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掌权时,为何努尔哈赤的军队就是打不进来?

魏忠贤掌权时,为何努尔哈赤的军队就是打不进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1 更新时间:2024/2/27 8:24:05

很多人比较好奇,在魏忠贤掌权的这些时间里,为何努尔哈赤的军队始终无法打进中原来呢?是不是因为魏忠贤有什么特殊的能力,还是说背后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魏忠贤确实有能力

事实上,在魏忠贤掌权的那些岁月里,努尔哈赤之所以无法打进来,与魏忠贤自身的能力当然是有着巨大关系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或者说是体现在两个人身上,这两个人就是袁崇焕毛文龙,袁崇焕代表的是军事力量,毛文龙代表的是地理位置的优势。

在魏忠贤掌权的岁月中,魏忠贤对袁崇焕在前线军事方面的支持是我们所无法忽略的,当时大明朝处于东林党与阉党争斗严重的阶段,不过阉党在魏忠贤的带领下取得暂时胜利,对东林党有压制作用。

东林党和魏忠贤两方人的做事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当时的东林党多是一些空喊口号且趁机发国难财还贪生怕死之流,他们在执政期间主要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强制性收取百姓各种苛捐杂税,却对一些富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收取税收之后,他们选择中饱私囊,这一点从后来魏忠贤被崇祯杀掉后东林党权倾朝野时的做法就能看出来,崇祯号召大家捐钱筹备军饷,结果个个都说没钱,李自成闯入北京之后,从这些东林党大臣家中搜出千万巨额财产,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魏忠贤与东林党不同的就是,他在贪权的同时也做了一些实事,并且他对百姓没有进行残忍压榨,所以当时百姓起义或者造反的人也不多,魏忠贤不收取百姓的苛捐杂税,而是将目标对准那些江浙地区的富商,通过收取商业税来填充军队的军饷。

袁崇焕当时在前线能够顺利并且安稳抵抗努尔哈赤,背后的推动力就是魏忠贤,有了魏忠贤给袁崇焕提供源源不断的军饷,袁崇焕才能够安稳对抗努尔哈赤,这样一来,才可能有宁远大捷以及用大炮轰炸努尔哈赤的壮举,要不然估计袁崇焕就会和后来魏忠贤被杀之后一样,成天忙碌于寻找军饷,根本无心应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取得战争胜利,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努尔哈赤有了袁崇焕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限制,想要突破防线本身就有很大难度,结果在魏忠贤的操作下,努尔哈赤还存在另外一股对自己地理位置产生影响的中坚力量,这支力量就是坐镇皮岛的毛文龙。

毛文龙当时也是魏忠贤在暗中支持的军队,由魏忠贤为其提供军饷以及各种支持,为何说毛文龙的地理位置有优势呢?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当时努尔哈赤所处位置的尴尬性,他处于大明朝、蒙古、朝鲜以及毛文龙四方的环绕之中,在这四方当中,大明朝有袁崇焕对自己虎视眈眈,虽然蒙古和朝鲜已经被自己收拾得差不多了,可是只要毛文龙这股势力存在,他们就会在背后偷偷支持毛文龙消耗自己,更加糟糕的是,毛文龙占据在皮岛之上,努尔哈赤没有水军对其进行压制,这就导致毛文龙经常都可以有恃无恐地去偷袭努尔哈赤一番,努尔哈赤根本就没法全心全意应对整个战局。

在魏忠贤掌权期间,毛文龙一直坐镇皮岛,袁崇焕也在辽东地区抵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当然也就没有余力突破极限打进北京了,可是后来随着崇祯将魏忠贤处死之后,袁崇焕很快就陷入缺少军饷的境地,为了取得更多军饷,同时也为了震慑大家,最终袁崇焕把坐镇皮岛的毛文龙杀掉,毛文龙手下全部投靠了皇太极

再后来,崇祯觉得袁崇焕就是一个大骗子,所以将袁崇焕也凌迟处死,皇太极在地理位置方面失去限制,在军事实力方面得到补充,在对手方面失去劲敌,想要打进去难度瞬间减小,正在这个时候,大明朝的东林党又给皇太极送了一个大礼,让皇太极不战而胜。

