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齐国的娄敬本该是被派遣到陇西戍守边塞,但他却想着要要见刘邦一面,最终在同乡虞将军的引荐下如愿见到了刘邦。刘邦对于此人非常好奇,一个小兵有何要事要见自己呢?虽然贵为一国君主,但刘邦没有因皇帝身份尊贵拒绝此人,最终他为自己招揽了一个有才之士。
有何事呢?原来娄敬听说了当时刘邦要迁都洛阳的想法,想就此事劝说刘邦,让其放弃迁都洛阳的想法,转而迁都关中。知道刘邦不可能听信自己的一言之词,他当即为刘邦分析了迁都洛阳的危害。他知道刘邦迁都洛阳是想比肩周王,但洛阳虽然有险要的自然形势,但却在后期周朝衰败时被攻破,导致天下百姓血流大地,如此以来,迁都洛阳实属不是个明智之举。
而关中地带,不仅有秦曾留有经营的底子,还有肥沃的土地,不失为一个天府之国。对于娄敬的分析,刘邦倒是听见去了,但他却不能断定娄敬所言是否确信。随即,他让朝中大臣帮着自己分析,朝中大臣虽然大部分都认为秦迁都关中不过存在二世,而周朝却又数百年之久,大都不同意迁都洛阳。但张良却不这样认为,他再度为刘邦分析了关中和洛阳两处的利害关系,刘邦最终决定迁都关中。
也因此,娄敬得到刘邦的赏识,还让他改了刘姓。之后,刘敬又几次为刘邦献计,让汉朝得到稳固发展,走上兴盛道路。
值得一说的是,公元前200,刘邦因韩王信背叛和匈奴勾结要亲自出兵攻打匈奴时,刘敬阻止刘邦时却遭到了拘禁,刘邦认为自己已经派出使者前去打探了匈奴的实力,他们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此次前去攻打他岂不是很容易。但刘敬却认为,匈奴展示给使者看的绝非真正实力,目的就是要让刘邦上当,在出兵时让刘邦措手不及。可刘邦却刘敬为齐国孬种,一心决定出兵,但最终却如刘敬所言遭到匈奴围困。
此后,刘邦对刘敬再不敢怀疑,之后在刘敬的提议下,刘邦主动和匈奴和亲,以让汉朝江山得到稳固发展。而和亲也就此成为中原缓和边境骚乱的方式,直到清朝都在延用。
此外,为了刘邦能够高枕无忧,刘敬还提出了将燕、赵、韩等国的豪门名家迁移到关中,目的是为了防备匈奴,也可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之后,关中迎来了10多万豪门名家的迁移。刘敬的目的也已经达到,汉朝在他的建议下逐渐变得稳定,且走上兴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