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唐朝,可以说在其国祚的289年时间里,孕育出了诸多如星辰一般,璀璨的盛世。可即便如此,唐王朝本身却也被诸多如牛毛般的弊病所紧紧缠绕。尤其是在唐朝的中晚期,唐朝更是陷入了“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尴尬境地。造成往日的盛世大唐如此落魄的,无疑是藩镇、外患还是宦官之乱等等。以至于,唐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陷入了国都陷落,天子逃亡的尴尬境地。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唐朝为何能够硬抗289年之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唐朝所以能够硬抗各种压力,达289年的时间。实际上,同唐王朝所面对的压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不论是唐代的藩镇,还是宦官之乱,虽然和唐朝皇帝对立,或是将唐朝皇帝当做傀儡。可是,这两者在确拥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论是藩镇,还是宦官,则都希望在唐王朝的框架下,来获得利益。这也是为何在黄巢起义期间,各大藩镇共同出兵,合力围剿的一个重要原因。
反观唐王朝也是如此,面对来自北方与西部的边患,唐王朝则也需要依靠藩镇戍边。同时,唐王朝维系所需要的粮草、赋税,则来自于江淮地区的藩镇。由此可见, 唐朝所以能够在经历盛世之后,还能维持如此长的时间,则在于唐朝到了中晚期的时候,完全成为了依附于这两者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的九次逃亡,大多也是各方藩镇,以及宦官势力相互角逐的产物。
当然,唐朝能够维持将近三个世纪的时间,不能简单的用一个两个原因来概括。实际上,唐朝能够延续如此之久,还有这更深层次的原因。虽然,“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唐朝却并没有因为这场变乱,而彻底的走下历史舞台,并且在这之后,又维持了一百年的时间。这样的的情况在于,唐朝虽然受到了“安史之乱”的冲击,可是唐朝的统治根基,却并没有就此破坏。以至于,身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回到长安的时候,甚至还受到了京城士庶的夹道欢迎。
其次,唐朝能够坚持如此之久,同唐朝皇帝的力求振作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论是唐德宗年间,对藩镇势力展开的持续攻势,还是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谋”,可以说同大多数的唐朝皇帝,力求逆转局势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中间诸如“大中之治”的小治,对于延长唐王朝的国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直到黄巢起义后,唐朝的覆灭才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朝代,唐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疆域甚至一度到达了中亚地区。可是,唐朝也是最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虽然唐朝维持了289年之久,可是在这中间有一半的时间里,唐朝都处在皇帝不断流亡,国都不断沦陷的困局中。以至于,最后朱温成为了压垮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