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创8个字,被清朝皇帝经常使用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创8个字,被清朝皇帝经常使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71 更新时间:2024/2/7 0:26:02

其实首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出现于圣旨中,始于明朝。

清承明制,诏书也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诏示内容,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尾。直至1912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式诏书才告终结。

所以,古代只有明清之后的圣旨才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明清之前基本没有这一说法。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在圣旨之前加上这8个字呢?原因很简单。

首先,奉天承运,是奉上天的旨意,遵照上天的意思办事。皇帝诏曰,皇帝下命令说。皇帝自称天子,是奉天之命来管万民的。

其次,为了肃场,为了引起注意,为了麻痹万民,为了显示自己的合法性以及自己的统治出自天意,神话皇位的威严性。

最后,根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记载,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将宫中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他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

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更多文章

  • 落第举子投敌并成中原大患,迫使宋朝改革科举制,惠及所有读书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落第举子是谁,宋朝初期哪一措施促进科举发展,宋初实行科举考试改革的作用

    科举制在宋朝迎来真正的兴盛期,大量贫寒子弟通过考试入仕,甚至封侯拜相,堪称人生赢家。然而有得意者,便有失意者,由于录取名额有限,在考试中被淘汰者极多。在这些科场的失意人中,有两人因屡试不中,最终竟愤而投靠西夏,并帮助敌国屡屡入侵中原,堪称宋朝的心腹大患。这两个人,便是张元、吴昊。张元本姓张,名不详,

  • 被正史封杀的南宋名将,坚守孤城,击杀蒙古大汗,为国家续命21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宋抗蒙十大名将,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猛将,南宋末年抗击蒙古的将领

    从蒙古大军因“端平入洛”事件进攻南宋开始,到崖山之战结束,在45年的时间里,曾涌现过一大批让元朝(蒙古)头疼的南宋将领,其中最让他们痛恨的,非王坚莫属。为了消除王坚的影响力,元朝在撰写《宋史》时故意不为他立传,试图全盘“封杀”他的事迹。那么,王坚是何许人也?他为何会遭到元朝如此深深的忌恨?王坚雕像王

  • 明朝三大牛人,于谦,张居正,王阳明,究竟才是明朝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于谦和张居正,张居正如何评价王阳明,于谦王阳明

    后来朱瞻基很年轻的时候就走了,可以说朱瞻基是一个短命的皇帝,朱朱瞻基过世后,9岁的朱祁镇当上皇帝,9岁的朱祁镇根本不懂是什么,关键的这个时候,是靠着于谦一直保护着。明英宗被蒙古瓦剌军抓走后,明朝全靠于谦誓死保卫北京,北京保卫战,京城保卫战全靠的于谦。于谦也用了一个手段在对付瓦剌,端木颜,当瓦剌军拿朱

  • 明朝200多年历史,为什么只有一个丞相?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最厉害的丞相,明朝有多少位宰相,明朝一共有几任丞相

    然后朱元璋发现,好像有没有这个丞相对我的影响不大嘛,我还是可以管理好整个帝国嘛,要丞相干嘛,所以就没有这再设置这个官位。到了明成祖朱棣手里,这个在历史上口碑分化的皇帝,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皇帝,十二分的精神管理这个国家,但是毕竟精力有限,所以,内阁这个专属皇帝的秘书机构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从此左右

  • 成吉思汗和秦始皇,谁的贡献更大?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与秦始皇的贡献,成吉思汗与秦始皇谁的本事大,成吉思汗与秦始皇哪个厉害

    首先,中国的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建立,维持了差不多2000年。然后统一文字,保证了中国文明的统一性。就这两条,就足以说明秦始皇的成就有多大了。至于成吉思汗,是落后游牧对先进文明的征服,疆域再大,实际上所到之处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摧残,造成文明退步。这很难说是成就吧。其次,秦始皇是千古一人,是他开启了中国

  •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要怎样做才能不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后清藩王、改地制,让土地回到老百姓手里,防止大量的流民的出现,把藩王都给清掉,能得一大笔钱。接着收海关税,盐、铁矿国有化,手里有钱什么事都能干成,没钱啥也干不了。还可以重用一些大将,大臣,努力复苏明的国力,国力复苏,满人就不是过匪患而已。甚至也可以学习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当然了,雍正皇帝那会还没出

  • 明朝有位皇帝,毫无兄弟之情,君臣之义,连江山都不在乎,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隐藏最深的皇帝,明朝君臣真实图片,明朝哪位皇帝最有成就

    朱元璋几辈人好不容易攒点家当,被他打着包的拿出去霍霍,最后还把自己给浪进去了,历史上有几个做俘虏的皇帝?徽宗和钦宗爷俩也没出去浪啊,人家是在自己家里被抓的,不像朱祁镇,自己送上门。被俘就被俘吧,却连一点骨气都没有,他居然带着敌人去敲自己家的门,那个皇帝能干出这种事呢?好不容易回来了居然好意思去夺门复

  •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却只有13座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16个皇帝有哪三个不在十三陵,明朝16位皇帝的陵墓都在哪里,明朝各个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1、太祖朱元璋我们都很清楚,他自己建立明朝后定都在了南京,最后埋葬在了明孝陵。2、建文帝由于他的叔叔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把他赶下了皇位,他便消失的无影无踪。3、第三个景泰帝,这个就尴尬了。本来和他哥哥关系很好,一辈子能做个安安稳稳的王爷。可他哥哥英宗却要去“北方打猎”,没办法,他自己做了皇帝。

  • 刘伯温参加朱元璋邀请的宴席,看到一个杯子后,为什么要提出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跟刘伯温谈话被人听到,朱元璋在刘伯温屋里吃面,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所以就有了后来一系列的杀功臣的事情。但是要杀功臣,不能平白无故杀,至少要找一个充分的理由。当然了,如果功臣们识趣的话,主动辞职,或许就有可能不会被杀。为此,朱元璋也是有这个打算的。所以在一次中元节的时候,朱元璋要为打仗时候死去的将士们开坛祭天,于是宴请了全体功臣。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他

  • 崇祯根本无力拯救明朝,他那个“意外”死亡的哥哥,才是明朝救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死后明朝还有机会翻盘吗,崇祯性格特点与明朝灭亡的关系,崇祯哥哥

    本来可以做个逍遥王爷,结果哥哥最后莫名其妙把皇位传给了他,一脸懵逼的朱由检被推到了皇帝位上。既来之则安之,当就当吧!崇祯也算是个勤快的君主了,比不上秦皇汉武,也是个守成之主一类的。刚即位就杀了魏忠贤,铲除了阉党,一心扑在政务上,后宫常年就皇后一个女人,而且简朴到衣服都打补丁了,大臣都惊呼“尧舜在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