棣的四个字评价,朱元璋登基后对朱棣的评价,朱棣和朱元璋谁的贡献最大

    朱棣朱棣一直被自己得位不正困扰,有人说他能够当上皇帝最该感谢他爹朱元璋把能打的名将都清洗了,其实不然。那么,明成祖能够当上皇帝,最该感谢的1件事情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朱棣朱棣在位的时候还是做过几件事的:第一,蒙古被打击的短期内没有能力南下;第二,确定了帝都北迁,军事和政治集体

  • 明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李自成流贼造反,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末年李自成灭亡,明朝灭亡时李自成干了啥,李自成是怎么推翻明朝的

    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人数最多时竟有200万人之多,这些起义军擅长流动作战,一般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打不过就跑,最终攻入北京城灭亡了明朝。至于起义的原因,我们就不多说了,因为历代封建王朝末年,引发农民起义的原因基本上大同小

  • 朱元璋死后给朱允炆留了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朱允炆为何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啥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朱允炆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朱元璋跟朱允炆的关系

    每个将领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耿炳文的长处就是防守。联系起来看,你不得不佩服 朱元璋的精明,擅长进攻的蓝玉、王弼都被他杀了,擅长防守的耿炳文却被留了下来,即使将来耿炳文真有异心,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而如果有外敌入侵,耿炳文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洪武大帝第二十七章《不得

  • 如果崇祯诏安李自成,让他去打满清,结果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李自成接受招安,崇祯为何不接受李自成

    其实这不能完全算是假设,因为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不是没有投降过,他们都多次被朝廷招安,只不过招安后又反了。李自成的部队实际上战斗力不强,一直以来,都是实行“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降,降完继续打”的方针,这也是他们令朝廷头疼的地方。而满清八旗兵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能与八旗兵对抗的明朝也就剩关宁铁骑了,而你

  • 如果朱高煦造反成功,大明会怎么走,朱元璋败家子孙,越来越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高煦和朱元璋,朱棣篡位成功为什么朱高煦不行,朱元璋与朱高煦的关系

    靖难之役后,朱棣当上了皇帝,但是说实话这种巧合其实真的是幸运的将领,并不是真的中央的实力打不过地方,朱元璋当初破天荒的创立了大明的藩王制度,其实就是为了让这些藩王们老老实实的受着中央的压制,基本上他们根本没有赢得机会,但朱棣遇见了姚广孝,同时削藩政策逼得那么紧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十几个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