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削藩,为何汉景帝抗打,朱允炆却连叔叔都打不过?

同样是削藩,为何汉景帝抗打,朱允炆却连叔叔都打不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4/1/25 23:31:08

自打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开始,为了奖励那些曾经跟随自己,对自己有功的人,或者自己的兄弟,按照功劳大小,亲疏远近,他把天下平分给了这些人,这些藩王,都管理着一定的土地,对于土地上的人口,经济,政治,军事,他们有独立的管理权限。

从刘邦的角度出发,这样做既可以帮自己稳定天下,又可以获得各路藩王的支持,可是他却忽视了这样做带来的危险,一旦藩王势力做大,就会威胁皇权,所以自刘邦以后各朝各代,总是会与各路藩王进行着程度不一的较量,以汉景帝和朱允炆为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何汉景帝能够1打7,成功获胜,而朱允炆却连自己,一个叔叔都打不过,最后自己还被赶下了王位,二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一、 汉景帝

汉景帝出生于公元前188年,是汉室王朝的第3代接班人,他不是长子,却因为自己的哥哥相继病死,刘的年龄最大,所以他才有幸成为太子,继任汉室王朝的第3代皇帝。就刘启本身而言,他的才能并不弱于自己几个哥哥。登上皇位后,在政治上他为了打击藩王,增大皇帝的权利,他收回了各路藩王手里的地盘,刘邦在位时一共管理着15个郡县,而刘启却增加到了44个,此时皇帝所管辖的地区已经大大超过了各个诸侯,俨然成了老大。

在军事上,汉王是此时还不断受着匈奴的骚扰,对于这只没有固定攻击套路的敌人,刘启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政策,加强了防御,并且这一时间也涌现出了很多军事能人。在经济上,汉景帝和刘邦一样采取的是重农政策,在多年的战争以后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恢复并且减轻负担的机会。

汉景帝进行削藩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他身边有一个大臣名字叫晁错,这个人曾多次劝告汉景帝,要打击藩王,加强集权,这是削藩开始的一个诱因。第二,汉景帝刘启,和诸侯王刘濞,曾经有过一段恩怨,当刘启还是皇子的时候,他曾打死了刘濞的儿子,从此流鼻涕就痛恨上了刘启,也与流水江山断绝了来往,从此以后再也不上朝。

所以这也是刘备造反触发宣传开始的一个重要诱因。而汉景帝能够宣判成功,绝不是拿自己一个人的功劳,是因为帮他打这样的大将周亚夫,实在太强大了,与匈奴作战,奠定了他多年的战争经验,而面对那些战斗力不强的诸侯大军,周亚夫根本没放在心上,这些二流将军根本不是周亚夫的对手,所以汉景帝的削藩成功了。

二、 朱允炆削藩

朱允炆登基其实是比较可笑的一件事儿,因为他是明朝的第2代皇帝,却是朱元璋的孙子,这并不和常理,虽然太子死了,可是朱元璋还有其他4个儿子,他却视而不见,硬是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所以明朝的这几个藩王非常不服气,再加上朱允炆刚刚登机不久,太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创造一些政绩,就开始大力打压自己的叔叔们,从而造就了自己悲惨的命运,被赶下了台,生死不明。

而我们在研究明朝历史之后,发现朱允炆的失败是必然的。首先他刚刚登机不久,年纪轻轻,政治还不稳定,就急于打压藩王,这是他失败的第1个原因。第二,他的对手太强大了,燕王朱棣,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他就是大将军,镇守边疆,多年与匈奴征战,连匈奴都不敢和朱棣硬碰硬,朱允炆却感拿他做文章,可见朱允炆并不聪明。

朱允炆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性格阴柔,不太果断,再加上多年学习儒家思想,从性格上来讲,他就比不上朱棣,另外,朱允炆在削藩时,已经得罪了所有的藩王,他们都调头支持朱棣,是他背后的势力。朱允炆在削藩上的失败,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比他更加强大的对手。

对于皇帝来讲,他们想通过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势力,如果藩王的势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帝,所以除了朱允炆和刘启外,还有许多皇帝也曾主张过削藩政策,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巩固皇权。而汉景帝和朱允炆所面对的敌人都是帮忙,实力却并不相同,这也是一个成功,另一个失败的重要因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本是岳飞手下的小兵,因为指挥一场精彩的海战,成为世界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岳飞真人照片,岳飞带兵打仗有多勇猛,岳飞手下的五大名将

    李宝,今山东菏泽人,出身不高,父辈是个普通的农民,但他胆子大,也有谋略,人送外号''泼李三''。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李宝为了保卫家园,召集了一些有志之士一起抗金。但这样一支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军队自然不是金军的对手,很快就溃不成军。不甘心就此失败的李宝南下投至岳飞麾下,之后,李宝又跟着韩世忠一起

  • 南宋一直被金国压着打,岳飞却提出要直捣黄龙,真有可能实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此后朱仙镇会战、大破金兀术时,岳飞还曾对部下说,要“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誓要将北伐进行到底。按照他当年的战略构想:从襄阳六郡出兵,由南向北,逐次推进,收复开封,然后渡河收复河北失地,最后便可直捣黄龙。当然,这种构想最终是没能成为现实的。但如果没有宋高宗、秦桧的阻挠,岳飞的梦想有可能实现吗?

