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2岁便随驾出巡,让康熙厚爱10年的十三子胤祥,到底因何失宠了?

12岁便随驾出巡,让康熙厚爱10年的十三子胤祥,到底因何失宠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21 更新时间:2024/1/17 13:24:40

康熙二十五年出生的胤祥,生母系满洲镶黄旗包衣出身的宫女章佳氏,康熙朝未获晋封,系地位地下的庶妃身份,所以胤祥的出生并未引起康熙皇帝的重视和另眼相看。可是自从康熙三十七年,胤祥首次跟随皇帝出巡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绝对性的变化。

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自是有巡幸,辄从。

《清史稿》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2岁的胤祥首次随皇驾出巡,从此康熙皇帝每次外巡都将胤祥带在身边随驾,足见康熙皇帝对于慢慢长大的胤祥恩宠和信任程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之时,整整十年时间。

可是,令我们疑惑的是,这样一位深为康熙皇帝恩宠和信任的皇子,竟然也因太子胤礽的首次被废而遭到株连,被康熙皇帝圈禁了一段时间。对于胤祥的获罪原因,除了笼统的“受废太子胤礽株连”原因以外,再无任何罪行记录。当时,皇长子胤褆和皇八子胤禩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圈禁,但历史献中都有具体的罪行说明,为何独独胤祥的罪行含糊其辞呢?

虽然在不到一年以后,随着胤礽被复立太子之位,胤祥也被从禁所中放了出来,而且随驾出巡依旧,但却再没有以前那般得到皇帝恩宠,皇帝不爱他了!

这个被康熙皇帝宠爱了整整十年的皇十三子胤祥,到底因何失去了康熙皇帝的恩宠呢?小编认为有三点原因。

1、既然胤祥被圈禁是受了废太子胤礽罪行的株连,那我们就应该从胤礽的被废原因说起,看看能不能找到胤祥参与其中的痕迹。

《清史稿》有载:“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

这说明,胤礽被康熙皇帝厌弃的最早时间应该在康熙四十七年前2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前后,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什么事呢?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准格尔的时候,突然重病,前往探视的胤礽并没有表现出忧虑悲痛的心情,这让康熙皇帝倍感心凉。当时胤祥才刚刚5岁,还是一个孩子,这事肯定与其无关。那么,我们继续往下看!

遣使邀截蒙古贡使,攘进御之马,致蒙古俱不心服。

朕加以责让,忿然发怒,每夜逼近布城,裂缝窃视。

从前索额图欲谋大事,朕知而诛之,今允礽欲为复仇。

这都是胤礽被废除太子之位的主要罪行,啥意思呢?就是说,胤礽中间拦截蒙古使臣的进贡,擅自抢夺蒙古进贡之御马,让蒙古使臣们愤愤不平,影响极坏。康熙皇帝训斥他的时候,胤礽竟然生气发怒,公然顶嘴。每天晚上偷偷靠近皇帝大帐,从缝隙中窥视皇帝情形。另外,胤礽的叔外公因谋逆大罪被杀,胤礽竟然想要为其报仇,意图谋害君父。

在胤礽首次被废之前,皇四子胤禛还没有必须表现出夺嫡之心,带领着皇十三子胤祥一同站在太子胤礽阵营,坚定的支持太子胤礽继位为帝。“骑射俱佳、武功见长、仁孝忠义”的胤祥深得胤礽喜爱,还屡屡将其委以重任,处理重要事务。小编认为上面的三项罪行中,除了偷偷“窥视朕躬”这一条系胤礽亲自所为,剩余两项都不是普通臣子或下属能够完成的,很有可能就是委派了胤祥办理,甚至直接参与指挥。

