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是嫡出,是常氏所生,他亲哥哥朱雄英去世之后,朱允熥就成为了嫡长子。按道理说朱元璋应该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但是为什么最后却是朱允炆成为了皇太孙呢?
先来看一下明朝当时的政治情况,明朝出现,淮西各勋贵互相联姻,导致朝廷内的关系盘根错节。蓝玉是勋贵的代表之一,他专横跋扈,不听朱元璋的劝告,甚至直接向朱元璋讨要官职。所以朱元璋很担心一旦传位给朱允熥,蓝玉等勋贵的势力会进一步膨胀而失去控制,外戚干政的情况出现。
但是,朱允炆即位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是前朝降臣吕本之孙,即位后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
这是原因之一,但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如果朱元璋一心想要朱允熥即位,那么一定会为他扫除障碍,避免前文所述的外戚干政的情况出现,对朱元璋来说功勋权贵要剔除并非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主要原因是因为朱允熥出生后,生母常氏就去世了,所以朱雄英和朱允熥都没有母亲了。东宫不能没有女主人,吕氏被扶正,成为了东宫新主。这么一来,朱允炆就成了嫡二子,朱允熥是嫡三子,在朱标和朱雄英去世之后,朱允炆就是嫡长子,从立法上来说应当是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其实朱允熥是非常可怜的,他本是嫡出,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在母亲去世以后,他成为了吕氏的针对对象,再加上后来蓝玉等人被朱元璋清洗,朱允熥更是说不上话了。
朱允熥在朱允炆继任之后被封为吴王,一直待在南京,后来又成为了朱棣的眼中钉,被降为广泽王,移居到偏远的漳州。随后更是凄惨,被召回京之后废为庶人,被圈禁在凤阳,在39岁的时候结束了他从皇室到草根的一生。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创,欢迎关注,带您纵横古今,纵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