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羌人到底什么来头,商朝为何抓到羌人都要处极刑?考古有反常发现

羌人到底什么来头,商朝为何抓到羌人都要处极刑?考古有反常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66 更新时间:2024/1/25 9:34:55

研究商王朝的考古人员通过对商朝都城遗迹的挖掘探索,发现了商朝百余年间一部分对外的征战记录。

商朝统治天下的百余年来多次出兵开疆扩土,但是其中对古羌族的发兵次数令人咋舌。商朝对古羌族不仅出兵次数最多,规模也是最大的。

武丁在位期间甚至派出万余士兵,不惜开创妇女领兵的先河,派出一代杰出军事领袖妇好亲自带兵打仗,只为将古羌族赶尽杀绝。

商朝国力强盛,再加上女将军妇好军事才能卓越,商朝毫无疑问地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不过古羌族并未屈服,奋起反抗,最终没有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也因此,商朝对古羌族的征战还在继续,甚至一直持续到商朝灭国之时。

因为古羌族的多次战败,商朝从战争中俘获无数羌人,即使是不残暴的君主也选择了对古羌族人俘虏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并杀害。

不仅如此,有些商朝君主甚至对古羌族人进行大肆抓捕,数百条性命只为了所谓的祭祀。而不被用于祭祀的古羌族人被处以极刑,折磨致死,称得上惨无人道。

世事变迁,周武王带领大军讨伐昏庸无道的商纣王。此时的古羌族加入了讨伐队伍之中,这侧面说明了此时此刻的古羌族在多年被讨伐的情况下仍然实力强劲。

最终古羌族跟随周部落将商朝灭国,周朝建立。

站在古羌族的视角来看,虽然疆土不相邻,利益不冲突,但是商朝却对其征战百余年,迫使整个古羌族多年生活在战乱之中,所以对商朝有着非常深的仇恨情有可原。但是站在商朝的视角来看,以往对其他国家的讨伐大都有迹可循。

可是古羌族不过是方国联盟中的小小一国,与商朝领地距离甚远,一没有疆土纷争,二没有主动进犯,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对古羌族如此仇视,甚至赶尽杀绝,连俘虏都要死于残酷刑罚呢?

商朝对古羌族的反常敌视,自然也吸引了众多考古学家的注意。众多考古学家对其探索研究,其中我国著名先秦史学者杨国勇先生对这个问题最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杨国勇先生在1985年出版的《夏史论丛》表达了他的看法。《夏史论丛》中先生通过商朝对羌人的敌意非常大这件事推测出了“夏羌同族”的观点。

不仅是杨国勇先生,陈梦家通过对古文献的研究通过以羌为人牲的记载和羌方活动的地点,也提出了羌可能与夏同族的观点。虽然后来也有其他研究历史的学者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但是此观点没有得到验证,真实性有待考证。

多年后,历史方面学者在对羌方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夏文华西北分支的多种习俗。推着对古羌族研究的推进,历史学家们发现曾经隶属于商朝的疆土竟然出现了古羌族的活动痕迹,也就是说商朝的疆土被古羌族人占领。

后续研究也证实了商朝的征战多年自身逐渐实力减弱之时羌方实力却在不断增强,疆土扩大过去的几倍。

考古学家对于羌人多年战乱却实力强劲到有能力跟随周部落对商朝进行讨伐并且和先周成为这场讨伐的中坚力量这件事心生疑惑,哪怕繁荣大国经历多年战火洗礼也会实力大减,更何况区区方国之中小小的古羌族呢?

多位历史学家进行探索,最终根据多家文献记载、遗迹得知,属于古羌族人的文化区域逐渐涌现出先周文化,甚至两者结合成为了新的文化体系。

很明显先周与古羌族从未发生过战争冲突,也就是说明了周与羌是用和平手段完成文化区域转变的。

最终众多历史方面的学者推断,古羌族人在与商朝进行战争时期被周部落大肆拉拢和帮助,所以没有被灭国。后来周,羌族双方进行了多次联姻,进行文化交融,甚至后来古羌族人愿意融入周朝。

古羌族人愿意文化交流和联姻有理有据,但是放弃自己的如此大的疆土仅仅为了融入先周是否就有点不符合常理了呢。

再结合古羌族人在商朝面前选择奋起反抗,在周人面前做小伏低选择了融入先周的道路。这两者态度的巨大反差、先周是夏的后代和“夏羌同族”的观点代入当时的历史背景中。

周与羌同族,两者和商朝有亡国之恨并且要面对共同的敌人,选择共同选择统一战线的话是不是就说得通了呢?

