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88年,李鸿章嫁22岁女儿给一落魄中年续弦,曾孙女名字举世皆知

1888年,李鸿章嫁22岁女儿给一落魄中年续弦,曾孙女名字举世皆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14 更新时间:2023/12/12 11:06:01

这确实是一件足以造成轰动的大事件,因为李鸿章尽管在后世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在1888年的北京城,身在高位、位极人臣的李鸿章可谓是清廷第一重臣,名声显赫,她的闺女自然也是高门贵胄的千金小姐。

但李鸿章嫁女,却嫁给了一个四十多岁,无名无权的老男人,是毫无疑问的“下嫁”,但这不是把闺女往火坑里推吗?

这件怪事由不得人不好奇,这位新郎官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让朝廷第一重臣李鸿章不惜把女儿“下嫁”?

但在近半世纪以后,才有人恍然大悟地感慨,原来李鸿章当年早有成算,难道知道他的后代里有一个才女?

李鸿章因何“下嫁”女儿,新郎又是什么人,能得李鸿章如此垂青?李鸿章后代里的她,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新郎何人

说起李鸿章,后世人多对其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是经邦济世之才,有人说他是卖国求荣之耻。

有人说他创办洋务于国有功,于后世有恩。

但也有人说他昏庸腐朽,巧言令色,阿谀奉承,是个“官迷”。

李鸿章与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这里的中兴,指的就是他们四人一起合办洋务,使得晚清的综合国力有了后来居上之势。

但也仅仅只是徒有后来居上之势,因为无论是李鸿章,还是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效忠的对象就是清廷,而清廷代表的就是封建统治的利益,在全世界都在反帝反封建的背景下,这四大名臣效忠的,也就是一个昏庸、腐朽的政权。

而四人创办洋务所做的努力,也不过是一段穷途末路的回光返照罢了,所以哪怕李鸿章确有经邦济世之才,但他看不清形势、看不清楚清廷没有前途的根由,盲目地效忠,这就是愚忠。

一个愚忠的人所做出的努力,也不过是在大厦将倾之前,做出一点点挣扎罢了。

再加上他曾经两度代表清政府,代表华夏人民,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更是让他晚节不保,声名狼藉,临死都还被钉上了耻辱柱。

李鸿章为人如何,我们说到这儿暂且按住,李鸿章身上另有一种品质,却让我们不得不佩服,那就是他的胸襟和气度。

或者再确切点说,他的识人之明,他的任人善用,他的惜才如金。

1888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清廷第一“名臣”李鸿章嫁女,但对方是个无权无势的白身不说,还比李家千金大二十多岁,是个老男人,最关键的还是结过二婚,丧过两偶,跟李家千金都算三婚了!

这新郎官是个什么人呢?

新郎官名叫张佩纶,说起来也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是张印塘是历经嘉庆道光两代的清朝大臣,做得最大的官,是居正三品的安徽按察使,虽然不是封疆大吏,但也可谓是手握权柄之人。

而张佩纶呢,作为重臣之后,生于官宦之家,他也是自幼饱读诗书,且少年成名,同治十年(1871年)即中进士,22岁即被授予七品散官翰林侍讲。

别看翰林院侍讲是个低品无衔的文散官,但是须知从有翰林院侍讲之官职起,历朝历代的翰林院侍讲都被誉为是“宰相预备队”,而且都是非科举榜上前三不选派的。

也就是说,翰林院侍讲虽然低品无衔,但是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政治起点,因为这个职位它有个特殊的便捷之处,那就是可以参闻政事,且可以接触皇帝。

不说参闻政事了,单说能够有机会接触皇帝这一点,就已经比很多六品以下的官员强多了。

可以说,只要张佩纶运气不差,迟早就会一步步高升,而他的政治终点,多半是首辅、宰相之类的朝廷重臣。

但是张佩纶同他的父亲张印塘一样,是刚正不阿、不入浊流的廉臣,也因此,他在朝廷中是出了名的不怕死。

后来,张佩纶官迁左副都御史,当了一个“言谏官”,作为主管言谏、举报的官员,左都御史有“闻风奏报、视事检举”的义务很能力,这就更让张佩纶敢于张口举报。

而那时候的清廷,贪污腐败有多严重,自不必说,因此张佩纶那是一举报一个准,所谏之处,遍地是坑。

时间一长,朝廷大臣们都怕了这个从五品的小官。

就连皇帝都对张佩纶很头疼,因为他很清楚朝廷的腐败问题,但是被张佩纶举报的这些大臣,一个个都是“朝廷肱骨”,轻易动不得,不然一动就是伤筋动骨,皇帝是罚也不是不罚也不是。

正在皇帝发愁的时候呢,张佩纶又开始搞事了!

