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之战爆发前,刘备经历了襄樊之战和汉中之战,已经消耗掉了很大一部分的战斗力量,加上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猛将相继被杀,黄忠也已经病逝,马超也已经年老并且病重,久负盛名的蜀汉五虎中,也就只有赵云能给刘备抗些事情了。在此之前赵云也参加了汉中之战和益州之战,也立了不少功,按照常理刘备确实应该带上赵云去参加夷陵之战,那么最后为什么没有带他玩呢?小编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当时刘备出兵的时候,赵云曾经一度表示,现在曹魏内部矛盾重重曹丕又在篡夺皇位,我们可以趁乱攻打曹魏。如果就此消灭曹魏东吴基本不攻自破。大家都知道,刘备作为汉朝皇室的后裔,心里一直有着匡扶汉室的梦想,对于他来说早日讨伐曹魏应该是最该做的事儿,但是当时的刘备一心只想着给关羽报仇,其实这个报仇根据个人研究,也不是很站得住脚,这个问题以后我们会来说,有什么见解也欢迎评论区流言。
说回刘备,这时候一心要为关羽报仇,当然听不进赵云的建议去攻打曹魏了,既然意见不统一,打仗不带着你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这个应该是赵云没能参加夷陵之战的原因之一。
其二就是,由于史料记载资料很少,导致赵云的详细出生日期不详,但是从后期的时间也可以大致的推断出来,赵云跟随刘备那么久,夷陵之战爆发的时候刘备已经是个60岁的老人,赵云再年轻也不会年轻到哪儿去了,对于这样一个久立战功的老将,刘备这样的仁君也不会让他去参加夷陵之战。
加上当时的情形,刘备深知自己帐下已经几乎无人可用了,眼下当务之急是需要培养一批年轻的力量,以免出现人才断代的情况发生。
其三就是虽然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没有带上赵云,但是刘备走前交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镇守江州,当时的江州位于今天的重庆市一代,在地理位置上也正好是成都到永安的必经之路,战略意义非凡,一旦发生动乱,赵云可以经此道快速支援,以保证太子刘禅的周全。
在关羽被杀之后,益州本地的各路士族都有蠢蠢欲动的迹象,随时都有可能兵戎相见,刘备当然不得不防着这一点,所以留下赵云也算是买了个保险。还有一点就是从最坏的打算出发,如果一旦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了,赵云还可以顺着长江一路快速的抵达永安。
由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并不是没有带着赵云玩,而是把他当成了救火队的角色,能够做到哪里需要去哪里的态势,这一点也足矣看出赵云在刘备心中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
直到后来刘备去世,赵云身为禁军统领,为确保刘禅太子能顺利登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禅称帝后也对赵云褒奖有加,一路由中护军升迁至永昌亭侯。
直到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带领赵云等众将士出兵北伐,路上遇到曹魏大军阻挡,双方在实力上悬殊很大,蜀汉军处于兵弱敌强的窘境,在箕谷遭受接连挫败,赵云迅速聚集队伍加强防御,才让这场大战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这场战争,也是赵云参与的最后一场战斗,次年公元229年,赵云就去世了。
作为蜀汉的五虎将军之一,赵云一生扮演了他该扮演的角色,也做了他该做的事情,至于那些梢枝末节的不合理,也都是统一部署的结果,我们就不去过分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