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权那“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朱棣是采用什么办法搞到手的

朱权那“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朱棣是采用什么办法搞到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48 更新时间:2024/1/16 20:57:51

(朱棣剧照)

朱棣获得天下以后,当然不会和朱权说“中分天下”的话,只是让他自己挑一个封地。朱权说,他想去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朱权去也就是想享福,并没有其它意思。但是朱棣说:“畿内也。”其实,朱棣是要迁都到北京的,这里也算不得“畿内”。但朱棣说它是“畿内”就是“畿内”,朱权不敢争辩。

接着,朱权又说钱塘。“钱塘自古繁华”,朱权无非也是想要享受,没有其它野心。但是朱棣也不想给他,还冠冕堂皇地说,建帝把钱唐给了自己的兄弟,结果就不长久,你也想不长久啊?

然后,朱棣给朱权列了建宁、重庆、荆州、东昌这几个边远的地方,让他选择。最后封的地方是南昌。朱权无话可说,只得呆在南昌。

朱棣去世后,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是出了名的仁爱之君,朱权想,既然是仁爱之君,对自己也应该很仁爱啊。于是就说,当时我是不想到南昌来的,这里并不是我的封地。哪想到朱高炽对别人仁爱,对朱权就不仁爱了,很不客气地说,既然不是你的封地,为什么你在那里呆了二十多年啊?这话一下就问的朱权无话可说了。

好在朱高炽也很快去世了。朱高炽去世,朱瞻基继位,朱权又想,让我在南昌我就在南昌吧,不走了。不过,我不能就住这么一座孤城啊,好歹把南昌周围的土地封一些给我啊。这时候的朱权,已经不敢要“富贵”,只求“温饱”了。然而朱瞻基依然不给。还批评他喋喋不休地抱怨,颇有对他进行处罚的意思。

(朱高炽剧照)

这么一来,朱权才算彻底老实了。不但不再提出任何非分的要求,而且从此也只是整天与文人墨客混在一起,吟诗作赋,了此残生。与文人墨客为友,终于对朱棣及其后人不构成威胁了吧……

以上就是朱权的结局。

不过,说起来,朱权也算是一个聪明的人。这样的结局,他应该事先就会想到的。既然如此,当时他为什么会信了朱棣的鬼话,从而把自己的“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无偿地送给朱棣了呢?

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朱棣欺骗朱权的结果。

一、情骗。

朱棣在获得朱权兵马的过程中,一直在对朱权进行感情欺骗。他表面上做出很在乎兄弟感情的样子,到朱权的府上和朱权饮酒,拉关系。却绝口不提需要朱权兵马的事情,直到最后离开。

连最后离开的事情,朱棣也是利用感情欺骗的方式,实现了把朱权抓住软禁的目的。

古人分离的时候,都会送别。送别都会送到城外。两人感情的深浅,决定着送别的距离。朱棣因为进城多日,不断地和朱权套近乎,让朱权认为两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于是把朱棣送出了很远的地方。这样一来,实际上就给了朱棣轻松软禁朱权的绝好机会。

由此可见,朱棣对朱权,从头至尾,就是一场情骗。

(朱权剧照)

二、事骗。

朱棣骗朱权的是什么事呢?

朱棣表面上是进大宁城和朱权叙旧,朱权诉说委屈,实际上暗中带了大量的金银,贿赂朱权的那些手下,对他们进行封官许愿。这使得朱权的手下,很多都倒向了朱棣。

整个过程,朱权一直被蒙在鼓里。还真把朱棣当成一个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整日和他把酒言欢,培养兄弟感情。

也正是朱棣做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因此,朱棣在朱权的大宁城外捉拿软禁朱权的时候,基本上没人出手救朱权,从而让朱棣成功把朱权捕捉到北京城,顺利接管朱权的部队。

三、话骗。

朱棣骗朱权的话,就是那一句“事成,当中分天下”。

说老实话,朱权当时肯定也是不会完全相信朱棣的话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话,赵匡胤早就说过了。不过,朱权虽然不相信,但当时他肯定想的是,虽然不会中分天下,在一个好的地方享清福,其实也不错啊。所以呢,虽然被骗了数万兵马,还被软禁,不过也一直积极帮朱棣出谋划策。

谁知道,所有的都是欺骗,最终朱权落得一场空。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每次打仗前,都会把将士们的妻子聚集起来,用途却令人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妻子图片,朱元璋第一次打仗,朱元璋打死徐达妻子谢氏

    朱元璋这种做法,其实跟他的性格又非常大的关系,而且我们能从他开始的一些行为里就能推测出来。当时每次打仗的时候,他都会干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那就是把这些将士们的妻子们都聚集起来。这种做法看上去是让这些妻子给自己的丈夫加油鼓劲,其实他真正的目的却是非常的恶心,甚至是残忍。根据明朝时期的相关记录,当时每次

