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子夺嫡,康熙有十二位成年皇子,为何还有三位没有参与其中?

九子夺嫡,康熙有十二位成年皇子,为何还有三位没有参与其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93 更新时间:2024/1/1 2:31:39

康熙一生虽然生有三十多个皇子,但是序齿的只有24个,除去夭折的活到成年的有20人,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来算,分别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一共十二位皇子成年(十四阿哥胤禵生于康熙二十七年也就是1688年,1708年是弱冠之年刚好成年)。

十四阿哥胤禵之下的阿哥一方面未成年(比如最大的十五阿哥胤禑生于1693年),另外一方面从十五阿哥到二十四阿哥除了二十二子胤祜生母谨嫔是博尔济吉特氏之外,其余都是汉人嫔妃所生其实是没有资格角逐皇位的,因此真正有资格展开争斗角逐皇位的其实就是上述十二位生母地位较高的皇子,可是有点奇怪的是十二人之中却有三人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和十二阿哥胤祹并未参与九子夺嫡,那么为何这三位皇子没有参与其中?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先来看五阿哥胤祺,事实上十二位成年皇子中,太子胤礽不算,地位最高的是十阿哥胤,他的生母是温僖贵妃,接下来是大阿哥胤禔,他的生母是康熙四妃中位居第一的惠妃;除了十阿哥和大阿哥,接下来就是五阿哥胤祺了,他的生母是康熙四妃中位居第二的宜妃,宜妃一共生有三子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和早夭的十一阿哥胤禌。

五阿哥胤祺虽然生母地位不如十阿哥和大阿哥,但是他有一个无以伦比的优势,那就是他是唯一一位由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为人所知的孝庄太后抚养的阿哥,这份恩宠无人可比,可以说胤祺地位仅在太子之下,甚至连十阿哥和大阿哥都不如他,按理来说胤祺是很有资格参与皇位的角逐的,可是九子夺嫡偏偏没有他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第一,胤祺不仅自己不想争,也不参与其他兄弟的争夺,他对夺嫡并无兴趣,康熙都说他“心性甚善,为人敦厚”;第二,康熙三十五年胤祺率正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葛尔丹时脸部曾受伤,这也可能是他自愿淡出夺嫡的原因之一。

再来看七阿哥胤祐之所以未参与夺嫡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生母地位较低,胤祐的生母成妃戴佳氏出自镶黄旗,其父卓奇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内务府司库,并无显赫的家世背景,而且从其只生有七阿哥胤祐一人来看,成妃显然是不受康熙宠爱,她在康熙五十七年才晋位为妃,和其他兄弟相比七阿哥胤祐的胜算实在不大。

其次,胤祐有腿疾,也就是说他是一位跛子,大清的江山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交给一位跛子!这两个原因使得七阿哥胤祐和皇位根本无缘,既然如此又何必去争?

最后来看十二阿哥胤祹,胤祹之所以未参与夺嫡原因和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有点类似:第一,胤祹生母定妃出自于正黄旗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出身地位低下,这样的出身基本上和皇位无缘。

第二,五阿哥胤祺由孝庄太后抚养长大,胤祹则由孝庄太后侍女苏麻喇姑抚养长大。苏麻喇姑虽是侍女但是和皇室却有不解之缘,他对康熙有养育之恩,“赖其训迪,手教国书”,清朝皇室自康熙始都对她尊敬有加,苏麻喇姑一生与世无争、晚年笃信佛教,所以十二阿哥胤祹在康熙晚年激烈的夺嫡之争中超然物外保持中立,应该和苏麻喇姑的悉心教诲有莫大关系。

更多文章

  • 小兵为刘邦多次献计,让汉朝400年江山稳固,一条延续到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平定天下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刘邦对汉朝的贡献,分析刘邦是如何建立汉朝的

    公元前202年,齐国的娄敬本该是被派遣到陇西戍守边塞,但他却想着要要见刘邦一面,最终在同乡虞将军的引荐下如愿见到了刘邦。刘邦对于此人非常好奇,一个小兵有何要事要见自己呢?虽然贵为一国君主,但刘邦没有因皇帝身份尊贵拒绝此人,最终他为自己招揽了一个有才之士。有何事呢?原来娄敬听说了当时刘邦要迁都洛阳的想

  • 九子夺嫡为什么会开始?又因为什么而结束?其实都是康熙一手造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为什么会允许九王夺嫡,对康熙八子夺嫡的评价,康熙对于九子夺嫡的态度

    康熙的皇子们争夺皇位事件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由此更是衍生了无数的故事绯闻。而其中的九子则是康熙众多儿子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十三和十四。这九个皇子是康熙众多儿子中最优秀的几个,而我们也知道最终获胜的是老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一开始的时候,夺嫡事件并没有发生,因为康熙老早就立了

