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最不该输的一场战役,若能赢,秦一统六国的时间将提前20年!

秦国最不该输的一场战役,若能赢,秦一统六国的时间将提前2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4/3/6 10:31:08

特别是秦昭襄这位君主在位时,秦国已经在整体实力上超越了山东六国。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这完全是一个趁机消灭赵国的机会。但是,在长平之战后,秦国输了一场最不该输的战役,如果这场战役秦国能赢,秦一统六国的时间将至少提前20年,也即很可能在公元前200年之前,秦朝就能建立了。

[var1]

首先,秦国最不该败的一场战役,就是邯郸之战。公元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从时间上来看,邯郸之战紧随长平之战后。众所周知,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击败赵括,并坑杀了45万赵国士卒。而这,意味着原本可以和秦国一较高下的赵国,失去了最根本的实力。

所以,对于秦国上下,自然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也会顺利拿下,从而彻底消灭赵国。为此,在邯郸之战前,秦昭襄王甚至赐死白起,也即在秦昭襄王这位君主看来,没有白起,秦国同样可以消灭元气大伤的赵国。诚然,如果当时只有秦国和赵国这两个诸侯国,结果无疑会如秦昭襄王所料。

[var1]

但是,山东六国虽然无法单个和秦国相抗衡,但是,团结起来的话,在任何时候都能让秦国吃瘪。在邯郸之战中,邯郸城内粮食耗尽,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由此,对于已经围攻邯郸城数年的秦国大军,已经疲惫不堪。

当然,对于邯郸城之内的赵国,同样是弹尽粮绝。所以,如果没有魏国和楚国的出手,邯郸城很可能会在公元前256年被攻破。一旦苦心经营多年的邯郸被攻破,赵国即便迁都,也只是苟延残喘,无法干预到秦国消灭其他诸侯国。不过,正是魏国和楚国的大军,导致围攻邯郸城的秦军腹背受敌,从而一败涂地。

[var1]

在邯郸之战中,秦国总共派出了25万左右的兵力,结果付出了一半伤亡的代价。除了10多万士兵的伤亡,秦国多位君主攻占的疆域,也得而复失。此战,魏国和楚国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复败,导致河东郡数座城池失守。河东郡曾是魏国的疆域,在战国中期被秦国攻占,结果现在又回到了魏国手中了。

[var1]

在魏国和楚国节节胜利的背景下,原本对秦国畏惧不堪的韩国,也加入到联军中,至于奄奄一息的赵国,同样派出了大军来收复失地。于是,赵国、魏国、韩国、楚国趁机收复之前被秦国攻占的大片疆域。由此,这意味着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等君主呕心沥血的成就,一下子就毁于一旦了。因此,对于秦昭襄王之后的秦国君主,又需要重新攻城略地,也即需要继续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宝贵的时间。

[var1]

最后,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秦国在邯郸之战中取得胜利,那么,非常明显的是,赵国的灭亡时间将提前数十年。在此基础上,秦国完全有机会在公元前200年之前消灭韩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等诸侯国,从而将秦朝建立时间提前20年。那么,问题来了,邯郸之战,秦国为何没能拿下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两点。一是秦昭襄王赐死白起,削弱了秦军的战斗力。在邯郸之战前,白起指挥了秦国对外的关键战役,比如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鄢郢之战等,也即白起不仅指挥才能更高,也和秦军将士的磨合度更高,所以,继续由白起领军,自然能提升秦军攻破邯郸的胜算。

[var1]

二是秦国的骄傲自满,促使其没有对楚国、魏国等诸侯国的干涉进行防备。在此之前,秦国经常对山东六国的合纵联盟进行分化和瓦解,不过,在邯郸之战期间,秦国却没能对魏国和楚国施加压力,更没能从中破坏,这也是秦国在邯郸之战中遭到惨败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对于山东六国来说,邯郸之战的胜利,直接推迟了秦一统六国的时间,成为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孙邵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任丞相却没能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孙邵简介,三国时期吴国历任丞相,东吴丞相孙邵

    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能留名青史者终究是少数,无论是彼时名士还是籍籍无名者,无论其人生精彩与否,选择权并不在他们手里。本篇就来聊聊孙邵shào,字长绪。孙邵是青州北海人,他和孙权所在的吴郡孙氏不是同一家族,孙邵的身材也很高大,他的身高达到了八尺。三国时期也有些北海人在史册留名,列个名单:郑