东林党给皇太极送上的大礼

前边就说过,在魏忠贤时期,他不压榨百姓,而是对那些富商进行征税,以此来支援前线军队,因此不管是百姓还是前线军队,对魏忠贤乃至整个大明朝都没有太大意见,这个时期的起义或者农民造反也不严重。

到了魏忠贤被杀,东林党掌权之后,他们一改以前魏忠贤的做法,对富商不再征税,而是对百姓进行无情压迫,百姓民不聊生,为了生存下去,只能起义造反,这些造反的人当中,以李自成为主,他们规模迅速增大,长驱直入攻入北京,打得崇祯和东林党措手不及,最终崇祯自挂煤山,大明王朝再也无法翻身了。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其实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努尔哈赤这些人所直接导致的,而应该是李自成这些人导致的,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明朝到了这个时期,外部面对努尔哈赤这种强敌,内部还搞出了李自成这些农民起义,面对内忧外患,大臣和皇帝完全不是一条心,东林党大臣成天想的是如何中饱私囊,崇祯想的是怎样实现权力集中,怎样斩杀一些大将,皇帝无能,大臣无为,此时的明朝还不灭亡就天理难容了。

整体来说,后来皇太极那些人能够打入明朝内部,突破防线,有着东林党的巨大贡献,要是东林党不压迫百姓,李自成这样的农民起义也就不会在节骨眼上出现,单纯以皇太极他们的实力,明朝只要全力以赴去应对,还是有很大希望胜利的,可是偏偏事与愿违,李自成的出现,毁灭了明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明朝必亡。

结语

魏忠贤掌权期间,之所以努尔哈赤这些人无法打进来,主要原因就是魏忠贤对百姓没有进行压迫,而是对富商征收商业税,并且将这些税收用于前线袁崇焕的军事方面,从而帮助袁崇焕更加全心全意对付努尔哈赤,以至于努尔哈赤在军事上受挫,与此同时,魏忠贤培养了毛文龙这些人,还在暗中支持毛文龙在皮岛的势力,毛文龙靠着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努尔哈赤形成压制,让努尔哈赤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可惜崇祯后来杀了魏忠贤,东林党不断压迫百姓,导致李自成从内部摧毁了明朝,给皇太极送了人头,不得不说明朝的灭亡实乃咎由自取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更多文章

  • “慈禧后人”的阿哥梦,上相亲节目要求观众下跪,梦醒后他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后人上非诚勿扰是哪期,慈禧后人下跪完整视频,慈禧后人郝庆下跪

    这个人就是赫庆龄,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不说自己是溥仪的后人,他说自己是慈禧的后人,至于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在于这个才20多岁的辽宁大连小伙子,平时很喜欢看清宫剧,心中对那些被美化过的辉煌所吸引,一次偶然的机会,又听见村里的老人说自己祖上和慈禧同宗同族,还属于正黄旗贵族,于是喜出望外。 为了更加印证这个

  • 魏璎珞被乾隆皇帝第一次宠幸后,乾隆为何如此激动?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大和抚子形象经久不衰,成为每个男子心中的女神。试问谁不喜欢顺从乖巧的可人儿呢?现在每天的巨大生活压力,对大多数男性来说,养家并不轻松。在外,坚强的男人们作为家庭的“承重杆”砥砺前行,可他们也有需要安慰的时候。温柔是男子汉的充电站,任谁不爱温柔乡?但在古代,偏偏就有这么一位女子,剑走偏锋走刚性路线,却

  • 慈禧下葬时被传“臭气熏天”,为什么被发掘时却尸身不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下葬为什么臭气熏天,慈禧出殡时为什么会臭气熏天,慈禧死后一年未下葬的原因

    可这事搁到大名鼎鼎的慈禧身上就不一样了,人家的尸体搁那放了一年,到了孙殿英这东陵大盗撬了慈禧这墓穴,开了棺之后,惊奇的发现,慈禧这尸体就跟那睡着了一样,一点腐烂的迹象都没有。按理说这事挺稀奇的,一般人光听过没见过吧!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这迷糊了吧?人家题主都说了,出殡的时候,那叫个臭气熏

