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名气不大,战力却远胜颜良,曾与关羽恶战数十回合

此人名气不大,战力却远胜颜良,曾与关羽恶战数十回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01 更新时间:2024/2/18 18:06:04

曹操父亲曹嵩遇害,曹操大怒,举兵大举入侵徐州。徐州刺史陶谦节节败退,只好派麋竺前往北海向孔融求援。谁知麋竺刚刚来到北海,黄巾余部管亥率十万人马前来攻城。孔融不敌,只能据城坚守。没过几天,太史慈只身突入城中。孔融又派太史慈前往平原向平原相刘备求援。太史慈随即出城,杀出重围,来到平原见到了刘备。

得知孔融被围,刘备立即率领关羽、张飞及精兵三千赶来。在北海城外,关羽提刀出阵。经过几十个回合的单挑,终于将管亥斩落马下。刘备率部掩杀,黄巾大败,降者无数,北海之围遂解。不久后,刘备又向公孙瓒借兵,借到了马步两千及猛将赵云。随后,刘备进军徐州,终于解了徐州之围。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北海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不过并非是在北海。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黄巾余部肆虐,时任北海相的孔融率兵征讨,不料却在都昌被黄巾将领管亥围困。太史慈得到消息后,只身步行来到都昌,利用黄巾军部署的弱点悄悄进入都昌。

孔融见太史慈前来,非常高兴,即命其前往平原向刘备求援。于是,太史慈带着两名骑兵出城。经过一番厮杀,太史慈终于突出重围来到了平原,之后便有了刘备率领三千人马解救孔融之事。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提到的刘备解围的经过则是有真有假。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贼闻兵至,解围散走。”这意味着刘备的确解围成功,至于管亥死于关羽刀下的情节,只不过是作者为了体现关羽的神勇而虚构出来的情节。

小说中出现的这场战事中,还有一个话题引起了三国武评者的浓厚兴趣,那便是管亥的武艺。在《三国演义》当中,管亥只不过是一个一闪即逝的人物,但作者对其武艺的描述却令人印象深刻。小说第十一回是这样描述的:“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从这个描述来看,虽然管亥死于关羽的刀下,但其武艺并不低。纵观小说中曾经与关羽单挑的对手,除了吕布、徐晃之外,还没有几位武将能够支撑数十回合。如颜良文丑这样的名将,在关羽面前也只能支撑几个回合,可见管亥的武艺在小说当中属于一流武将的行列,远胜颜良和文丑。

这场都昌之战,虽然只是刘备军旅生涯中一次很小规模的战事,却对刘备产生来哦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刘备出兵解围前的一番话中体现出来。《三国志•太史慈传》称,等刘备从太史慈口中得知是孔融亲口让太史慈前来向自己求援时,曾经非常动容,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

刘备为何会如此激动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此时的刘备已经在中原浪迹数年,寄人篱下。而孔融则是当时的士人领袖,享有崇高威望。这样一位大名士向自己求援,怎能让当时籍籍无名的刘备不激动呢?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刘备解围成功后,立即得到了孔融的赏识。

徐州牧陶谦死后,孔融又在徐州官吏面前力荐由刘备继任徐州牧,此举不仅是在还刘备当年解围的人情,同时也对于增加刘备的地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孔融的赏识,刘备的名气才慢慢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这也成了刘备早期最大的资本之一。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曹魏江苏籍名臣:两位来自淮安,一位来自连云港,一位来自盐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陈登。陈登,字元龙,徐州下邳淮浦人,即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登出自东汉名门大族,家族成员中有担任过太尉的陈球、担任过吴郡太守的陈瑀及官至汝阴太守的陈琮等人。陈登的父亲陈珪也是汉末名士,曾在青州北海国担任过剧县县令。陈登早年博览群书,以才学出众闻名徐州,是当时徐州地区的一位青年名士。陈登二十

  • 此人与鲁肃齐名,曾迎战曹魏中期名将,论功时却让孙权极为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权为何重用鲁肃,孙权鲁肃孙尚香能配吗,鲁肃对孙权忠诚吗

    这场战役是朱然声名雀跃的功成之战,他以一个无名之辈的身份力战曹魏名将而声震敌国,这是孙权在这一战中最大的欣慰。这不仅仅是他们之间有着特殊的同窗友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战役,让孙权对朱然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又确定了一位江东的核心武将。不过在这场战役中除了朱然的出色表现之外,还有一个人的表现也堪为经典,

