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说典故,论胡越“同舟共济情谊”,讲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解说典故,论胡越“同舟共济情谊”,讲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4/2/8 20:28:08

这典故来自于春秋时期的一段故事。

[var1]

楚庄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但是后来楚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到了楚平王时,更是出现了很多荒淫的事情。

当时,秦哀公欲和楚国联姻,把自己的妹妹孟嬴嫁给楚平王的儿子建。楚平王派了自己非常宠信的大臣费无极去迎亲,回来的路上,费无极看到孟嬴居然非常漂亮,为了讨好楚平王,便在陪嫁的侍女中选了一个女子冒充孟嬴,把她送去太子建当老婆。转头把真的孟嬴留下来送给了楚平王,楚平王见孟嬴生得倾国倾城便当仁不让地收了下来。

[var1]

抢了儿子的老婆,这等丑事怕是很难一直隐瞒,这事情终于被太子建知道了。费无极又给楚平王出主意,设计废掉太子建。他让楚平王把太子建的老师伍奢抓回来,逼迫伍奢承认与太子建合谋谋反。伍奢宁死不从,楚平王就准备杀了伍奢,再除掉自己的儿子。费无极担心伍奢两个儿子未来是个祸端,便让伍奢写信给两个儿子召他们回郢都。

大儿子伍尚不知变通,奉命送死;二儿子伍员,即伍子胥却连夜出逃了。楚平王杀死了伍奢和伍尚,并下令全国通缉伍子胥。伍子胥逃到了宋国,找到了出逃的太子建,不幸的是宋国内乱,两人又逃到了郑国。

郑定公客气地收留了两人,但是太子建却联络晋顷公企图灭了郑国,事情败露,太子建被杀。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历经千辛万苦投奔到了吴国。

话说吴国的当时的一段经历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相互之间特别礼让、谦逊、互爱。寿梦准备将王位传给小儿子季札,但是季札宁死不愿意,寿梦无奈立下遗嘱,自己死后王位传给老大,老大传老二,老二传老三,老三再传季札。老大继承了王位,觉得自己这要老了才可以把王位传给下一个兄弟,这传下去,轮到季札要等待何时,说不定,还没有传位下个兄弟,其中就有兄弟先行辞世了。所以,老大决定亲自带兵攻打强大的楚国,自己就死在战场上,好让弟弟们来继承王位。

想到的是老二做了吴王,也学着老大去带兵,同样死在了战场上。

老三做了几年吴王,就准备让位给季札,可是季札不同意,直到老三重病要季札继位。季札知道了后,却跑到了深山老林中躲了起来。

吴人便只好拥立了老三的儿子僚做了吴王。

这段历史,堪称兄弟团结一心的典范。但是,到了下一代,堂室兄弟可就不是四兄弟那样的和睦了。老大的儿子光,一心想杀死僚自己做吴王;而此时的伍子胥正投奔的是光,他找了一个叫做专诸的刺客,让光请僚到家中吃鱼,专诸将匕首藏在了鱼肚中,端上僚最喜欢吃的鱼后,抽出匕首将僚连捅几刀。光带着士兵攻入王宫,把拥护僚的大臣悉数杀死,自己夺取了王位。光,即是吴王阖闾。

阖闾夺得王位,想拓展霸业,伍子胥便推荐了乡野耕田为生的孙武。阖闾看不起孙武,便出了一个难题,让孙武训练自己的后妃美人。孙武将美女们分为两队,让两位阖闾最宠爱的妃子当了队长,结果队长带头笑弄,孙武命人斩杀美人,阖闾急得叫人求情,但是孙武却执意先下手为强,处死了两个美人。阖闾大怒而回,随后,孙武邀请阖闾阅兵,阖闾还在气头上,不愿意理会,孙武言阖闾不过喜欢空谈兵法,来不得真本事。

数日后,伍子胥劝阖闾去瞧瞧孙武训练出来的美人部队,结果阅兵之后让阖闾大为赞叹,便拜了兵圣孙武为大将军伐楚。

柏举之战,孙武以三万兵力大败楚国二十万大军,成为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孙武被后世尊为兵家之祖。

