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49年有人建议国号简称“中华民国”,洪门大佬直言:何必偷偷摸摸

49年有人建议国号简称“中华民国”,洪门大佬直言:何必偷偷摸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4/1/19 19:21:50

第二天中午,司徒美堂按时赶到六国饭店,与他一同受到邀请的,还有二三十位社会各界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宴会开始前,周总理首先表明了举行此次宴会的目的,就新中国国号是否要简称为“中华民国”的问题,来征询大家的意见。

最先发言的几位民主革命前辈,出于对民主革命的感情,主张保留“中华民国”的简称。年过八旬的司徒美堂听罢,激动地站起来要求发言:

“……我是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我尊敬孙中山先生,但对于‘中华民国’四个字,则绝无好感……仍然叫做‘中华民国’,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们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革命胜利了,连国号也不敢改,我坚决反对什么简称……”

美堂老人一番掷地有声的发言,让大厅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年过八旬受邀冒险回国

1948年10月,决心与蒋介石决裂的司徒美堂准备返回美国,临行前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致敬书”,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询问新政协何时开幕,“接到电召,当即回国参加。”

由于当时南北交通尚未恢复,信件邮递很是费时,这封“致敬书”用了80多天才递到了毛主席的手中。等司徒美堂收到毛主席的回信,解放军已经打过了长江,南京政府宣告覆灭。

收到毛主席邀请参加新政协会议的复信后,无比兴奋的司徒美堂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回国。这件事无意中被孔祥熙得知,特地设宴招待司徒美堂,劝他不要“受人利用”,年纪大了就安心留在美国,不必到处奔波。

对此司徒美堂明确表示拒绝,此次回国他是激于爱国之心,并非受人利用,完全出于自愿。

图丨司徒美堂旧照

8月9日,司徒美堂登上了前往香港的飞机,打算经香港前往北平。当时在香港,不少的爱国人士遭到国民党特务暗杀,因此司徒美堂刚踏上香港的土地,香港政府立刻派人保护。

整整半个月时间,司徒美堂无论走到何处,保护他的人都是“前呼后拥,形影不离”。

由于司徒美堂不会讲普通话,著名作家司徒丙鹤特地向报社请假,作为秘书陪同司徒美堂上京。当司徒美堂登上北上的邮轮,看着不远处保护自己的警车,司徒美堂幽默地说道:

“真应写信感谢港督葛量洪阁下的盛情照料。”

当时邮轮在通过台湾海峡时,司徒美堂一行人被告知,要做好毁灭身份证明的准备,甚至可能被国民党拦截拘留到台湾。因为之前李济深、郭沫若等人秘密离开香港,负责监视的人毫无察觉,之后就变得严格起来。

图丨司徒美堂与司徒丙鹤

一时间邮轮上的气氛有些紧张,饱经风浪的司徒美堂却毫不在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幸运的是,沿途虽然偶遇过几次国民党战舰,但交换旗号后,邮轮顺利通过,没有人登船搜查。经过六天六夜的航行,司徒美堂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红旗飘飘的塘沽港口。

天津市交际处处长亲自在港口迎接,并安排司徒美堂下榻于天津饭店。第二天早饭过后,司徒美堂一行人搭乘火车前往北平,受到中共首长的热情迎接,并安排至北京饭店居住。

到了北平后,司徒美堂他提出前往双清别墅拜访毛主席。由于别墅所处的地势较高,前去拜访毛主席都需要在香山脚下换乘吉普车上去。毛主席担心年过八旬的司徒美堂受不了颠簸,便让人将自己的藤条躺椅改成轿子,抬着司徒美堂上山。

毛主席与司徒美堂神交已久,真正见面后,毛主席不但出门迎接,而且亲自搀扶他下轿,令司徒美堂大为感动。

图丨司徒美堂乘轿子上山

新政协会议召开后,司徒美堂作为华侨民主人士代表,在大会上致辞。在“国号之争”中,司徒美堂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主席团决定将“中华民国”这个简称删去。

新政协会议结束后,司徒美堂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功成身退”意欲回美

在司徒美堂回国前,并没有长住北京做官的打算,开国大典结束半个月后,司徒美堂突然对司徒丙鹤说,如今政协大会已经开完了,自己也准备回美国去了,并讲起了当年自己拒绝孙中山邀请回国做官的事情。

