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坛经典“王者带青铜”?苏轼和一庸才合作写了首诗,流传1000多年!

诗坛经典“王者带青铜”?苏轼和一庸才合作写了首诗,流传1000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76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29

说起苏轼的一生,也算是坎坷又不失幸运。早在嘉祐二年,他就已经考中了进士,被宋神宗任用,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后来复被宋哲宗起用,晚年又再次被贬,幸得宋徽宗大赦,却病逝常州途中。

苏轼曾经任职过的州县,多达数十处,颠沛流离的官宦生涯,却让他有机会得以一览大好河山,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又尝尽天下美食。

作为北宋中期的坛领袖,苏轼不但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全能型的天才,在诗、词、书、画、散文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神宗年间,有一位附庸风雅的小县官,很是崇拜苏轼,时常以苏轼为榜样,到处吟诗作赋。小县令的这点爱好,其实再正常不过,毕竟,谁都想让自己成为文采风流的人物。

然而,这位小县令腹中并无点滴墨水,原是仗着家里有几两银子,靠着捐官走上的仕途之路的庸才,此人作诗的水准可想而知。

小县令有权有势又有钱有闲,自然可以四处游山玩水,在手下的小吏们面前展示优越感。有一天,他到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山水之地,见瀑布美景,如珍珠倒挂眼前,甚能怡情,忍不住诗兴大发,想留下点痕迹,好让世人都知道他曾经到此一游。

然而,小县令开口却只结结巴巴地重复念出了七个“泉”字,因为他胸无点墨,实在没有多余的词汇来形容眼前的美景。

第一句只得了一个“泉”字,更别提第二句该从说起了,当着下属们的面,虽然小吏们并不敢嘲笑上司,但是,面对突然凝固的空间,气氛多少有些尴尬。

此时身后有人吟出一句新奇又别致的诗句,道是:“好似珍珠倒卷帘”。这“帘”和“泉”,完全押韵,接上小县令只有一个字的上句,恰合眼前的景象,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竟然如画出来一般!

小县令见有人救场,而且出手不凡,急忙回头,寻声望去,见来人气质非凡,忍不住询问道:“此人莫非苏东坡?”他这一声问,像是在问下属,只是下属也都未曾见过苏轼,又像是在问来人,只是来人原是陌生客,大抵是在问空气吧!

苏轼见小县令与众人满脸疑惑,也不计较,只是微笑对答,为众人释疑,顺道替这庸才县令写完了全诗,回应道:“然然然然然然然。”

这小县令的诗才,说他是青铜,都算是高看他了。然而,有了苏东坡这个者的加持与成全,竟然补全了这原本的一字诗,并得以流传千年。

全诗内容为:泉泉泉泉泉泉泉,好似珍珠倒卷帘。此人莫非苏东坡?然然然然然然然。

此诗虽然算不上多精致的佳作,却倒也工整,前后皆是一字成句,倒是互相呼应,新奇别致。比起“两句三年得”的推敲神作,这诗竟然有一种诗画同源的质朴感,整个情景画面毫不掩饰地展露无遗,可谓是神还原。

一时的偶遇,风流骚客苏大才子并无意结识这位小县令,自然选择了“事了拂衣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等愣住的小县令和众人回过神来,苏轼早已经不见了。回味着刚才苏轼留下的这首即兴救场诗,小县令兴奋极了,他连忙吩咐属下记下刚才苏轼说的每一个字,回去置于堂前。

今夜又是一个不眠夜!不眠的又岂是今夜?想自己今生竟然得遇偶像,又得偶像成全自己,合作写诗,何等荣幸?小县令暗暗发誓,他定要日夜膜拜此诗,以此激励自己,更要让父老乡亲都来看看,借此机会也让自己出个风头。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凡与名人沾个边,总是容易跟着沾光,甚至于千年之后的今天,还有人能够看到此。想起此事,那小县令也真是如愿以偿了!

可见,人生一世,得一贵人足以!总有点睛之笔,可以王者带青铜,化腐朽为神奇。而苏轼的才情,更是千古独一份,以至于在他死后,还被宋高宗追赠太师,又被宋孝宗追谥“文忠”。

出相入仕可以风光一时,吟诗作词却可以名扬千古,可知天底下“读书”二字,原不为高官厚禄,只为活出更精彩的自己!愿天下有识之士,也能踊跃点评,留下各自的墨宝!

