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后来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也不及当初的岳钟琪权势大,岳钟琪在权力顶峰时期出任川陕总督兼署兵部尚书,节制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军政大权,以及还负责中央军事大权,可以调遣八旗军队。
岳钟琪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出任川陕总督的汉人,虽然岳钟琪前任年羹尧也是汉人,但年羹尧有汉八旗旗籍以当时身份来说算是旗人,岳钟琪才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掌握军政大权还能调遣满洲八旗军队的汉将。
但岳钟琪在雍正朝晚年很惨,险些被雍正处死,下面就来说一说岳钟琪为何险些被雍正处死而被改为了斩监候。
岳钟琪有能力有功劳,但后期受到雍正猜忌
根据《清史稿》中记载岳钟琪系岳飞第三子岳霖直系后裔,是岳飞的第21世孙,岳钟琪出身于武将世家,他老爹岳升龙就是康熙时期的名将,岳升龙曾经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又跟随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屡立战功,被康熙封为四川提督兼议政大臣,可以说岳钟琪是官二代。
岳钟琪自幼就喜好排兵布阵,不好读书,他老爹岳升龙本是想让他多读书走仕途,但无奈岳钟琪不好读书只好舞刀弄棍排兵布阵。以岳钟琪的文化肯定考取不了功名,于是岳升龙就托关系给岳钟琪捐了一个候补知府。
后来准葛尔汗国的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又开始反叛清廷,屡屡骚扰清政府边境,岳钟琪抓住这个机会,从文官转为了武官了,投身军队。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又与沙俄勾结,欲吞并青藏高原,攻入了拉萨杀死了清政府扶持的拉藏汗,囚禁达赖和班禅,康熙震怒,派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开赴西北前线讨伐策妄阿拉布坦。
这时期岳钟琪就到了胤禵的西北军中,岳钟琪作战勇敢还非常有战略,可谓智勇双全,深得胤禵喜爱和信任,在跟随胤禵征讨策妄阿拉布坦期间,岳钟琪屡立战功,多次受到康熙的嘉奖。
到了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时候,岳钟琪就已经从当初的低级军官一路飙升至他老爹岳升龙的官职四川提督了,这已经是正二品的武官了,而且康熙还十分赏识岳钟琪,特意赐予他家族世袭骑都尉的世职。
康熙驾崩之后,雍正继位,在雍正继位之初人心不稳,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还有亲弟弟胤禵都不服从雍正,而雍正也猜忌胤禵,忌惮他手里握有西北兵权,于是雍正以宗室贝勒延信接替胤禵,将胤禵召回京城夺了兵权。
胤禵当时已经几乎快攻灭准葛尔汗国,但受到雍正猜忌,雍正为此特意同意了策妄阿拉布坦的求和,从前线召回胤禵。后来延信由于也被胤禩和胤禵所拉拢,又被雍正猜忌,雍正最终用心腹川陕总督年羹尧替换了延信。
正好青海和硕特部大汗罗卜藏丹津也反叛清政府,雍正就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兼署川陕总督,负责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岳钟琪当时作为四川提督正好身处前线,被任命为年羹尧的副将,随年羹尧一同率军平叛。
年羹尧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击溃了罗卜藏丹津,这其中主要是听从了岳钟琪的兵贵神速的战略,才能如此之快击溃罗卜藏丹津。年羹尧对岳钟琪也是十分不错,毫不吝啬功劳如实向雍正夸奖了岳钟琪的战略,雍正为此十分高兴,加封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兼四川提督。
罗卜藏丹津虽被年羹尧击溃,但并没有被捉到,且其余部还占有大部分青海地区,之后岳钟琪以奋威将军身份继续穷追罗卜藏丹津,最终在雍正二年(1724年)岳钟琪彻底攻灭了罗卜藏丹津的叛军,罗卜藏丹津只身逃到准葛尔汗国,青海地区六十万平方华里的领土被岳钟琪收复,雍正为此喜出望外,加封岳钟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爵位,在四川提督的职务上又让他兼署了甘肃提督,还特意在一柄金扇上写了一首诗赐予他,一时间岳钟琪成为雍正朝与年羹尧齐名炙手可热的名将。
