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文武双全的三国名将,却因一句戏言,被误解数百年

此人是文武双全的三国名将,却因一句戏言,被误解数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68 更新时间:2024/1/22 19:42:08

在小说中,廖化的形象给不少读者有两个印象:一个是他平庸,从出场到结束,没有什么亮眼表现;另一个则是长寿,廖化在小说中自述曾参与黄巾军,后来直到蜀汉灭亡之后,廖化还依旧活着。正因如此,不少人便生出了这样一个错觉:廖化没什么大本事,他依靠自己的长寿,成功“熬”到了先锋之职。

回溯历史,笔者却发现了一位不一样的廖化:这位蜀汉大将不仅文武双全,智谋频出;而且在眼光、能力和战绩等方面,他均有过出色的表现。本文便是笔者结合相关史料,从而为大家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廖化。

严格意义上来说,《三国志》作者并未给廖化立传,只是在蜀书的最后一卷中,夹带了百余字的廖化小传。和演义相同的地方在于:廖化初期确实在关羽手下为官。据《三国志•廖化传》记载:“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令人惊奇的是,廖化此时的职务,是一员主薄,是个典型的文官,足见他在地方治理及出谋划策上具有一定的才能。

后来关羽兵败被杀之后,廖化被迫降于东吴。在此情形之下,廖化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可以看到,廖化忠于刘备,甚至上演了一场和关羽类似的“千里走单骑”。从这个计划的形成到实施来看,廖化的胆识、谋略和武艺都必须有着过人的表现,才能如此顺利的与刘备汇合。

而这,只是廖化的一些生平简介。尽管其传记内容太少,但笔者却从《三国志》的别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关于廖化的蛛丝马迹。现将这些零散的线索分为三类,来从侧面体现出廖化的不同凡响。

首先来看廖化在蜀军中的地位,亦或者是威望。在《三国志•王平传》中,裴松之曾注引《华阳国志》曰:“后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王平、句扶、张翼这三人都是蜀汉后期出名的大将,他们也曾在北伐或者平乱途中,立下过不少的功劳。而廖化能够和他们并列,足以见其军中威望,不亚于其他三人。

除此之外,蒋琬对于廖化的礼让之态,也是值得思索的。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结合上文廖化小传中的记载,这句话中谈到的廖淳,正是廖化。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蒋琬的能力不少读者也都了解。而蒋琬却对廖化有所谦让,这也足以说明了廖化在蜀汉集团中的名声了。

其次,笔者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廖化的战绩。在《三国志•明帝纪》中,裴松之曾注引《魏书》曰:“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惇。”在《三国志•郭淮传》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姜维出石亭,从疆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可以看到,通过阴平太守这一线索,笔者可以确定一点:廖化还有个叫廖惇的名字。这样一来,廖化不仅在北伐过程中帮助姜维很好的完成了筑城重任,而且他还独自攻击过魏国的领地。这场战争的结局便是:“奕军为惇所破;赟为流矢所中死。”廖化在与曹魏名将郭淮的对抗中,反而占据了上风,可见廖化的本领,也当真十分了得。

最后,廖化在战略眼光上,也有过不俗表现。在《三国志•廖化传》中,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景耀五年,姜维继续兴兵北伐。对此,廖化觉得十分担忧,他觉得姜维用兵不知道多加整顿,必然会引来灾祸上身。“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对于廖化的劝谏,姜维并没放在心上。可后来的结局,却证明了廖化极为高明的战略眼光。据《三国志•三少帝纪》记载:“冬十月,蜀大将姜维寇洮阳, 镇西将军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

通过上述事迹,我们能发现廖化这员大将,确实是蜀汉集团中难得一见的文武全才。对此,陈寿评价廖化为“以果烈称”,倒也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他果敢勇烈的一生。最后再提一句,廖化还曾被后主封过“假节”一职,而这也是赵云黄忠都未曾有过的殊荣。如此看来,廖化作为一员难得他良将,他在蜀汉集团中再受重视程度,还是非常之高的。。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此人三次得罪刘备,还羞辱过张飞,却因一个馊主意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之死刘备大哭,刘备张飞徐晃能组一队吗,刘备关羽张飞图片

    但被很多读者忽略掉的是,蜀汉政权的开创者刘备,其用人的本领也丝毫不逊色于曹操。且看蜀汉集团里面,文有法正、许靖等人;武也有关羽、张飞、黄忠。而这些人的才能,都在刘备手中尽情施展了出来。不仅如此,刘备对待人才的重视程度,还在一个人的身上,彻底体现了出来。此人,便是刘巴。刘巴是零陵人,他也是出身官宦世家

  • 曹魏有十位征东将军,一位是诸葛亮的好友,一位是诸葛亮的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魏十大征东将军,曹魏有10位征东将军,曹魏名将诸葛亮