2、第二个原因是小编的个人观点。

在康熙朝晚年出现的“九夺嫡”事件中有五大皇子集团参与其中,分别为皇长子胤褆为首的“大爷党”;皇太子胤礽为首的“太子党”;皇三子胤祉为首的“三爷党”;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五大夺嫡党派集团。而在皇太子胤礽首次被废之时,胤礽失势显而易见,除了实力最弱,夺嫡成功希望最为渺茫的的书生皇子胤祉以外,皇长子胤褆和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也被圈禁,正好是每个集团都有一人被圈禁。这是事件的巧合还是康熙皇帝的有意为之?以康熙皇帝的英明,小编更倾向于后者。

太子胤礽首次被废之时,虽然“九王夺嫡”事件尚未正式形成,但众位皇子对皇位的争夺已经初见端倪。太子胤礽被废也是“九王夺嫡”事件间接造成的后果之一。对于皇子们结党营私、拉拢朝臣的情况,康熙皇帝心知肚明,只是出于平衡太子势力的考虑,并没打击和清理众皇子势力党派。但对于皇子之间的党派成员组成和势力情况,他都了然于胸。

太子胤礽被废,立马就会引起其余皇子对皇位的疯狂争夺,手足相残、兵戎相见的皇家惨事很快就会出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也为了敲打众位皇子接下来的行动,康熙皇帝只得一个集团圈禁一人。“大爷党”和“八爷党”有现成的罪行摆着,还好说;“三爷党”实力最弱,就算放手让其夺嫡,也几乎没有夺嫡成功的可能,基本不用压制;“四爷党”中皇四子胤禛规规矩矩,毫无过错,康熙皇帝也只能对和胤礽关系亲密的胤祥下手,即使使用“莫须有”的罪名,也要将其圈禁。

3、不到一年时间,胤礽被再度复立,但小编认为这是康熙皇帝为了缓和众皇子对皇位疯狂争夺的缓和之计,并不是真心想要将皇位传给胤礽,至于皇位继承人的人选,康熙皇帝已经心有所属。所以,皇十三子胤祥也紧接着被放了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胤祥被免去了圈禁惩罚,对皇子们大失信任的康熙皇帝仍然没有放弃对胤祥的信任,但康熙皇帝对他的恩宠程度和喜爱程度大不如前。小编认为,当时康熙皇帝已经做好了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的打算,而对于胤禛和胤祥两兄弟的感情他不可能不清楚,更不可能故意冷落胤祥而控制胤禛的势力发展。唯一的原因就是《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临终前对继位者胤禛的说明:皇十三子胤祥侠肝义胆,行事光明磊落但遇事易冲动,如果将来犯下大错将你连累,又怎么了得!

(参考文献:《清史稿》、《圣祖实录》、《清史通鉴》)

更多文章

  • 河南出土甲骨文,还了纣王一个清白,别再被《封神榜》误导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甲骨文关于纣王的记载,历史上的纣王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打扮出来是什么样子,后人看到的就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说法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历史主要有胜利者编写,再加上胜者为了让自己对前代君主发起的攻击合理化,就必须要找一些合理的借口,所以,对败者形象的抹黑几乎是每一个后朝的君主都必做的事情。在这方面,商纣

  • 贵族盛宴:西周和春秋,史上最讲礼貌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周各国战争,西周战争历史记录,西周都发生过哪些战争

    两汉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血缘贵族统治时期,仰韶龙山文化的大变革大动荡,后世两千余年的“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都是在讲血缘贵族,祖先的辉煌可以代代相传,当时的“啃老族”是名正言顺存在,受中国大地上所有人羡慕仰望。直至春秋战国,血缘贵族的影响力还是大到让人难以想象。统治阶层皆是

  • 河南商代“水墓”被盗,考古出土1928件文物,却成考古史上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河南战国大墓被盗18次,河南出土流沙墓,河南出土文物欣赏

    因为古代时期的厚葬习俗,很多古墓在挖掘的过程中都能出土很多重要的文物,尤其是在河南省发现的一座古墓,出土的文物让专家们目不暇接。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时,正是我国进行土地运动的时期,全国人民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劳动,河南省安阳市的小屯村也在进行着土地平整运动。村民们为了增加来年的粮食收成于是就想将村子附近

