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孔明临死前为何要弄死魏延呢 他究竟有没有做错事情呢

诸葛孔明临死前为何要弄死魏延呢 他究竟有没有做错事情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11 更新时间:2024/3/16 21:26:15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便已料到魏延会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马岱准备杀他,在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后,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头,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神奇特点再次显现。然而在正史并未如此,诸葛亮临终遗言让姜维杨仪等人在自己去世后便带兵撤回,让魏延断后,并明确表示:“(魏延)或不从,君自便发。”也就是说,魏延如果不听的话,你们就自己带着军队往回撤,不用管魏延了。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才能。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我们由此发现,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陇西拉锯般交战之际,两人手下同时都有一位出色的将军,同时在体味着某种壮志不得伸的生命状态。

张郃好在还有一个街亭大捷可供夸口,同样渴望建立战功的魏延,则几乎从诸葛亮手上领不到一点真正的机会。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诸葛亮每次都加以拒绝。于是,就在张郃私下里抱怨司马懿怕诸葛亮的同时,魏延也牢骚满腹地认为"诸葛亮胆小",使自己奇志难酬。诸葛亮临终前内心里一定非常痛苦和矛盾,不仅因为北伐大业未成,他的心里感到焦虑,更重要的是面对当时蜀军内部的情况,他心里十分不安。诸葛亮非常清楚,蜀军内部杨仪、魏延二人矛盾非常深,杨仪是丞相长史,相当于诸葛亮的秘书长,魏延兼任着丞相军司马,相当于武职的长史,一文一武,是诸葛亮以下蜀军的核心人物,但他们二人素怨极深。

诸葛亮在的时候,二人的矛盾还不会破裂,诸葛亮不在了,这个矛盾就有可能瞬间爆发,对诸葛亮来说,为避免日后的局面不可收拾,必须生前要做出安排,明确支持哪一个。杨仪和魏延各有优劣,他们对蜀汉也都是忠心的,分歧更多是出于性格,还有就是争权,对此诸葛亮应该很清楚。魏延的优势是军事才干突出,对汉中的情况熟悉,又是刘备生前破格提拔的人,杨仪的优势是长期跟随诸葛亮,行政才干突出,诸葛亮更放心。选接班人不是选最可爱的、最有能力的,而是要选最可靠的、最不会产生的变数的,所以诸葛亮肯定更倾向于选杨仪。

而且,从蜀汉内部的情况看,支持杨仪的占大多数,汉中前线的主要人员如费祎、姜维等都站在杨仪一边,成都方面的蒋琬等也支持杨仪,诸葛亮要做选择,得考虑大多数人的意见。如果选了杨仪,诸葛亮就得处置好魏延,防止他因不满而生乱,所以诸葛亮临终前召开了魏延没有参加的会议,会上对如何退军做出了安排,预设了两种情况:一是魏延服从退军的命令,那就按次序退军;二是魏延不服从命令,那就分头退军,把魏延甩开。诸葛亮大概已经预料到后面会发生的事,蜀军的分裂虽然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但现在他也无法避免,只能最大程度地止损。所以,诸葛亮放弃魏延并不是魏延真的有反心,而是两难之下的痛苦抉择,诸葛亮必须为北伐的数万蜀军将士选择一条最可靠、最保险的道路。

标签: 诸葛亮魏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推恩令是个成功的例子,朱允炆为什么不采用推恩令 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允炆,推恩令,历史解密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在朱标去世后就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结果引发了“靖难之役”,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幌子,起兵南下,经过四年打进了南京,取代了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不是太明白,明朝已经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了,从历史

  • 鄢郢之战后楚国的境况如何?还能坚持50年时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鄢郢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楚国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诸侯国,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秦昭襄王派大良造(爵位名)白起率军大举攻

  • 北宋皇帝登基遭宗室元老挑战?殿帅带禁军护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三个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后,便收养了宗室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为子,仁宗去世后,赵宗实继位,是为宋英宗,但英宗继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遭到宗室元老赵允弼的强力挑战,英宗最终能够顺利登基,宰相韩琦居功甚伟,但殿前都指挥使李璋同样功不可没!李璋,字公明,是北宋外戚,为宋仁宗的舅舅李用和

  • 三国里谋士众多,他们都各有什么绰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每一个主公都有着自己得力欣赏的谋士,这些谋士弥补了武将的不足,和武将们相互配合,为自己国家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魏国曹操最推崇的谋士就是郭嘉了,郭嘉虽然年轻,但是他的计谋确实是天下无双,吴国的孙权最欣赏的谋士就是周瑜了,周瑜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才华横溢,而蜀国的刘备更是运气很好

  • 王肯堂有着哪些医疗学说?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肯堂,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1、王肯堂对伤寒的贡献。王肯堂虽然不能说是伤寒大家。但《伤寒准绳》却倾注了他一生学《伤寒论》、研究伤寒学说、治伤寒病、论伤寒学派得失的心血,对后世伤寒的研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王肯堂尊祟张仲最。认为张仲景若儒门之孔子,2000年以来的名医。为后世所师承者未有不从仲景之书悟入者。他认为伤寒之法不仅仅可以

  •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可能知道唐德宗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因为他任用宦官、埋下祸根,整个朝廷被小人把持。即便后来的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挽救回来,他的儿子做没有到半年的皇帝就被逼下位子。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心想要改变国家的命运,但是他经历了多次的忧患之后,开始转变性格反而不能容忍朝臣。有后人评价说,他这个人猜忌刻

  • 她是陈朝受宠的妃子,最后却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丽华,南北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位皇后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过许多的君王,他们统治着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有一些是中国人们心中的一代明君,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前进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过得安定、和谐,也就才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但是在中国的历史

  • 古代凌迟是怎么割下500刀的?优秀刽子手才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一个正宗的刽子凌迟高手,为了练出一手凌迟绝活,狱押司的刽子手与大肉铺一般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遇到执刑的淡季,师傅就带着他们,到肉铺里义务帮工。他们将不知多少头肥猪,片成了包子馅儿,最后都练出了秤一样淮确的手眼功夫,说割一斤,一刀下来,决不会是十五两。接下来是一个500刀级的优秀刽子高手的表演。首先刽

  • 3500年前股商时期的大国:孤竹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孤竹国,春秋,历史解密

    早在3500年前的股商时期,幽燕大地就曾诞生过一个北方大国—孤竹国,他从建立到灭亡,在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000余年。孤竹国是商汤分封的北方诸侯国,存在于殷商、西周、春秋时代,在西周以前一直是幽燕地区维护商王朝统治的北方大国,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京、津和辽宁西部及内蒙古南部的广阔地区,孤竹国比后

  • 西藏不平,康熙帝的晚年为什么这么多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01异常不顺的晚年生活清王朝的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历代帝王中可算是长寿者。从少年时期铲除权臣鳌拜,到讨平漠北、收复台湾等“不世之功业”。康熙的人生,真可以说是几近完美无缺。但是,这样一种认识,毕竟来自于他人,如果看看康熙朝末年所发生的事,我们会发现,康熙本人实际上过得异常不顺,那么是什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