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乐盛世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时的人们的生活如何

永乐盛世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时的人们的生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3/12/14 5:07:00

永乐帝朱棣在篡位后,改年号为“永乐”,从字面意思看是希望永远安乐,朱棣当了皇帝当然安乐,可天下不只朱棣一个人,还有无数的百姓,要不然他干嘛挤破头去当这个皇帝?那么永乐时期的老百姓是不是像朱棣说的那样富足安乐呢?

百姓过得好不好要看看朱棣在位时期做了什么大事,他迁都北京、五次北征、建造长陵、下西洋、建造南京大报恩寺、修建武当山宫观,他在位一共二十二年,光一个北京城差不多建造了快二十年,当时人们还能保持国泰民安、富足常乐的生活状态?说给谁听都不相信,当时的人们别说安乐,没造反算是朱元璋在天有灵。

单说朱棣迁都北京这一件事,已经弄得民不聊生,迁都害了多少人我们可以来数一数,当时的北京可不比现在这么繁华,徐达攻克元大都之后,北京实打实地受到了战火的侵袭,这样一座城市,在朱棣举兵篡位的时候,建帝几次派兵攻打,有一次甚至派出了五十万大军,虽然在朱高炽带领之下北京城没有被攻破,但是期间经受的战火侵袭是不能忽略的。

这样的一座城市要成为好大喜功朱棣的首需要经过彻头彻尾的改造,宫殿要建造,皇家园林要建造,许许多多的建筑要建造起来最基本的首先得有地,明朝的拆迁队上线,一批官员带着些地痞流氓开始拆迁,到了一个地方不给拆直接就把屋顶给掀了,古代大部分都是瓦顶,很容易掀。要知道当时的拆迁是没有补贴的,也就是说住在北京的居民们离开了家,朱棣不会管他们有没有地方住,在什么地方住,一分钱不给。建造宫殿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要建造一座城市,光靠北京城或者附近的工匠是远远不够的,朱棣几乎调配了全国可以动用的军人、囚犯、工匠和百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幅度地提升,大量劳动力流入了北京城,直接导致许多地方的农田没有人耕种,没有粮食收入,朱棣还要征税打仗,这就很可怕了。明代初期可是出了名的小气朝廷,朱元璋是穷怕了,他觉得手底下人给他干活是应该的,他保证手下官员不饿死就不错了,凭什么还要高薪水?在朱元璋手下做事又累又没钱,官员们不贪污受贿才真的奇怪,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反贪多年,仍然有大臣冒死贪污的原因,真的吃不饱饭。其实在朱棣手下干活也差不多累,官员们为了建造北京城出公差,朱棣不给报销,让当地官员负责出差官员的吃住行,一边是一年见不到皇帝一面的地方小官,一边是天天在皇帝面前晃悠的朝中大员,地方官员会不巴结吗?用来巴结的钱款还不是有百姓报销的?

建筑材料上不可能都是由北京城内供应,肯定是由全国各地提供,皇帝住的房子嘛,自然各种东西要上好的,这个采买任务由朝廷分配到地方,地方官员分配到百姓身上,让百姓凑钱去买,简直匪夷所思。自从国都开始建造起来,周边居民就多了一项工作——养马,既然是国都,就要建立一支包围皇帝的军队,这支军队也应该是焕然一新的,马匹的供应落到了百姓头上,俗话说得好“马无夜草不肥”,除了种田之外,还要起早贪黑地割夜草,直到后来连老天爷都不帮忙,旱灾了。

永乐一朝二十二年,花了二十年建造的国都北京从来没有让建造的百姓体会过什么永乐,只有无尽的痛苦和剥削,如果仅仅只是建造国都,还能在百姓的负荷之内,可是这仅仅是永乐帝做的大事之一,不过好在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朱棣建造的新国都,入住不到三个月,一把天火烧了三个大殿,真不知道所谓盛世,永乐在哪里?

标签: 明朝朱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国家分裂,曹操和刘秀的成就却截然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个朝代末年都会有很多实力各自割据一方,若是有一个实力能够统一还好,若是没有则会造成分裂的局面。东周就是周天子太弱,导致诸侯崛起,五百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战争充斥了这么多年。汉朝分为东西汉,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当时实行的政策由于不得民心,各地起义,又开始了战乱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在唐朝贞观年间是真的出现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

  • 南明算不算明朝?为什么正史不承认南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明,历史解密

    南明要不要算明朝的一部分?明朝到底是结束于永历帝被害的1662年,还是郑克塽投降的1683年?这个问题,连专家学者都有点绕不过弯来。正因为如此,很多网友才有兴趣讨论。否则,铁板钉钉的事,有什么说得呢?一、历史教科书上也有些矛盾。我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历史教科书。岳麓书社出的,1996年首版,1999

  • 诺曼底登陆,盟军死伤明明只有几千人,为什么要夸大其词说损失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诺曼底登陆,英国,历史解密

    诺曼底登陆是二战中由盟军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代号“霸王行动”。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行动,共有三百万盟军士兵成功穿越英吉利海峡,从根本上改变了二战的战争态势。艾森豪威尔曾说,登陆行动的第一天,是历史上最长的一天。那么,诺曼底登陆,是不是很惨烈呢?要说抢滩登陆作战,就不得不说说双方

  • 揭秘:历史上有哪些人使用过空城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空城计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种计策。要说它的使用,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罗贯中的名著《三国演义》中。小说中,诸葛亮城门大开,并在城墙之上安然自若地弹琴。向来小心谨慎、缜密细思的司马懿不由得心里犹豫起来,诸葛亮的琴声越舒缓,司马懿的心弦越紧。撤退!司马懿自己把自己吓得差点尿出来了。其实,这个情节来源于西晋

  • 典韦是一名力量型的武将,他和赵云相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典韦,历史解密

    三国时代群英汇聚,其中武将更是层出不穷,有名的没名的都想在乱世之中建立自己的功名。三国出现了如此多的武将,自然有人将众武将的武艺进行排名,最常被人提起的排名是这样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的武艺高强,自然排在三国第一的位置少有人质疑。可是第二和第三谁强谁弱却是争论不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

  • 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指的是什么?三家分晋又是如何实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国六卿,春秋,历史解密

    在漫长的争霸中,晋国力压群雄,一枝独秀,当了长达100多年老大。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正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晋国“尊王攘夷”,捍卫着华夏文明,一方面是晋国国君励精图治,自觉在东周王室衰弱后抗下重任;另一方面则是晋国内主要的十一个世族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成为晋国执政

  • 古代师爷这个行业赚钱吗 这个行业很吃香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衙门,历史解密

    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升堂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位师爷在官老爷的面前出谋划策,不得不说师爷还是有一定的本事的,但是说起师爷来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绍兴师爷,难道说师爷都是从绍兴来的吗?当然不是,其实这些师爷大多都是文人,而江南的文人特别的多,有不少的秀才或者是读书人如果是没有考上个一官半职的话就会找

  • 揭秘:清朝的“血滴子”是个怎样的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清朝的血滴子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组织,人们一提到他们都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据说他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武器,可以取敌人首级于百步之内。见到他们的人都成了刀下亡魂,无人知晓他们的真实面貌,他们留下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传说!那么,清朝的血滴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今天,我们就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来探究一二!实际

  • 揭秘:杨坚真的是被杨广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坚,隋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隋朝,虽然历经时间并不长,只有37年,但是他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君王。凭着自己多年的能力跟魄力,在当时南北战争纷乱的年代,成功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成为皇帝之后,他并没有心安理得的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不忘做很多利国利民的事,将隋朝治理得十分安定。在隋文帝的治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