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近日无事乱翻闲书,偶尔翻到乾隆诗一首,今天就说道说道这首诗吧。话说这是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这年的夏天,时在六月,担任河南巡抚的雅尔图给乾隆进呈了一样祥瑞物件。按说,乾隆不喜各地官员报祥瑞,因为送上来的奇葩东西太多,所以乾隆曾下旨免进祥瑞。可是这次这东西送来,乾隆挺高兴,因为送来的是一个特大的谷穗,有多大呢?足足有一尺来长。种过谷子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即使现代品种的谷穗,谷穗能有个八寸长就是特大丰收了。见到这么大的谷穗,乾隆也就高兴的收下了。因为这预示着谷物高产,农民丰收,待到秋来,米谷满仓。
乾隆
兴奋的乾隆不但自己观赏了一番大谷穗,还特意让大臣们传看了一圈。并且作诗一首,其诗曰:
民天伊古重,宵旰为祈年。豫省灾伤后,西成企望虔。喜看盈尺穗,俨历有秋田。稍解吾民愠,披薰一畅然。 什么意思呢?小编试着解释一下:民天,就是民以食为天。宵旰,就是宵衣旰食,西成指收成,和东作(耕种)相对。稍解吾民愠,披薰一畅然,此处是用了一个古诗典故,《南风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之句。全诗完整解释:老百姓就是民以食为天,天没亮就穿衣服早起,天色黑了才吃饭。宵衣旰食般的辛勤劳作,就是为了祈求丰年。河南从去年(1739年)受灾以后,就非常盼望着一个好收成。今天很高兴看到一尺多长的大谷穗,就仿佛置身于秋天丰收的田地中。有了好的收成,就可以稍微缓解百姓生活的担忧,在和风中我感到心情很舒畅。
乾隆御制诗
看完这首诗,啥感觉?应该说,乾隆的作此诗的出发点和胸怀是好的,那就是希望秋后丰收,百姓有个好收成,过上好日子。然而乾隆的这诗,压根就是不想让人懂,生造新词,偏用僻典,显得一副很有学问的派头,其实这样反而造成诗句晦涩难懂。乾隆还把他的诗编成集子,称为御制诗,让大家品评。但是乾隆自己贵为皇帝,他的诗,在当时怎么有人敢说不好?所以,大臣们都是专门捡好听的说,久而久之,乾隆还以为自己写的诗质量不错。而真正的好诗,反而是用最简单的字词组成最美丽的句子。所以小编要说,乾隆皇帝的诗,不咋滴!
乾隆诗集片段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看到这里的话,欢迎关注,或者发表评论,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文章的话,就点赞或者收藏吧。 码字不易,年轮小编在此谢谢大家了!(本文文字由百家号作者年轮历史原创,配图来自网络。配图如果有侵权之处,请联系小编删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