众所周知,商汤在公元前1600年带领教导有方的周部落发动商汤灭夏之战,取得了战争胜利。

商汤也通过这场战役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朝。那么古羌族人是夏人的后代。作为杀伐果断的商汤,定然决定要斩草除根,彻底覆灭整个夏王朝。

所以后来的商朝君主也都在为了彻底覆灭夏朝而不断对夏朝后代进行讨伐,并且不留活口进行了众多残酷的刑法和用无数夏朝后代的性命进行祭祀。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周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功绩远大于周武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王时期的周公,周公和武王谁厉害,历史上周公的评价

    周王朝建立之初,国家面临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岐山的周国在周文王时期已经很强盛了,但是与商王朝相比,无论是其疆域还是国家实力上,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周武王以“小帮”的诸侯接管商王朝的疆域,在管理上则很有些力不从心。因此,经常有诸侯国叛乱的事情发生。周武王为了巩固政权,决定尽快理顺国家内部的关系。首先,

  • 商朝灭亡时有多惨烈,天下诸侯纷纷加入,追逐商朝残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朝灭亡的惨痛过程,商朝诸侯争霸,商朝诸侯势力分布

    可以肯定的是商纣王虽然是暴君,但是个有才能的人,军事能力不弱,但搞政治他玩不过西周姬姓父子,特别是周武王,就是搞政治的高手,周人十分善于拉拢商朝下面的反对势力,要不也不会有八百诸侯会盟于孟津了。可以说商朝是亡于诸侯联军的联合绞杀之下,周本身和商朝的实力相差是十分巨大的,但周只是个挑头者,并非完全靠自

  • 夏朝的历史资料较少,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的历史简介,夏朝历史详细资料,夏朝的建立与灭亡的资料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也是最古老的王朝。夏朝之前的华夏,处于原始社会状态。而夏朝的历史资料,公认是十分稀缺的,那么,这其中原因何在?个人觉得,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1、口耳相传的历史迄今为止,考古界、历史学界发现的中国最古文字(是成体系的文字,而非刻画符号),是商朝的甲骨文。并且,考

  • 纣王为什么害怕四大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纣王时期的四大诸侯,历史上反对纣王的诸侯,纣王为什么怕四大诸侯

    四大诸侯是谁?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以及北伯侯崇候虎。从名目上就可以看出,无非效仿尧舜禹时期的四岳,四牧,代天子管理地方,在地方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这个权力到底有多大?封神里说,这干鸟人,每年之余朝廷,最大的工作也就是带领各自麾下的二百路小诸侯,来朝歌进贡天子,并参加朝贺大

  • 妲己进宫后面临什么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妲己进宫不懂宫中规矩,妲己为什么会进宫,妲己进宫迷倒众人

    纣王七年,轩辕坟三妖奉命进宫,其中妲己最为积极,然而积极归积极,一则女娲没交代清楚,二来妲己的确是九漏鱼出身,竟没学会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的本领,实在搞不清“祸乱”与“惑乱”之间的区别。搞不清怎么办?只能按照当时的女娲语气、神情以及私下里打听的,女娲之所以祭万妖幡招来天下万妖的由来,大胆揣测,胡乱琢磨

  • 汉朝建立后,刘邦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很大,为什么仍采用双规治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刘邦分封制的影响,刘邦何时恢复分封制

    既然他明白这一切,为何创立汉朝后,在采用郡县制的同时,为何还使用分封制呢?一、施用分封制,是刘邦夺得天下的必须秦朝覆灭后,项羽前后分封了十八支诸侯,而刘邦只是其中之一,楚汉争霸时,刘邦的力量并不占优势。楚汉战争期间,各路诸侯也在进行兼并战争,弱小的诸侯被灭,得以存活的都是势力强大,而他们到底支持谁,

  • 多制并存的周朝分封制与秦朝开创的大一统制度,哪个更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朝分封制的弊端,周朝分封制有什么特点,周朝统治模式为什么是分封制

    但是,秦始皇开启的大一统制度,并不仅仅是指郡县制。与周朝实行的分封制相对应的,秦朝开启的制度是地方上行郡县制,中央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同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总之一句话,万事都要统一。而之前西周的分封制度则是裂土分疆,就像一棵树上的藤条一样分叉繁衍,又各自生生不息。那么,秦朝

  • 西周:如果没有我对星辰大海的向往,你们还在黄土高坡上数羊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就如秦之所以能灭六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为什么不是其余的山东六国?这里面就蕴含着历史的随机性和必然性。说得明白点就是每一个随机的因素结合到一起就出现了必然的结果。秦灭六国,既有秦国的发源和地理原因,也有秦国的文化和政治原因,更有大历史自身发展和其余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不是要去探讨秦统一天下的原因,

  • 中国第一位奴隶宰相,辅佐商朝五代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朝第一位宰相,历史上商朝的宰相,商朝奴隶的悲惨一生

    伊尹。名挚。夏朝末年生于空桑,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为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 约公元前16世纪初,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

  • 《封神演义》如果截教取胜,殷商也难以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封神演义中阐教与截教,封神演义为啥要打击截教,封神演义截教与阐教的损失谁更大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纣王就可以实现殷商“中兴”吗?古风云认为,难!殷商败亡的根源就是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纣王以帝乙三子继位,宗室矛盾重重。纣王荒淫无度的时候,皇叔比干,皇兄启子、微子等没有任何作为,还暗助西伯侯姬昌和姜子牙,遥遥看纣王的笑话。托孤老臣闻太师大权独揽,其他纣王上位拥护者司天台太师杜元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