    第一位:张辽。张辽是山西籍名将中的杰出代表,早年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功勋卓著。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部进军汉中,命张辽与乐进等人驻防合肥,并给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孙权率军进攻合肥时,张辽亲率死士勇闯敌阵,此战中东吴多位大将受伤,十二虎臣中的陈武阵亡。战后曹操论功行赏,任命为张辽为征东将军

  • 此人名气不大,战力却远胜颜良,曾与关羽恶战数十回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颜良简历,关羽和颜良正面交战谁胜谁负,关羽为何能轻易斩杀颜良

    曹操父亲曹嵩遇害,曹操大怒,举兵大举入侵徐州。徐州刺史陶谦节节败退,只好派麋竺前往北海向孔融求援。谁知麋竺刚刚来到北海,黄巾余部管亥率十万人马前来攻城。孔融不敌,只能据城坚守。没过几天,太史慈只身突入城中。孔融又派太史慈前往平原向平原相刘备求援。太史慈随即出城,杀出重围,来到平原见到了刘备。得知孔融

  • 曹魏江苏籍名臣:两位来自淮安,一位来自连云港,一位来自盐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陈登。陈登,字元龙,徐州下邳淮浦人,即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登出自东汉名门大族,家族成员中有担任过太尉的陈球、担任过吴郡太守的陈瑀及官至汝阴太守的陈琮等人。陈登的父亲陈珪也是汉末名士,曾在青州北海国担任过剧县县令。陈登早年博览群书,以才学出众闻名徐州,是当时徐州地区的一位青年名士。陈登二十

  • 此人与鲁肃齐名,曾迎战曹魏中期名将,论功时却让孙权极为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权为何重用鲁肃,孙权鲁肃孙尚香能配吗,鲁肃对孙权忠诚吗

    这场战役是朱然声名雀跃的功成之战,他以一个无名之辈的身份力战曹魏名将而声震敌国,这是孙权在这一战中最大的欣慰。这不仅仅是他们之间有着特殊的同窗友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战役,让孙权对朱然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又确定了一位江东的核心武将。不过在这场战役中除了朱然的出色表现之外,还有一个人的表现也堪为经典,

  • 曹魏有三位征北将军,一位事迹不详,一位逝后追封,一位历经两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魏有几位征北将军,曹魏的全部名将,征北将军

    第一位:程喜。程喜,字申伯,史料中对其个人的记载非常模糊,籍贯及主要事迹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据《三国志》载,程喜在魏明帝曹丕时期,初以郡太守之职督镇青州。魏帝曹芳继位后,晋升程喜为征北将军兼任青州刺史,率部屯住蓟州督领地方诸军事。据《三国职官表》中的记载,程喜于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迁任征北将军。程

  • 曹魏有六位后将军,一位救过曹操的命,一位遭司马懿暗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文聘。关于文聘的事迹,我在前面的多篇文章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文聘自从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加入曹魏集团之后,便一直驻扎在荆州的江夏郡,并在期间的十多年时间里痛击关羽、抵御孙权,无论是指挥作战还是地方治理都非常出色,是曹魏集团中一位典型的军事与智略兼备的名将。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

  • 此人两度力挽狂澜,拯救汉末王朝,却错失歼灭董卓的大好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歼灭程远志、邓茂后,奉幽州太守刘焉之命增援青州,并在青州城下再度击败黄巾军,解了青州之围。此后,刘备得知恩师卢植在广宗与张角交战,便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到广宗与卢植见面。卢植大喜,将刘备等人留在帐下任用。不久后,卢植又派刘备前往颍川配合皇甫嵩与朱儁作战。就在刘备赶往颍川之际,皇甫嵩与朱儁正与张角率领

  • 被袁绍视作头号大敌之人,既不是曹操,也并非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纵观袁绍的发迹史,他也遇到过不少强敌,如南阳太守袁术、黑山军领袖张燕、以及后来的曹操等人。要说到袁绍的最大敌人是谁?相信不少觉得会是曹操。但袁绍对曹操的态度,还停留在以前的印象上,从他官渡之战中的轻敌表现,不难发现袁绍并没有将曹操放在心上。在笔者看来,能被袁绍视作是头号大敌并全力以赴的,当属割据幽

  • 此人是东吴悍将,孙策视为知己,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正史孙策死后东吴军权,如果孙策不死东吴能一统天下吗,孙策真正的结局

    当时孙策已经攻占了宣城以东的大部分地区,还剩下泾县以西的六个县没来得及收并,“惟泾以西六县未服”。为了积极对抗孙策,刘繇命太史慈进驻泾县,招募还没有归附的势力建立防御,“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孙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大喜过望,随即亲率大军出征,在泾县擒获了太史慈,“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孙策抓获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