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灭赵灭齐,项羽为何坐视不管?

韩信灭赵灭齐,项羽为何坐视不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4/3/12 9:58:59

韩信灭赵灭齐,项羽为何坐视不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项羽当然不愿坐视韩信灭赵破齐,尽管主力被牵制在荥阳战场,但他已经尽全力破坏韩信的行动了。

只是,韩信的神级发挥,一次次让项羽大吃一惊!

韩信初期行动迅速,项羽还来不及干预

韩信8月北上,9月,已经连续灭了魏、代。魏王魏豹、代王陈余,都是当时鼎鼎大名的人物,手上的兵马也不少,即使项羽能预料到他们不是“执戟郎”韩信的对手,谁又能料到,他们会败亡得如此迅速呢?

不过,当项羽得知“噩耗”时,或许也有欣慰之处:由于刘邦扛不住他的正面进攻,已经调灌婴曹参率部分精锐返回荥阳前线了。

韩信,你让我吃了一惊。不过,现在你那边两位大将和精锐都来被刘邦调走了,看你还能怎么嚣张?

可是,韩信再次让项羽吃惊了。

10月,韩信与张耳攻赵,背水一战,一战破赵。11月,赵亡。项羽对韩信行动的破坏:一度收到奇效项羽不敢再随意推测韩信的“极限”了,他开始采取行动,破坏韩信。

尽管项羽主力被牵制在荥阳,脱不开身,但他依然“数以奇兵攻赵地”。

项羽用兵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尽管他本人不能抽身北上,但数次奇兵攻略,牵制住了韩信的步伐。韩信始终无法彻底平定赵地!

韩信攻灭魏、代、赵三国,仅仅耗时3个月。可是,在项羽的牵制下,整整七个月时间,韩信都被牵制在赵地,无法再扩大威胁。七个月的拉锯后,韩信得到的结果是:汉高祖三年六月,刘邦亲自来“视察”了一次,把军队都带走了!

原来,项羽在正面战场猛烈进攻刘邦,荥阳战场刘邦连续吃瘪,萧何从关中支援的那点兵不够用了,刘邦索性把韩信的军队都收走了!

就这样,在项羽“奇兵骚扰赵地+正面猛攻荥阳”的战略下,大将军韩信成了光杆司令···卷土重来的韩信韩信就是韩信,他这个“光杆司令”没当多久。

他招募赵地还没有入伍的兵员,两个多月后,再次成军!

连年征战,赵地能入伍的兵应该都入伍了吧!韩信招募的,都是挑剩下的!

不过,对于多多益善的韩信来说,不是问题!

6月,成光杆司令,9月,攻齐,10月,破齐!韩信,再次让项羽“吃惊”了。

神速反应的项羽,敌不过用兵如神的韩信项羽也不是一般二般的人,对于韩信的卷土重来,他的反应是神速的!

10月,就在韩信攻齐开始不久,他让龙且率十万精兵(几乎是项羽大军的一半),前去会合齐地残余力量,攻打韩信!

项羽的反应是神速的,决心是坚决的!

然而···11月,潍水一战,龙且全军覆没!可以说,项羽并没有放任韩信发展,相反,他一直力所能及地牵制韩信。

项羽行动之所以失败,主要在两点。

1、中陈平离间之计,缺乏独当一面的良将。

陈平在建议刘邦施展离间之计时,曾说:“项羽的骨鲠之臣,不过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数人···”

按排名看,范增、钟离眛都排在前面,可是,他们却都惨遭离间,在楚汉战争中期以后,几乎没有发挥。

韩信眼高,看不起樊哙等人,惟与钟离昧为友。看来,钟离将略很可能很高。项羽曾经亲自率军攻彭越,留下曹咎在荥阳时,曾说:只要你坚持15天。15天后,项羽回来时,曹咎已全军覆没!

没有独当一面的将领,是项羽更大程度破坏韩信行动的重要原因。

2、韩信全面的军事能力

项羽的破坏,已足以让一般人抓狂。

可是,韩信不是一般人。

对于实力相当的魏豹、陈余,对于实力明显强于自己的赵王歇、龙且,他都是“秒杀”的姿态解决问题!

