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一奇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600年,愣是瞒过了2任收藏家

明朝一奇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600年,愣是瞒过了2任收藏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26 更新时间:2024/1/23 10:09:28

如今我们在很多短视频平台能够看到很多有关于男人藏私房钱的内容,为了将自己的私房钱藏住,这群男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的八卦阵法都给用上了。

藏私房钱这种因为其实古代就出现了,而且古人的手段真不比现在的藏钱的男人们差。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明朝一奇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600年,愣是瞒过了2任收藏家。直到一次拍卖会上,无意之间发现了这个秘密。

明朝木雕,内藏巨额银票

在木雕经过扫描仪检查的时候,发现其并不是实心的,内部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藏有一个纸一般的东西。而这个情况收藏者竟然毫不知情,就连当初从前一位收藏者手上拿过来的时候,对方也没有自己反应过这样的情况。

对此进行了分析,经过一番观察,他们成功的将木雕身上藏有的机关攻破,木雕的内部竟然一张巨额银票。在古代,能够用的上银票的,那绝对是富贵人家。

按照道理来说富贵人家都有自己存储钱币的地方,但这张银票是单张独立的,很有可能是私房钱!所以说藏私房钱这种事情,并不是现代男人的专利,说不定这就是男人刻在DNA里的想法。

从价值方面去看,这张银票的价值肯定是超过了木雕本身价值的,能够拥有银票,不是官人家庭出生就是家里做生意的,都这么有钱了,干嘛还藏私房钱?

古代也有女子管钱的说法

很多人认为家中女人管钱是近代才出现的情况,秉承着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思想原则,严格控制男人手上的钱财,让其没有过多的资金空间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浓烈的,那时候的女人还是家中管钱的人嘛?其实女子管钱的“传统”不光是在明朝,唐朝甚至更早都出现过。

男人负责在外面赚钱,女人在家里相夫教子并且管理金钱支出,保证家庭能够有足够的金钱能够维系接下来的生活。按照银票的金额,再加上木雕的精美程度,这位藏钱的明朝男人很可能是一位商人。

如果再大胆推测一下,他的家中很有可能做的是和纺织有关的生意。因为在明朝期间,很多纺织业商铺的掌管者其实都是女性。拥有家中大部分的经营权利,她们的男人有一部分都是倒插门,而且家中地位是比不上女人的!

被自己的老婆压着,被迫藏私房钱也就不奇怪了,毕竟能力没有达到,出了家门都是老婆威望高,自己每个月拿点零花钱应该也够了。总不可能女人在商界忙前忙后,还要把你供在天上,看着你风花雪月吧。

古代虽然有男尊女卑的说法,但相对来说还是非现实的,有钱真的能够站在食物链的顶层,管你男的女的。那么现在另一个问题出现了,竟然藏了私房钱,那么终归是要花掉的,如果不花掉,那私房钱也就没有了价值,为什么这张银票现在还藏在如此隐秘的地方呢?

人死了,为钱没花了

在古代一张银票没有花掉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第一个就是银票的拥有者,忘掉了这张银票所藏的地方。这个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这张银票藏在了非常精美的木雕之中,对于拥有者来说印象应该是非常深的。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战争,银票铺户在北时期建立,发展到明朝的时候,其内部体系已经变得非常完善了。如果说真的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导致这张银票没有兑现的话,那很有可能银票的主人是生活在明末。崇祯皇帝在位,并且被农民起义军自成攻破城门的那一段时间。

因为李自成的昏庸无度,导致当时国家内部的经济体系紊乱,很多银票铺户哪怕曾经是非常辉煌的,但是在国家复杂的经济情况以及安全威胁之下,还是选择了关门歇业,所以那些银票自然就没有办法再相应的铺户进行兑换了。

第三种情况就是银行铺户本身出现了问题,就像是现代人开皮包公司一样,拿到了合作款项之后,什么活儿都不干,直接选择跑路。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明朝银行铺户的工作,都是由官家进行协助的。

所有的银行铺户都是拿到官方认证的,政府让你开,你才能开,私立铺户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一家老小跟着倒霉,杀头都算是轻的了。就连银票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由官府进行控制的,如果说你作为一个铺户,不给客户进行银票等值的兑换,那么官府就查下来,所承担的罪责可是不轻的。

最后一种情况可能就是遇到了某些人生意外,导致藏在这块雕木中的银票,成为了一个永远的秘密。也许这位在明朝私自银票的男人,永远都不会想到,在600年后,会有一群人花重金购买他命工匠打造的木雕,并且辗转多后次,都没有发现其中的秘密。

最终还是通过高科技机械扫描的方式,才把这张银票给抽了出来,那么这张银票放到现代,到底多值钱呢?为什么说它比明朝的这个木雕还要昂贵?

