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语“四分五裂”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何故事?

成语“四分五裂”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何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67 更新时间:2024/1/15 17:41:57

在我国的成语宝库中,有些看上去就不像是成语,反而像是俗语。比如四分五裂,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成语。所谓“更像成语”,至少是要出自正规史书的原文(大意),比如出自《史记》的“背水一战”、出自《三国志》的“推心置腹”。实际上,看上去不像成语的“四分五裂”,出自《战国策-魏策一》。

四分五裂这个成语与战国时魏国的生存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战国七雄中,生存环境相对较好的有三个诸侯国,分别是秦、齐、楚。秦国位于黄河以西的陕西地区,北面和西面都没有强大的敌人,南面虽有巴国与蜀国,但实力与秦国根本没法比。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大将司马错灭了蜀国,占有了巴蜀地区,秦国变法后实力更加强大。三面无强敌,秦国就有条件把重兵集中在东线,也就是北起黄河,中约至函谷关,南约至武关(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境内)一线。因为只需要重点防一条线,无论是防赵、防魏、防楚,秦国的战略压力都不大。

楚国与秦国类似。楚国的南方是没有什么敌人的,能吃掉的都吃掉了。楚国的东线,只有早已没落的越国,不足为患。楚国的西线只需在武关防御秦国,在北线防御魏国。楚国的北线还有韩国、宋国,但都是小国,同样不足为患。

齐国占据山东省大部,北与燕国接壤,西与赵国接壤,西南与魏国接壤,南与楚国接壤,看似压力很大,但燕国实力一般,燕将乐毅灭齐(齐后复国)的辉煌,也被历史证明只是“一个意外”。赵国、魏国、楚国都能够给齐国带来巨大的压力,但赵国与魏国处在四战之地,还要同时应对秦国、楚国,不可能把所有战略力量都用来对付齐国。而齐国的北面与东面都是大海,没有敌人,因此齐国的防御压力也不是很大。

燕国实力较弱,但燕国的北方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匈奴还没有崛起),与燕国接壤的齐国,赵国还要分兵防御其他强国,因此燕国的生存压力也不是特别大。

赵国北邻燕,东邻齐,南邻魏,都是强国,但赵国的北部还没有太过强大的敌人(匈奴还没有完全崛起)。当时的匈奴带给赵国的压力并不大,公元前244年,赵国还大破过匈奴。

而战国七雄中的韩国,一向被认为是七国中最弱的,有人甚至认为韩国没有资格列入战国七雄。韩国虽然处在四战之地,四面皆强敌,但韩国的存亡,不会影响到战国大势的走向。

魏国堪称是战国七雄中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了。当然,要承认,在战国早期,魏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战国早期,魏国支持李悝变法,废除落后的土地制,行法治,让魏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之后,一代名将吴起来到魏国,为魏国打造了一支横行天下的魏武卒。魏武卒在吴起的率领下,将西线的秦国打得鼻青脸肿。秦国在黄河以西(今陕西省与山西省的界河南端)的数百里地盘,被魏国夺走。河西之地紧邻关中,对秦国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如日中天的魏国衰落的标志,是发生于公元前341年的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马陵之战,齐军在田盼、孙膑的指挥下,全歼魏国主力,射死魏国大将庞涓。从此,魏国中落,不再是天下霸主,但实力依然非常强劲。

魏国控制河西,对秦国造成威胁,所以秦国不惜代价也要夺回河西。从公元前366年开始,秦国就着手收复河西之地。这场战争打了整整37年,直到公元前330年,秦国才收复河西。

魏国失去河西后,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东、西、南、北四境,均无险可守。魏国此时的地盘,基本上是黄河(陕西省与山西省的界河南端)以东,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河北省邯郸市以南,山东省菏泽市以东,河南省漯河市以北。需要说明的是,韩国的疆域北端,包括山西省临汾市一带。也就是说,从魏国国都大梁(河南省开封市)到黄河东岸的蒲坂(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以西),只有一条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的狭长通道可走。

魏国主体部分的最西线,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郑州往南不远,就是当时韩国的国都新郑。魏国的地理环境,用来张仪的话说,就是“地四平”,魏之四面皆平坦地带。

公元前317年,张仪为了推行自己的连横之策,来游说魏襄王魏嗣。张仪对魏襄王说:“魏居天下之中,为诸侯四方通达之地,没有名山大川为之天险。韩国国都郑至大梁,不过二百余里,不要说骑马,就是步行,大部队很快也能跑到大梁去。”张仪要吓唬魏襄王,自然要把形势说得让魏人直起鸡皮疙瘩。但在整体上,张仪说的并非夸张。魏国在北边有强大的赵国,赵、魏之间约以漳水为界,地势低平,赵兵如果南下侵魏,是比较方便的。魏国在东方最强大的敌人无疑是老冤家齐国,齐、魏之间约以今山东菏泽一带为界,这里地势也不高,齐兵如果顺势攻魏,会让魏国防不胜防。

魏国的南线,楚国已推至河南省漯河市一线。咱们再看河南地形图,河南南部的漯河——周口附近,多是地势平坦的平原,利于楚军向北平推。魏国西线,虽然有韩国作为魏国防御秦国的战略屏障,但韩国实力太弱,能否挡住虎狼之秦实在是个未知数。一旦让秦军突破黄河防线,向东推进至酸枣(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北),距离大梁不过一箭之地,魏国还怎么守?