  • 秦始皇和纣王是一家人?800年后帮商朝报仇,秦赵民族起源浅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和纣王是同一个人吗,商纣王是不是秦始皇,纣王跟秦始皇谁在前面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在商人的记载中,他们的祖先简狄又一外出沐浴,吞食了燕子的鸟卵,而后生下了商朝的先祖殷契,殷契又带领着最早的商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后人在不断地迁移扩张之后,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商王朝。“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春秋·公羊传》这是母系社会只知其母

  • 女娲想杀纣王被金光所阻,金光是何人发出,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女娲派三妖杀纣王,纣王开局剑斩女娲,纣王和女娲的对话

    武王伐纣实际上是西岐与上天神仙所做的一次交换。武王登基建立政权等同于皇权天授,也就是人间的一切都是由上天所指派,凡间的统治者也是天庭的代理人,从而使得地下的百姓对于上天神仙更为尊重与信奉,这一切便是从武王伐纣开始。女娲为何要杀纣王,实际上是蓄谋已久女娲要杀纣王实际上是因为纣王在她的神殿之上刻写诗词,

  • 夏朝是否真实存在?贵州教授的观点颠覆认知:存在,但在巴基斯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夏朝的贵州,为什么说夏朝在巴基斯坦,夏朝研究最新报道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证明夏朝存在的实物,中国的历史悠久,夏朝的建立也绝非是空穴来潮,因此王长城副教授认为夏朝真实存在过,但它存在于距离殷商地理位置较远的巴基斯坦,属于夜郎系民族在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创建的哈拉帕文明,即天竺大鳛帝国。 王长城副教授说了这么一句话:“哈拉帕文明就像一个巨人

  • 在《封神榜》中,有个细思极恐的地方,纣王为何要去女娲宫进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纣王到女娲宫上香,封神榜中纣王最怕谁,纣王最后对女娲说的话

    那商容为何“套路”纣王,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细节?不要眨眼,细细地往下读。 《封神演义》的主旨便是替天庭选择人才,用以补充天庭所损耗的战力。那么为什么要替天庭选择人才呢?天庭难道发生过大战?事实也的确如此,正是因为那场大战作为先天圣人的鸿钧老祖选择以身合道。 鸿钧老祖以身合道之前便是人妖族之间的大战。

  • 夏朝起源于巴基斯坦?贵州教授观点颠覆常识,印度人是我们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朝是印度文明吗,为什么说夏朝在巴基斯坦,夏朝全球历史

    一直以来,这几乎是个常识根植在国人脑海里。但是,这个常识仅仅只有我国才有。而在西方人看来,我国可追溯的文明并没有到夏朝,而是从商朝开始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在世界历史学界,对文明的界定有这样一个统一标准,即要产生系统性的文字。而要判断文字的产生不能靠后世史书的记载,必须要有对应考古遗址出土的

  • 屡战屡败的孙权战绩有多惨?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手底下的猛将排名,仲谋是谁,孙权败得最惨的一战

    第一个克星:陈登199年孙策攻下皖城之后,把目光盯上了和丹阳郡隔江相望的徐州广陵郡,不过伏波将军、广陵太守陈登可不是好惹的,他不仅是徐州地头蛇,陶谦、刘备、吕布三任徐州牧都拿他没办法,还是个狠角色,用兵相当厉害,连续两次大败进犯的东吴大军,使得孙策只能望江兴叹,其中第二次进攻的主将正是年轻的孙权,这

  • 汉中地方有什么,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都对它垂涎三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时的汉中是现在的哪个地方,曹操汉中之战汉中在哪,刘备派谁镇守汉中

    刘备也不敢大意,针锋相对的开辟西南根据地。为了迅速完成蛇吞象的战略扩张,刘备调遣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蜀助战。曹操因此也敢于抽调兵力北上,在得知刘备已经取蜀的消息之后,更加紧了攻取汉中的步伐。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亲征张鲁。汉中,(治今陕西南郑)地处益州北部,是入蜀的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