年羹尧后来居功自傲,最终自寻死路,被雍正以92条大罪赐死之后,川陕总督之位出现空缺,清初时期的川陕总督不同于其他总督,在当时属于边境地区,负有守卫疆土的重任,而且手中兵权极大,自康熙时期起就有规定,历任川陕总督必须有八旗子弟出任,汉人从没有出任过这一职务,而年羹尧虽是汉人,家族却是汉八旗出身,所以也算是八旗子弟,但岳钟琪则是地地道道的没有旗籍的纯汉人,所以当雍正想启用岳钟琪出任川陕总督时,受到了满清权贵的一致反对。
在雍正启用岳钟琪受到阻力时,这时候雍正最为喜爱和信任的十三弟胤祥站出来力挺岳钟琪,胤祥认为岳钟琪有勇有谋,正是川陕总督的最佳人选,并且胤祥在满清权贵面前以身家性命为岳钟琪担保,最终雍正和胤祥如此信任岳钟琪才使得他能成为接替年羹尧的川陕总督,岳钟琪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人出身的川陕总督。
岳钟琪后来也确实没有辜负雍正和胤祥的信任,他在川陕总督任上兢兢业业,积极为雍正在西北地区推行雍正新政,使得雍正新政中的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政策在西北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岳钟琪又平定了改土归流所引发的土司叛乱,使得改土归流能够顺利推行下去。
但岳钟琪作为岳飞后人的身份,在清政府始终还是有些尴尬。雍正五年(1727年)就曾有疯子沿街喊话说“岳钟琪作为岳飞后人要带兵恢复汉人江山驱逐鞑虏”,为此岳钟琪可不敢怠慢,赶紧将这疯子抓起来交给雍正,而雍正为了安抚岳钟琪,表示丝毫不怀疑他的忠心,并且将这疯子斩首示众。
疯子事件后不久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六年(1728年),又发生了曾静事件,曾静是反清复明的穷酸秀才,他给岳钟琪写信,劝岳钟琪效仿祖先岳飞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率川陕三省兵马推翻雍正暴政。
岳钟琪十分忠于清政府,所以他使计谋诱捕了曾静,交给了雍正。这一次雍正还是十分大度的表示从来没猜忌过岳钟琪,然后又赏赐了岳钟琪一番。其实历史上雍正为人非常好猜忌,岳钟琪这两次事件早已让雍正对他猜忌不已,只是当时雍正出于军事需要,还需要用岳钟琪对付准葛尔汗国,所以雍正对岳钟琪依旧是拉拢委以重任,还加封其为宁远大将军、少保等荣誉职位,但疯子事件和曾静事件已经为岳钟琪后来险些被杀埋下了祸根。
雍正七年(1729年)策妄阿拉布坦之子新任的准葛尔汗国大汗噶尔丹策零又勾结沙俄企图蚕食清政府边境,雍正当然不能惯着了,于是雍正派黑龙江将军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率满、蒙八旗军从北路讨伐噶尔丹策零;任命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率川陕汉军从西路讨伐噶尔丹策零。
噶尔丹策零比其父策妄阿拉布坦更加狡猾,他派人诈降傅尔丹,导致了傅尔丹轻敌,最终被噶尔丹策零包了饺子,傅尔丹几乎全军覆没,北路六万大军最终只剩两千余人跟随他逃了回来,清政府一位副将和七位王公贵族战死沙场,四位将军临俘自尽,可以说北路军输的是十分惨。
北路军全军覆没,岳钟琪的西路军日子也不好过,岳钟琪军粮草被劫,军心涣散,部将又畏敌如虎,导致岳钟琪军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后来岳钟琪虽然收复乌鲁木齐,但依旧对战局无补,最终雍正对岳钟琪越来越猜忌越来越震怒,雍正连续下旨斩了岳钟琪三名部将之后,大学士鄂尔泰看出岳钟琪失宠,带头弹劾岳钟琪,雍正借机派人将岳钟琪抓回京城交由兵部议审。
雍正十年(1732年)岳钟琪被雍正下旨交由兵部议审,但是议审结果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才出来,兵部揣测雍正的心思,认为雍正要杀掉岳钟琪,于是将战败的傅尔丹和岳钟琪一同议定为斩决,议审结果上报到雍正手里,雍正沉思了很久,最终将傅尔丹和岳钟琪的议审结果斩决改为了斩监候,留了岳钟琪一命。
四点原因使得雍正最终没有将岳钟琪斩首
雍正之所以沉思很久,最终留了岳钟琪一命,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有四点原因。
第一,岳钟琪始终对国家是忠心耿耿,岳钟琪对国家的忠心也是雍正能在关键时刻留他一命的首要原因,虽然雍正后期猜忌岳钟琪,但他对国家的一片忠心雍正是十分清楚的,岳钟琪为官数十年,不结党,不营私,不加入派系,一心只忠于清政府,所以雍正虽然认为他岳飞后人的身份很敏感,但这些也是看在眼里。
