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联金灭辽导致灭亡,为何南宋不吸取教训,执意联蒙灭金呢?

北宋联金灭辽导致灭亡,为何南宋不吸取教训,执意联蒙灭金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57 更新时间:2024/1/25 12:44:44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以靖康之耻为分界点。说起来南宋作为北宋的延续,对于北宋灭亡的教训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可北宋前脚刚因为联金灭辽后被金国反咬一口灭亡,南宋就后脚与蒙古达成协议,共同夹击金国。在联合外族抗击他族这件事上,南北宋做的出奇的一致,仿佛历史的重演。难道南宋决定联蒙灭金时没有想到北宋的前车之鉴吗?这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选择,南宋为何不长记性?

北宋联金灭辽的初衷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化、科技最发达的时期,就是盛唐时期也不能与之相比。可军事上北宋却羸弱不堪,为了维持边境稳定,只得花钱买太平。最著名的条约就是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这是两国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签订的,条约约定两国为兄弟之国,宋朝每年送给辽国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条约签订后两国百年间都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两国之间友好和平,互相通使达三百八十多次。

到了宋徽宗时期,被辽国压迫已久的女真族崛起,建立了金国。这让北宋君臣看到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希望,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要与金国联手灭掉辽国,那么就能从辽国手上夺回燕云十六州,重建汉人北方国防生命线。彼时的金国刚刚立国不久,要与立国百年的辽国硬碰硬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金国对于北宋提出的联手攻辽策略十分欣喜。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朝使者赵良嗣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达成协议,决定联兵攻辽,约定:女真兵自平州松林趋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趋白沟夹攻;北兵不得过松亭、古北榆关之南;宋取辽之南京,金取辽之中京,幽燕原为中国汉地,应归南朝;西京侯挐了阿适,待与南朝;金人助宋收复失地,宋须纳前与辽之岁币于金;平营滦别是一路;其地界,且以古北松亭及平州东榆关为界;要约之后,不可与契丹讲和;西京管下为恐防收捉阿适道路,所有蔚、应、朔三州,近南界,将来举兵,欲先取此三州;其余西京归化、奉圣等州,侯了阿适回日,然后交割;事定之后,当于榆关之东置榷场;并特别强调:“不如约,则难依已许之约。”双方互换国书,立下盟书,是为“海上之盟”。

然而在宋金联手灭辽的过程中,金国统治者看到了宋朝的腐败,看到了宋军的无能,于是灭辽后金兵挥师南下,直接掳走北宋徽钦二帝及宗室北上,北宋灭亡。北宋联金灭辽的出发点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却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三个人打架,最好的局势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联手抗衡第一名,达到战略平衡。可北宋偏偏打破了这个平衡,最终导致灭亡。

南宋联蒙灭金的无奈

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重建宋室,史称南宋。南宋立国之初对金国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十分气愤,天天嚷着要打回北方去,迎回徽钦二帝。但随着宋孝宗隆兴北伐的失败,南宋君臣开始安于现状,不再图谋北伐。等到蒙古崛起时,南宋已经彻底偏安一隅,没有丝毫进取心。

随着蒙古蚕食金国领土,金国势力被压缩到了黄河南岸,只能苟延残喘。这个时候南宋君臣对于蒙古和金国两方都持有谨慎态度,一来有北宋的前车之鉴,二来蒙古之强远胜于北宋时期的金国,即使没有南宋的帮助金国也会被蒙古所灭。所以虽然当时南宋朝廷喊着要“灭金”,但鲜有朝臣提出要联合蒙古灭金。

在丢失了燕云大地后,金宣宗迁都汴京,此时金国在西北地区也陷入了和西夏的混战中。可陷入绝境的金国统治者竟然还要给自己增加游戏难度,制定了“北失南补”的计划,悍然与南宋开战。这骚操作让南宋君臣十分愤懑,即使我南宋军队再弱,也不能让你一个即将灭亡的金国当软柿子捏。

1217年四月金军南宋发起全线进攻,但宋军早就做好了防备,让金军铩羽而归。随后金国朝堂就有不少大臣建议既然攻宋失败,不如联宋抗蒙,以解燃眉之急。可权臣术虎高琪却假传众意告诉金宣宗“大家伙都认为我们应该整兵备战,已经制度,伺机再度攻打南方”。十一月金军再度南下,可依旧没有什么进展,反而让金国陷入战争泥潭。

金国屡屡南下,让本来持有“扶金以为屏障”想法的南宋权臣史弥远等人断了念想,忍无可忍的南宋才决定向蒙古发出联合之请,预备联蒙灭金。

联蒙灭金与联金灭辽的不同

北宋联金灭辽是为了收复失地,南宋联蒙灭金一是为了报靖康之耻的仇,二是为了出一出被金国屡屡欺负的恶气,既然金国灭亡是必然趋势,那么还不如亲自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亲手终结仇人。时局所逼,南宋不得不联蒙灭金。即使知道之后蒙古会掉转枪头对准自己,那也得等自己报完仇之后再说。

