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直到临死前,才知当年在乌江边,霸王项羽为何不逃而选择自刎

刘邦直到临死前,才知当年在乌江边,霸王项羽为何不逃而选择自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57 更新时间:2024/1/4 17:10:38

有人感叹生不逢时。

有人感叹壮志未酬。

有人痛惜爱情遗憾。

生不逢时的人,总说换个时代可好!

壮志未酬的人,总说当年如何如何!

痛惜爱情的人,总说我命身不由己!

多有遗憾空悲切,怅然古今悲伤时。

可是在我看来,这西楚项羽的一生,却是以上三重悲剧的叠加,叠加过后,成了被无数人念叨的悲情英雄。

生不逢时的他,遇见了一生之敌刘邦,壮志未酬的他,临死还在念叨天亡我非战之罪。痛惜爱情的他,霸王别姬念念不舍。

这故事多了,难免让项羽成了学生们心中头疼的存在,因为典故太多,成语太多,不少还都是必考项。

比如,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

率军对峙秦军主力的项羽,一看敌人势大,在一番鼓舞士气之后,就率众渡河了。

渡河之后,为了诠释拼死一战的决心。

他先是吩咐手下人,将渡河的船只全部给沉了。

这等于直接断了所有人退路。

随后又吩咐手下人说:给我,将造饭的锅也给毁了!

这啥意思?不胜利不吃饭呗,打不赢就去死,还吃啥吃?

安排好一切之后,他就一马当先,带着只有三天干粮的所有认,出动跟秦军开始了死磕。

不胜利就是死,这就是项羽的信念。

一看老板这么腹黑,将士们胆寒啊!

在看老板一马当先,将士们钦佩啊!

胆寒且钦佩之后,看着后路断绝,口粮寥寥无几。

得,不拼命是不行了。

于是,腹黑的统帅项羽,就这么用自己的勇战做派,胡闹风格,霸气侧漏的带着所有手下人,一个个成了以一当十的牛人。

秦军面对这样的楚军,当然不可能赢。

因为一人拼命,十人难抵,十人拼命,百人臣服,这万人拼命了,可抵百万兵。

战神项羽,就这么完成了奇迹,在巨鹿之战中收获全胜。

从这个角度看,项羽是一个性格偏激且奋勇的人。

这样的人,固执,孤傲,也自信,自信到自负,自负到目空一切。

这一切,让他在进入关中之后的鸿门宴上,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隐患。

鸿门宴前后,无数人都劝项羽,直接杀掉刘邦以绝后患。

可项羽咋做的?

答案是,他轻易的放过了刘邦,不仅放过了,面对亚父的苦心安排,他是不屑一顾,觉得多此一举,面对樊哙的不请自来,还是壮之大笑,送了一整个生猪腿,吃的樊哙满嘴流油,这樊哙插浑打趣,就让项羽忘记了有刘邦这一茬,让刘邦给尿遁了。

恩,刘邦尿遁了,在樊哙吃猪腿的时候,在项羽看热闹的时候。

这一切的一起,足见他的固执,孤傲和自信。

同样的,他进入咸阳之后的做派,也诠释了他的偏激。

击破咸阳城之后的项羽。

看着这祖先之敌秦人的都城,想起自己家族辉煌的历史,还有曾经跟秦人的恩怨情仇。

在坑杀了四十万秦军之后,依旧不满足,转而又杀掉了秦始皇的后人,然后一把火烧了咸阳宫。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不读书的刘邦和项羽,就这么让秦始皇的一生伟业灰飞烟灭,也让秦国奋六世余烈打下的江山成了过去时。

在完成这一切之后,项羽弄起了分封!

天才你一块,我一块,恢复分封就是大好世界。

随后,十八路诸侯纷纷出现,无数诸侯王成了时代主角,至于霸王项羽。

在一雪前耻之后,面对劝说他留在关中的说客,说了一句名言:

富贵不归乡,犹锦衣夜行,谁人知之?

这话让说客生气了。

一句沐猴而冠,道尽了项羽的心思和格局,也让项羽大动肝火,直接将那人给煮了,弄了满满一大锅。

煮完进谏者之后,项羽回了楚国,舒坦的当起了西楚霸王!

这典故,说明项羽的另一个特点,爱面子,好虚荣,高调。

人人都说他是霸王,给他戴高帽子,他就开心,至于说坏话的,说谏言的,你要注意了,一个弄不好就要成一盘才,恩,是真菜。

这一切让他在后续节节败退!

