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曾国藩还闹过矛盾,李鸿章与曾国藩虽然是师徒,但是前期李鸿章也有自己的想法。看到曾国藩在布阵的时候有瑕疵,他提了几次,没有任何的效果,因此辞官离开曾国藩。曾国藩看到李鸿章的请求也是没有强留,放任他离开。曾国藩就想磨练一下他这个狂妄的徒弟,可以随意来随意走,走时不强求,来时不奉迎,也说明曾国藩是一个可以容人的大臣。果真,李鸿章离开了曾国藩之后,连连碰壁,根本找不到任何的平台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又灰溜溜地跑到曾国藩身边,最后认错赔罪。李鸿章也对曾国藩愈发恭敬,终于亲身体验到了老师的高明。
曾国藩内心是十分喜欢自己的这个徒弟的,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将徒弟设为朝廷重臣。形势发展却使得李鸿章有一次机会,当时的上海滩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那时候上海滩已经发展十分迅速,各国的船只都在这里交易,上海滩也就成了消息和经济的中心。太平天国发兵攻打上海,在这个紧要关头,上海不容有失,此时派谁前去镇守上海变成了当务之急。曾国藩推荐李鸿章,李鸿章如愿以偿地脱离了老师,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
李鸿章来到上海,需要面临三个困境。第一,面对当时的洋人。对付洋人是一大头疼问题,软不得硬不得,第二是要对付当地的豪绅,第三是要对付太平军。太平军反而好说一些,只需要强硬就可以了。李鸿章到达上海之后,便着手发展淮军。他从曾国藩那里学习了一套练兵的方法,因此淮军建立起来轻车熟路,十分顺利,短短时间之内,就将淮军训练成了一个虎狼之师。曾国藩看在眼里,也喜在心上,自己培养的人果然没错。对付洋人也好说,只需要稳住他们,不使他们反抗就可以了。最困难的莫过于是对付当地豪绅,因为对于他们软不得,硬不得。太硬容易让他们反抗,太软则会被他们欺负。此时,就需要把重要的职位全部替换成自己的人,方便统领。那时候上海豪绅的首领叫吴煦。
吴煦这个人办事比较小心谨慎,李鸿章根本找不到他的任何罪证,虽然知道他这个人坏事做绝,并且贪污受贿扰乱市场,但就是拿他没办法。此时他写信给曾国藩,曾国藩给李鸿章出了个主意,两人设了一个大局,使得吴煦垮台。两人的策略就是打入敌人内部,首先曾国藩上书给朝廷表扬了吴煦,并且说吴煦为固守上海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抵抗太平天国,而且还稳住了洋人。原本他是一个卖国贼的行径,却被李鸿章等人给洗白了,吴煦对此心生好感。
之后李鸿章频频设宴与他交谈,李鸿章告诉他:自己也想在这个任职期间捞一些钱,希望吴煦能够成全。吴煦虽然开始放松警惕,但也没有完全糊涂,于是李鸿章便继续灌他喝酒。两人相谈甚欢,李鸿章对他说:我这边拥有淮军,需要你提供军饷,你告诉我你这边有多少,我好做准备。李鸿章一步一步地套路,将吴煦的罪证收在手中,然后以迅雷之势将他抓获,直接上报朝廷,将他革职查办,并且换上自己的人。
李鸿章就是凭借曾国藩出的点子才站稳了上海滩,曾国藩被奉为官圣,他的许多智慧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要不然他也不能在拥有重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全身而退。想要学习曾国藩的智慧,给大家推荐一本《曾国藩全集》,里面详尽的记载了曾国藩一生的情况,通过他的故事,大家可以学习到曾国藩在顺境和逆境时候的经历,可以通过他的这些经历,来学习他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