李鸿章嫁女

当时的清朝,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局,内中腐弊自是不少,而外部还有列强打主意,时不时仗着船坚炮利,来清廷沿海骚扰,或者输送鸦片。

而张佩纶呢,他恰巧是晚清大臣中,少有的主战派官员,认为对于列强,一味媾和,只会慢慢等死,而要解此困局,就得拿出举国之力,跟列强一战,打痛他,打怕他,才能不再受他骚扰。

对此,皇帝大加赞赏,赶快给他授予船政大臣之职位,让他带兵到沿海,去跟列强打仗。

而大臣们呢,对张佩纶早已是恨之入骨,就等着找机会发落他呢,谁知他自己倒是给了机会!

适逢法国入侵汉土,清廷派张佩纶出海迎战,但是就在张佩纶亲征海上之时,清廷的大臣们却开始畏手畏脚,警告张佩纶,让他“不得先发制人”。

读过兵书的都知道,凡临战者,当先发制人,不然将受制于人。

张佩纶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结果,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法国人的大炮砸到清廷的战船上,才匆匆下令反击,这就错过了先发制人的最好时机,清军最后大败。

经此一役,张佩纶不仅吃了败罪,而且名声扫地,被革职查办,如果不是李鸿章等几个大臣力保,张佩纶恐怕当场就得人头滚滚。

但即便如此,张佩纶还是被贬为白身,并流放边地。

而就在他戴罪流放期间,张佩纶的第二位妻子染病历史,让他陷入了更大的悲伤之中。

战败革职,流放闻丧,旦夕之间,张佩纶遭遇了人生中的连串大变故,几乎就将他打倒。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向他伸出了援手,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原来,早在张佩纶22岁高中进士的时候,李鸿章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青年才俊了,而且他不仅一直在关注他,他还非常欣赏张佩纶。

李鸿章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士族类型,他骨子里虽然不乏读书人忠君爱国之类的迂腐,但这同样不妨碍他对正直之人的欣赏,在他眼里,不巴结权贵,阿谀奉承的张佩纶,就是正直之人的代表,官员中的清流。

眼见张佩纶沦落,李鸿章起了惜才之心,向他施以援手。

但朝廷的命令不可违抗,李鸿章也没办法立马就把张佩纶从边地捞回来,只得让他在边地军台磋磨几年,然后才讨了一道旨意,把他调进京城。

不过,以张佩纶眼下的戴罪之身,是不可能恢复官身的,至少短时间不能,于是,张佩纶就入了李鸿章的府门,给他当幕僚西席。

而人在李鸿章府上当先生的张佩纶,经常得以看到李府的千金,李菊藕。

李菊藕并非李鸿章的长女,而是第二任妻子赵氏所出,但因为是中年得女,所以很是宠爱。

李二小姐长什么样呢?

她与生母赵氏颇为相像,清秀端庄,容貌端妍,还精通书画,是当时名动京城的才女。

而且颇有大家之风。

李菊藕与母亲赵氏

但李鸿章一直不舍得她出嫁,所以多留了几年,以至于李菊藕年芳22岁,在京城已然属于大龄未婚了,还没出嫁。

而李鸿章在经过与张佩纶的旦日相处之后,越发欣赏张佩纶,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才,李鸿章甚至下了决定,将女儿李菊藕嫁给张佩纶!

