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秦国后面能够统一天下,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得不提,就是蜀被秦拿下,变成了秦后方的经济和粮食的来源。那么有一个疑问就随之而生了。为什么和蜀国相邻的楚国,没有这样做,反而让秦获得这样难得的地方呢?
[var1]
从这么几个地方,进行这样的分析。第一,就是当时的所在的位置了。之前也说过,因为秦国比较偏远,在考西和靠北当时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相对于经济比较繁荣的东南方向来说,直接攻打抢夺比独自开荒要容易的多。但是东边是韩魏等国家,熟读历史的大家应该比较清楚,之前的大国晋实力非常强大,而韩魏两国就是晋解体而来,其实力也不容小觑,作为秦来说,没有必要的话不会轻易交恶。只有南边的巴蜀,国家实力不强,但是整体算是富饶之地,容易攻下。
[var1]
对于楚国来说,发展的空间就比较广泛了。北边是韩魏,硬碰硬比较难之外,面对与它毗邻的几个国家都比较弱小,比如宋国和鲁国。如果像这些国家进军,之后还能有更广阔的扩张方向。但是虽然巴蜀也是和楚国相邻,但是因为两国之间有比较多的山脉相隔,楚国发兵的话,第一会造成行军缓慢,第二因为行军缓慢导致出兵巴蜀途中,让其他强国有可乘之机。
[var1]
这里的情况可以从后世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描述。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最后成为三足鼎立的情况,其中刘备就是占据了蜀地。刘备伐魏的时候,就要时刻提防吴国的偷袭。当时还让大将关羽坐镇荆州以备不测。
[var1]
但是最后关云长带兵出征魏国的时候,就被吴国偷袭,最后不幸身亡。所以,对于楚国来说,想要对巴蜀出兵,因为地理情况的原因,就要做好被其他国家偷袭的准备。一旦被偷袭,大军被陷在群山之中无法及时回援,反而得不偿失。
[var1]
第二个原因就是,楚国的国土其实非常广,但是人口没有跟上,所以对于抢夺土地方面的需求并不高。土地辽阔的另一个缺点,就是无法对自身进行有效的军队驻防。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将目光瞄准了北方。刚才说过,北方有强大的对手。拿下强大的对手,对于自身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制定的计划一直都是北上扩张,这个符合它的整体需求。这个可以在后续的迁都上面看出来。虽然后期楚国迁都并不是自愿,但是就算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也是靠北选择。
[var1]
因为楚国所在的地方有些偏南,而当时的经济中心确实集中在靠近黄河一带,对于它来说正好是北方,所以多年以来,做出的计划是一直没有发生改变的。这个情况不仅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时候有体现,在经历了战争之后,楚国还是向北的举动中都可以看出。秦国统一之后,楚人向北方迁徙,从荆楚到达了淮楚。之后在秦国覆灭,项羽称王的时候,任命楚王回到荆楚,但是楚王并不乐意。这里也可以看出,北上不仅是计划,更是楚人心心念念的梦想,不太愿意回到南方。巴蜀之地虽然富饶,但是其实楚国本身的国力也并不差,再者巴蜀在地理上不属于北方,对于楚国而言,对于巴蜀之地,兴趣不是那么的浓厚,再者因为群山的关系,出兵会有比较大的风险,所以楚国在对于蜀国的处理上,并没有太多处理,这样一来,反而便宜了秦国,占领了一块比较丰饶的地方,为后来秦国做到最终的统一,建立大秦帝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