  • 为了防止朱棣造反,朱元璋临终之前留了一手,可惜建文帝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对朱棣的四个字评价,朱棣见建文视频完整版,朱棣谋反其它藩王为何不帮助建文

    作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虽然天生仁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是懦弱。更为重要的是,朱标早亡。于是,朱元璋把心思放在了皇太孙朱允炆的身上。对于朱允炆来说,他像极了他的父亲。因此,朱元璋不得不考虑自己百年以后的事情。因此,在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有计划的去除掉开国功臣。毫无疑问,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

  • 他是朱棣夺位第一功臣,为何朝中位极人臣,朝外却众叛亲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燕王尚未起兵之际,对于燕王一系来说,战局其实并不明朗。朱允炆乃朱元璋亲设的正统皇帝,其父朱标仁德明远,深得民心,即便在诸王之中亦是心服。朱允炆虽由孙而承帝位,但却名正言顺,大明上下皆是其后盾。此外,王师之军远超燕王派系兵力之总和,更有名将耿炳文,及无坚不摧的沐家军。若不能速决,则必死无疑。不过

  • 姚广孝一生充满传奇,辅佐朱棣成就霸业,被后世称黑衣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姚广孝与朱棣的关系,历史上朱棣和姚广孝的关系,朱棣死后姚广孝去哪了

    第一:人物生平,早期的发迹史,如何跟随燕王1:姚广孝个人的人物生平,成长经历根据史书记载,姚广孝是长洲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家族原本世世代代都是行医。至正八年,年仅14岁的姚广孝剃发出家,法名也叫道衍。后面跟随席应真学习阴阳之术,颇有成就。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在洪武八年,朱元璋让所有精通儒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3个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啥,沈万三靠朱元璋发家,朱元璋评价沈万三

    朱元璋是一个疑心很重的皇帝,因为他是从农民起义开始起家的,所以他知道,农民起义的力量有多么可怕,农民起义又会有多么具有威慑力。所以朱元璋也深刻地明白,如果权力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迟早有一天,会有人给自己造成威胁,甚至给自己带来无可挽回的危机。所以,朱元璋的疑心病,也不是没有道理,至少对于皇帝来

  • 宋英宗赶幼妹出宫,曹太后不闻不问吗?真相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英宗和曹太后,曹太后赶幼妹出宫,宋英宗如何继位

    稍微让宋仁宗体验天伦之乐的竟是晚年诞生的五位公主,然而天不假年,宋仁宗驾崩时,公主们尚且年幼,加上宋英宗并非宋仁宗亲子,几个公主被刚即位的宋英宗赶出皇宫,别处安置,从而把腾出来的宫室给自己的女儿住。在这个过程里,曹太后(宋仁宗曹皇后)真的不闻不问吗?不,别再冤枉她了,宋仁宗福安公主的经历告诉你真相。

  • 朱见深:朱祁镇坑他,朱祁钰废他,用23年重塑大明,却执着姐弟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祁镇朱见深,朱见深和朱祁镇的关系,朱祁镇最后还恨朱祁钰吗

    提起老朱家的荒唐皇位继承史。最值得一说的应该就是靖难之役和土木堡之变了。与靖难之役不同,土木堡之变使得大明王朝成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场笑话。当然,这两件事情的共同点就是,都很值得后世铭记。通过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大明王朝,确实是一个值得后世研究的统一王朝。一个皇族命运坎坷离奇,实在是会让后来者研

  • 为啥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会被朱允炆逼得自焚?他的死逼反了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是皇帝更替比较频繁的朝代,朱元璋去世之后原本传位的是长子朱标,可惜皇长子命薄,英年早逝。随即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皇孙朱允炆,不过四年之后朱允炆神秘失踪,朱棣成为新皇帝,直到这个时候皇位才算稳定下来。提起朱允炆,他完全是依靠父亲去世的光成为皇帝的,不过他并不英明神武。在位仅仅四年就被朱棣逼迫退位

  • 瓦剌都已经抓了明朝皇帝,最后又把他放回去,是有什么意图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被瓦剌俘虏的皇帝,明朝皇帝谁被瓦剌人带走了,明朝后来打败瓦剌了没

    最后确实他成功的夺得了王位,但是这其中有一定的幸运程度,因为当时皇帝的儿子死了,没有了继承人,而皇帝又正好得了重病,还有一些大臣抓到了先机,然后救了他,这些因素都是不能提前预料到的,还有,如果瓦剌想要把他放回来制造内乱,那么他们一定会有人配合他的行动,就比如说集结好军队,随时准备趁机进攻明朝,这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