十年后,阖闾亲征越国,结果惨败,身受重伤,死后将王位传给夫差。两年后,越王勾践听说吴国要为阖闾报仇,便准备先发制人攻打吴国。

范蠡劝阻勾践,但是勾践不听,吴国以全部精锐部队抗击越国的进攻,结果勾践被打得只剩下五千兵马退守到会稽山。范蠡和文种建议,勾践向夫差求和,并贿赂吴王的太宰伯噽,让伯噽劝说夫差接受勾践投降。

勾践带着妻子和范蠡去吴国做人质,夫差安排勾践去阖闾的坟前守坟、喂马,让勾践做苦差。勾践忍辱负重,卑躬屈膝,讨好夫差。一次,夫差生病,为了诊断夫差的病情,勾践口尝夫差刚拉出来的大便。

三年后,在伯噽的劝说下,夫差放了勾践回越国。勾践卧薪尝胆,采纳范蠡和文种的建议“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休养生息的国策,尤其鼓励生育。男二十岁、女十七岁必须婚嫁;不允许老年人吃嫩草;生男奖励美酒一壶、狗一条,生女奖励美酒两壶,猪一头。

勾践俯首称臣,进贡美女、巧匠给夫差,并诱导吴王北进中原,为夫差称霸天下进献粮草。

夫差建造姑苏台,勾践献上神木,让其扩大规模,范蠡还选了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进献给夫差。

而这一切,伍子胥早已经察觉,劝谏夫差,勾践实乃报仇雪恨。夫差反感,为争霸天下,夫差北上伐齐,伍子胥再次阻拦,没想到夫差却大败齐国,自此对伍子胥心生厌恶。太宰伯噽借机煽动,夫差赐剑,伍子胥自刎,死前道“必取吾眼置吾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勾践得知重臣伍子胥自杀身亡,准备攻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

公元前482年,吴王北上黄池会盟,国内仅剩下太子友和孱弱守卫,勾践再次准备攻吴,范蠡认为时机还是不到。

数月之后,范蠡认为吴国军队已经抵达了黄池,便举兵攻吴,太子友被烧死在姑苏台,吴王夫差派太宰伯噽求和。四年后,范蠡见吴国灾荒又遇大旱,建议再次攻吴。吴国求和,范蠡拒绝,鸣鼓进攻,夫差悔不当初,自杀前觉无脸去见伍子胥。

勾践灭吴,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越国灭了吴国,勾践回国庆功,范蠡却带着西施隐居山林了,走前劝说文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要知进退,文种不听,结果勾践将当年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赐给了文种,文种悔不听范蠡劝诫,只好饮剑自刎。

纵观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来,吴国和越国之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两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勾心斗角,也导致了国民之间的对立。

话说,有一天,吴越交界之处,停泊了一艘渡船,上来了十几个吴国人和越国人,双方相见,自是敌对着双目,而又不相互搭理。

船离岸后向南岸驶去。刚到江心,突然天色骤变,狂风骤雨而下,江面上巨浪滔天而来。掌舵的老艄公见势不妙,竭力把住船舵,高呼大家先进船舱避雨。两个年轻的船工,迅速奔向桅杆解绳索,想把篷帆解下来。但是由于船身在风浪中剧烈颠簸,一时焦急却怎么也解不开。但如果不敢开解开,将有翻船的危险。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年轻人,无论吴越,都争先恐后地冲向桅杆,顶着狂风恶浪,一起去解绳索,相互配合,犹如左右手相助,才使得船只免于倾覆。

这才有了胡越同舟,或吴越同舟这一典故。

[var1]

[var1]

更多文章

  • 战国中后期魏国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期魏国最强时期,战国后期在夹缝中生存的魏国,战国魏国是怎么衰败了

    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魏国大败于齐国,太子申被俘虏且全军覆没,主将庞涓战死。魏国元气大伤,霸主地位彻底丧失。而秦国则趁着魏国尚未恢复元气,之后的十数年里在河西大举反攻。到前328年魏国被迫割让河西。秦国终于收回了被魏国占据近百年的河西之地。[var1]公元前350年战国形势图之后数年里,秦国又对魏

  • 楚国智囊申叔时,谏楚王一言兴邦,后有信礼之亡,欲免得乎的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楚国名臣,被称之为先知者的申叔时。这位申叔时,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var1]申叔时他是春秋楚庄王时期的楚大夫,算是楚国的贵族,复姓申叔,单字名时。他是楚国时期有名的军事战略思想家和教育家。有记载说,孔子在读史书时,感叹楚庄王灭陈国后听取谏言而恢复陈国的故事时,感叹道:“贤哉楚王!轻千乘