虽然有彭城之战中的绝地反击,3万击退50万。

可那不过回光返照而已。

步步落入刘邦和韩信算计的项羽,终于在诸侯联合之后,迎来了人生的“四面楚歌”。

鸿沟之后,刘邦背信弃义的进攻,还有联合诸侯的做派,让项羽深陷伏击之中。

韩信成了齐王,安下心来的他,不再是刘邦的定时炸弹

兵仙出手,见血封喉,一番布置之后,就让项羽困守垓下,弹尽粮绝,眼见就要完球。

被困垓下,粮饷已绝,士气低落,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失败降临。

这让高傲的项羽夜不能寐,睡不着的他,在篝火边思考人生,看着身边的将士,从意气风发被颓废懈怠,孤傲的项羽,居然也有了深深的无力感。

就在这无力感蔓延到时候,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楚歌,拨动了项羽最后的心弦。

这是啥?楚歌?

看着听楚歌泪流满面的将士们,项羽知道,一切完了。

失去了斗志的士兵们,纷纷偃旗息鼓,等待命运的判决。

不甘心失败的项羽毫无办法,找到姬寻求女子的安慰、。

抚摸着虞姬的秀发,看着她的脸庞,心灰意冷的霸王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迎着这微笑,虞姬也笑了,笑过之后两人深情相拥。

如果一直这样,该多好?

但是,离人常有,相伴短暂。

虞姬轻轻推开项羽,说了一句:你生,我生,你死,我断不独活!

这话项羽如何不懂,她的爱如此深沉,如此让人难忘。

看着心爱的女儿,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不忍看项羽英雄落幕的虞姬,转过脸去,将清泪擦去,不愿看情郎最后一眼。

望着爱人的背影,项羽深吸一口气,跨上战马,重拾豪迈说:众将士听令,想我领兵作战八年有余,征战七八十次,从未有如此绝境。今日,天亡我也,非战之罪。汝等不如随我杀个痛快,宁战死,不苟活,杀啊!

这是项羽人生最后一次鼓舞士气,他的听众,也从曾经的十多万人变成了仅剩800人。

但是效果依旧!

这800人跟随项羽,出生入死,一路势如破竹,犁庭扫穴,犹如鬼见愁!

可是在悍勇的将士,依旧是血肉之躯,杀之不尽的刘邦军,让项羽左支右绌。

曾今力拔山兮的霸主精锐,依旧倒在了车轮战下!

为了保留最后的颜面,他放弃渡江,选择了在乌江边自杀。

面对乌江亭长劝: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羽最后诠释了何为孤傲: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说完这人生最后对话,项羽将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了乌江亭长,独自面对自己的命运去了。

然后,就是人生余晖。

以及余晖下最后的奋战,还有奋战之后,哪逍遥的一抹!

一抹过后,霸主陨落。

霸主陨落,惨遭分尸。

项羽的悲壮,在乌江边被放大到了极致。

以至于千年来无数诗人都为此扼腕叹息。

杜牧诗句就曾言: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文人们说,项羽只要懂得蛰伏和隐忍,真要去了乌江,必定能成就另一番霸业,跟刘邦继续对峙。

可是真如此吗?

其实项羽不傻,他深知江东的实力,这实力也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记载!

那个时候的江东,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远远赶不上刘邦的领土。

刘邦拥有巴蜀关中和中原富庶之地,自己仅仅依靠江东,就要对抗,这可能吗?

再多的江东才俊,也抵不过这硬实力的差距!

项羽之死。

逃跑不是他的作风是其一。

后路不足以制衡刘邦是其二。

失去爱情没了精气神是其三。

性格,命运,爱情。

让项羽选择了自杀。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不争了,送你一个天下。

我的大哥,刘邦。(结义过)

关于这点,刘邦也是在临死前才寻思清楚的!

临死前的刘邦,在人生最后一次征战沙场之后,返回长安路上,路过了信陵君坟墓,派人专门去祭拜,用这祭拜之举,告慰了自己曾经的偶像!

同样的,也在那一刻刘邦明白了项羽的无奈。

人命有尽时,要信命。

曾经的信陵君那么厉害,还不是受到魏王掣肘,郁郁而终。

曾经的楚霸王那么厉害,还不是受到刘邦附近,自刎而死。

他们都时代都结束了,自己的时代,不也在自己死后结束吗?

更多文章

  •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一针见血说出2个证据,引发热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佗黑历史,华佗的前世今生,中医对华佗的评价

    谈起华夏浩浩荡荡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啊,那有一项是绝对避不开要必须谈起的,那就是中国的医学历史。中国的医学历史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可谓是发展深远。从尧舜时期到今天,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医,他们奔波天下,到访各地,去拔除各种疑难杂症,他们的医学著作直到现在还在被现代的人们参考引用。从古至今

  • 汉武帝慰问前线将士,送去几十车好肉,霍去病:臭掉也不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匈奴人,绕不过去的必须要提的人物,就是大将军霍去病,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最终汉朝击败了匈奴人,彻底根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巨大威胁,但是在资治通鉴里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汉武帝为了犒赏霍去病率领的军队,特意派出一支队伍为霍去病的军队送去粮食辎重,这些辎重中,既有上好的精米,又有好肉。但是霍去病和他的部下

