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亡了一百多年为何至今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大清亡了一百多年为何至今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857 更新时间:2024/1/11 11:09:01

清东陵从1661年开始修建,即大清入关之后。陵寝的修建历时247年,几乎贯穿着整个清朝的历史。这里大小共有15座陵园,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以及妃嫔、阿哥和公主们共161人。

由于年代与我们最为接近,所以清东陵是目前我国保存的最为完整的帝陵寝。在清东陵这里还有一条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守陵人。大清已经亡了一百多年了,他们依旧坚守在这里。

守陵制度

其实每个朝代的皇陵都会派人去镇守,只不过随着朝代的更迭,守陵的人也不复存在了。而如今唯一现存的皇陵守护者便只有清东陵。那么这些守护皇陵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清东陵是从大清入关开始兴建的,第一位入葬的皇帝便是顺治。而清皇室在建造陵寝上也是煞费苦心,历时了几百年终于建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不仅体现了古代人对死后尊荣的追崇,更是皇权的一种标榜。而如此规模宏大的陵寝必然要安排守陵人,这样既起到保护陵墓的作用,也能防范盗墓贼。

所以随着陵寝兴建应运而生的便是守陵人的规章制度。在很多影视剧当中,那些犯了错的王孙子弟都会被罚去守陵,所以在人们的印象里守陵应该是个苦差事。

但其实不然,在完善的守陵制度之下,前往守陵的人其实待遇比很多官员都要高。首先是清朝对守陵人的选择不能马虎,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守陵的,必须是拥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行。

一般来说守陵人分为三种:内务府指派的守陵人、八旗子弟中的守陵卫士以及朝廷任命的守陵大臣。前两种都是从八旗的中下层当中挑选出来的,守陵大臣则多数为皇室成员。

清东陵远离京城,要想让这些皇孙公子甘心去守陵,朝廷也是煞费苦心。那必须得是丰厚的待遇才能让人接下这个差事,。

据记载守陵大臣的年薪大约是1300两银子,按照清朝时期一两白银约等于200元来换算,那么就是26万。普通的守陵卫士也有一百多两,也就是2万。

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是非好的了,因为那时候普通百姓一年到头可能都挣不到一两银子。不仅如此,清朝廷还会在陵寝周围给他们修建宅邸,供他们居住。

因为守陵是一种世代沿袭的差事,所以很多守陵人都是那时候传承下来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村落和氏族。

慌乱时期

关于守陵人的工作,其实不仅是看守皇陵、打扫下卫生那么简单。他们还要负责皇陵中的各项内务,比如礼仪、日常的维修和祭祀活动等。而准备贡品和祭祀是常有的事,不像如今逢年过节才需要准备。

不过大多数时候工作还是清闲的,有政府发放俸禄养着他们,根本不用为了生计而担心。由此也养成了一批游手好闲的人,在安稳的时代还好,要是遇上动荡不安的年代只能自求多福。

清末时期大清各种割地赔款搞得国库空虚,慈禧曾多次下令削减守陵人的俸禄。是削减并不是没有,因此对一些人的生活其实没多大影响,直到大清灭亡之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苦不堪言。

如此庞大规模的守陵人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大清亡了之后朝廷就断了这项供给,因此使得很多守陵人都措手不及。民国政府接盘了清朝之后,承诺给他们继续发放工资,但现实往往总是很残酷。

民国军阀们自己都自顾不暇了,社会又处于战乱年代,谁还有心情管守陵人。于是没有一技之长的守陵人们纷纷寻找谋生的出路,但显然是难上加难。

那些平时比较节俭的守陵人存下点积蓄还能勉强度日,反观花钱大手大脚的人此时就如同被丢弃的垃圾一般。他们只能变卖家产来生活,家产卖完之后他们又把主意打到了陪葬品之上。

部分守陵人为了活下去就进入陵墓将陪葬品偷出来倒卖,甚至还充当盗墓贼的引路人。他们已经完全将守陵管理制度抛诸脑后,为了活下去将自己从守陵人逼成了毁陵人。

清东陵经历了这段慌乱的时期之后,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随着大批守陵人的离去,这里也逐渐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地方。但依然有那么一群人挺过了艰难的时刻,一直守护着清东陵。

百年守陵人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清东陵附近已经形成了一大批的村落,他们几乎都是守陵人的后代。有些人世代坚守在这里从未想过离去,在抗战年代还依旧秉承着祖宗的教训守在皇陵附近。

在今河北有个叫马兰峪镇的地方,他们的祖先最初是给同治帝守陵的,如今传承下来人口已经达到了上万人,形成了具备完善村落体系、悠久民俗遗风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管了清东陵,也对那些不愿意离开的守陵人作出了妥善的安排。他们几乎都是清朝时期的八旗子弟,政府将有化的一些人聘用成为清东陵的管理员。

如今他们都已经加入了国家的编制体系,工资全部由国家发放,也算是“铁饭碗”了。

无独有偶,在马兰峪镇西边还有一个东陵满族乡,这里也都是守陵人的后代。他们的部分人士负责看管清东陵博物馆,有些做售票员、有些则成为了当地的导游。

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来清东陵,他们就负责接待游客并且为他们讲述清东陵的历史。虽然清朝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但他们依旧坚守在这里,成为传承文化的积极力量。

在这里时光好像没有溜走,依然能听到字正腔圆的京调,而且还保留了诸多纯粹的满族习俗。守陵人如今虽然被外界看成一份工作,但是在他们的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内心深处的责任。