  • 因亲眼目睹母亲遭不公,民国才女决定孤独终老,原生家庭太难逃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书华民国才女,民国四大才女美女图片,民国包办婚姻中的三个典范

    张爱玲的母亲叫黄素琼,1896年出生在一个显赫家庭,黄逸梵的父亲黄宗炎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唯一的儿子,黄宗炎的原配婚后一直没有怀上孩子,黄家就买了一个农村女子过来给黄宗炎当妾。这位农村女子为黄宗炎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叫黄定柱,女儿叫黄素琼,黄宗炎却因为任务早早去世,年仅30岁,还没有看到自己

  • 她和太子私会被抓,却唱起了摇篮曲,康熙听完腿都软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和太子的妃子,康熙抓太子完整版,康熙训斥太子经典片段

    她公然和太子之间发生感情,甚至在两人被康熙发现的情况下,她还能够临危不惧唱起一首摇篮曲,唱完之后康熙突然就腿软无法前进,叫侍卫扶着自己回家去了。她明明知道自己和太子的事情,要是被康熙知道就完蛋了,为何她还要唱摇篮曲故意暴露自己呢?她与太子的相恋今天要说的这个女人,其实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仅仅是存在于

  • 为何清朝改革无法成功?日俄改革却能成功?西方:一条件无法满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四次改革,清朝三次改革为何全告失败,清朝都进行了哪些改革

    但是西方人如何看待清朝那段历史呢?著名的汉学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里面对于这一块有过深入研究,也代表很大一部分西方人对清朝甚至中国的印象。“中国”这个词的真正意义是全世界的中央,天下最中央的国家,这个国家由所谓的天子统治着,周围是一些苦寒之地且不太开化的野蛮人的国家。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 姐妹俩同时嫁康熙,姐姐成皇后宠冠六宫,妹妹成清朝最特殊的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最疼爱的妃子,康熙贵妃,嫁给康熙最多的皇后

    钮祜禄氏这个家族人丁兴旺,在满洲八旗之中都有分布,并不隶属于一旗。他们家族中也出了很多名人,比如说和珅就是钮祜禄氏人。但这个家族被称为“凤巢之家”的原因,因为他们家族算是“皇后专业户”了。清宫十二帝,钮祜禄氏出的皇后就有足足八位。而钮祜禄氏的皇后之路,是从康熙朝的孝昭仁皇后开始的。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 清朝的皇妃们,为何脖子都围个白布条?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皇妃白布条,清朝皇宫妃子们的服饰,清朝妃子为什么要在脖子上挂布条

    不过,清宫剧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剧中后宫的明争暗斗是最受大众喜爱的,剧中各宫妃子为了争宠都斗得你死我活,这样的剧情看起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们也要理清事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妃嫔们在后宫的生活,肯定是没有影视剧中所演绎的那样曲折离奇,更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因为,在

  • 李鸿章初到上海,如何降服地头蛇?曾国藩教他一招,堪称官场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初到上海李鸿章如何压过地头蛇,李鸿章去上海曾国藩跟他说的话,曾国藩给李鸿章去上海上的课

    李鸿章与曾国藩还闹过矛盾,李鸿章与曾国藩虽然是师徒,但是前期李鸿章也有自己的想法。看到曾国藩在布阵的时候有瑕疵,他提了几次,没有任何的效果,因此辞官离开曾国藩。曾国藩看到李鸿章的请求也是没有强留,放任他离开。曾国藩就想磨练一下他这个狂妄的徒弟,可以随意来随意走,走时不强求,来时不奉迎,也说明曾国藩是

  • 雍正去世后,心腹大臣李卫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死后李卫什么下场,雍正第一心腹重臣李卫,雍正期间李卫是啥职

    李卫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圆滑的为人处世态度,在雍正、乾隆两朝都混得风生水起,最终成为清朝的封疆大吏,深得雍正以及乾隆的宠爱,就是这样一个人,你觉得他的结局会如何呢?《雍正王朝》中的李卫想必很多人对李卫的认识,都是来源于电视剧《雍正王朝》或者《李卫当官》,实际上不管是哪一部作品,其中描绘的李卫性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