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南人真像《三国演义》里写的不反叛了吗?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南人真像《三国演义》里写的不反叛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14 更新时间:2024/2/20 21:54:30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南中,诸葛亮大帐。

堂上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稳坐中军帐里,堂下五花大绑着一个高大的汉子,那汉子身后,站着满面怒气的刀斧手,衬着中军帐庄严而肃穆。

诸葛亮缓缓问道:“孟获,你已多次被我所擒,这回还有什么话说!”

那高大汉子正是孟获,只听他长叹一声,答道:“公,天威也。这次我孟获彻底心服口服了,南人以后再也不会反叛”。

这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诚然小说中的故事很精彩,但南中地区的人不服王化多年,真的因为诸葛亮打了胜仗就归顺了吗?

一,南人的承诺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平南中时,马谡建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直接促使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最终令孟获幡然悔悟,永不复叛。

然而,翻开厚重的史书,我们惊讶的发现,所谓的孟获答应永不反叛,仅仅存在于《三国演义》的小说家戏言中。

正史《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这就是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了南人的叛乱,但这里压根没提到孟获答应以后不造反了。

事实上,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里提到这次南征时,也只是说“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因此,诸葛亮南征打了胜仗是毋庸置疑的,但南人是否答应不造反却史无记载。

这不禁让人疑惑,既然无法确定南人是否被诸葛亮感动,那么,流传甚广的诸葛亮对孟获使用的攻心之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诸葛亮的策略

所谓攻心之策,出自《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南征策略的描写。

但小说终归是小说,历史上诸葛亮南征时采用的策略,从诸葛亮的平定南方叛乱后的安排似可略窥一二。

南中的叛乱平定后,诸葛亮把南中拆分为七个郡,分别是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这便是史书中常常提及的南中七郡。

拆分完南中还不算,蜀汉王朝还在南中地区设置了一位庲降都督,专门负责镇守南中地区,维护蜀汉后方的和平安宁。

除此之后,诸葛亮还带走了南中地区大量的财产和青壮年人口。这些被带走的青壮年,后来组成了蜀汉最精锐的部队。

而那些从南中地区带走的财产,则成为了蜀汉重要的军资来源,不仅养育了蜀汉的军队,还成为诸葛亮后来北伐的重要助力。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为了强盛蜀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南中地区再也没有造反的资本。

由此可见,诸葛亮对付南中叛乱,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些制约手段。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攻心之策,只怕连诸葛亮自己也怀疑它的疗效呢。

三,南中的情况

南中的叛乱平定后,诸葛亮便即班师回朝。那么,在诸葛亮走后,南中地区是否真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永不复叛呢?

对此,《三国志》中有明确的记载,“后军还,南夷复反,杀害守将,恢身往讨,鉏尽恶类”也就是说诸葛亮大军前脚刚走,南中地区立刻又反叛了。

这时候,七擒七纵的美好画面没有出现,攻心为上的怀柔政策也没有出现,出现的只有安汉将军李恢的一支人马,如疾风骤雨一般杀入敌阵,用精湛的武艺和带血的刺刀,平定了南人的这次叛乱。

叛乱虽然平定,但南人依旧不服王化。南中地区表面的和平下,是无数股势力的暗流涌动。

公元233年,南中地区的越嶲郡发生叛乱。叛军杀死前后两任郡守,一时间震惊天下。

蜀汉的官员们吓得不敢去越嶲郡赴任,整个越嶲郡完全处于南人的统治下。

诸葛亮急忙迁庲降都督张嶷为越嶲太守,并派张嶷与新任的庲降都督马忠一起率军前往越嶲郡平定叛乱。

在两人多番努力下,总算荡平了这场叛乱。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240年,越嶲郡又叛乱了。这次越嶲太守张嶷立刻出兵,分分钟又将这场叛乱消灭于无形之中。

或许是这次的平叛太过精彩,就连《三国志》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越嶲郡叛乱平定后,南中地区进入暂时的和平期,但南人的反叛却远未结束。

自诸葛亮南征后,南中地区虽时常出现小叛乱,却再也没有出现过足以危害蜀汉江山的大规模暴乱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出师表》

更多文章

  • 蔡阳死于何人之手?并非关羽,而是一位默默无名的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斩蔡阳的真实视频,关羽用多久杀蔡阳,关羽斩蔡阳的原因

    关羽离开曹操,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来到了卧牛山附近。黄巾余部周仓和裴元绍前来赶来拜见关羽,都表示愿意跟随关羽。但关羽最终选择让周仓跟随左右,却没有收留裴元绍,令裴元绍大失所望。于是,关羽带着周仓、孙乾及刘备的两位夫人继续向汝南前进,不久后便看见了不远处的一座山城。周仓告诉关羽,该城名为古城,在数月前被