  • 若诸葛亮、姜维放弃讨伐中原, 专心生产, 蜀汉的结局会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维对蜀汉有多忠,姜维为何能执蜀汉权柄,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能成功吗

    应该来讲,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比较赞同诸葛亮、姜维的以攻为守的策略,为蜀汉赢得喘息的机会。但长期用兵,国力与人口消耗也大,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可能。这种说法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蜀汉实力最弱。地理环境决定蜀汉生产力最低,尤其是农业,在三国时代是最重要,蜀汉最缺的就是粮食。然后因粮食问题,引发的人口增

  • 司马懿:处于人生低谷时,要守好这三个“死穴”,不要小瞧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隐藏很深的秘密,司马懿逆风守塔教学,司马懿是不是把隐忍发挥到极致

    做人要懂得:自己的这三个死穴,要严防死守现在的我们生于和平年代,殊不知在古代的战乱之时,自己的缺陷有极大的可能让自己瞬间丧命。三国的成败到头来就仅剩了一个字,那就是“忍”。魏蜀吴火拼了数十载,江山最终却全部归并至司马家族的手中,自此三国时代彻底结束。司马懿的一生也许看似并不传奇,没有关羽、曹操等人流

  • 汉初三杰韩信为尊,为何《史记》中萧何、张良入世家,韩信入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韩信张良萧何的关系,刘邦韩信萧何张良之间的故事

    但最后都成老流氓刘邦部下,就不得不说性格决定命运,他们三人中如用一句话评价性格!当如下!萧何,老成持重,因为老成所以胆魄不够,最后让原本的部下刘邦当了老大。张良,明智果决,谋略没话说,更难得的是有自知之明,懂急流勇退。韩信,多智愚忠,智慧没得说,兵法韬略开时代先河,但却因为愚忠,情商底,不得善终。这

  • 秦朝攻占六国后,如何处置六国的末代国君?下场难以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灭六国都哪六国,秦朝灭掉六国的顺序,秦朝灭六国怎么对待城池的

    纵观史书,也许历朝历代,面对亡国之君都不如秦国来的那么头痛。秦国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并且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的国家重新整合划一,那么面对这6个国家的亡国之君,秦国都是如何处理的呢?流放千里,死于深山秦始皇灭六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灭亡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然而下场最惨的两个君主,我认

  • 让汉献帝彻底失去翻盘机会之人,不是董卓不是曹操也不是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卓为何废掉汉献帝,董卓死后汉献帝多久能碰到曹操,汉献帝就这样被董卓扶上皇帝之位

    这个人就是三国最为出名的谋士,人称三国毒士的贾诩,其实在汉献帝落入曹操手中之后,他其实早已经没有什么翻盘的可能了,曹操的手下忠心,许昌的百姓更多的也是只认曹操,所以翻盘其实不可能了。之所以说是贾诩,主要就是在于他向李傕和郭汜献出的计谋,最终二人反攻长安,让汉献帝彻底失去机会。当时董卓挟天子令诸侯,汉

  • 汉武帝提拔一名清官,大臣纷纷感叹:此人活不长了!结果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最强大臣,汉武帝时期的大臣及受到重用的人,汉武帝最器重的将领

    并且汲黯经常使得皇帝下不来台,所以引发皇帝大怒,甚至这样的举动还让皇帝表示不满,但是他仍旧拿这个老头子没有办法,之后他还吐槽称汲黯这个老头子真的太顽固了,简直像石头一样。骂归骂,但是汉武帝也知道这个人是有一个有才学之人,所以并没有处罚他。不过最终这个烦人的老头子还是引来了汉武帝的不满。最终因为一点点

  • 蜀汉本来有7位虎将,却有两位投靠曹操,还被曹操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功劳最大的五个人,蜀汉的五位将领,正史上蜀汉武力最高的6个将领

    此后又有老黄忠和西凉锦马超前来投效。此无人无一不是当世的猛将,然而除了这五人以外,原本还有两位将领实力并不输给他们。只可惜因为刘备看走了眼,最终这两位将军都在曹营里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取得过不俗的表现。而这一切的开始还要说到刘备岌岌无名的时候。当时的刘备与公孙瓒同为卢植的学生,因此两人关系一直不错,而

  • 邓艾兵临成都后,蜀汉还有一战之力,为何刘禅却放弃抵抗直接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邓艾偷袭成都为何刘禅却急于投降,为什么邓艾两千兵马刘禅就投降了,邓艾灭蜀后擅自册封刘禅

    公元263年,司马昭决定派军攻打蜀国。不过在进军攻打的途中,曹军遇到了姜维的全力阻挡,难以前进,蜀汉的军队和曹军进入了僵持的局面。这时,曹军中的一名大将认为应该走迂回路线,这位大将就是邓艾。他带领几万战士绕路阴平,开凿山路。又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直逼蜀汉的首都。等到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没有率领将士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