司徒美堂14岁前往美国,17岁加入洪门并组建安良堂,此后就在美国生活了整整69年。安良堂在司徒美堂的领导下,会员逐渐发展到2万多人,在美国东部修建了20座颇为壮观的“安良大厦”。

因此司徒美堂被拥立为“大佬”,在洪门享有至尊地位。

图丨全美洲洪门总干部举行成立典礼合影(最后排右四为司徒美堂)

1904年孙中山前往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司徒美堂闻讯给予热情招待,不但安排孙中山住旅馆,而且每天叫菜吃饭。结果孙中山住了一两天,就感觉住旅馆开销太大,打算另找地方居住,省下钱来打满清。

作为洪门“大佬”,这点钱对于司徒美堂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便让孙中山不用多虑。孙中山便耐心劝说,革命需要很多钱,自己节约一点,为革命就能多支持一点。

对于孙中山这种节俭的作风,司徒美堂颇有好感,便将他安排到洪门宿舍,和自己住在一起。自此司徒美堂便亲自负责孙中山在美国的安全和伙食,有时候还亲自下厨给孙中山做几道拿手菜。

孙中山与司徒美堂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给他灌输了不少革命道理,鼓励他整顿洪门,团结洪门兄弟和全美华侨支持革命。经过与孙中山的接触,司徒美堂的爱国热情逐渐被激发,欣然答应了孙中山的请求。

孙中山在洪门住了5个月后,前往纽约发展兴中会组织,可惜由于没有群众基础,发展了两年后,会员只剩下了6个人。反观司徒美堂,他听从孙中山的建议,将总部设在纽约,在31个城市设立了安良堂分堂。

图丨孙中山旧照

没过几年,安良堂在美国的势力就可以左右华侨社会,给后来孙中山发动革命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得知国内的同志需要15万美元救急,无奈之下找到司徒美堂寻求良计。司徒美堂考虑光靠洪门兄弟凑钱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决定先将洪门旗下的四栋大厦抵押出去,接济国内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对司徒美堂的壮举大为赞赏,与洪门兄弟一同成立筹饷局,在华侨社会中掀起了一波募捐高潮,凑足了15万美元,交给黄兴解决革命难题。

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正苦于没有路费回国,司徒美堂得知这一情况,立刻与堂内兄弟凑了450美元,把孙中山送上了回国的邮轮。临行前,孙中山紧紧握着司徒美堂的手表示感谢,并邀请他在革命胜利后,回国参加建设。

司徒美堂也握着孙中山的手,叮嘱他路上保重,只要革命有需要,华侨会一定尽全力支持。

1912年,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远在美国的司徒美堂发动各地洪门,通电300多次拥护孙中山当总统。

图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之后孙中山亲自邀请司徒美堂回国,担任总统府监印官。司徒美堂大为感动,没想到孙中山当了大总统,还没有忘记海外华侨,还如此器重自己。但想到自己所做之事并非名利,而是出于爱国之情,便婉拒了孙中山的邀请:

“孙总统大鉴:

电函悉知,谢谢你肯定华侨对革命的功绩和对洪门致公堂弟兄的关照,以及与吾之重托,我代表美洲洪门弟兄表示感谢你的盛意。吾乃不求做官,只图革命成功,建立民国,中华振兴。赤子报国心切,日后有何吩咐,聆听指拨,侨胞尽力效忠。

司徒美堂奉上”

后来孙中山不止一次地感慨说:“华侨为革命之母”,并且对司徒美堂不为名利的德行大为夸赞:“我请他回国任职,他却不回来做官,他是大好人啊。”

总理挽留暮年壮心不已

后来司徒美堂向周总理表示了自己不愿做官的意向,周总理极力挽留,说新中国成立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今后更是要大家同心协力,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司徒美堂觉得周总理说的有道理,便决定留下来为新中国建设出一份力。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司徒美堂搬进了紫禁城旁边的四合院,在北京度过了他的余生。

图丨周总理夫妇与司徒美堂

由于走的匆忙,也没想到会留在北京,司徒美堂没有足够的过冬衣服。毛主席和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派人带司徒美堂定制了一件水獭领子狍毛大衣。

司徒美堂曾估计这件大衣价值上千美金,因此特别爱惜,平时很少拿出来穿,每年冬天过后,还要仔细晾晒,再妥善保存到放满樟脑的衣箱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要求各地进行土地改革,对此司徒美堂举双手赞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体会过农民没有土地的痛苦,受孙中山思想的影响,司徒美堂意识到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中国贫困落后的重要根源。