因为有他们的坚持,清东陵的守陵人才不会消亡,也让我们能了解到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一群人为了心中的执念守护着我国的文化瑰宝。

也许再经历个一百年,这种“职业”依旧存在,然而他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守陵人,更是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的奠基人。

更多文章

  • 唐朝一官员为表忠心与儿子划清界限,全家出动将亲生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皇帝杀儿子,唐朝历史上父亲杀儿子的历史,唐朝将军被儿子毒死

    武则天时,有七个朝廷重臣被罗织罪名,按罪当斩。但武则天决定饶他们一命,免去死罪,流放边疆。罪臣当中有个叫崔宣礼的,他的外甥霍献可也在朝中当差。那时候的流行观念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背叛儿混蛋,外甥这种没出五服的亲戚也容易被捎带上。因此关键时刻,霍献可做了一次精彩的划清界限的表演。他在朝堂之上对武则

  • 李世民最混蛋的两个兄弟,却贪财不贪权,到死都让李治拿他们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对李治有多好,李治怎么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人什么关系

    另外李渊将李世民带着身边出征,将李建成放在家中留守,这种态度也凸显出李渊对两个儿子的差距。也正是因为李渊的态度,令李渊身边多了不少能人,像魏征原本是李建成的人,还是在李世民造反之后才跟了他的。然而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退位,这才得以登基。李世民虽建立大好河山,但在李渊看来却始终没法接受。李

  • 曝武则天黑料的神童,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的神童是谁,武则天的十个事实,揭秘武则天的两个左膀右臂

    你只知道我《咏鹅》,后来呢?都说出名要趁早在唐朝就有这么一位诗人一、诗、成、名!提到骆宾王除了鹅鹅鹅你还能想到啥?脑袋一片空白的举个手康康能混成“初唐四杰”之一只靠一首成名诗显然不可能骆宾王凭借着一首《咏鹅》7岁喜提“江南神童”的称号第二年县里举办童子科考试他又用一首《玩初月》碾压了全县的 鸡娃估计

  • 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不主动退位,李世民会弑父登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样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后悔吗,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杀李世民

    不过李世民虽然雄才伟略,但弑兄逼父的名头却伴随了他的一生,到了如今也依旧是他的黑点。我们都知道,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李世民就逼着李渊退位,那么如果李渊坚持不退位,李世民会弑父登基吗?99.99%的可能不会,毕竟李世民只是想当皇帝,除去竞争对手后,也就没必要在弑父了。要知道在古代孝敬父母是非常强大的约束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需要那么多男宠?得知答案后只会同情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本名武曌,武则天一生天智过人,兼涉文史,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人。武则天为什么会宠幸男宠武则天在高宗李治死后先后宠幸过四位男子。在当时的封建王朝中简直是荒谬之举,都说在封建社会男子地位比女子地位高,男子可以三妻四妾,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当时的情形,武则天已经是皇帝了,亦所谓位高权重,历朝历

  • 此县近三千年历史,武则天一看县名大怒:此县推崇唐朝,马上改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改名的县,武则天时期唐朝地名,武则天时期的城市

    鱼丘湖高唐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2800多年了。春秋时期,齐国就设置了高唐邑,作为保卫齐国西部边境的重要城池。当时的高唐县城并不在现址,而是在现在禹城县境内的“禹息故城”。禹是大禹,息是息土,是传说中的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土,可以用来堵洪水。“禹息故城”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指挥部之一。后来,因为黄河泛滥

  • 唐末唯一忠于朝廷的藩镇军阀,如果没有他,唐朝要早20年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中和四年(884年)五月,黄巢将尚让以五千精骑围攻大梁,朱全忠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率军大败尚让,解大梁之围,后回军汁州,屯于大梁城外。朱全忠盛邀李克用入城,安顿于上源骚,并置酒菜、备礼乐,盛情招待。李克用酒后失言,提及朱全忠先从黄巢造反,后又降唐的不光彩历史,触怒了朱全忠。饭后,朱即发兵围攻上源骚,

  • 李世民钦定三大名将,为何没有李靖、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和李靖谁厉害,秦叔宝和李靖的关系,尉迟敬德之死

    我老婆问我:“初唐有李靖、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名将,唐太宗钦定三大名将,为什么没有他们的名字呢?”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趣,就写了这篇贴文,跟列位看官说一说李世民钦定三大名将的典故。欧阳修雕像,图片拍摄于永丰县沙溪镇欧阳修故居。《新唐书》没有记载李世民钦定三大名将的时间。《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

  • 武则天称帝15年,82岁把江山还李唐后没了权力,为何无人敢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是晚年称帝的吗,武则天为何死前把皇位还回了李家,武则天称帝经历的几个过程

    说起武则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在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古代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武则天为了登上皇位,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残酷斗争。为了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她不得不放弃母亲的身份,将自己的四个儿子视为自己最大的政治对手。武则天和唐高宗李

  • 女皇武则天为什么要给自己取名“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的名字瞾有什么含义,武则天为什么成功当上女皇,谁给武则天取的名字曌

    历史上她通常被称作武氏,这是一种对武家女子的泛称。武则天的乳名为“华姑”。在她正式登基之后,为了回避女皇的名讳,华州更名为太州,位于今湖南省洞庭湖北岸的华容县改名为容城县。13岁时,武则天成为唐太宗才人,但才人并不是她的名字,甚至也不是一个重要的内官职位,它只是对后宫五品内官的一个通称。因为美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