魏国四面皆有强敌,这意味着魏国的总兵力需要分成相对平均的四部,北御赵,东御齐,南御楚,西御秦。张仪仗着这一点,就吓唬魏襄王:“大王不与秦联合,四面皆有大敌,赵攻魏之北,齐攻魏之东,楚攻魏之南,秦、韩攻魏之西,请问大王,你如何防御?如此形势,既四分五裂之道也。”

四分五裂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标签: 战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孔明临死前为何要弄死魏延呢 他究竟有没有做错事情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魏延,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便已料到魏延会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马岱准备杀他,在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后,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头,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神奇特点再次显现。然而在正史并未如此,诸葛亮临终遗言让姜维、杨仪等人在自己去世后便带兵撤回,让魏延断后,并明确表示:“

  • 推恩令是个成功的例子,朱允炆为什么不采用推恩令 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允炆,推恩令,历史解密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在朱标去世后就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结果引发了“靖难之役”,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幌子,起兵南下,经过四年打进了南京,取代了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不是太明白,明朝已经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了,从历史

  • 鄢郢之战后楚国的境况如何?还能坚持50年时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鄢郢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楚国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诸侯国,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秦昭襄王派大良造(爵位名)白起率军大举攻

  • 北宋皇帝登基遭宗室元老挑战?殿帅带禁军护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三个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后,便收养了宗室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为子,仁宗去世后,赵宗实继位,是为宋英宗,但英宗继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遭到宗室元老赵允弼的强力挑战,英宗最终能够顺利登基,宰相韩琦居功甚伟,但殿前都指挥使李璋同样功不可没!李璋,字公明,是北宋外戚,为宋仁宗的舅舅李用和

  • 三国里谋士众多,他们都各有什么绰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每一个主公都有着自己得力欣赏的谋士,这些谋士弥补了武将的不足,和武将们相互配合,为自己国家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魏国曹操最推崇的谋士就是郭嘉了,郭嘉虽然年轻,但是他的计谋确实是天下无双,吴国的孙权最欣赏的谋士就是周瑜了,周瑜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才华横溢,而蜀国的刘备更是运气很好

  • 王肯堂有着哪些医疗学说?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肯堂,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1、王肯堂对伤寒的贡献。王肯堂虽然不能说是伤寒大家。但《伤寒准绳》却倾注了他一生学《伤寒论》、研究伤寒学说、治伤寒病、论伤寒学派得失的心血,对后世伤寒的研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王肯堂尊祟张仲最。认为张仲景若儒门之孔子,2000年以来的名医。为后世所师承者未有不从仲景之书悟入者。他认为伤寒之法不仅仅可以

  •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可能知道唐德宗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因为他任用宦官、埋下祸根,整个朝廷被小人把持。即便后来的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挽救回来,他的儿子做没有到半年的皇帝就被逼下位子。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心想要改变国家的命运,但是他经历了多次的忧患之后,开始转变性格反而不能容忍朝臣。有后人评价说,他这个人猜忌刻

  • 她是陈朝受宠的妃子,最后却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丽华,南北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位皇后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过许多的君王,他们统治着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有一些是中国人们心中的一代明君,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前进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过得安定、和谐,也就才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但是在中国的历史

  • 古代凌迟是怎么割下500刀的?优秀刽子手才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一个正宗的刽子凌迟高手,为了练出一手凌迟绝活,狱押司的刽子手与大肉铺一般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遇到执刑的淡季,师傅就带着他们,到肉铺里义务帮工。他们将不知多少头肥猪,片成了包子馅儿,最后都练出了秤一样淮确的手眼功夫,说割一斤,一刀下来,决不会是十五两。接下来是一个500刀级的优秀刽子高手的表演。首先刽

  • 3500年前股商时期的大国:孤竹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孤竹国,春秋,历史解密

    早在3500年前的股商时期,幽燕大地就曾诞生过一个北方大国—孤竹国,他从建立到灭亡,在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000余年。孤竹国是商汤分封的北方诸侯国,存在于殷商、西周、春秋时代,在西周以前一直是幽燕地区维护商王朝统治的北方大国,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京、津和辽宁西部及内蒙古南部的广阔地区,孤竹国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