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与鲁肃齐名,曾迎战曹魏中期名将,论功时却让孙权极为尴尬

此人与鲁肃齐名,曾迎战曹魏中期名将,论功时却让孙权极为尴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90 更新时间:2024/2/6 14:48:18

这场战役是朱然声名雀跃的功成之战,他以一个无名之辈的身份力战曹魏名将而声震敌国,这是孙权在这一战中最大的欣慰。这不仅仅是他们之间有着特殊的同窗友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战役,让孙权对朱然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又确定了一位江东的核心武将。

不过在这场战役中除了朱然的出色表现之外,还有一个人的表现也堪为经典,他就是江东十二虎臣中的潘璋。潘璋是孙权执掌东吴之后一手提拔起来的武将,但是在跟随吕蒙征讨荆州的过程中取得大功之后,便一直再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了,没成想在这次援救朱然抗击魏军的过程中又一次立了大功,这也是此次战役中的又一个亮点。

据《三国志•潘璋传》中记载,魏将夏侯尚率部到达南郡之后,对朱然驻守的江陵进行了重重包围,并分派前部三万多人架设浮桥,强渡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百里洲。孙权得知消息之后命诸葛瑾、杨粲等将合兵一处,全力阻止魏军强渡并支援孤城江陵。但是诸葛瑾率部出师不利,迟迟没能抵挡住魏军前进的步伐,“魏兵日渡不绝”。

在这关键时刻,还是潘璋出马才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难题。潘璋仔细分析了敌我状况之后说:“现在魏军攻势犀利且士气正盛,长江水位太浅又不利发挥我水军的优势,所以现在不能跟他们硬打。”于是潘璋就率领部众绕远道屯住到了魏军上游五十里的地方,然后命手下人砍伐了数百万束芦苇,并把它们绑缚在一起制成了若干大型的芦苇筏顺流而下。等到芦苇筏全部淤积到魏军浮桥边上的时候,引火烧着了芦苇筏顺带着烧毁了魏军架设的浮桥,阻止了魏军的强渡计划。

潘璋虽然在此战中只是毁掉了魏军的浮桥,但是却对魏军的全面攻势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流逝长江水位上升,东吴水军的优势也得以发挥,魏军的外围防线又受到诸葛瑾等人的袭扰。魏将夏侯尚在对江陵旧攻不克的情况下,便率部撤退了。

按理说这场战役东吴取得了胜利,孙权也借此机会全面认清了朱然卓越的军事能力,应该非常高兴才对,但是孙权的表现却是喜忧参半。究其原因,是因为一向被他信任和重用的诸葛瑾,在此战中的表现让他比较失望。

据《三国志•诸葛瑾传》载,诸葛瑾是跟鲁肃一起被孙权奉为上宾的东吴名臣。虽然诸葛瑾在各个方面都不如鲁肃活跃,在前期也没有受到跟鲁肃一样的重用。但是他对待孙权忠心耿耿并且非常会察言观色,知道在什么时间该说什么样的话,所以孙权对他也是十分尊敬和信任。在鲁肃去世之后,孙权开始逐渐的把诸葛瑾放到了关键的位置上并加以重用。

根据诸葛瑾个人传记注引《吴书》中的记载,曹真、夏侯尚等将在江陵围攻朱然并分兵出讨中州的时候,诸葛瑾奉命统帅大军救援。但是诸葛瑾是个典型儒臣,没有武将那种风风火火、果敢独断的性格。他的性格非常平和稳重,面对这么大的战事也不着急,整天召集一群部将在哪里开会、推理、论证、制定作战计划,却很少真正地付诸于行动,所以在救援朱然的过程中进度缓慢,“兵久不解”。

诸葛瑾的这一番动作,使得朱然在江陵的威胁不断的增加,最后连孙权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权以此望之”。直到潘璋烧毁了浮桥阻止了魏军继续强渡,诸葛瑾才下定决心率部猛攻了魏军一番。诸葛瑾在此战中的表现不仅非常一般,而且还差一点影响了整个战局的走向,这让孙权有点失望并且极为的尴尬。关于这一点在战后孙权论功行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此战结束之后,朱然、潘璋等人都因战功受到了晋升和封赏。诸葛瑾也被晋升为左将军并册封为宛陵侯,但是诸葛瑾被晋升的原因却有点令人匪夷所思:“虽无大勋,亦以全师保境为功。”从这当中就看出来孙权的尴尬之处:仗打赢了要进行封赏,又不好单单留下诸葛瑾不封赏,所以就随便给他按了一个功劳。

参考书籍:《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曹魏有三位征北将军,一位事迹不详,一位逝后追封,一位历经两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魏有几位征北将军,曹魏的全部名将,征北将军

    第一位:程喜。程喜,字申伯,史料中对其个人的记载非常模糊,籍贯及主要事迹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据《三国志》载,程喜在魏明帝曹丕时期,初以郡太守之职督镇青州。魏帝曹芳继位后,晋升程喜为征北将军兼任青州刺史,率部屯住蓟州督领地方诸军事。据《三国职官表》中的记载,程喜于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迁任征北将军。程