  • 周天子是最正统的,为何春秋战国的人才们,都不去辅佐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周天子权力最大的时候,秦灭六国后周天子去哪儿了,周天子称霸的原因

    [var1]按理说,当年的人才们,在挑选国家时,周天子所属的王畿的地方是人才们第一选择。 因为他具备很大的正统性,周天子代表着最高权力、最大官爵,就算到周天子那里去,不能够得到特别大的造就,但是至少会获得非常高的官爵,这样一来,都比较光辉的。 但是十分令人费解的是,竟然没有人才想要前去辅佐周天子,以

  • 花20年让自己变强,然后扬眉吐气,秦国:逆袭的感觉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从弱到强,秦国逆袭史,秦国变强的过程

    然而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秦国开启“商鞅变法”,实力慢慢变强;而魏国则四面树敌,国力盛极而衰。此消彼长之下,秦魏河西争霸战下半场的局面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秦魏河西争霸战第三阶段 秦国2:1魏国1、商鞅的老领导---公叔痤秦孝公的继位标志着秦国逆袭的乐章正式奏响。受到父亲秦献公的影响,年轻

  • 曹丕就真的比不上孙权?太监干政、外戚专权为什么在魏国都不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别看这些二代没有父辈那么出名,表现的也都可圈可点,比如刘璋的接班就堪称官二代接班的典范[var1]曹丕的风评似乎一直不高三国志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总结就是文学素养很高,但是不够大度、志向太小,离古

  • 春秋五霸中的第二霸主,在外流亡19年,回国后开创百年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五霸的各个下场,春秋五霸的兴衰,春秋五霸的崛起与衰落

    [var1]这位霸主就是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重耳。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母亲是狐姬,重耳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长大后喜欢结交各种能人异士,17岁时已经结识狐偃、赵衰等五个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至交好友。[var1]晋献公继位成为君主的时候,重耳当时是21岁。后来,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便想要让自己

  • 称霸百年的晋国,为何会选择六卿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国六卿怎么轮流当的,为什么晋国灭不了六卿,晋国六卿最新消息

    一天成王和其弟虞玩的正欢,高兴之余,随手把一片梧桐树叶削成珪的形状,对虞说"老弟,这个封给你"。说着无意,怎奈听着有心,旁边的史佚快速将其记录于册,成王一看感觉史佚小题大做"我和弟弟闹着玩,这也要记录?"史佚不吃这一套,一句"天子无戏言"直接怼了回去。成王无奈,便把唐地封给了虞,于是虞在这种稀里糊涂

  • 一场持续七十年的晋国内乱,推动了霸主的诞生,埋下了崩塌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国内乱简介,晋国内乱有哪些征兆,晋国内乱什么时候开始

    [var1]周成王(周武王之子)的时候,与弟弟虞玩游戏,拿了一片桐叶,剪成了珪的形状,对他的弟弟说,“我用这个分封给你”,被史官史佚知道后,就请求周成王选择一个吉日,把虞分封为诸侯。周成王完全没想到一时的戏言被当真,就跟史官说,“我只是在跟他开玩笑”,史官回应则是“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

  • 战国时期为什么大多数诸侯国君主的称号都是公,唯独楚国是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楚国最后一个君主,战国楚国十大将军,战国时期的诸侯王都有谁

    [var1]周朝获取天下之后,将天下分封给了各个诸侯王,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天子的实力逐渐衰落,而各个诸侯国反而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更是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并没有任何实力来干涉各个诸侯国,周天子最初对于各个诸侯国的国王封号都是公爵,唯独对楚国的封号是子爵,而且将楚国的国君分封到

  • 古代最厉害的十位谋士,刘伯温上榜,诸葛亮仅排第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伯温和诸葛亮谁厉害,诸葛亮和刘伯温谁最胜一筹,刘伯温最有名的十大谋士

    李斯,战国末期的著名谋士,他的主要成就是辅佐秦始皇嬴政平定六国。李斯出身贫寒,没有显赫的身世,学成之后他决定去秦国打拼。李斯开始默默无闻,后来通过吕不韦接触到了秦王。并对秦王提出了“灭六国,平天下”的宏伟蓝图,因而得到秦王的赏识。辅佐嬴政时,李斯根据自己对天下局势的分析,提出了吞并六国的顺序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