  • 曹魏有三位征北将军,一位事迹不详,一位逝后追封,一位历经两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魏有几位征北将军,曹魏的全部名将,征北将军

    第一位:程喜。程喜,字申伯,史料中对其个人的记载非常模糊,籍贯及主要事迹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据《三国志》载,程喜在魏明帝曹丕时期,初以郡太守之职督镇青州。魏帝曹芳继位后,晋升程喜为征北将军兼任青州刺史,率部屯住蓟州督领地方诸军事。据《三国职官表》中的记载,程喜于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迁任征北将军。程

  • 曹魏有六位后将军,一位救过曹操的命,一位遭司马懿暗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文聘。关于文聘的事迹,我在前面的多篇文章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文聘自从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加入曹魏集团之后,便一直驻扎在荆州的江夏郡,并在期间的十多年时间里痛击关羽、抵御孙权,无论是指挥作战还是地方治理都非常出色,是曹魏集团中一位典型的军事与智略兼备的名将。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

  • 此人两度力挽狂澜,拯救汉末王朝,却错失歼灭董卓的大好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歼灭程远志、邓茂后,奉幽州太守刘焉之命增援青州,并在青州城下再度击败黄巾军,解了青州之围。此后,刘备得知恩师卢植在广宗与张角交战,便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到广宗与卢植见面。卢植大喜,将刘备等人留在帐下任用。不久后,卢植又派刘备前往颍川配合皇甫嵩与朱儁作战。就在刘备赶往颍川之际,皇甫嵩与朱儁正与张角率领

  • 被袁绍视作头号大敌之人,既不是曹操,也并非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纵观袁绍的发迹史,他也遇到过不少强敌,如南阳太守袁术、黑山军领袖张燕、以及后来的曹操等人。要说到袁绍的最大敌人是谁?相信不少觉得会是曹操。但袁绍对曹操的态度,还停留在以前的印象上,从他官渡之战中的轻敌表现,不难发现袁绍并没有将曹操放在心上。在笔者看来,能被袁绍视作是头号大敌并全力以赴的,当属割据幽

  • 此人是东吴悍将,孙策视为知己,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正史孙策死后东吴军权,如果孙策不死东吴能一统天下吗,孙策真正的结局

    当时孙策已经攻占了宣城以东的大部分地区,还剩下泾县以西的六个县没来得及收并,“惟泾以西六县未服”。为了积极对抗孙策,刘繇命太史慈进驻泾县,招募还没有归附的势力建立防御,“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孙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大喜过望,随即亲率大军出征,在泾县擒获了太史慈,“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孙策抓获太史

  • 曹魏有六位将军号为征南,三人是征南将军,三人是征南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魏历任征南将军,曹魏的全部名将,历史上真正的曹魏名将

    第一位:曹仁。曹仁早年跟随曹操四处征战时屡有战功,深得器重,他曾先后三次担任征南将军,不过,前两次是代理,第三次才正式转正。第一次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讨荆州时,任命曹仁为行征南将军。曹仁在此期间,驻守南郡的江陵,与东吴主帅周瑜率领的众将士对峙了一年有余。期间双方展开了数次激烈的交战,

  • 曹魏有七位镇南将军,其中两位是降将,还有两位先后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张鲁。张鲁在曹魏集团中担任第一任镇南将军,实属无奈之举。张鲁本来是益州地区的一方诸侯,割据汉中称王称霸,还自任道教的天师,在地方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生活也非常安逸。但是,刘璋、刘备和曹操都盯着汉中这一块集军事、经济、物产为一体的重要地域,这也就注定了张鲁在汉中的地位必然不会长久。建安二十年(公

  • 三国时期,为什么说曹操看不上诸葛亮的才能?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对诸葛亮评价,诸葛亮vs曹操完整版,曹操如何看待诸葛亮

    其次,曹操手下谋士很多,其中不乏才能比诸葛亮还厉害的,所以曹操是看不上诸葛亮的才能的。更何况诸葛亮这人独断专行,刘备大战都不带他,取西川带的是庞统,战东吴也没带诸葛亮。只有阿斗这样的人才完全依靠诸葛亮,曹操这种枭雄,怎么能看上诸葛亮呢?其实,话说回来,诸葛亮不是谋士,只是一个治国的相才。蜀汉真正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