  • 曹魏有六位后将军,一位救过曹操的命,一位遭司马懿暗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文聘。关于文聘的事迹,我在前面的多篇文章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文聘自从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加入曹魏集团之后,便一直驻扎在荆州的江夏郡,并在期间的十多年时间里痛击关羽、抵御孙权,无论是指挥作战还是地方治理都非常出色,是曹魏集团中一位典型的军事与智略兼备的名将。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

  • 此人两度力挽狂澜,拯救汉末王朝,却错失歼灭董卓的大好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歼灭程远志、邓茂后,奉幽州太守刘焉之命增援青州,并在青州城下再度击败黄巾军,解了青州之围。此后,刘备得知恩师卢植在广宗与张角交战,便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到广宗与卢植见面。卢植大喜,将刘备等人留在帐下任用。不久后,卢植又派刘备前往颍川配合皇甫嵩与朱儁作战。就在刘备赶往颍川之际,皇甫嵩与朱儁正与张角率领

  • 被袁绍视作头号大敌之人,既不是曹操,也并非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纵观袁绍的发迹史,他也遇到过不少强敌,如南阳太守袁术、黑山军领袖张燕、以及后来的曹操等人。要说到袁绍的最大敌人是谁?相信不少觉得会是曹操。但袁绍对曹操的态度,还停留在以前的印象上,从他官渡之战中的轻敌表现,不难发现袁绍并没有将曹操放在心上。在笔者看来,能被袁绍视作是头号大敌并全力以赴的,当属割据幽

  • 此人是东吴悍将,孙策视为知己,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正史孙策死后东吴军权,如果孙策不死东吴能一统天下吗,孙策真正的结局

    当时孙策已经攻占了宣城以东的大部分地区,还剩下泾县以西的六个县没来得及收并,“惟泾以西六县未服”。为了积极对抗孙策,刘繇命太史慈进驻泾县,招募还没有归附的势力建立防御,“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孙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大喜过望,随即亲率大军出征,在泾县擒获了太史慈,“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孙策抓获太史

  • 曹魏有六位将军号为征南,三人是征南将军,三人是征南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魏历任征南将军,曹魏的全部名将,历史上真正的曹魏名将

    第一位:曹仁。曹仁早年跟随曹操四处征战时屡有战功,深得器重,他曾先后三次担任征南将军,不过,前两次是代理,第三次才正式转正。第一次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讨荆州时,任命曹仁为行征南将军。曹仁在此期间,驻守南郡的江陵,与东吴主帅周瑜率领的众将士对峙了一年有余。期间双方展开了数次激烈的交战,

  • 曹魏有七位镇南将军,其中两位是降将,还有两位先后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张鲁。张鲁在曹魏集团中担任第一任镇南将军,实属无奈之举。张鲁本来是益州地区的一方诸侯,割据汉中称王称霸,还自任道教的天师,在地方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生活也非常安逸。但是,刘璋、刘备和曹操都盯着汉中这一块集军事、经济、物产为一体的重要地域,这也就注定了张鲁在汉中的地位必然不会长久。建安二十年(公

  • 三国时期,为什么说曹操看不上诸葛亮的才能?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对诸葛亮评价,诸葛亮vs曹操完整版,曹操如何看待诸葛亮

    其次,曹操手下谋士很多,其中不乏才能比诸葛亮还厉害的,所以曹操是看不上诸葛亮的才能的。更何况诸葛亮这人独断专行,刘备大战都不带他,取西川带的是庞统,战东吴也没带诸葛亮。只有阿斗这样的人才完全依靠诸葛亮,曹操这种枭雄,怎么能看上诸葛亮呢?其实,话说回来,诸葛亮不是谋士,只是一个治国的相才。蜀汉真正的谋

  • 此人是无当飞军的统帅,转战南中和西北,职务与关羽一模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无当飞军,无当飞军战法谁传承的,汉末霸业无当飞军谁当统领

    (姜维)再与夏侯霸商议曰:“南安未得,不如先取上邽。上邽乃南安屯粮之所;若得上邽,南安自危矣。”遂留霸屯于武城山,维尽引精兵猛将,径取上邽。行了一宿,将及天明,见山势狭峻,道路崎岖,乃问向导官曰:“此处何名?”答曰:“段谷。”维大惊曰:“其名不美:段谷者,断谷也。倘有人断其谷口,如之奈何?”正踌躇未

  • 此人是蜀汉守城神将,若不早逝,魏延可在夷陵之战大显身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延死后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个人简介,魏延传

    细作报说:“东吴孙权遣人结好东川张鲁,将欲来攻葭萌关。”玄德惊曰:“若葭萌关有失,截断后路,吾进退不得,当如之何?”庞统谓孟达曰:“公乃蜀中人,多知地理,去守葭萌关如何?”达曰:“某保一人与某同去守关,万无一失。”玄德问何人。达曰:“此人曾在荆州刘表部下为中郎将,乃南郡枝江人,姓霍,名峻,字仲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