明朝银票在如今的价值

这块木雕无论是放在明朝时期还是放在现在,它的价值都是没有办法和这张银票对比的。银票毕竟是纸张,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处在条件极为苛刻的环境里,才能历经600年都保存的极为完好。

如今我国保存的银票其实数量并不多,价值最高的是宋朝初期的银票,明末的银票虽然没有办法和宋朝的相比,但也是价值连城的存在。我相信如果那位收藏者早早知道木雕中有一张银票的话,应该也不会想着要把木雕售卖给拍卖行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却被欧阳修上书诬陷,最终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欧阳修,欧阳修最著名的事迹,欧阳修评价历史人物

    狄青,字汉臣,身长7尺,浓眉大眼,姿态雄伟,胸襟广阔,汾州西河人。在他幼年的时候恐怕没有想过他的一生会如此起伏颠沛,他的传奇一生是从16岁开始的。16岁那年,狄青的兄长因为和人发生斗殴把人打伤了。狄青为了帮助兄长逃过被捕的命运,自己甘愿去向官府自首。被发配到边疆充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战场上狄青

  • 李自成的下落之谜,是自杀了,还是成了奉天玉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自杀说第一种说法就是说李自成最终是上吊而死的,根据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奏报中说:“李自成逃窜时,身边只有二十多人,最后被村民围攻,不能逃脱,最后就选择了上吊自杀”,但是很多人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因为李自成久经沙场,神勇无敌,果敢坚强,绝不可能自杀身亡,而阿济格并未亲眼所见,所以真实性十分的低

  • 朱权那“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朱棣是采用什么办法搞到手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借兵并许诺朱权平分天下,朱棣是怎么处置朱权的,朱棣给朱权过生日

    (朱棣剧照)朱棣获得天下以后,当然不会和朱权说“中分天下”的话,只是让他自己挑一个封地。朱权说,他想去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朱权去也就是想享福,并没有其它意思。但是朱棣说:“畿内也。”其实,朱棣是要迁都到北京的,这里也算不得“畿内”。但朱棣说它是“畿内”就是“畿内”,朱权不敢争辩。接着,朱权

  • 朱元璋每次打仗前,都会把将士们的妻子聚集起来,用途却令人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妻子图片,朱元璋第一次打仗,朱元璋打死徐达妻子谢氏

    朱元璋这种做法,其实跟他的性格又非常大的关系,而且我们能从他开始的一些行为里就能推测出来。当时每次打仗的时候,他都会干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那就是把这些将士们的妻子们都聚集起来。这种做法看上去是让这些妻子给自己的丈夫加油鼓劲,其实他真正的目的却是非常的恶心,甚至是残忍。根据明朝时期的相关记录,当时每次

  • 明朝走向末路的一场战役,击溃10万金兵,却丧失了最重要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打了一场胜仗还击退10万金兵,明朝最厉害的一场战役,明朝历史上的七次大胜仗

    很多人可能很奇怪,明明获胜了,为什么却说这场胜利是最致命的胜仗,击溃了10万金兵,却断送了大明最后的希望呢?这主要是因为,皇太极当时发动这一场进攻,其实最终目的并不是一鼓作气彻底攻打下明朝。当然,如果自己能够一次就将明朝政权推翻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那也无妨。因为皇太极发动这一次战争,主要是为了用反

  • 明朝的国姓是朱,那么猪又该叫什么?明朝皇帝颁布规定引起众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克俭,明朝国姓为什么不是朱,明朝除了皇族还能姓朱吗

    朱元璋建国之后,有人跟他提到了这件事。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身,所以他对于这些忌讳是不在意的,但是已经当上了皇帝,还是需要注重一些,于是他同意了大臣的看法,把猪改称为豕。只是换了一个称呼,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但是后来有一位明朝皇帝,却因为这件事颁布了一道命令,只不过这道命令没过多久就被废

  • 朱元璋试探爱将,灌醉后抬上龙床,将军醒后干了一事,朱: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把徐达灌醉并抬上龙床,朱元璋龙床真迹图片,朱元璋最信任的三个人

    朱元璋虽作为一名贤君,在历史中留下无数丰功伟绩。但是了解过他的应该都知道。他火烧庆功楼,杀掉数余名开国功臣。那些跟随他征战的将士和出谋的策士,都被他一把火烧死。虽说现在无法从正史中找到这些争议的相关史实。但是大家都说“无风不起浪”,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朱元璋用人谨慎小心。朱元璋的谨慎和小心,是能够被我

  • 郑成功年仅39岁去世,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妻子及长子、长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成功死因大揭秘,郑成功死后还有后人吗,郑成功为何英年早逝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就在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之际,家中却爆出了天大的丑闻,而丑闻的制造者,正是他的长子郑经(当时驻守厦门)。原来,郑经成年后,虽然迎娶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为妻,但跟她却并不恩爱,反倒是迷恋上了四弟郑睿的乳母陈昭娘,并与她生下私生子郑克臧。为了不破坏郑唐两家关系,郑成功就写了

  • 朱瞻基:明朝第5位皇帝,600年来,身上的2大谜团至今未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后人对明朝气节的一种赞扬。明朝时期,为了抵御北方的侵袭,朱棣把都城迁到了今天的北京,所以就出现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而“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明朝最后一个君主崇祯皇帝,因为无力抵御李自成的起义军,同时也不想沦为他国君主的俘虏而苟且偷生,把自己吊死在了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的

  • 朱元璋铁律:贪污超过60两立斩,60两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反贪为何越反越贪,朱元璋处理贪腐手段,朱元璋治贪的秘诀

    “金钱是无底的大海,可以淹死人格、良心和真理。”有钱不仅能使鬼推磨,甚至能使磨推鬼。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为了金钱,泯灭了自己的良知,甚至到最后的人性。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很多统治者十分痛恨贪财,他们采取了雷霆手段,但很多时候,也不能抑制罪恶滋生。但爱财,应该取之有道,不能为了钱失去自己的良心。而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