  • 假如顺治没有死,鳌拜敢不敢架空顺治做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鳌拜怕顺治皇帝吗,顺治皇帝死时鳌拜多大,鳌拜顺治关系

    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死,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豪格与多尔衮争立,两黄旗与两白旗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在继承人的选择上,索尼,鳌拜等人带刀上殿,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火并准备。为福临的继位可以说是首功。但是多尔衮摄政之后,肯定饶不了这帮人,几次三番想搞死鳌拜,最终都

  • 清朝时期的布政使,相当于如今的什么职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三品的职位,清朝一个布政使一年多少俸禄,清朝的官位布政使

    “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在其位,就得谋其职,不管官大还是官小,这样才算是有责任心,才算是不辜负自己的初衷。官大的,职位更高,但是权力也大,更应该做更多的事情,这样自己才会得民心,有更多向上走的机遇。相反,如果只为自己的一己私利,不在自己的位置为他人谋福,可能走不远,而且还走不稳现有的职

  • 如果让洪秀全接管清朝,我们还会被列强欺负吗?中原历史或将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洪秀全跟清朝的关系,当时洪秀全占领的地盘比清朝多吗,洪秀全对清朝政权有什么意义

    我们不禁想问,假如当时的太平军胜利了,击败了清朝那么历史会怎么样呐?我们虽然是在脑洞大开的基础上进行的猜测,但是都已依据当时的中国阶级情况,以及国际环境进行的合理猜测。首先我们先认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太平军的敌人到底是谁,由于太平军的口号和军事组织的基础是以拜上帝教为基础的,并且并不承认孔子的

  • 松锦之战前,清朝胜多败少,为何只愿割据东北,从没想吞并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大明亡国的第一罪人为何是方从哲? 最高统治权从万历神宗后期至光宗、熹宗二朝,均移操宦官之手。尤其是政治风波的焦点人物明熹宗朱由校,15年“国本”之争、13年“福王就国”之争以及“挺击案”、“移宫案”均先后涉及他,故备受压抑,甚至失去受教育机会,在太监、乳母控制下,“懦弱”的少年皇帝很快转向热衷声

  • ?慈禧为何如此厌恶珍妃,被慈禧当太监面脱裤杖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是怎么把珍妃推下去的,珍妃被杖责全集,慈禧为何对珍妃恨之入骨

    清朝到了同治、光绪、溥仪,就不能算作拥有实权的皇帝了,因为后面有个垂帘听政的慈禧。都说慈禧弄权,可真没有慈禧,这3个皇帝就真能让国家中兴吗?清末三帝后宫也无法跟康熙、乾隆相比,光绪只有一后两妃。说起珍妃,很多人都同情她,传说珍妃可爱漂亮,更重要的是珍妃与光绪的爱情故事在清末民初都被当成西厢记中的崔莺

  •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了10万两,问:要何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送给乔家四个大字,慈禧向乔家要何赏赐,慈禧逃亡时向乔家借10万两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晚清时期,中国积贫积弱,西方列强纷纷来华抢夺利益,民间怨声载道。义和团奉行“扶清灭洋”的宗旨,对西方列强大力反扑。清政府轻信了义和团能够杀光洋人的传言,盲目自信地对列强宣战。为了能够击垮义和团,八国组成了联盟军,向中国发起猛烈的进攻,中国陷入空前的国难。八国联军直击北京,慈禧

  • 紫薇如果没有替乾隆挡刀他真的没法躲过么?其实没那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紫薇和乾隆是什么关系,紫薇给乾隆挡刀第几集,乾隆皇帝对紫薇的评价

    其实如果紫薇没有真的通上冲上去,或许乾隆还可以全身而退,再怎么说乾隆都是能文能武的皇帝,武功也差不到哪里,遇到的那一两个刺客,除了手中带了家伙之外,那年龄也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了,对付他们实在是绰绰有余!相反的紫薇受了伤,乾隆必须要抱着她,那么躲起敌人来也就很费力,甚至还被后面的老头给踹了一脚,乾

  • 12岁便随驾出巡,让康熙厚爱10年的十三子胤祥,到底因何失宠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临死前评价胤祥,康熙对十三弟胤祥的评价,康熙最喜欢的皇子胤祥

    康熙二十五年出生的胤祥,生母系满洲镶黄旗包衣出身的宫女章佳氏,康熙朝未获晋封,系地位地下的庶妃身份,所以胤祥的出生并未引起康熙皇帝的重视和另眼相看。可是自从康熙三十七年,胤祥首次跟随皇帝出巡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绝对性的变化。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自是有巡幸,辄从。《清史稿》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