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宇文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宇文赟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67 更新时间:2023/12/8 0:50:28

大家有没有提到那一个人,就会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小编身边有这样的人,但是,历史上有一个真的是差一点就无法用语言形容了,那就是北周宇文邕的而在宇文赟,父辈辛苦打来的大好江山就让给了别人,做了隋文帝杨坚的垫脚石。

一代枭雄宇文邕的自小对他的严格教育,好像因为自身性格适得其反了,结果继承帝位以后国家不断衰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但是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可以明确的说,北周灭亡宇文赟要要负绝大多数的责任,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他的生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他出生的时候,就极其获得父皇和母亲的宠爱,年龄尚小的时候就被封为鲁国公了,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太子,天下父亲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宇文邕同样不例外。

作为独亲的周武帝担心他以后不能承担重任,因为国家百姓的担子都会肩负在他一人的身上,因此对他的教育要求极其严厉,行为举止都和众大臣相似,身为太子,本身就比常人多承担一份责任,严冬酷暑也从来不会休息。

宇文赟从小到大最明显的喜好就是饮酒,被周武帝知道以后,严令禁止,凡是和酒沾边的任何东西都不能送到东宫,严父手下出强劲能干的儿子,这句话也被现在人用着,凡是出现过错,宇文赟就会被自己的父亲用棍棒便在教育,经常会耳提面命的教育他行事作风要认真,同事东宫有专门的文官记录他的举止言行。

大家是不是觉得,怎么严厉的教育之下,肯定会出现以为性格尚好,再有太子身份加持之下,会认真学习处理政事的孩子,但是他由于害怕自己的父亲,一举一动都像是表演一样刻板生硬,看起来没有活力,同时被隐藏起来的还有他阴暗的另一面,私底下的恶性在周武帝在位时期,从来都没有人发觉。

作为皇太子的宇文赟曾经也代为父亲视察西部民情以及生活情况,表现还不错,也到了该婚的年龄,去了杨坚也就是以后的隋文帝的女儿杨丽华;古代丧期时间很长,周武帝对自己的母亲感情深厚,在服丧的五十多天,代理朝政的权利是全部交给太子宇文赟的,再后来外周武帝每次出去外巡,都是太子监国,这个时期宇文赟的表现都特别好,朝政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尽心尽力,小编真的很好奇他为什么会变成后边的样子?

周武帝在出征的路途中染病,回宫修养,但一直不见大好,病态缠绵许久最终没后扛过去,周武帝去世以后,太子宇文赟竟然自两天以后宣布登基,并且在十天以后褪去孝服,为自己登基庆祝,大家说气人不?历代皇帝在去世后,孩子都需要守孝一个月,他倒好,身为天子,竟然拿什么都不做。

宇文赟在位的时间真的很短,在政治方面的九项举措,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己荒唐的过失,但是还是这改不了他把自己国家的国力一点点耗尽。

虽然说他真的是很昏庸残暴,但是也有着雄心壮志,几个月时间就占领了淮南大部分地区,功劳当然是算在他的头上的,但这一切真的是因为宇文赟吗?当然不是,跟朝廷名将的指挥是没有办法分开的,还有国家军事力量直接碾压了南陈的国力。

不过话说回来,南陈国主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最终却被荒淫无道的宇文赟灭国,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天命所归吗?

果然作的人最终把自己作死了,大肆兴建土木装修宫殿,四处滥施刑罚,并且杀掉了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要善待重用的皇叔宇文宪,北周国的实力正在看不见的消耗着,再加上宇文喜爱美色,嘻嘻游玩,完全无心朝政,身体健康状况严重恶化,最终病逝于二十二岁。随后,杨坚就废掉了新的皇帝,并改国号为隋,北周就此灭亡。

标签: 宇文邕南北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什么是火耗归公?雍正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火耗归公,清朝,历史解密

    火耗就是地方各州县在收完赋税后,要把老百姓上交的碎银子熔炼后再铸成银锭,由于老百姓的的碎银子纯度质量不一,在熔炼铸锭的过程中一定出现损耗,因此,地方州县在收税的时就会以“火耗”为由,多向老百姓收一些赋税。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因为清初

  • 成语“四分五裂”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成语宝库中,有些看上去就不像是成语,反而像是俗语。比如四分五裂,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成语。所谓“更像成语”,至少是要出自正规史书的原文(大意),比如出自《史记》的“背水一战”、出自《三国志》的“推心置腹”。实际上,看上去不像成语的“四分五裂”,出自《战国策-魏策一》。四分五裂这个成语与战国时魏国

  • 诸葛孔明临死前为何要弄死魏延呢 他究竟有没有做错事情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魏延,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便已料到魏延会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马岱准备杀他,在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后,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头,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神奇特点再次显现。然而在正史并未如此,诸葛亮临终遗言让姜维、杨仪等人在自己去世后便带兵撤回,让魏延断后,并明确表示:“

  • 推恩令是个成功的例子,朱允炆为什么不采用推恩令 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允炆,推恩令,历史解密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在朱标去世后就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结果引发了“靖难之役”,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幌子,起兵南下,经过四年打进了南京,取代了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不是太明白,明朝已经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了,从历史

  • 鄢郢之战后楚国的境况如何?还能坚持50年时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鄢郢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楚国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诸侯国,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秦昭襄王派大良造(爵位名)白起率军大举攻

  • 北宋皇帝登基遭宗室元老挑战?殿帅带禁军护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三个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后,便收养了宗室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为子,仁宗去世后,赵宗实继位,是为宋英宗,但英宗继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遭到宗室元老赵允弼的强力挑战,英宗最终能够顺利登基,宰相韩琦居功甚伟,但殿前都指挥使李璋同样功不可没!李璋,字公明,是北宋外戚,为宋仁宗的舅舅李用和

  • 三国里谋士众多,他们都各有什么绰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每一个主公都有着自己得力欣赏的谋士,这些谋士弥补了武将的不足,和武将们相互配合,为自己国家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魏国曹操最推崇的谋士就是郭嘉了,郭嘉虽然年轻,但是他的计谋确实是天下无双,吴国的孙权最欣赏的谋士就是周瑜了,周瑜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才华横溢,而蜀国的刘备更是运气很好

  • 王肯堂有着哪些医疗学说?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肯堂,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1、王肯堂对伤寒的贡献。王肯堂虽然不能说是伤寒大家。但《伤寒准绳》却倾注了他一生学《伤寒论》、研究伤寒学说、治伤寒病、论伤寒学派得失的心血,对后世伤寒的研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王肯堂尊祟张仲最。认为张仲景若儒门之孔子,2000年以来的名医。为后世所师承者未有不从仲景之书悟入者。他认为伤寒之法不仅仅可以

  •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可能知道唐德宗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因为他任用宦官、埋下祸根,整个朝廷被小人把持。即便后来的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挽救回来,他的儿子做没有到半年的皇帝就被逼下位子。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心想要改变国家的命运,但是他经历了多次的忧患之后,开始转变性格反而不能容忍朝臣。有后人评价说,他这个人猜忌刻

  • 她是陈朝受宠的妃子,最后却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丽华,南北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位皇后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过许多的君王,他们统治着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有一些是中国人们心中的一代明君,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前进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过得安定、和谐,也就才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但是在中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