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瞻基:明朝第5位皇帝,600年来,身上的2大谜团至今未解开

朱瞻基:明朝第5位皇帝,600年来,身上的2大谜团至今未解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4/2/13 9:20:35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后人对明朝气节的一种赞扬。明朝时期,为了抵御北方的侵袭,朱棣把都城迁到了今天的北京,所以就出现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而“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明朝最后一个君主崇祯皇帝,因为无力抵御李自成的起义军,同时也不想沦为他国君主的俘虏而苟且偷生,把自己吊死在了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的事件。

除了上述两件比较有名的事件,明朝也没有出现什么和亲,割地赔款这样丧权辱国的事情,所以明朝可以说是非常有骨气的朝代。明朝的历代皇帝不仅把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保护的非常好,就连治理国家也是不在话下。

比如说明朝的第五个皇帝朱瞻基,他虽然非常的喜欢蹴鞠和斗蛐蛐,可以说是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但是,他并没有玩物丧志,他在位时期的明朝依旧是国立雄厚,百姓们丰衣足食。但是,朱瞻基的身上却有着两件事情没有被解开,至今都是一个谜。那么朱瞻基身上有哪两大谜团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朱瞻基子承父业当皇帝

朱瞻基是朱棣最疼爱的一个皇孙,但是他的父亲朱高炽却因身体肥胖不能骑射,所以很不讨朱棣的喜欢。想一想朱棣可是打小就跟着徐达这样的大将征战四方的燕王啊,所以对于自己儿子不能骑马射箭这件事,他非常的介怀。就在立太子期间,朱棣也是经常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摇摆不定。

可朱棣最终还是选择了朱高炽做太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朱棣不喜欢自己的儿子朱高炽,但是他非常疼爱朱高炽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皇长孙朱瞻基。为了让朱瞻基能够顺利继位,朱棣可是煞费苦心。

不仅把朱高炽立为太子,还把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安排到了远离京城的云南去当王爷,以防他篡位夺权。也正是因为这样,朱高煦便更加的痛恨朱高炽父子二人,从而导致最后的夺权之战。

1424年,大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征伐的路上驾崩。儿子朱高炽正式继位,成为大明朝第四位继承人。朱高炽虽然没有像他爹那样拥有能征善战的本事,但是在治理国家上还是非常有能力的。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比如减免赋税、放粮赈灾。同时把朱棣在位期间实行的一些比较严酷的刑法进行修改,避免了一些冤假错案的出现。朱高炽在位期间的这些措施,让当时的明朝发展的非常稳定,百姓们也在这种环境下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洪熙元年,朱高炽驾崩。随之而来的便是他的弟弟朱高煦要截杀朱瞻基的危险。朱高炽和他爹朱棣不同,朱高炽一心想把首都再迁回南京,所以在驾崩之前让自己的儿子朱朱瞻基先去南京勘察一番。

没想到这就给朱高煦留了可乘之机,朱瞻基还没回来复命,朱高炽就病入膏肓。朱高煦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开始在朱瞻基回来的各条道路上设下埋伏,打算置自己的大侄子以死地。当时朱高煦所在的乐安距离北京600公里,而朱瞻基距离北1000公里,再加上朱瞻基回北京的道路上又有朱高煦的埋伏,这样计划下来,朱瞻基是必死无疑了。

但是,就在朱高煦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朱瞻基却在北京的良乡出现了。想必当时的朱高煦看到自己大侄子出现在北京的时候,肯定的震惊的下巴都快掉了。估计他当时也在想,这个朱瞻基难道是飞回来的?那么朱瞻基到底是怎么躲过谋杀,顺利到达北京,而且还能够迅速的登上王位的呢?

其实关于这件事的谜底,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答案。有说朱瞻基是从水路回来的,也有的说朱瞻基是从小路回来的。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没有史料作为支撑点,就连明朝时期的史书,对于朱瞻基突然现身北京这件事,也没有多少记载。所以朱瞻基到底是怎么迅速回到北京继承皇位的,至今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短命皇帝朱瞻基开仁宣之治

朱瞻基即位后,不仅没有辜负他爷爷的一番苦心,更是继承了他爹朱高炽在位时的一系列政治举措。正是他们父子二人的努力,才开启了明朝三大盛世之一的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指的是朱高炽和儿子朱瞻基在位时期,明朝的经济和政治又一次达到了顶峰。但是好景不长,朱瞻基继位仅10年就驾崩了,驾崩时的朱瞻基才36岁,正是年富力壮的时候。朱瞻基的驾崩很突然,让当时的朝野感到十分震惊。但是,历史上的朱瞻基可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身体一向也很健康,为什么会突然离世呢?

和上文所述朱瞻基能够躲过埋伏回京登基一样,他的死至今也是一个历史谜团。有传言说,老朱家有家族遗传病,因为,明朝很多的皇子二、三十岁就离世了。比如朱标37岁病逝,朱棡,40岁病逝,朱梓,21岁去世。因此,很多历史学家就猜测朱元璋一家很可能存在着遗传性的疾病。结合史料来看,这种说法还是很可靠的。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朱瞻基为了长生不老,经常吃一些术士炼制的丹药。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术士所炼制的丹药大多数都是含有毒性的,所以在坚持服用的期间,往往会引发很严重的疾病。

但是。历史上的朱瞻基是一个非常不喜欢丹药的皇帝,就连史书也见不到半点对朱瞻基服用丹药的记载。所以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关于朱瞻基的死因,还有很多。什么过劳而死,贪恋美色而死等等,这些也都是一些揣测,根本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或者是史书的记载。但是,不管哪一种,朱瞻基的突然死亡不仅给当时的明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更是让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减少了大放异彩的时间。