因此在政协会议上,司徒美堂了解了老区土改情况,结合华侨在土改中的担忧,提出了侨乡土改的意见。既解决了土地改革的问题,又尽量减少伤害华侨的感情和利益。

毛主席对司徒美堂的意见书颇为重视,批示将意见书刊登在政协文件中,中侨委在草拟文件时,也参考了司徒美堂的意见,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华侨土地处理办法。

司徒美堂对中央的做法感到十分满意。

图丨毛主席与司徒美堂(左二)等爱国人士在一起

为了了解土改的实际情况,已经82岁高龄的司徒美堂亲自南下广东,以老华侨的身份宣传中央的政策,号召华侨共同支持中央的决定。司徒美堂在广东的种种举动在海外引起了很大的影响,让华侨对土改有了正确的态度,同时打破了蒋介石集团对土改的造谣污蔑。

1951年,司徒美堂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批准下,再次南下视察,并将真实的土改情况汇报给毛主席。司徒美堂在拥护侨乡土改的过程中,也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土改中的偏差问题。

后来廖承志带着中央的委托,到广东亲自调查,与当地政府商讨制定了一系列纠正土改偏差的办法,受到广大华侨的热烈拥护。

除此以外,司徒美堂还时刻牵挂着海外侨胞。他特地将自己在北京的地址公布给旅美华侨和洪门兄弟,很快就收到不少海外寄来的函电,司徒美堂将他们的疑问一一作了解释,为新中国侨务工作尽心尽力。

由于在海外有不少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专家,因此司徒美堂向中央建议,为他们创造回来建设祖国的条件。中央对司徒美堂的建议十分重视,很快建立了归国留学生接待处,而且鼓励和帮助留学生家属与海外亲人通讯联系。

自此,不少解放前就去往海外的留学生,纷纷响应新中国号召回国定居,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图丨司徒美堂与中央领导合影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脑溢血不幸逝世。当时周总理刚刚参加完万隆会议,一下飞机就急忙赶到司徒美堂的住所,与司徒美堂作最后的告别。周总理还指示廖承志等人,立刻组织治丧委员会,安排治丧事宜,并向全世界发布讣告。

第二天司徒美堂的灵柩被移至中山公园入殓,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人送上花圈表示哀悼,周总理、陈云等人亲视含殓。

5月10日上午,公祭司徒美堂仪式在京举行,周总理主持大会,廖承志致悼词。公祭结束后,周总理、林伯渠等人亲自执绋,将司徒美堂安葬于八宝山,墓穴编号天字第3号。

司徒美堂虽然大半生都定居海外,但他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甘苦共尝、风雨同舟,暮年时更是留在国内,为祖国建设和侨务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廖承志在悼词中所说:

“司徒美堂先生数十年如一日走过的爱国道路,反映着国外爱国侨胞自鸦片战争以来所走过的道路,也是一千二百万海外侨胞所走的历史道路,他们正在走着拥护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康庄大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秦朝到清朝,为什么称为朝而不是国?背后竟然是这种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从秦朝到清朝有进步吗,秦朝到清朝经历了多久,秦朝和清朝是封建社会吗

    为什么称为朝代而不是国家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在古代的时候,血统和地位是十分的看重!所以导致古代的人们认为“朝”比“国”高级不少,比如说在战国七雄的时候都叫做什么什么国。那时候的“国”的含义是诸侯国的含义!但是在始皇帝一统江山之后就认为不能再用国,应该用“朝”。这样才能体现自己天下共主的地位!而

  • 皇帝把曾国藩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喝到“把曾国藩下入大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的奏折怎么改写的,曾国藩改奏折受奖赏,曾国藩给皇帝的一封奏折

    曾国藩(来源于网络)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曾国藩披肝沥胆,殚精竭虑的上书了《应诏陈言疏》《条陈日讲事宜疏》《备陈民间疾苦疏》等,呼吁咸丰皇帝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然而咸丰皇帝并没有这个魄力,咸丰心胸狭隘,根本没有雄才大略,所以曾国藩的这些谏言也就石沉大海了。咸丰皇帝(来源于网络)然而正是这个时候,太平军