更多文章

  • 大明开国功臣,因孙子说的八个字,朱元璋:为绝后患,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唯一没杀的功臣,朱元璋的功臣有哪些没被处死,朱元璋的开国功臣身犯何罪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早年间四处征战,和建国后实行的一系列制度,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国之主的优秀能力。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名叫费聚,他是早年间跟随明太祖打天下的肱骨大将,在被封的34位功臣中排名第18。其主要功绩在对抗张士诚时,屡次与其部队交战,最后都大胜而归,建国后被封平凉侯,曾镇守贵州、云

  • 崇祯杀掉魏忠贤,到底是对还是错?临终遗言揭晓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忠贤临死告诫崇祯,崇祯为什么不杀魏忠贤,崇祯怎样杀魏忠贤

    明末时期,朝中分成两派,一派是阉党,一派是东林党。崇祯的哥哥朱由校在位的时候,大力任用魏忠贤等人,朝堂政务还能正常运转。但是崇祯除掉阉党之后,就只剩东林党了,而改派之人大多是文人,只有空谈不会实干,因此有人就不免会有疑问了,崇祯除掉阉党杀掉魏忠贤,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其实一直以来,阉党对朝政的危害都是

  • 北宋的开国钱币,宋元通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元通宝直径对照表,北宋宋元通宝珍稀版别图,宋元通宝有多少种文字

    公元959年,即后周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病故,年少的恭帝继位,从此政局动荡不安,960年掌握北周军权的赵匡胤,发动了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从此建立了宋朝史,俗称北宋,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又用了近20年时间,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大宋王朝,宋朝是中国古钱的大繁荣时期,钱币铸量大

  • 朱元璋杀尽开国功勋,算是“暴君”,为何明朝还能树立百年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朱元璋真实历史,朱元璋为何把功臣全杀掉,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

    作为一个帝王,要想让自己的国家长久的安稳下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明,爱护自己的子民,毕竟无论在政治方面的成就多大,如果对待百姓太过于残暴,这个帝王的统治也是长久不了的。我国很多的帝王学说都在强调仁政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儒家的学说,因为只有体恤百姓,对自己的百姓宽厚仁爱,国家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可是历史

  • 宋朝为何会在繁荣时期灭亡,靖康之难的第一责任人不是王安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觉得王安石表达并不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不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王安石则成为了靖康之难的待罪羔羊。按理来说古代的史学和政治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史学是对历史的记录及陈述,但是由于收到各种势力的影响,史书记录的某些东西已经失去了一定的真实性,因此史书中就会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进行批判或者夸大。记录宋

  • 陈友谅集团兵强马壮,拥有60万军队,究竟为何会败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陈友谅真有60万大军吗,陈友谅的势力真的比朱元璋强吗,陈友谅实力比朱元璋大吗

    乱世枭雄陈友谅,势必会成就一番霸业,前提是没有朱元璋这一点他和项羽很像,如果没有刘邦....只是,历史没有如果,陈友谅注定会失败!陈友谅作为大汉皇帝(自封),是朱元璋一生的敌人。但是,陈友谅注定是一个项羽式的悲情英雄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无耻与血腥,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军事天赋和治国能力杀皇帝自立、打仗心狠

  • 岳飞即将北伐胜利,为什么宋高宗宁愿放弃也不愿意光复旧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宋高宗怕岳飞收复失地,宋高宗不许岳飞北伐到底怕什么,岳飞北伐为什么能成功

    当初, 率领千军、驰聘疆场、屡胜金兵的岳飞, 曾受了宋高宗何等宠爱和推崇。可是, 当岳家军大败金兵收复中原的关键时刻, 宋高宗却又迫不及待地杀掉岳飞, 其原因何在?“靖康耻”是汉民族的奇耻大辱。这是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俘, 挟持北去, 太子、公主、六宫妃嫔、皇孙、驸马和一切宝器、图书, 尽数北迁。

  • 朱元璋的书法竟然如此好,名作《吴王手谕》,出去晋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最开始的朱元璋,我们都很是熟悉,他就是一个放牛娃,可以说是一个几乎没有上过学的人,稍微大点就去参军了,直到后来也没能在学堂之中,接受到好的文化教育。但是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学历的人,却是一个没人敢看不起的开国皇帝。然而,朱元璋虽然没有上过什么学,但是他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吗?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很有文化

  • 明朝一奇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600年,愣是瞒过了2任收藏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我们在很多短视频平台能够看到很多有关于男人藏私房钱的内容,为了将自己的私房钱藏住,这群男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的八卦阵法都给用上了。藏私房钱这种因为其实古代就出现了,而且古人的手段真不比现在的藏钱的男人们差。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明朝一奇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600年,愣是瞒过了2任收

  • 此人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却被欧阳修上书诬陷,最终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欧阳修,欧阳修最著名的事迹,欧阳修评价历史人物

    狄青,字汉臣,身长7尺,浓眉大眼,姿态雄伟,胸襟广阔,汾州西河人。在他幼年的时候恐怕没有想过他的一生会如此起伏颠沛,他的传奇一生是从16岁开始的。16岁那年,狄青的兄长因为和人发生斗殴把人打伤了。狄青为了帮助兄长逃过被捕的命运,自己甘愿去向官府自首。被发配到边疆充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战场上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