总结

朱瞻基虽然在位的时间仅有十年,但是这十年却让明朝的百姓安居乐业,明朝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如果,朱瞻基可以再多活几十年,那么历史可能会被再一次改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铁律:贪污超过60两立斩,60两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反贪为何越反越贪,朱元璋处理贪腐手段,朱元璋治贪的秘诀

    “金钱是无底的大海,可以淹死人格、良心和真理。”有钱不仅能使鬼推磨,甚至能使磨推鬼。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为了金钱,泯灭了自己的良知,甚至到最后的人性。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很多统治者十分痛恨贪财,他们采取了雷霆手段,但很多时候,也不能抑制罪恶滋生。但爱财,应该取之有道,不能为了钱失去自己的良心。而明朝

  •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徐达死后谥号,明朝战神徐达有多厉害,徐达和李自成谁厉害

    明朝276年国祚,享受谥号为“忠武”的名将有常遇春、张玉、薛禄、郭登、周遇吉、张庆臻,共六位。开国第一名将徐达,太祖朱元璋评价其:“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

  • 李善长立下汗马功劳,且已到了垂暮之年,为何还被朱元璋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有明朝萧何美誉的文官李善长也在加封之列,成为晋丰列表中唯一一个文臣。由此可见,李善长为朱元璋的建国之路立下汗马功劳。李善长洪武三年退休,可在洪武二十三年,已是垂暮之年的他却被朱元璋杀掉了!为何朱元璋不念旧情,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呢?榴莲历史通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诚然,李善长为朱元璋的创业之路添砖加瓦

  •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东方六国为什么不互相支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是如何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东方六国是哪六国,秦始皇灭六国动画版

    [var1]奇怪的是,在整个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东方六国都是各自抵抗秦军的。不要说之前的六国合纵,就连邻近诸侯的互相支援都没有。那么东方六国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为什么不互相支援呢?[var1]秦始皇开始统一天下的时候,东方六国的战略态势大体上分为是三种:第一种是勉强自保都困难,比如只剩两

  • 秦国谋士张仪,智激楚国郑夫人,化险为夷,为秦国换取了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张仪说的最有名一句话,秦国宰相排名张仪和孙膑,秦国与楚国之间的张仪

    [var1]张仪得知这一消息,便主动向秦王提出要只身前往楚国。即使铤而走险,也要为秦国争取外交上的胜利。一到楚国,张仪首先偷偷地找到靳尚。靳尚是楚国的权臣,曾接受过张仪的贿赂。靳尚也很为张仪的安危担心。张仪便把自己的计谋告诉了靳尚,并请他帮忙。[var1]第二天,张仪拜见楚王,楚王一见到张仪,想到当

  • 刘禅想投降魏国吗?其实蜀汉有3点内乱,让后主不得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禅不投降蜀国会灭亡吗,刘禅死后蜀汉的下场,刘禅投降魏国东吴为什么不帮忙

    [var1]笔者想通过三个方面,和大家着重介绍,自从诸葛亮死后,蜀汉内部政党之间发生的间隙。其一,诸葛亮尚在人世之际,后主刘禅对丞相所发动北伐,便是大力支持。然而诸葛亮死后,宦官黄皓受到恩宠。东汉与西汉之所以会灭亡,与外戚宦官专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宦官黄皓专拣好听的说,让后主刘禅受到蒙蔽,丞相诸葛亮

  • 秦国为什么重用张仪,而弃用了刚刚夺回河西之地的公孙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公孙衍和张仪为什么被人鄙视,张仪为何取代公孙衍,张仪与公孙衍之间的恩怨

    [var1]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公孙衍一开始却选择为秦国效力,并获得了秦惠文王的重用。作为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多次率军秦军攻打魏国。最终,公孙衍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过公孙衍的努力,秦国终于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那么,问题来了,为秦国夺回河西之地的公孙衍,却被张仪取代,原因到底是什么?一首

  • 秦灭六国,秦始皇统一了不少后宫佳丽,为何不选择一个立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灭亡六国全过程,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有哪些大臣,秦始皇用几年时间统一六国

    [var1]这里有几个东西,需要我们注意。第一,秦始皇是有后宫的秦始皇的后宫应该是伴随着灭六国而来。在古代女人是一种资源,尤其是美女更是稀有资源。尽管这种说法欠妥,但确确实实存在。古代战争的目的要么是攻占领土,夺取城池;要么是推翻现有统治,进行改朝换代;要么是大国争霸,统治者玩弄权力的游戏;要么是掠

  • 六国名臣武将那么多,秦始皇为何不招降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能灭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名将,秦始皇灭六国名将名单

    第一条、安稳民心,利用有名望的人管理被征服地区,减少该地区民众内心的抗拒程度。第二条、获得人才,协助管理天下。首先,因为吴起、庞涓并不和秦始皇同时代呢,故无法招降。其次,秦始皇本人对人才是非常重视的,他并不是不招揽效力其他国家的人才,而是有选择的招揽,秦始皇的一生中,始终处于一个很矛盾的状态,他对于

  • 秦灭巴蜀之战,是秦国统一之路上的重要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何时攻占巴蜀,秦国什么时候打下巴蜀的,秦国攻灭巴蜀的原因

    另外,随着秦国的崛起,山东六国都不约而同的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以图遏制秦国的发展。因此,此时的秦国看似风光,实际上面临的处境却十分凶险。就在秦国陷入进退两难之际,一个好机会悄然到来。[var1]当时,苴国和蜀国相互攻打,分别到秦国告急,这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因为入蜀的道路太过艰难,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