大军被刘邦抽走,成为光杆司令,他能以“挑剩下”的兵源,2个多月就建立起一支强军!

项羽没有“坐视”韩信一路横扫,他在对韩信行动的破坏上,也已经尽力了。平心而论,项羽对韩信的策略,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失误。

也许,对韩信,项羽唯一做错的事情是:为何当初不重用这个执戟郎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言偃的故乡是在什么地方?死后又是葬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言偃,孔子,历史解密

    言偃死后得到后人的崇敬,累世不绝。唐代开元八年(720年)他被列为十哲之列进入孔庙而受到人们的祭祀。十九年以后,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他被迫封为号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被封为丹阳公。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被封为吴公。元代大德年间,被封为吴国公。明嘉靖年间,被封为先贤言子。

  • 古代没有现代通讯技术 民间百姓是怎么知道新皇登基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对古代新皇登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没有电视和广播,新皇登基后,百姓是如何快速了解新皇是谁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生活上很多事情要比过去方便多了,足不出户拿着手机就能了解天下大事。在古代又没有电视又没有广播,新皇帝登基的时候,是如何让百姓快速了解他的呢?我们了解皇帝是很

  • 刘邦年少时有哪些经历?史记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邦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当过亭长,后投项羽,前206年称汉王,前202年称帝,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关于刘邦其人,历史上对刘邦的评述往往是不一致,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史料中的记载为什么会是截然相反情况呢?其实,这是为了统治利益的需要,杜撰出来的。说白了就是为了给

  • 春秋诸侯国之一:吴国的发展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国,春秋,历史解密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 ,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

  • 古代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一般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拥有生理启蒙老师是封建时代的显著标志。在新时代中一说起封建文化,我们都嗤之以鼻,因为封建文化的糟粕,是阻碍现代文明发展进步的,但是就像上文所提到的,文明是需要进步的,文明所出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致使该文明有了它鲜明的时代特点。所以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封建文化也并不全都是不好的,它对现代文化有很强的借

  • 她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她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常人的印象中,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平日里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生活幸福的不得了,不知羡煞多少民间女子。然而通过史实来看,生活不幸、命运多舛的公主并不在少数,就汉朝公主们来讲,最受汉武帝疼爱的卫长公主,堪称其中的“典型代表”。卫

  • 讨明檄文“七大恨”中有一个闹剧,让人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大恨,明朝,历史解密

    且说,清太祖努尔哈赤要跟自己曾经的主人——大明王朝叫板,于是煞费苦心地编撰出了一个,为后来历代清朝统治者津津乐道的讨明檄文“七大恨”来。“七大恨”的最原始的版本未存于世,流传在世的版本众多,甚至同一版本中“七恨”的内容也往往重复、啰嗦、混淆不清。经清史研究专家孟森梳爬、厘清,最接近原始版本的,应该是

  • 古代皇帝作为王朝最高权力者 皇帝能随便杀平民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那他可以随随便便杀人吗?很多人都认为当皇帝是天下最幸运的事情,当上了皇帝想干嘛就干嘛,有花不完的钱、后宫佳丽三千、每个人都得听从自己的命令……皇帝真的可以那么随心所以,为所欲为吗?其实不然,皇帝也有着许多的

  • 揭秘:春秋霸主晋文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揭秘:春秋霸主晋文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一个儿子,从小气度不凡,好结交英雄豪杰,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就有贤人五人。晋献公立幼子为太子,怕重耳作乱,派人诛杀重耳,重耳闻讯后,带领随从逃走,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活。首先逃到狄国,娶妻生子过了十二年。这时晋

  • 张居正为大明续五十年国祚,崇祯称他为救时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居正,明朝,历史解密

    昔日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将作战穿的传统长袖服饰改为胡人的短衣长裤,因为胡人的衣服大都是皮革所制,所以便有了“改革”一词。所谓改革便是变革,革新,改变腐朽的的旧事物,然历代改革家鲜有善终之人,当年商鞅变法以强秦,商君却死于车裂,晁错为削藩而被腰斩于东市,明万历首辅张居正,开创万历新政,凭一己之力,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