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为努尔哈赤的大哥褚英生性残忍,心胸狭隘,被处死了一代又一代,代善成了更大的。本来太子的职位是他的,却被告知他和父亲的第四个大福晋叫阿达亥,也就是多尔衮的母亲,两人关系暧昧。一气之下,他被父亲废黜为王子。努尔哈赤死后,他和比他小得多的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有机会获得皇位。他的机会好像更大一些。多尔衮虽然也有勇有谋,但涉及资历、才干、地位,去见代善时都要向鞠躬行礼,以示尊重。但由于种种原因,代善还是放弃了争夺皇位。经过大家伙儿的商议,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继承了王位。这是清朝的唐太宗,而刚才提到的多尔衮也因为战功被皇太极封为睿亲王,但这个皇太极他英年早逝。此时,多尔衮、代善等诸侯亲王都退居永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和王位之下。
这是顺治皇帝,代善退居二线。多尔衮独揽大权,称摄政王,指挥清军入关,虽后稳定中原。先后被封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去世后被追封清城宗。难怪后人一直猜测他与嫂子顺治的母亲孝庄有染。此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从多尔衮入关打败李自成大军,发兵破扬州,杀史可法。南明弘光帝朱佑宗功勋显赫,封裕亲王。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被封为肃亲王,皇太极的第五子王硕塞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至此,李政、芮、禹、苏庄六皇子相当于其他朝代的一字王,成为首批铁帽子王,不仅统领八旗,而且拥有了处理国政的权利。让大家眼馋的是铁帽子王,也就是铁饭碗,对于王爵来说可以世袭,也就是说他死了,儿子可以继承爵位,政治待遇不变,儿子死了,孙子继承没完没了。当然,这是从理论上讲的。
如果他不小心卷入政治斗争什么的,也可能被剥夺头衔。那么,与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相比,参照汉朝的恩典令,为了巩固皇权,他们的待遇又如何呢?一代代下去,越来越糟。到头来,子子孙孙只能是普普通通的八旗子弟,什么都没有了,不能和铁帽子相比。但是后来呢,六个铁帽子王的队伍又扩大了,加入了克勤郡王乐托,顺城郡王乐克德。他们也是勇立新帝在消灭前朝叛乱中有功的重臣。尤其是同为郡王,相当于二字王,破格提拔。还有一个,就是他们血缘更近。乐陀的父亲是代善,乐可德的祖父也是代善。可以说,代善家族有三个铁帽子王。他的子子孙孙如此坚强。代善也被称为清朝首个亲王。然后再往前追溯,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顺治亲政以后,加上康熙大帝在位六十多年,包括历史上很勤政的雍正,他们再也没有册封过什么铁帽子王。
为什么?就是因为权力太大,不能轻易被册封,为了安然入睡,也是一心一意弱化对铁帽子王的权力,而这顶铁帽子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直到乾隆皇帝上台的时候,为了尽孝道,登基第二天,就册封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和硕义亲王为第九任铁帽子王,也是破格提拔。原因很简单。在康熙晚年九龙夺嫡争战中,要不是这位小弟全力相助,哪里会雍正的后来呢?但爱新觉罗列祖列宗哪里知道,在晚清时期,正是因为帮助慈禧发动了新的政变,恭亲王、慈禧太后妹妹、光绪皇帝生父的义宣亲王、被慈禧重用却无所作为的义匡亲王,都被慈禧一口气册封为铁帽子王。感觉这个慈禧比顺治、康熙、雍正都强,这使得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年间,铁帽子王的数量被定格在了12个,但这后面三个也是很水的铁帽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