岳钟琪早年跟随胤禵,如果他要被胤禩和胤禵所拉拢,也早就成为了八爷党的人,可岳钟琪虽然深受胤禵器重,但他与胤禵关系始终是上下级关系。岳钟琪在后来也没有与年羹尧结党营私,可见他没有结党之嫌疑,而且岳钟琪确确实实为雍正一朝边境稳定做出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忠心报国,这一点雍正是十分认可。
第二,岳钟琪身份敏感,岳钟琪是岳飞后人,虽然满清政府很讨厌岳飞,为了贬低岳飞抬高了关羽的历史地位,所以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人其实在清政府为官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因此岳钟琪一生为官谦恭谨慎,不结党不营私,唯恐受到猜忌。
但满清也不敢明着说岳飞不好,毕竟岳飞在古代深受人民敬重,而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人,如果被这么斩杀了,那么无疑给清政府背上了一个没有容人之量的恶名,因此岳钟琪不能堂而皇之的被杀。
可以说岳钟琪因为岳飞的后人让他在清朝仕途身份尴尬,但也是因为这个身份救了他一命。
第三,岳钟琪在雍正朝立有大功,岳钟琪为雍正朝立下巨大功劳,可以说雍正朝时期的战争有一半都是靠岳钟琪打胜的,如此功臣如果这么杀了,那岂不是要给后世留下一个杀戮功臣的恶名。
极为喜好面子的雍正皇帝怎么能让自己背负杀戮功臣,更何况此前已经赐死了一个功臣年羹尧,如果再杀了岳钟琪,那雍正可就坐实了杀戮功臣之恶名。
而且岳钟琪相比于年羹尧为人更加谨慎谦恭,不居功自傲,不像年羹尧那么遭到雍正痛恨,所以雍正还是可以包容一下岳钟琪。
第四,一将难求,为将来做准备,其实雍正朝时期名将并不多,岳钟琪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所以一将难求,雍正担心将来军事上还需要依赖岳钟琪,所以留下了他。
其实康雍乾三朝中以雍正时期武功最弱,康熙平三藩,收台湾,抵御沙俄,征噶尔丹都是大胜,乾隆有十全武功就足以说明一切,而雍正一朝除了收复青海击溃罗卜藏丹津之外,在对阵准葛尔汗国和沙俄时,雍正都是很无力,尤其是还在沙俄以扶持准葛尔汗国的要挟之下,雍正被迫急着和沙俄签订了中俄边境《布连斯奇条约》,让沙俄占了一定的便宜。
所以说雍正也深知在军事上弱项,岳钟琪是难得的名将,当时准葛尔汗国还未被彻底攻灭,沙俄虎视眈眈,内部还有反清势力,而雍正朝可用的名将屈指可数,如果再斩了岳钟琪和傅尔丹,将来再有战乱,恐怕就得雍正御驾亲征了,因此雍正也是为了将来留后手,才绕了岳钟琪和傅尔丹一命。
雍正这个后手确实留的不错,不久之后雍正去世,乾隆即位,乾隆为了收买人心,即位之后就立刻下旨释放了岳钟琪和傅尔丹,将二人贬为平民。
雍正朝名将很少,乾隆即位初期也面临着武将青黄不接,无人可用的时代,所以乾隆朝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面对弹丸之地的叛乱乾隆却一直打了一年多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大小金川的叛乱让当时年轻的乾隆极为苦恼,这时候乾隆想起了被自己释放的名将岳钟琪,乾隆立刻下旨复召岳钟琪为四川提督参与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岳钟琪到前线后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平定了此前一年多没奈何的大小金川叛乱,乾隆十分大喜,为此乾隆恢复了岳钟琪在雍正朝时期的官职地位,开始继续重用岳钟琪。
之后岳钟琪在乾隆初期为乾隆平定了西藏和重庆农民起义军,于乾隆十九年(1754)在平定重庆农民起义之后回军途中病逝,享年68岁,乾隆亲自赐谥号为“襄勤”。
岳钟琪为乾隆初期的十全武功做出了很大贡献,乾隆为他赋诗歌颂,还称赞他为“三朝师武臣,钟琪为巨擘。”
写在最后
岳钟琪其实是弘扬了先祖岳飞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可称之为民族英雄,岳钟琪为官清廉自守,不结党不营私,还为国家版图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让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全部隶属于中国版图,123万平方公里的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可以说岳钟琪在康雍乾三朝都是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
也因为这些原因,岳钟琪才没有被雍正所杀,雍正也为儿子乾隆留下了一位名将,也使得乾隆初期在武将青黄不接的时代有了一位得力干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