一边是心爱的女儿,一边是欣赏的下属,李鸿章觉得很合适,天作之合。

在李鸿章府上,他就是天,自然是一言九鼎,于是张佩纶和李菊藕的婚事马上就操办起来。

而这件事,也火速传遍京城。

婚后琴瑟

虽然京城里普遍不赞成李家下嫁女给张佩纶,但这些风言风语李鸿章可不在意。

因为李鸿章虽然心态上是个迂腐的封建大臣,但是思想上还是颇有进步之风,没有那么在乎礼法。

不然他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到皇帝面前说西方如何如何好,说我们应当开办洋务云云,这证说明他是个不淤泥的人。

至于当事人之一的李家千金李菊藕,她对于这种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又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好在张佩纶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是她自己也是大龄未婚,身心各方面都已然成熟,自然也就不存在尴尬的问题。

反倒是她和张佩纶,一个博古一个通今,一个尤擅琴艺,一个酷好书法,两人很有一些话题能说到一起去。

况且老男人也有老男人的好处,那就是心智成熟,为人宽厚,因此,虽然是中青之恋,但也尚算夫妻琴瑟,和鸣相敬。

后来,1882年,在李鸿章的提拔下,张佩纶重新获得清廷赐官的机会,但张佩纶一身正骨,对于这等赏赐,就抱定一个坚决的态度,就是不去!

于是,张佩纶就一直赋闲在家,跟李菊藕过敦伦生活,直到1903年去世,而他的知遇之人,他的老丈人李鸿章,也早在1901年即去世了。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晚清四大中兴之一没错,张佩纶是晚清名臣,是李鸿章的女婿没错,但真正让这一家子人牛比到举世闻名的,却不是李鸿章或者张佩纶,而是张佩纶与李菊藕的儿子,李鸿章的孙子

李鸿章这个孙子可了不得。

他的名字叫张志沂,这名字看着很不起眼对不对?但牛就牛在他的后代子女中,有一个女子,叫做张煐。

而张煐,正是著名的才女作家张爱玲的原名!

张爱玲

张爱玲于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她本名张煐,而后改的名字爱玲,则是她的英文名字“Eileen”音译而来。

如果不是历史的记忆无法褪灭,我们的确无从得知,张爱玲居然是这样一个封建旧中国时期贵族的后代,不会想到她祖父 是清末名臣张佩纶,不会想到她曾外祖父是晚清名臣李鸿章。

而说起来张爱玲,不得不说,她的一生也算坎坷流离。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

她出生的以后,整个童年最亲近的人,除了弟弟张子静以外,再没有人别了,甚至连爹妈都不算是。

世人常说张爱玲存世的作品中,文字都是冷的,没有热情,空含淡漠,殊不知她自小的生活环境,就很是冷漠近乎无情。

张爱玲的母亲叫黄素琼,是一个半进步的新青年,上世纪20年代出国留洋,跟徐悲鸿等旅法画家有过交集,是一个新派女性。

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

而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则是个彻头彻尾的“拎不清”。

他是个糊涂、粗糙、马马虎虎的父亲,和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一样,堪称一对奇葩的,不负责任,又相当任性的父母,只管把孩子生下来,但又对她很冷漠无情。

后来,张爱玲的母亲跟姑姑一起出国留学,把张爱玲和弟弟扔给了张志沂,但张志沂转眼就把外室带进了家门,并且整日吸食鸦片,不管孩子。

张爱玲与丈夫赖雅

结语:

张爱玲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长大,后来又接连经历了两三次悲伤的婚恋,也难怪她后来的文字作品中,处处透着洞悉人世的大彻和通透,她笔下的文字,就是她一颗勃勃破碎的心儿。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被发现死于自己在美国加州的公寓中,房东发现她的时候,她的灵魂已经飘走一个星期了。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的二婚皇后:为亲儿子所害,尸骨被顺治帝扔出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努尔哈赤的嫔妃一览表,努尔哈赤的后妃都在哪埋葬,努尔哈赤的四个皇后

    万历十三年(1585),刚刚失去丈夫的富察·衮代还沉浸在悲伤之中,突然一个人来到她跟前,对她说:“如今你丧了夫,我丧了妻,不如我们在一起吧!”说话的这人,是衮代的小叔子,也是未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35年后,一度成为努尔哈赤贤内助的衮代却被人发现暴毙于寝宫之中。关于她的死,史书上并未详细记载,然而根据

  • 康熙先后迎娶了四对“姐妹花”,是哪四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他的一生除了丰功伟绩,还有他的感情生活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清朝有很多的帝王都喜欢娶妻娶一对姐妹花,这种现象在影视剧中也有所体现。就像一直以来大火的《甄嬛传》中的雍正皇帝,他先是娶了纯元皇后和宜修这一对姐妹花,之后又在见到甄嬛的妹妹玉娆后,无法自拔,想要娶玉娆为妃。除了雍正皇帝,大清的开国皇帝,皇太