更多文章

  • 宋朝有多富有?酒具大多用金银制作,厨娘做一顿饭要价两三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著名酒具,宋朝厨娘,宋朝金银珠宝

    一个朝代富足,自然就会有奢侈的行为,这种风气是会传染的,当普通人也被这种“大世面”诱惑了,那么这个朝代的颓废就会接踵而来。图片:过着奢侈的生活剧照宋朝,经历了三百一十九年的统治时期,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宋朝不仅在科学、文化发展上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时期,就连经济也是达到了最富庶的时期。当时宋朝有

  • 宋朝国防思想的内涵规律,打仗遵守了就十战九胜,否则就十战九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军事理论研究,宋朝的国防措施,宋代军事制度利与弊

    其实,分析一下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竟然比唐朝还要高,曾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对外战争中,宋朝胜率高达70%,而唐朝只有50%。先不说这数据是否准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外战争胜率方面,宋朝确实是超过了唐朝的。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是以防御战为主,而后者是以进攻战为主。也就是说,宋朝的

  • 同是农民军起义,为何李自成没有像刘邦,朱元璋一样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为什么成不了第二个朱元璋,李自成和刘邦的差距,历史上的李自成和朱元璋

    第一个原因就是个人能力,心胸气度问题。李自成是一个胸无大志,生性多疑,听不进去意见的人。李自成在攻打下北京后,没有整顿吏治,在北京称帝,反而把北京财富洗劫一空后,一把火烧掉紫荆城,更是在后来的战争中杀掉得力干将导致人心背离。同样农民起义的汉高祖刘邦却能说出:行军打仗,我不及韩信。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

  • 朱元璋放牛时偷吃地主的牛被报复,不借地葬父,这个地主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偷地主的牛吃,朱元璋如何对待前朝地主,朱元璋打地主后的下场

    很多皇帝都会有一些神奇的传闻,例如汉高祖刘邦醉斩白蛇,他成了赤帝子,做了皇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底层,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异象,例如幼时吃牛。说的是朱元璋小时候和汤河、徐达等八人放牛的时候,由于饥饿难忍,杀了一头小牛充饥,担心地主找麻烦,就把牛尾巴插到地上,说牛陷进去了,地主不信

  • 从明朝时期300万扩张到1453万平方公里国土,清朝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和明朝的领土变化,清朝与明朝版图,清朝政权是如何从明朝取得的

    例如明朝时国家领土仅有三百五十万平方千米,而在清朝国家领土已经有一千一百万平方千米。那么假如没有了清朝的领土增加,如今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会有所变化吗?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国家的疆域和现在相比还是差不了多少的,不过开国时的疆域面积已经是明朝几百年中最大的时候了,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国家领土就开

  • 开国之君的庙号才能称祖,为何明朝会有两个祖,而清朝有三个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帝庙号对照表,明朝的各个皇帝及庙号,明朝皇帝为什么用庙号

    所谓庙号就是人家帝王死后在宗庙里面牌位名号,是由其后人评的。这个庙号分两个阶段,在唐朝以前评庙号是比较严谨的,非大功德,于国家有大贡献者不可得之。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皇帝都能有庙号的。像西汉一朝,历十二帝,有庙号的也就四位。分别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高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

  • 朱标共有五子,朱允炆是庶长子,朱元璋重礼法,最后却传位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允炆是朱标嫡子吗,朱标死因真相,吕大人是朱标老丈人吗

    朱允熥是嫡出,是常氏所生,他亲哥哥朱雄英去世之后,朱允熥就成为了嫡长子。按道理说朱元璋应该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但是为什么最后却是朱允炆成为了皇太孙呢?先来看一下明朝当时的政治情况,明朝出现,淮西各勋贵互相联姻,导致朝廷内的关系盘根错节。蓝玉是勋贵的代表之一,他专横跋扈,不听朱元璋的劝告,甚至直接向朱元

  •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传说,原来他们是,玉帝身边的金童玉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的马皇后有多惨,朱元璋马皇后简历,朱元璋和大脚马皇后的故事

    话说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元顺帝昏庸失政,他不但没有重整山河,反而把大元江山越来越拖进了覆灭的深渊。天下民不聊生,盗匪横生,各地的反元起义运动,更是风起云涌,好好的一片江山,被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人间受难,天上的神仙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三界的最高主帅玉皇大帝,就召来了群仙,说:“众位爱卿,朕近

  • 为什么南宋之后所有的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有几个朝代为南宋,宋朝为什么迁都洛阳,在河南建都的朝代

    之所以选择在河南地区建立王朝,其实是有着很多的考量的,首先河南是中华文明古老的发源地,这个地方是大平原,利于种植,掌握了农业也就掌握了人口和财富,自然是王朝发展的第一选择。可是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北宋覆灭之后,南宋之后的朝代再也没有在河南建都了,虽然各个朝代都有着自己合理的理由,可是抛弃这十一朝古都

  • 李善长偷偷询问刘伯温,“朱元璋称帝会杀哪个?”刘伯温说了3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伯温没算出朱元璋要杀他吗,刘伯温说什么话让朱元璋杀他,朱元璋与李善长谈刘伯温

    细观明史,朱元璋之所以发迹还真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忙,他便是红巾军老大之一,郭子兴。幼年时的那段经历让朱元璋养成了圆滑的性格,当因为生存不下去加入红巾军之后,朱元璋左右逢源,得到了大佬郭子兴的器重。俗话说得好,有人好办事,朱元璋有了“背景”之后,很快便成为了统领一军的将领,并漂亮的打了几次胜仗,在红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