  • 春秋末期,田氏代齐,一场没有流血的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田氏代齐后有几代国君,田氏代齐后的国君都是谁,田氏代齐是怎么成功的

    春秋初期的时候,陈国发生了内乱,陈厉公的儿子陈完投奔到了齐国。齐桓公让他做了工正,掌管工人和官营的手工业。陈完又叫田完,是田成子田常的祖先。从那时起,田氏就开始在齐国扎下了根,齐国的几代君王都宠信。到了齐景公三十二年的时候,天上突然闪过了彗星,于是,齐景公就坐在柏寝台上,唉声叹气地说:“唉!宫殿装修

  • 《山海经》应为积累而成,反映了古人观念下的神话地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山海经记载了地理知识,山海经地理图册,山海经是怎么发现并流传的

    传统的说法是《山海经》是治水的大禹或者是他的臣子伯益写的,但这从逻辑上就不大可能。夏代距离现在已经4000多年,能留下如此篇幅的神怪著作,恐怕不是一时一人所能完成的,更何况中国古代有托付名人来显示书的名气的传统。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

  • 李斯从荀子处学到帝王之术用于秦国,但其老鼠思想将其推向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与荀子,荀子不把李斯当徒弟,李斯是怎么拜荀子为师的

    荀子是儒家,但他非常重视帝王之学,他把帝王之术推向了高峰。荀子的学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与法家的学说兼容的,所以,他的学生中有李斯这样的法家。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礼”还是“法”,最重要的是任用贤人,只有善用人才方能维护君王的专制集权统治。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原则,而他把君子看成是法的根本,

  • 李斯《谏逐客书》应非因郑国渠修筑而写,而是受吕不韦牵连而上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斯劝嬴政逐客,李斯写谏逐客书成功的原因,李斯写谏逐客书不利因素

    这是一条开凿于前3世纪的人工河渠。清澈的泾水自陕西泾阳县西北的匏口注入渠道,跟随着上古工匠们的凿子和铁锤迸出的火星,顽强地穿越北山,逶迤东去。在绵延300里的旅途中,它不断裹挟那些南向的支流,汇成一股输血的大动脉,最终注入了北洛河。《史记》说:“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

  • 楚国6:楚封丹阳近汉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列国之楚国,春秋战国楚国丹阳,丹阳之战和蓝田之战后的楚国

    一、有关史籍 丹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12年,这是战国中期。《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庶长(魏)章击楚於丹阳,虏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史记·楚世家》载:(楚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馀人,遂

  • 楚国3:探讨楚人早期迁徙路线与周昭王丧师于汉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国扩张史,真实历史上的楚国,强盛时期的楚国

    楚国迁徙路上的许多地名,可在甘肃天水及两汉水流域找到源头,比如:荆山、秦溪、天柱山、漾水、汉水、汉阳、丹阳、沮水、漳水、潜水等。今天湖北境内除保留有以上大部分地名外,南漳、保康、武当、沙洋、京山等地名也能在秦岭西南侧找到源头。陕西与河南湖北交界地带的一些地名多与秦朝河内郡有关,那是秦灭六国迁河内郡人

  • 方圆50里的袖珍小国存活了700年,却因孟子推行儒政30年后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越争霸后越国是如何灭亡的,中山国灭亡故事,春秋时越国是怎么灭亡的

    [var1]姬绣是周武王姬发的众多兄弟之一,正是他作为第一代的滕国国君建立了滕国,在他的治理下滕国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自给自足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不断发展壮大的诸侯国开始相互争夺土地,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一向自给自足的滕国成为了各大诸侯国眼中财力、

  • 宋国猛将南宫长万,使得一手方天画戟,还能日行两百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国名将,方天画戟的72种招式,春秋猛将南宫长万

    乱世出英雄,春秋多故事。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纷争时期,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春秋时期有所谓的八百诸侯,其中的诸侯国有强有弱,强者自然多历史典故,然而弱者也有着不少的故事。春秋时期的宋国就是一个有故事的小国,曾经宋国有位奇人,力量惊人武艺出众,曾单手推车狂奔200多里,而

  • 春申君时代之后名人对春申君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申君简介图片,春申君移花接木,上海春申君

    名人的评价首先,春申君评价中,最可靠,又最早的,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人,离战国末期的春申君一百多年的时间间隔,然而他去楚地亲眼看到春申君故城并夸耀其雄伟,从中感受春申君其人,讲述对春申君的生平的感想。具体地说,他谈到春申君以忠义事君主,并对楚国做出了很大贡献。再者,他将春申君的政治活动分为两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