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诸侯国之一:吴国的发展与灭亡

春秋诸侯国之一:吴国的发展与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35 更新时间:2024/3/21 15:20:03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 ,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柏举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迁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吴钩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太伯、仲雍"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当地,于是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太伯。"泰伯奔吴",无疑是一次中原文化与东南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

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那时正值武王战胜殷纣,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周章死,其子熊遂继位。熊遂死,其子柯相继位。柯相死,其子强鸠夷继位。强鸠夷死,其子余桥疑吾继位。余桥疑吾死,其子柯卢继位。柯卢死,其子周繇继位。周繇死,其子屈羽继位。屈羽死,其子夷吾继位。夷吾死,其子禽处继位。禽处死,其子转继位。转死,其子颇高继位。颇高死,其子句卑继位。这时晋献公灭掉了周北虞公,为的是开拓晋国版图、征伐虢国。句卑死,其子去齐继位。去齐死,其子寿梦继位。寿梦继位后吴国方始日益强大,自称为王。

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殷朝,封其后代为二国:其一为虞国,在中原地区,其一为吴国,在夷蛮地带。到第十二代时晋国灭掉了中原地区的虞国。又过了两代,夷蛮地带的吴国兴盛起来。总计从太伯至寿梦共传十九代人。

公元前584年(王寿梦二年),楚国流亡在外的大夫申公巫臣怨恨楚国大将子反,逃到晋国,由晋出使吴国,教给吴国用兵之术和车战之法,让他儿子做吴国的行人之官,吴国从此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吴国开始派兵征伐楚国。前570年(王寿梦十六年),楚共王征伐吴国,直至衡山。

公元前561年(王寿梦二十五年),王寿梦死。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余祭(zhài,寨),三子叫余昧,四子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也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避让不答应,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政。

公元前560年(王诸樊元年),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作为长子本是合理的继位人,谁敢干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也愿学习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反而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秋天,吴又征伐楚国,楚打败了吴军。前557年(王诸樊四年),晋平公方始继位。

公元前548年(王诸樊十三年),王诸樊死去。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因为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依次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因此号为延陵季子。

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想称霸中原保全周室。六月丙子,越王勾践伐吴。乙酉,越兵五千人与吴兵交战。丙戌,俘获吴国太子友。丁亥,越军进入吴国。吴人向夫差报告失败的消息,吴王害怕有人泄露消息,让会盟的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于是怒斩七人于帐前。 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夺盟主之位。吴王说:"在周室宗族中我的祖先排行最大。"晋定公说:"在姬姓诸国中只有我晋国当过霸主。"晋国大夫赵鞅发怒,要攻吴王,这才让晋定公当了盟主。吴王盟会已毕,与晋定公分手,想伐宋国。太宰嚭说:"你能打败宋国,但你不能留下来占有它。"于是领兵归国。吴国没有了太子,国内空虚,吴王在外很久,士卒疲惫,于是就派使者带上厚礼与越国媾和。

公元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国更加强大。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大败吴兵于笠泽。楚国灭了陈国。

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前475年(夫差二十一年),越兵围困吴国。前473年(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国打败吴国。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

标签: 吴国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一般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拥有生理启蒙老师是封建时代的显著标志。在新时代中一说起封建文化,我们都嗤之以鼻,因为封建文化的糟粕,是阻碍现代文明发展进步的,但是就像上文所提到的,文明是需要进步的,文明所出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致使该文明有了它鲜明的时代特点。所以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封建文化也并不全都是不好的,它对现代文化有很强的借

  • 她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她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常人的印象中,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平日里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生活幸福的不得了,不知羡煞多少民间女子。然而通过史实来看,生活不幸、命运多舛的公主并不在少数,就汉朝公主们来讲,最受汉武帝疼爱的卫长公主,堪称其中的“典型代表”。卫

  • 讨明檄文“七大恨”中有一个闹剧,让人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大恨,明朝,历史解密

    且说,清太祖努尔哈赤要跟自己曾经的主人——大明王朝叫板,于是煞费苦心地编撰出了一个,为后来历代清朝统治者津津乐道的讨明檄文“七大恨”来。“七大恨”的最原始的版本未存于世,流传在世的版本众多,甚至同一版本中“七恨”的内容也往往重复、啰嗦、混淆不清。经清史研究专家孟森梳爬、厘清,最接近原始版本的,应该是

  • 古代皇帝作为王朝最高权力者 皇帝能随便杀平民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那他可以随随便便杀人吗?很多人都认为当皇帝是天下最幸运的事情,当上了皇帝想干嘛就干嘛,有花不完的钱、后宫佳丽三千、每个人都得听从自己的命令……皇帝真的可以那么随心所以,为所欲为吗?其实不然,皇帝也有着许多的

  • 揭秘:春秋霸主晋文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揭秘:春秋霸主晋文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一个儿子,从小气度不凡,好结交英雄豪杰,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就有贤人五人。晋献公立幼子为太子,怕重耳作乱,派人诛杀重耳,重耳闻讯后,带领随从逃走,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活。首先逃到狄国,娶妻生子过了十二年。这时晋

  • 张居正为大明续五十年国祚,崇祯称他为救时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居正,明朝,历史解密

    昔日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将作战穿的传统长袖服饰改为胡人的短衣长裤,因为胡人的衣服大都是皮革所制,所以便有了“改革”一词。所谓改革便是变革,革新,改变腐朽的的旧事物,然历代改革家鲜有善终之人,当年商鞅变法以强秦,商君却死于车裂,晁错为削藩而被腰斩于东市,明万历首辅张居正,开创万历新政,凭一己之力,为大

  • 秦国的弩箭射程真的达到792米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对秦国弓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人说秦弩的最低射程是792米,真实数据是多少呢?有人说秦弩的最低射程是792米,老实说冷兵器时代,这个射程有点让人不敢相信呐。毕竟用火药推动的三八大盖,射程也只有460米到800之间,这是最低距离,三八大盖的最高射程更是能够达到2400米

  •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郭嘉面对曹操担心袁绍之事,提出“十胜十败”说法开解曹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

  • 宋真宗时期的大火是谁放的?凶手抓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宋真宗时期,一场大火在东北风的引领下蔓延了开来,很快将宫殿、六座王府、中央官衙等烧了个干净。那么这场大火是谁放的?凶手抓到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015年4月23日晚上,一场大火在荣王府点燃,本来只是一场小范围的火灾,但因为突然来了大风,火势迅速失控,从荣王府窜出,接连烧着了各个

  • 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解密扶苏和李斯的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那么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称号,绵延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秦始皇统一之后,收缴民间兵器这一举措,也是有李斯最先提出来的。另外,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