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努尔哈赤的二婚皇后:为亲儿子所害,尸骨被顺治帝扔出皇陵

努尔哈赤的二婚皇后:为亲儿子所害,尸骨被顺治帝扔出皇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9 更新时间:2023/12/20 13:23:00

万历十三年(1585),刚刚失去丈夫的富察·衮代还沉浸在悲伤之中,突然一个人来到她跟前,对她说:“如今你丧了夫,我丧了妻,不如我们在一起吧!”

说话的这人,是衮代的小叔子,也是未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35年后,一度成为努尔哈赤贤内助的衮代却被人发现暴毙于寝宫之中。

关于她的死,史书上并未详细记载,然而根据已有的资料可知,杀她之人,正是她的亲生儿子,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

在早期的女真社会中,婚嫁之事素有“不择族类”的思想:"父死子妻其后母,兄死弟妻其嫂。"也就是说,丧夫之妇,要不改嫁儿子,要不改嫁叔伯,总之就是要给自己重新找一个靠山。

而衮代早期所嫁之人,正是努尔哈赤的堂哥戚准。

所以在戚准病逝后,努尔哈赤也顺理成章地把堂嫂娶回家去。

虽说衮代是继室,可努尔哈赤对她是真的宠爱,不仅让衮代成为了大福晋,管理后宫大小事务,还让她接管了财政收支大权,可见当时的努尔哈赤对衮代是绝对的信任。

照理说,衮代就算不能荣宠一生,至少还是可以安度晚年的,然而在《清史稿》中,只有短短的一句“天命五年,继妃得罪,死”便终结了一生。

衮代一生为努尔哈赤生下两儿一女,莽古尔泰、德格类和莽古济公主,然而三人的命运同样凄惨:莽古济成为了清朝史上唯一一位在权势斗争中被处死的公主,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则分别在46岁、43岁的时候暴毙身亡。

关于衮代的死因,在《清世祖实录》中是这么交代的:太祖时获罪赐死。说衮代的死,其实是跟努尔哈赤有关。

在《满文老档》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往事:

天命五年(1620)三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收到某位妃子的告密,说大福晋与大贝勒代善有私情。大福晋曾两次给大贝勒送饭,三次夜里私会,平日里见到面还会眉来眼去。

努尔哈赤听完后大怒,下令彻查,发现真有此事,不仅如此,大福晋还私下揽财,贿赂朝臣,简直不把他这个丈夫放在眼里,对此,努尔哈赤很是愤怒,但考虑到幼子尚小,他并没有杀了大福晋,只是把她关进冷宫,从此不闻不问。

由于里面并未提及这大福晋到底是谁,所以一开始有人把“她”当成了衮代,因为这样才得罪了努尔哈赤,落了个被赐死的下场。

这一推理的确符合《清世祖实录》中“获罪赐死”的说辞,可对比时间就会发现,这里的大福晋并非衮代。

在《星源集庆》中明确记载了衮代死于天命五年的二月,而《满文老档》中记载的这桩告密事件,是在天命五年的三月,换言之,在此之前,衮代已经身死。

此外,努尔哈赤因为念及幼儿,不杀衮代,可算算此时衮代三个儿女的年纪:莽古尔泰33岁,莽古济公主30岁,就连最小的德格类也已经28岁,全都担不起这“幼儿”的称谓。所以,这里的大福晋绝不可能是衮代。

可如果衮代的死并非努尔哈赤所为,那还会是谁呢?

在《清史稿》中,莽古尔泰曾对皇太极有过“大不敬”行为。

天聪五年(1631),莽古尔泰向已继承汗位的皇太极汇报,说自己率领的队伍遭到明朝军队的重创,损失惨重,可皇太极却认为,这是莽古尔泰为自己的过失找的借口。

面对皇太极的质疑,莽古尔泰显得异常愤怒,甚至掏出了自己的佩刀,在皇太极跟前耍了几下。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挑衅皇太极汗王的地位,是以,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是固尝弑其母以邀宠者。”在皇太极口中,莽古尔泰是一个自私的人,以前就曾经因为想在父汗努尔哈赤跟前邀功,把自己的母妃衮代给杀了。

古人云:虎毒不食子!为什么莽古尔泰要杀了自己的母妃呢?