  • 表现平庸的江东虎臣:只因具备两个特点,孙权重点培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孙策平定江东诸郡的过程中,蒋钦几乎参与了其中的所有主要战斗,并在随从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的战斗中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孙策任命为葛阳尉,曾先后历任三个县的县长,并且在任期之内因平定山越贼寇有功,又被晋升为西部都尉。孙权执掌江东初期,江东各地的局势还不是很稳定,为了平息当时境内山越贼寇的侵扰,

  • 此人是诸葛亮的后人,担任岳家军军师,助岳雷扫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书中的描述,诸葛锦是诸葛英的儿子,三国名臣诸葛亮的嫡系血亲,姓名与先辈中的诸葛瑾同音。相对于诸葛家族的后裔而言,他比父亲更加优秀。诸葛英仅仅只习得了祖上的扶乩占卜之法,而诸葛锦深得家族真传,占风望气、行兵布阵、卜算祈祷,样样精通。他首次出场是在该书的第六十四回。岳家军在朱仙镇解散后,诸葛英回家不

  • 诸葛亮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景仰,决非是由《三国演义》吹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正史诸葛亮,诸葛亮一生的成就简短,诸葛亮一生的历程

    孙权占“地利”(拥有江东根据地)的条件下,诸葛亮辅佐一无所有,只占“人和”的刘备(所谓“人和”是指民心所向),并最终使孱弱的刘备能与曹、孙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实非凡人所能为也。特别是诸葛亮治理蜀汉时,能“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务农

  • 此人是曹操的心腹谋臣,吓退孙权击败关羽,晚年毁掉曹魏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杀关羽后悔吗,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八大猛将,孙权得了荆州为什么还杀关羽

    但鲜为人知的是,张辽主导的这场战役,只是众多合肥之战中的第二次。而放眼第一次合肥之战,却有一个文臣,他仅凭借着数千援军,便吓退了东吴铁骑。这份功勋,其实也并不逊色于张辽。这个吓退孙权的谋臣,正是曹魏集团的四代老臣——蒋济。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从他最初任职丞相府主薄一职来看,曹操对他还是极为重视

  • 此人并非曹操嫡系,地位却高于五子良将,历经三朝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最强十大良将,能打败曹操的十大猛将,曹操时期五子良将

    1、臧霸的经历臧霸,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臧霸年轻之时,其父臧戒因得罪太守,被关押在牢狱中。为了拯救父亲,臧霸纠结十几个门客将太守杀害,流亡到了东海郡。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臧霸开始有了孝烈勇武之名。不久之后,黄巾军在全国范围内作乱,颇有胆识的臧霸投身徐州牧陶谦麾下,在讨贼之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劳,被擢升

  • 此人是文武双全的三国名将,却因一句戏言,被误解数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文武双全排名,三国中最文武双全的将军,三国里的文武双全人物

    在小说中,廖化的形象给不少读者有两个印象:一个是他平庸,从出场到结束,没有什么亮眼表现;另一个则是长寿,廖化在小说中自述曾参与黄巾军,后来直到蜀汉灭亡之后,廖化还依旧活着。正因如此,不少人便生出了这样一个错觉:廖化没什么大本事,他依靠自己的长寿,成功“熬”到了先锋之职。回溯历史,笔者却发现了一位不一

  • 此人三次得罪刘备,还羞辱过张飞,却因一个馊主意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之死刘备大哭,刘备张飞徐晃能组一队吗,刘备关羽张飞图片

    但被很多读者忽略掉的是,蜀汉政权的开创者刘备,其用人的本领也丝毫不逊色于曹操。且看蜀汉集团里面,文有法正、许靖等人;武也有关羽、张飞、黄忠。而这些人的才能,都在刘备手中尽情施展了出来。不仅如此,刘备对待人才的重视程度,还在一个人的身上,彻底体现了出来。此人,便是刘巴。刘巴是零陵人,他也是出身官宦世家

  • 曹魏有十位征东将军,一位是诸葛亮的好友,一位是诸葛亮的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魏十大征东将军,曹魏有10位征东将军,曹魏名将诸葛亮

    第一位:张辽。张辽是山西籍名将中的杰出代表,早年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功勋卓著。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部进军汉中,命张辽与乐进等人驻防合肥,并给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孙权率军进攻合肥时,张辽亲率死士勇闯敌阵,此战中东吴多位大将受伤,十二虎臣中的陈武阵亡。战后曹操论功行赏,任命为张辽为征东将军

  • 此人名气不大,战力却远胜颜良,曾与关羽恶战数十回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颜良简历,关羽和颜良正面交战谁胜谁负,关羽为何能轻易斩杀颜良

    曹操父亲曹嵩遇害,曹操大怒,举兵大举入侵徐州。徐州刺史陶谦节节败退,只好派麋竺前往北海向孔融求援。谁知麋竺刚刚来到北海,黄巾余部管亥率十万人马前来攻城。孔融不敌,只能据城坚守。没过几天,太史慈只身突入城中。孔融又派太史慈前往平原向平原相刘备求援。太史慈随即出城,杀出重围,来到平原见到了刘备。得知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