  • 康有为流亡海外,在瑞典花巨资买下一座小岛,如今小岛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有为的小岛,康有为花巨资在瑞典买了一座小岛,康有为流亡瑞典时间

    同一时期,国内的有志之士们都在寻找救国存亡的方法,有人试图效仿英国君主立宪。也有人认为不破不立,应当彻底废除封建制度,这群人中就出现了一位具有很大争议性的人,康有为。他曾组织“公车上书”、他曾发动“戊戌变法”、他曾支持溥仪复辟,他甚至还试图“中日合邦”。而在这些“为国为民”的行为之外,他还是一个贪图

  • 清代花木兰,以男儿身投身左宗棠麾下,何以在军营怀孕?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左宗棠手下的花木兰,清朝花木兰,历史人物花木兰的故事

    花木兰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丑女愁嫁,无奈从军古代女子多无名。故事的主人公叫陈氏,从小便长的壮而有力,面容也像男生,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穿针引线却不擅长。年长之后,问题来了:嫁不出去了!陈氏不想看到父母难过,于是便跟父母提出要去从军。此时,父母纵然有一百个不愿,也只能无奈同意了。毕竟,总呆在家里也不是个

  • 700多个不平等条约,100多年的屈辱历史,我国如何废除这些条约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古代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废除不平等条约历程,中国历史上四个屈辱条约的总结

    当今的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鼎鼎大名的国家,拥有完整的主权和对国际重大事务发声的权利。而且我们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一票否决权,在重大外交事项面前,我们说的话掷地有声。同时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再也不容侵犯,任何想要打中国主意的人,必将受到中国的反制

  • 和珅到底贪污了多少钱,为什么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呢!进来看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晚年对和珅的评价,嘉庆查抄和珅完整版,乾隆死后嘉庆赐死和珅

    影视形象和珅和珅权力巅峰时,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这就更为他的贪污奠定了基础。影视形象和珅随着潜力的增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

  • 乾隆一代明君为何纵容和珅?嘉庆这一举动揭露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庆干掉和珅是对是错,嘉庆如果继续重用和珅,嘉庆扳倒和珅的顺口溜

    和珅的一生可谓是一路春风,在陪伴乾隆的二十年时间里他享受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关于他的生平与评价大家可以来看看我的历史上的和珅真的只是贪官吗?其实人们都不了解真实的他,在此我就不过多赘述了。那么乾隆为何如此宠幸和珅呢?表面原因有三:原因一:和珅才华出众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历史上的和珅真的只是贪官吗?其实

  • 什么是铁帽子王?几千年来末尾,清朝王珏独有的称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的铁帽子王有哪些,清朝的铁帽子王是怎么回事,晚清铁帽子王是谁

    又因为努尔哈赤的大哥褚英生性残忍,心胸狭隘,被处死了一代又一代,代善成了更大的。本来太子的职位是他的,却被告知他和父亲的第四个大福晋叫阿达亥,也就是多尔衮的母亲,两人关系暧昧。一气之下,他被父亲废黜为王子。努尔哈赤死后,他和比他小得多的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有机会获得皇位。他的机会好像更大一些。多尔

  • 康有为的理想国有多可怕?父母与孩子必须隔绝,所有人种须为白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有为生平简介,晓说康有为,康有为的政治理想

    六个老婆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比一个漂亮提出疯狂的人种改造计划认为全世界的人类最终都将手挽手把这个世界改造成只有黄种人和白种人的世界如此才能实现人人平等没有阶级划分、没有人间苦难他认为白种人和黄种人才是高级人种,应该禁止黑人之间互相结婚,而是让黄种人、白种人与黑人通婚,逐渐改变黑种人的肤色,康有为到底有

  • 光绪皇帝一生抑郁不得志,是谁的原因?是他自身还是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绪皇帝悲惨的一生,慈禧对光绪有感情吗,晚年的光绪皇帝

    即便没有慈禧,光绪也很难得志。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光绪这个人能力不行,而且性格又相对软弱,并且极度缺乏主见和决断力。即便没有慈禧,或者说即便慈禧没有掌权,同治皇帝去世了之后,光绪即位了之后,权力也会落到奕訢手中。光绪在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扶持之下发动了维新变法,看似很有进取心,实则却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