答案只有一个:权力。

这里需要注意皇太极用的一个词:邀宠。莽古尔泰之所以要自己去邀功求赏,是因为此时的衮代在努尔哈赤跟前已经不得宠,为了讨好父汗,就把父汗早已厌弃的母妃富察氏衮代给杀了,讨父汗的欢心。

至于努尔哈赤为什么会厌恶自己曾经的贤内助,还不是男人那点二三事!

万历二十九年(1601),43岁的努尔哈赤娶了自己一生中最爱的女人,12岁的阿巴亥

两年后,阿巴亥被努尔哈赤册封为大福晋,可以说享受了一辈子的荣宠,反观此时的衮代,相比年轻貌美的阿巴亥,就显得有点“年老色衰”了,时间一长,这夫妻俩的隔阂越来越大,曾经的宠妃沦落到无人问津,无不令人唏嘘!

而作为儿子的莽古尔泰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深知母妃衮代已经无法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想要得到权势,只能靠自己,于是莽古尔泰自私地以为,把父汗不愿多看一眼的母妃处置了,可以得到父汗的赏赐。

这是皇太极口中,关于莽古尔泰弑母的原因。

如果真是莽古尔泰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衮代,只能说此人足够自私狠辣,可如果你以为这样的衮代已经足够可怜,或许接下来的事会让你更加同情这个女人。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重伤不治,皇太极即位,随后他给老爹努尔哈赤找了个风水宝地,经过三年的修整,努尔哈赤于天聪三年(1629)葬入福陵。

与努尔哈赤一并入葬的,还有他的继福晋,富察·衮代。

本来先人之陵,后人不该打扰,谁曾想到在顺治元年(1644),衮代的棺椁被人移出了福陵。

《清列朝后妃传稿》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改葬妃富察氏于陵外,以富察氏在太祖时获罪,此死故也。”而她的棺椁被迁移至何处,史书没有记载。

皇太极死后,顺治继位,此时的新皇帝不过是一个6岁的小娃娃,而真正的掌权人是他的叔父,睿亲王多尔衮,也就是说,授意把衮代棺椁迁出福陵,是多尔衮的意思。

明面上,多尔衮是因为衮代生前曾得罪过努尔哈赤,不配与太祖合葬,才被迁棺,可有人却认为,多尔衮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的母亲阿巴亥洗刷耻辱。

回看前文提到的大福晋与大贝勒的那段往事,虽说此事已经证实了这主人公并非衮代,而是阿巴亥,可事实上,衮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人误解是这段故事里的主人公,其中不能排除是有人故意在引导。

无论是《清世祖实录》中的“获罪赐死”,还是《清皇室四谱》中的“以窃藏金帛迫令大妃衮代大归”,都昭示着衮代的确是犯了错才被赐死的,可如果她真的背叛了努尔哈赤,后世子孙怎么能够容忍这么一位有污点的女人跟太祖合葬在一起呢?

所以等多尔衮掌权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便是把衮代的棺椁迁出福陵,为的是让这个谎言更加真实,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满文老档》中记载的时间差,揭开了这一谎言的真相。

很多时候,历史就像朋友圈,我们只能看到前人想给我们看到的信息,就好比乾隆爷为了维护老祖宗努尔哈赤的形象,把他杀长子的事实给抹去了,直到《满文老档》原本的面世,才让这一历史事件得以重现天日。

而有关衮代的死亡真相,历史上依旧只有一句“死因成谜”。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有新的史料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又或者衮代的死,不过是遵循了生老病死的自然定律,而那些所谓的“谜”,其实是世人发挥想象创造出来的话

更多文章

  • 康熙先后迎娶了四对“姐妹花”,是哪四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他的一生除了丰功伟绩,还有他的感情生活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清朝有很多的帝王都喜欢娶妻娶一对姐妹花,这种现象在影视剧中也有所体现。就像一直以来大火的《甄嬛传》中的雍正皇帝,他先是娶了纯元皇后和宜修这一对姐妹花,之后又在见到甄嬛的妹妹玉娆后,无法自拔,想要娶玉娆为妃。除了雍正皇帝,大清的开国皇帝,皇太

  • 康有为流亡海外,在瑞典花巨资买下一座小岛,如今小岛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有为的小岛,康有为花巨资在瑞典买了一座小岛,康有为流亡瑞典时间

    同一时期,国内的有志之士们都在寻找救国存亡的方法,有人试图效仿英国君主立宪。也有人认为不破不立,应当彻底废除封建制度,这群人中就出现了一位具有很大争议性的人,康有为。他曾组织“公车上书”、他曾发动“戊戌变法”、他曾支持溥仪复辟,他甚至还试图“中日合邦”。而在这些“为国为民”的行为之外,他还是一个贪图