  • 明朝走向末路的一场战役,击溃10万金兵,却丧失了最重要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打了一场胜仗还击退10万金兵,明朝最厉害的一场战役,明朝历史上的七次大胜仗

    很多人可能很奇怪,明明获胜了,为什么却说这场胜利是最致命的胜仗,击溃了10万金兵,却断送了大明最后的希望呢?这主要是因为,皇太极当时发动这一场进攻,其实最终目的并不是一鼓作气彻底攻打下明朝。当然,如果自己能够一次就将明朝政权推翻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那也无妨。因为皇太极发动这一次战争,主要是为了用反

  • 明朝的国姓是朱,那么猪又该叫什么?明朝皇帝颁布规定引起众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克俭,明朝国姓为什么不是朱,明朝除了皇族还能姓朱吗

    朱元璋建国之后,有人跟他提到了这件事。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身,所以他对于这些忌讳是不在意的,但是已经当上了皇帝,还是需要注重一些,于是他同意了大臣的看法,把猪改称为豕。只是换了一个称呼,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但是后来有一位明朝皇帝,却因为这件事颁布了一道命令,只不过这道命令没过多久就被废

  • 朱元璋试探爱将,灌醉后抬上龙床,将军醒后干了一事,朱: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把徐达灌醉并抬上龙床,朱元璋龙床真迹图片,朱元璋最信任的三个人

    朱元璋虽作为一名贤君,在历史中留下无数丰功伟绩。但是了解过他的应该都知道。他火烧庆功楼,杀掉数余名开国功臣。那些跟随他征战的将士和出谋的策士,都被他一把火烧死。虽说现在无法从正史中找到这些争议的相关史实。但是大家都说“无风不起浪”,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朱元璋用人谨慎小心。朱元璋的谨慎和小心,是能够被我

  • 郑成功年仅39岁去世,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妻子及长子、长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成功死因大揭秘,郑成功死后还有后人吗,郑成功为何英年早逝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就在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之际,家中却爆出了天大的丑闻,而丑闻的制造者,正是他的长子郑经(当时驻守厦门)。原来,郑经成年后,虽然迎娶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为妻,但跟她却并不恩爱,反倒是迷恋上了四弟郑睿的乳母陈昭娘,并与她生下私生子郑克臧。为了不破坏郑唐两家关系,郑成功就写了

  • 朱瞻基:明朝第5位皇帝,600年来,身上的2大谜团至今未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后人对明朝气节的一种赞扬。明朝时期,为了抵御北方的侵袭,朱棣把都城迁到了今天的北京,所以就出现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而“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明朝最后一个君主崇祯皇帝,因为无力抵御李自成的起义军,同时也不想沦为他国君主的俘虏而苟且偷生,把自己吊死在了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的

  • 朱元璋铁律:贪污超过60两立斩,60两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反贪为何越反越贪,朱元璋处理贪腐手段,朱元璋治贪的秘诀

    “金钱是无底的大海,可以淹死人格、良心和真理。”有钱不仅能使鬼推磨,甚至能使磨推鬼。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为了金钱,泯灭了自己的良知,甚至到最后的人性。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很多统治者十分痛恨贪财,他们采取了雷霆手段,但很多时候,也不能抑制罪恶滋生。但爱财,应该取之有道,不能为了钱失去自己的良心。而明朝

  •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徐达死后谥号,明朝战神徐达有多厉害,徐达和李自成谁厉害

    明朝276年国祚,享受谥号为“忠武”的名将有常遇春、张玉、薛禄、郭登、周遇吉、张庆臻,共六位。开国第一名将徐达,太祖朱元璋评价其:“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

  • 李善长立下汗马功劳,且已到了垂暮之年,为何还被朱元璋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有明朝萧何美誉的文官李善长也在加封之列,成为晋丰列表中唯一一个文臣。由此可见,李善长为朱元璋的建国之路立下汗马功劳。李善长洪武三年退休,可在洪武二十三年,已是垂暮之年的他却被朱元璋杀掉了!为何朱元璋不念旧情,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呢?榴莲历史通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诚然,李善长为朱元璋的创业之路添砖加瓦

  •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东方六国为什么不互相支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是如何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东方六国是哪六国,秦始皇灭六国动画版

    [var1]奇怪的是,在整个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东方六国都是各自抵抗秦军的。不要说之前的六国合纵,就连邻近诸侯的互相支援都没有。那么东方六国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为什么不互相支援呢?[var1]秦始皇开始统一天下的时候,东方六国的战略态势大体上分为是三种:第一种是勉强自保都困难,比如只剩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