  • 康有为流亡时,曾在瑞典购买了一座小岛,现今如何?瑞典:已收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有为花巨资在瑞典买了一座小岛,康有为瑞典,康有为流亡生活视频

    苦命的人,干着最苦的活,拿着最少的钱,他们不曾抱怨幸苦,生活早就消磨了他们的情绪。但是有的人,在世上,靠着偷奸耍滑,语言欺骗,凭借着超高的口才水平,将人们哄骗的乖乖巧巧地给他送钱,他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众人即使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但也不可否认,这类人某一方面的才华。今天要讲诉的这位,可以算得上,我们的

  • 穷秀才究竟有钱还是没钱?1905年09月02日清朝废除科举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秀才收入,一张图看懂明清科举,清朝的科举制度秀才一年考几次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穷秀才为什么会被人鄙视?秀才究竟是穷还是富?1905年9月2日:清朝废除科举制。有人说,秀才是非常难考的,相当于今天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确实,秀才的录取率是很低的。古代读书人有百分之八十,一辈子都考不上秀才。比如太平天国的天父洪秀全,考了

  • 《南明史》:明朝陨落史,清朝崛起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明与清朝,南明历史资料,南明的灭亡过程

    一个王朝的覆灭,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大厦将倾也不是没有来由。明王朝从朱元璋筚路蓝缕建立,到崇祯帝吊死煤山亡国,这个时间段是许多人记忆中真正的明朝。但一个王朝延续几百年,王公贵族,万里江山,盘根错节,一下子灰飞烟灭也是不可能的。崇祯帝死后,明朝也不是一下就不复存在,那些明朝旧臣拥立了福王朱由崧,偏安江南

  • 乾隆是一个痴情皇帝还是风流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流乾隆,大清皇帝乾隆,乾隆皇帝最爱的女人

    清.龙袍英国使臣马尔戈尼在觐见乾隆皇帝后,记录到目测乾隆身高约为五英尺二英寸,换算出来就是在1米6左右。而马格尔尼觐见乾隆时,乾隆已是83岁的耄耋老人了,老人的身高会有缩水的,因此,乾隆的身高在165左右。乾隆老年画像我们再来看看乾隆皇帝的长相,其实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的皇帝都长一个样,“貌奇伟”,

  • 100多年前,康有为花150万在欧洲买了一座岛,现在岛权归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有为买的岛,康有为为什么定居青岛,康有为在瑞典买的岛有年限吗

    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有一些人跟随时代背景而发生变化。今天我们讲到的便是中国近代派改良人物康有为,为了生存他做出了许多违背内心的选择。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坦然的面对死亡。戊戌六君子的死亡让康有为大受震惊,为了保全性命,他前往日本借着皇帝的名义成立保皇一派,还规定入派人员必须缴纳高昂的费用。但是,大家没有

  • 金默玉:大清最后一位格格,出狱后致信邓公索要工作,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彼时的大清帝国早已覆灭,这位肃亲王府的十七格格,身份虽然尊贵,但终究未能赶上这个家族的荣华和鼎盛。格格的身份反而带给了她太多的颠沛和磨难,人们把她称为大清的最后一位格格,但实际上,大清王朝的末日余晖没有给予她太多的温暖和尊荣。金默玉出生的时候,大清王朝已经灭亡6年了,但金默玉所生活的高门大院却依旧重

  • 民国才女冰心怼上了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大才女林徽因冰心,民国林徽因冰心,民国四大才女 林徽因

    学者蒋光慈在《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中说:“她就是一个温室里的花朵”、“唐宋以上的小姐”。冰心孙子认为,她没有把儿子吴平教育好,纵容儿子出轨,死后其孙子吴山在冰心的墓碑泼漆,写下“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唉,家教出了问题。冰心跟林徽因是福建同乡,比林徽因大4岁。她幼年时居住的谢家大宅(位于福州三坊七

  • 凤山全村的希望,新会神童梁启超,匆匆那年的饮冰子梁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公众号,新会梁启超纪念馆,新会梁启超家族的简介

    梁启超先生在珠江三角洲的南端,有一个新会县。出新会县城南行,经名胜“小鸟天堂”,可直奔西江与潭江汇合处的凤山。清同治十一年即西历1872年2月23 日,梁启超就出生在凤山之麓的茶坑村。这里蕉林与葵树交相成行,橙橘遍野,稻米飘香,三冬无雪,四季常花,是典型的物产丰富、色迷人的南国风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