  • 清代花木兰,以男儿身投身左宗棠麾下,何以在军营怀孕?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左宗棠手下的花木兰,清朝花木兰,历史人物花木兰的故事

    花木兰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丑女愁嫁,无奈从军古代女子多无名。故事的主人公叫陈氏,从小便长的壮而有力,面容也像男生,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穿针引线却不擅长。年长之后,问题来了:嫁不出去了!陈氏不想看到父母难过,于是便跟父母提出要去从军。此时,父母纵然有一百个不愿,也只能无奈同意了。毕竟,总呆在家里也不是个

  • 700多个不平等条约,100多年的屈辱历史,我国如何废除这些条约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古代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废除不平等条约历程,中国历史上四个屈辱条约的总结

    当今的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鼎鼎大名的国家,拥有完整的主权和对国际重大事务发声的权利。而且我们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一票否决权,在重大外交事项面前,我们说的话掷地有声。同时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再也不容侵犯,任何想要打中国主意的人,必将受到中国的反制

  • 和珅到底贪污了多少钱,为什么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呢!进来看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晚年对和珅的评价,嘉庆查抄和珅完整版,乾隆死后嘉庆赐死和珅

    影视形象和珅和珅权力巅峰时,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这就更为他的贪污奠定了基础。影视形象和珅随着潜力的增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

  • 乾隆一代明君为何纵容和珅?嘉庆这一举动揭露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庆干掉和珅是对是错,嘉庆如果继续重用和珅,嘉庆扳倒和珅的顺口溜

    和珅的一生可谓是一路春风,在陪伴乾隆的二十年时间里他享受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关于他的生平与评价大家可以来看看我的历史上的和珅真的只是贪官吗?其实人们都不了解真实的他,在此我就不过多赘述了。那么乾隆为何如此宠幸和珅呢?表面原因有三:原因一:和珅才华出众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历史上的和珅真的只是贪官吗?其实

  • 什么是铁帽子王?几千年来末尾,清朝王珏独有的称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的铁帽子王有哪些,清朝的铁帽子王是怎么回事,晚清铁帽子王是谁

    又因为努尔哈赤的大哥褚英生性残忍,心胸狭隘,被处死了一代又一代,代善成了更大的。本来太子的职位是他的,却被告知他和父亲的第四个大福晋叫阿达亥,也就是多尔衮的母亲,两人关系暧昧。一气之下,他被父亲废黜为王子。努尔哈赤死后,他和比他小得多的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有机会获得皇位。他的机会好像更大一些。多尔

  • 康有为的理想国有多可怕?父母与孩子必须隔绝,所有人种须为白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有为生平简介,晓说康有为,康有为的政治理想

    六个老婆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比一个漂亮提出疯狂的人种改造计划认为全世界的人类最终都将手挽手把这个世界改造成只有黄种人和白种人的世界如此才能实现人人平等没有阶级划分、没有人间苦难他认为白种人和黄种人才是高级人种,应该禁止黑人之间互相结婚,而是让黄种人、白种人与黑人通婚,逐渐改变黑种人的肤色,康有为到底有

  • 光绪皇帝一生抑郁不得志,是谁的原因?是他自身还是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绪皇帝悲惨的一生,慈禧对光绪有感情吗,晚年的光绪皇帝

    即便没有慈禧,光绪也很难得志。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光绪这个人能力不行,而且性格又相对软弱,并且极度缺乏主见和决断力。即便没有慈禧,或者说即便慈禧没有掌权,同治皇帝去世了之后,光绪即位了之后,权力也会落到奕訢手中。光绪在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扶持之下发动了维新变法,看似很有进取心,实则却不然。

  • 超慈禧武则天,她20岁守寡,4次临朝摄政,历经6位皇帝,执政27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和慈禧谁最厉害,武则天和慈禧分别是多少岁守寡,慈禧和武则天谁权力更大

    正文:壹四大家族公元318年,司马懿曾孙司马睿南渡后于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并借助琅琊王氏王导、王敦两兄弟的力量逐渐在江左站稳脚跟。由此始,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王导、王敦为代表)、颍川庾氏(庾亮、庾冰、庾翼为代表)、谯国桓氏(桓温、桓冲、桓玄为代表)、陈郡谢氏(谢安、谢石、谢玄为代表)轮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