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主攻目标错误,被曹仁拖住在江陵
赤壁大战结束后,周瑜带领东吴大军,乘胜西进(大约是208年11月)。曹操留下曹仁、徐晃收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就退回北方去了。江陵的地位重要自不待言(刘表苦心经营的军事重镇),取得江陵,东吴就在长江北岸取得了一个重要支点,对进一步北上攻击曹魏大有好处。周瑜可能想,曹军新近大败,主力已撤,快速攻下江陵并非难事。
但是周瑜完全错判了,曹魏虽然赤壁大败,但陆军的实力并没有受到伤筋动骨的损伤,曹军主将曹仁的能力又非常出众,会带兵(亲自杀出城外,救回牛金的敢死队,士气大振),会守城(看穿周瑜进攻夷陵包抄江陵的意图,主动分兵攻夷陵),攻城战陷入僵持之中。"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足足攻了一年多以后(大约是209年11月),曹仁得到曹操命令主动撤出江陵,周瑜才算拿下江陵。
周瑜真不应该把曹操作为当时的战略主攻目标,周围好多诱人的大肥肉正等着他。
错误之一:放任刘备攻取荆南四郡
周瑜在硬攻江陵的时候,刘备在做什么呢?208年12月,刘备南下攻占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将当时这些处于自治状态的领地都归于自己名下。虽然荆南四郡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南郡(治所就是江陵),但也是一大片广阔的领地,绝对可以成为东吴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地。而且荆南四郡的防守薄弱,如果周瑜率军南征的话,相信可以轻松拿下。
如果刘备手中没有荆南四郡,日后也就根本没有所谓“借荆州”的资本了。孙权、鲁肃后来之所以同意“借荆州”,主要就是因为刘备已经据有荆南四郡,与其让刘备躲在东吴后面舒舒服服搞发展,不如把刘备顶到抗曹的第一线,帮助东吴分担压力,于是才把与曹魏控制区接壤的南郡“借”给刘备。
自己啃硬骨头,却把大肥肉让给别人,周瑜事后肯定追悔莫及。不过当初将战略主攻目标定为江陵,除了看重江陵的重要性外,想必也有信心膨胀的因素,我周瑜连曹操都打得屁滚尿流,区区一个曹仁算得了啥。可惜周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战争整体上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东吴和曹魏的综合实力还是有差距的,一场赤壁之胜,并不能就消除这一差距,最重要是及时扩大自己的地盘,增加兵力、粮食、税赋等基础资源,而不是争一城一地之得失。
错误之二:没有及时进攻益州
诸葛亮看到了益州疲弱,如果刘备拿下荆州后,再能拿下益州,就拥有了三足鼎立的实力。这一点其实周瑜也看到了。210年12月,周瑜建议孙权攻蜀,“乞与奋威(指奋威将军孙瑜)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可惜啊,周瑜为什么不早提这样的建议呢!正当周瑜准备攻蜀前期工作时,他却半路上在巴丘英年早逝了,年仅三十六岁。
刘璋其实参与了曹操对孙刘的进攻,“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三国志《武帝纪》)。赤壁之战后,攻打江陵之前,还有益州将领袭肃投降,“举兵来附”。这么好的机会,连带路党都有了,可偏偏周瑜没有重视,当时他的眼中只有江陵。当时刘璋在益州的日子并不好过,张鲁独立,刘璋多次派兵去攻,都被张鲁击败。如果周瑜携赤壁新胜之余威,直取西川,甚至都有可能传檄而定,连曹操都能打败的人来了,益州还用得着抵抗吗?
摸金校尉曰:
不管是南下荆南,还是西进益州,都是周瑜赤壁大胜后的发展良机。并且不用太过担心曹仁乘荆州北部空虚,渡江南下主动攻击东吴,毕竟赤壁新败,当时曹魏整体上处于战略守势地位。可惜一代英才周瑜,在江陵被死死拖住了一年多,等到他得以脱身时,荆南已经名花有主,西进也来不及实施了。一步走错,满盘皆变,周瑜之失,东吴之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